我们的刘英首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686
颗粒名称: 我们的刘英首长
分类号: K825
页数: 11
页码: 169-179
摘要: 本文通过叙述与刘英首长在战争年代的共同经历,回忆了那段充满艰辛与激情的岁月,表达了对刘英首长的深深怀念和敬意。
关键词: 革命历史 回忆散文 人物传记

内容

2009年6月26日中午,阳光明媚,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全国人大法律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的刘锡荣同志亲临我家,探望我这97岁高龄的老人。嘘寒问暖的同时,他亲切地握住我的手,将我匆忙刚披上的衬衣的钮扣一一扣上。望着刘锡荣同志似曾相识的面容,我仿佛又看到了他的父亲——刘英首长,不禁心潮澎湃,眼前浮现出一幕幕与刘英首长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一起工作和战斗的画卷。
  一、一盆红烧肉
  1937年2月12日我们浙南红军游击队在宜山八岱宫和敌人打了一战,缴获了许多枪支,但由于人手不足和缺乏经验,十几箱子弹没有带回来。我一个人背着刚缴获的七支步枪和几把大刀,还握着一支不时要和追上来的敌人交火的步枪,全身的背负足足有上百斤重,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浑身大汗淋漓,但我舍不得丢掉一点东西,冒着枪林弹雨将全身的武器顺利带了回来。
  战后没几天,我们和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矾山一个叫李家峡(音译)的地方又一次会师了。中午吃饭,菜非常丰盛,一上来就是一大脸盆的大块猪肉,一大碗的蛏子干,一大碗的鸡肉。我心想:今天到底双喜临门,既是打了胜战的庆功会,又是和红军挺进师会师的喜庆日子,首长应该犒劳我们。但是,不久,我就疑惑了,为什么我们等了又等的主饭却迟迟不上来。接着,索性就宣布散席要开大会了。
  在很大的一片山坡上,挤满了包括我在内的浙南红军游击队和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的战士。我们看见一个中等身材、眉清目秀、神采奕奕的首长健步走上台来。他约三十岁,身穿的一套红军军装,虽然旧了些,但很整齐,也很合体,最醒目的是军帽上的红五星。到台中央时,他停住了。阳光透过树梢洒满他的全身,看上去显得更加坚定、挺拔,我感觉他好象一棵松树,融入了漫山遍野的松林。只见他用江西口音的普通话说道:“祝贺浙南红军游击队的同志们打了一个大胜战……,刚才大家吃得怎么样?有的同志告诉我,没有饭,大块的肉没吃两块就腻了,到现在肚子又饿了。是吗?”他停了一下,见下面大家笑了,又继续说:“没关系,等会饭管饱。之所以这样,是让你们永远记住:枪是菜,子弹是饭。”他诙谐地重复了好几次:“枪是菜,子弹是饭”,然后,习惯性地挥动了几下手臂继续说:“目前我们红军很缺子弹……”这时,我才懂得了这位首长的良苦用心。
  记得两三年前,我加入浙南红军游击队没多久,浙南地下党领导黄先河同志问我:“都,都,你觉得我们这支队伍怎么样?”
