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县图书馆
平阳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平阳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生产队里办食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678
颗粒名称:
生产队里办食堂
分类号:
K250.655
页数:
3
页码:
133-135
摘要:
本文叙述了从食堂开张到饥荒发生的过程,包括食堂的运作、粮食的短缺、技术革新和“瓜菜代粮”等现象。
关键词:
历史回顾
人民公社
粮食危机
内容
1958年“大跃进”,空气里都充满了大跃进的热烈气氛。大办人民公社,彩旗飘飘,锣鼓喧天,附近几个高级社并成了一个人民公社,原来的高级社变成了大队。“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天桥。”通过人民公社的“天桥”就可以到达共产主义的天堂!接着就刮起了“假、大、空”的浮夸风,粮食产量越夸越高,连《人民画报》也公然刊登了一亩产粮十几万斤的照片。
那年春天,在南浔中学读初一,因病休学回家。农村大办食堂,我们生产队三四十户人家也要办一个食堂,就把我叫去筹办食堂了。
食堂地点选在土地亩,这里是公众场所,又是队里的中心地点,南面北面的社员来食堂都方便。我们把庙前的两间拆通,在靠东半间砌了一个大灶,安了一口大镬。
食堂开张前一二天,我们食堂工作人员分成两班,一班是彩购柴米油盐酱和小菜,一班是挨家挨户登记社员饭量的。我是后一班的,带着记录本和食堂打饭打粥的铁皮勺子,让社员参照勺子大小报饭量。到开张的那天早上,各家各户都来人了,提着木桶的端着脸盆的拎着竹篮的,汇聚到庙的门口。早饭是粥,饭量报得偏多了,不少人家吃不了那么多的粥,剩下不少。
接着,上头来了命令,为了巩固农村办食堂,强迫家家户户拆灶头。
当时农村有这样一句口号:“鼓足干劲搞生产,撑开肚皮吃饱饭!”社员们实行大兵团作战,半军事化管理,没日没夜的蛮干,用粮没有计划,一天吃五餐。到了下半年,丰产不丰收,不少的稻谷烂在田里。队里的粮食出现了亏空,吃饭渐渐成了问题。一天吃五餐改回吃三餐,从一稀二干二点心改成二稀一干。
到了第二年,食堂用餐改成了三稀。为了填饱社员的肚皮,食堂进行了技术革新,发明了“九滚十八掏(搅)”烧粥法。将粥烧开了加上水用木棍不停地搅拌,再烧再加水再搅拌,一斤米烧出七斤八斤甚至九斤的粥来。
到了第三年,也就是1960年,农村发生了严重灾荒,一亩田只收二三百斤的稻谷,除了公粮,粮食甚为紧缺,一个人一天的定量不到半斤了,有时甚至只有二三两了,真是到了喝汤也不够的地步。有劳动力的人家还好一点,可以凭出工在队里多拿一点补贴粮,没有劳动力的人家,只能靠食堂分的一点粮食过日子。
社员开始“瓜菜代(粮)”。自留地上的瓜、菜、豆等代粮品吃完了,就吃菜根吃草吃树叶树皮。菜根主要有白菜根球菜根和油菜根(生产队种植油菜剩下的菜苗,上部分被队里割走了),树皮主要有杨树皮桑树皮榆树皮,草主要有毛苋菜灰苋菜触朵刺草南瓜叶和河里的菱蓬。这些“代食品”吃多了,人就容易得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就会死人。队里因为饥荒死了四个人。我家后面一位冯姓的兄长得浮肿病去世的,我父亲也因吃不饱肚皮衰竭而死的。
那年头,真正的米糠成了治病的药,只有重症浮肿病人经过医师批准才能享受,而我们家附近的粮站里连砻糠粉(稻谷壳碾成的粗粉,粮站的售货牌上称“三七统糠”,吃了连大梗都拉不出来)都买不到。我是1958年的秋季到南浔中学复学读书的,户口迁到了学校,每月吃着国家32斤,(后来改成30斤、29斤、28斤)的供应粮,逃过了饥荒之苦。我每个星期六都回家,把学校食堂退伙得来的粮票放到家里,把家里的瓜菜带到学校代饭,共渡难关。
上一世纪60年代共和国的“三年困难时期”,不堪回首,究其原委,既有天灾的因素,更有人祸的根源。现在回忆村办食堂这件事,希望在我们的身边再也不要出现这样的事了。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七辑》
出版者:平阳县方正印社
本书内容涵盖了知青插队落户、上山下乡运动、兵团精神、人生与科学求索等多个方面,同时也涉及了地方历史、文化、人物纪念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沈宗文
责任者
沈宗文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南浔中学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