  我说:“好是好,就是没有枪。”
  他笑了笑,说:“会有的。有人会送来的。”
  我当时十分纳闷。后来,又凭十六把冲锋刀和叶挺鹏老大哥唯一的一把手枪打了几仗。由于缺乏经验,没有缴获武器弹药,所以还是不得其解。经过这次战斗后,我才真正懂得:“没有吃没有穿,自有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的深刻道理。现在这位领导又不失时机地让我们加深印象,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深入浅出地教给我们“经一事、长一智,要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道理。我不由得对这位领导肃然起敬,也突然感到自己懂得革命道理越来越多了,自己在革命队伍里长大了。
  耳边又传来首长亲切而坚定的声音:“……毛主席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目前,虽然敌人比我们强大得多,但是,他们是逆时代潮流而行的。我们是革命人民的队伍,是正义之师,只要善于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就一定能取得革命的胜利……”他说着说着,手又使劲挥动着。
  当时,我们只知道他是红军挺进师的领导。然而,他催人奋进、给人智慧、令人起敬的形象和所讲的话,使我至今记忆犹新。没过几天,同志们便互相转告开了:他就是刘英首长,是红军挺进师的政委,曾经和毛主席一起工作、战斗过。这时,我才真正认识了刘英首长,他的名字和他那可亲可敬的音容笑貌便融合在一起了,并且不管他的职务是政委、特派员还是书记,从此永远都以首长的称呼铭刻在自己的心里。
  二、一次纪律教育
  紧接着的二十多天时间里,我们浙南红军游击队分成三个队随红军挺进师活动。一次夜行军,队伍走着走着,突然停下来。原来,走在我前面的一位红军小战士为了抄近路,踩坏了老百姓的几棵秧苗,刚好被刘英首长发现了。刘英首长严肃批评了这位小战士,语重心长地说:“革命战士必须遵守革命纪律,我们是人民的队伍,不能损坏群众的一草一木、一针一线。老百姓是水、我们红军是鱼。没有水,我们能生存吗?”而这位战士原认为这是小事,后来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没有多久,这件事在队伍中传开了,对我们大家的触动都很大。我们懂得了,不能损害群众利益的原则,是不分事情大小的。从今往后,我们提高了遵守革命纪律的自觉性,无论到什么地方,和当地的群众亲如一家,得到了群众的衷心拥护。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我们是一天都不能生存的。
  三、一件羊皮袄
  刘英首长不仅善于做政治思想工作,而且非常关心同志。他自己生活简朴,冬天御寒的衣服很单薄。但当他看到比他年长的平阳县委书记郑海啸同志被寒风吹得发抖时,毅然把自己唯一的一件珍贵的羊皮大衣送给了他。而郑海啸同志也舍不得穿,便把大衣改为两件羊皮袄:一件送给在警卫班任职的我,另一件送给了颜庆富同志。革命队伍中官兵不仅平等,而且同甘共苦,生死与共,有着血浓于水的深情厚意。大家团结得如同一个人,这也是我们战胜敌人的法宝之一。战争年代,这件羊皮袄伴我度过了多少严寒的冬日。它给我的不仅是身体的温暖,更像是一缕阳光照亮了我的心窝。从此,它成了我不可或缺的贴身伙伴。
  说也奇怪,有了这件羊皮袄的相伴,我居然打了一百多仗都没有负过伤。有一次,打完仗回来后才发现,我上衣胸前的口袋里,有一颗子弹击穿了一瓶清凉油一面的盖子,却没有射穿另一面,只是被顶得凸了出来,不然,我早就见马克思去了。
  每当我看见这件羊皮袄,就想起刘英、郑海啸等领导同志和共同战斗过的战友。我一直把它保留到九十年代。后来,我送给当时还担任温州市市委书记的刘锡荣同志。刘锡荣同志的双手一遍又一遍深情地抚摸着它,微笑着对我说:“你比我更有资格保管它。”但我考虑到自己年纪已大,最后还是把它交给平阳县民政局了。有一次我听人说,它现在在温州江心屿的一个纪念馆里,不知是不是真的。亲爱的羊皮袄,亲爱的老伙计,我在心里祝愿你能唤起人们对可歌可泣的革命先烈的无尽思念,让子孙后代永远沿着革命先烈开创的事业,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四、一次亲切的谈话
  1938年5月,刘英、龙跃、郑海啸等领导正为筹备召开成立中共浙江临时省委会议等事情而忙碌着。
  一天清晨,太阳在山峰顶上刚刚露出笑脸,小鸟婉转的叫声此起彼伏,寂静的小山村又迎来充满生气的一天。刘英首长在其他几位领导同志的陪同下,恰巧路过我站岗的地方。因为我普通话讲得不好,通过一位懂本地方言领导的翻释,我们交谈了起来。虽然我知道他平易近人,但能关心我这样一个普通战士,至今还是令我十分感动。他问我为什么参加革命。我告诉他,在我家乡,穷人受尽剥削和压迫。有一次,国民党兵以抓“共匪”为名,不分青红皂白就将我正在屋顶盖瓦的大哥抓下来毒打一顿,我父亲上去讲理,也被打得遍体鳞伤,两个人几个月都动弹不得。我就是为了报仇来参加红军的。这时,我发现刘英首长的脸色很凝重。我开始紧张起来,难道自己有什么地方讲错了?只见刘英首长说道:“这不是个人的苦难,是阶级的压迫。参加革命不是报私仇,而是为了人民当家作主。我们要用枪杆子打出一个人民的江山。”他又一次用言简意赅的话教给我革命道理。
  在之后的征程上,这些道理使我受益非浅。我懂得了革命不是为了个人恩怨,而是要为所有的劳苦大众打天下。我的胸怀更远大了,以后的每一次战斗,每一次的出生入死,我都从大局考虑,不计个人得失,把自己完完全全的交给党和人民。
  五、一次意义深远的会议
  1939年7月21日至30日,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现在的凤卧镇冠尖和马头岗召开。作为省委书记的刘英同志是大会的主要负责人,真是日理万机,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其实,他的忙碌早在正式会议前的筹备会时就开始了。原先筹备会打算在我的家乡现凤卧镇的樟洋村召开。有关省委、特委、县委的领导到了樟洋村察看了地形后开了个碰头会。刘英首长认为:樟洋村虽是个好地方,群众基础好,比较隐蔽。但交通不方便,对观察和监视周边,特别是水头镇敌人的活动不理想。另外,这里象个小盆地,容易被特务发现,受到包围后撤退起来也非常困难。所以,筹备会还是放在玉青岩村举行比较合适,因为这里去年曾经召开过临时省委会议,情况比较熟悉。
  玉青岩筹备会之后,召开省一大的准备工作便紧锣密鼓地展开了。按照安排,会议如期在冠尖村举行。只是担心在冠尖开会时间过长会被敌人发觉,所以其中又转移到马头岗村开了几天。会议期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执行县委安排的安全保卫工作。每天晚上,在我放哨的地方都能看到刘英首长下榻的房间整夜透出微弱的灯光。看着这灯光,我感到了自己的责任重于泰山。我必须一丝不苟,象钉子一样钉在哨岗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放过任何可疑现象,绝对保证首长的安全,保证会议的顺利召开。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革命。看着这灯光,我忘掉了连续几夜通宵达旦站岗的辛劳,看着这灯光,我仿佛看见了刘英首长正用他那非凡的智慧运筹帷幄,相信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场面即将到来;看着这灯光,我真想对刘英首长说:“首长,您领导着全省人民的革命斗争,您的身体太重要了,快休息一会吧。”
  六、一次突围战斗
  1941年5月中旬,刘英首长带领省委机关到了现凤卧村,这是一个海拔400多米的美丽小村庄。龙跃、郑海啸同志带领的特委机关和县委机关也都驻扎在这里。
  一天清晨,风和日丽。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各级机关突然遭到了国民党顽军的五路包围,形势十分严峻。在刘英首长沉着、机智和果断的指挥下,游击队战士声东击西,边打边退,使得敌人摸不清情况,顺利掩护各级机关沿着茂密树林遮掩的山腰小路撤退到樟洋村后山一个叫乞丐墓的地方。这时,大家都很劳累,准备稍微休息一下,再往北边一条上坡的道路前进,以为再翻过北边这座山峰,就可以跳出敌人的包围圈。然而,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使刘英首长迅速作出决定,他一边派出哨兵前往这条道路侦察,一边要求郑海啸同志询问一下熟悉这一带地形的同志,多了解一点情况。刚好我就是樟洋村人,小时侯经常在这一带放羊。一位老战士的经验和责任感督促我立刻告诉郑海啸同志:“老海同志(部队的称呼),这条路通往山峰另一边的公阳乡,该乡在这一带也算是较大的地方,敌人可能会设伏的。”
  听了我的话,郑海啸同志觉得很有道理,朝我点点头后,便飞快地跑到刘英首长面前,说道:“首长,这条路通公阳乡,敌人肯定有埋伏。”
  刘英首长久经沙场,沉着镇定,眉头一皱后当机立断说:“敌人既然从各个方向包围我们,作战计划和方案如此周密,不会专门留出路让我们走的。这条路显然是故意引我们上钩的。如果贸然行事,很可能在这条路上和敌人相遇,敌人居高临下,对我们将非常不利。立刻命令队伍向左边山凹背面隐蔽前进,防止敌人从北面的小路包围过来。”
  有位同志告诉刘英首长左边没有路,刘英首长又一次挥动手臂,斩钉截铁地说:“路是人走出来的,抄近路走。”
  当我们披荆斩棘,刚撤退到左边山凹的背面,从公阳出来的敌人已爬到北面的山顶上了。敌人足足有一个加强连的兵力,迅速沿着这条道路冲下山来,当然又扑了个空。大家不由得嘘了一口气,真是好险啊,多亏了刘英首长的果断决定。我也为自己能在紧急关头起到首长的参谋作用而自豪。这时,一阵浓雾弥漫过来,我们终于从文成县的平溪方向成功突围出去。
  这次突围战斗,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刘英首长善于听取各种意见,集思广益,英明果断,最终化险为夷的领导才能。
  七、一份真切和朴实的情感
  这次突围成功后,刘英首长就去温州开展工作了。我再也没有机会见到他。第二年,传来噩耗:由于叛徒的出卖,他被捕后英勇牺牲了。我们大家都哭了。我好象全身的血液都停止了流动,独自选了一个没人打扰的地方,坐在草堆上,一边摸着那件羊皮袄,一边擦着眼泪。在这片刘英首长远离中央、孤悬敌后开辟的浙南游击根据地的热土上,苍天也许也有情,点点雨水像眼泪一样洒落在我的身上,满山遍野的松柏也许有意,在清风的吹拂下纷纷抖动枝叶,仿佛向刘英首长挥泪默哀。
  敬爱的刘英首长,您开辟的浙南革命根据地,不断扩大;您培育的浙南游击队,迅速壮大;您播撒的浙江革命斗争之火,开始燎原;您教导的革命道理,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您的革命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勇往直前。
  我虽然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红军战士,但在您的领导和培育下,已经成长为合格的革命战士。在以后的革命战争生涯中,我又参加了近百次战斗。穹岭头战斗,打得敌浙保二团一个连100多人纷纷举手投降;晓坑岭战斗,打得敌浙保四团的一个连300多人全军覆没;营前战斗,又重创该浙保四团,打得敌人丢盔弃甲、溃不成军;随后,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配合南下大军,迅速解放了浙南大地,迎来浙南崭新的时代……
  正当我还沉浸在无尽的思念中的时候,刘锡荣同志由于还要到北京开会,向我告别了。他临走时说了一句深情的话:“你一百岁寿辰,我一定再来。”我目送他离去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能从心里祝愿他工作顺利,为党为人民作出更多的贡献。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七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七辑》

出版者:平阳县方正印社

本书内容涵盖了知青插队落户、上山下乡运动、兵团精神、人生与科学求索等多个方面,同时也涉及了地方历史、文化、人物纪念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华业都
责任者
华稳础
责任者
华稳建
责任者
华林锋
责任者
华长晨
责任者
刘锡荣
相关人物
刘英
相关人物
黄先河
相关人物
叶挺鹏
相关人物
郑海啸
相关人物
颜庆富
相关人物
马克思
相关人物
玉青岩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事件

2009年6月26日...
相关事件
1937年2月12日...
相关事件
1939年7月21日...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
宜山镇
相关地名
矾山镇
相关地名
松林镇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
温州市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凤卧镇
相关地名
水头镇
相关地名
公阳乡
相关地名
文成县
相关地名
温州市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