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与科学求索之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674
颗粒名称: 人生与科学求索之旅
分类号: K250.655
页数: 25
页码: 92-116
摘要: 本文通过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展现了自己从小到大的生活轨迹和心路历程。
关键词: 个人成长经历 人生感悟 家乡情感

内容

犹如白驹过隙,游子离开家乡转瞬间己过去近40载了。虽然久离家乡,但是家乡人一直在关心着我。县有关部门常年不断地给我邮来《平阳今况》、《平刚报》,让我分享家乡飞速发展之喜讯,也给我带来阵阵春风暖意。去年以来,《平阳文史》编辑部多次向我约稿,希望我能写一篇有关简历之类的文章。由于种种原因,已拖欠相当长的时间了。时间越长,心里越感不安,看来文债该还了,再拖就不象话了。
  人生说长又短,论短却长,写些什么好呢,让我好生为难。回首我虚度的光阴,平庸而碌碌无为,几无生动感人之处;也常为自己对家乡无所作为而羞愧。还好,受命运的驱使,让我误闯入了科学之门,虽然虚度了几十年,总还算努力过。于是,想通过“人生与科学求索之旅”这一思路,写一点浓缩的、有形或无形的身与心之历程。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人生历程无论是自觉或不自觉,有为或无为,都是“求索”之旅。至于科学,其内涵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了。若能借此给后生晚辈们以万一的有益启迪,即不负我的本意了。
  1 自由任性懞懂的时光
  1.1 朦胧的学前记忆
  我开慧较迟,7岁之前的经历,仅依稀记忆些许。我出生在水头镇上的一个长期挣扎在社会底层,为生活、生存而奔波忙碌的小手工业者之家。因勤劳努力的父母忙于生计,我又较长时间住在姥姥家,享尽长辈宠爱,故而我从小就少有约束,相对自由任性。
  我从小就喜欢绿水青山,沐浴在大自然中,感觉很开心。记得常因此而吵闹着要去放牛放羊。1976年春的一天,闲来无趣,想到了童年时在姥姥家度过的一段开心日子,于是凑了一首七律《忆童年》追忆之。虽有添油加醋之嫌,但其背景是真实的。现录如下:
  春眠不晓雨夜淋,
  催梦喜莺啼声甜。
  一股清风揭窗进,
  万滴翠绿入眼帘。
  披墨老竹愁弯背,
  挂银新笋笑开颜。
  束装执鞭上山去,
  指点春芽快长点。
  1.2 懞懂自由而另类的小学生活
  1954年,我上小学了。我就读的学校是水头区中心小学。据说著名学者苏步青先生曾在该校上过学,不过,知道此事迹已是2007年百年校庆之时了。
  开始上学了,并未感到有多么地喜欢或开心。懞懂有余,更谈不上有什么宏大志向。对课堂上课兴趣不大,不怎么认真听老师讲解,一知半解足矣。自认为都懂了,没必要多听了,于是在课堂上常低头做小动作,为此没少挨老师批评。读书学习称不上认真努力,期末自评时却爱用“骄傲”二字。
  更大的兴趣在于各种各类的玩耍上,打球、下棋、打牌、玩滚珠、捉迷藏、制作玩具,抓蟹摸螺、钓鱼虾、游泳,等等,样样喜欢,而且玩起来劲头十足。虽然玩得并不十分出彩,却也能认真琢磨、细心观察,不甘人后。
  还好,尽管贪玩,却也很少惹祸。学习尚能顾牢,作业从不拖拉,而且为挤时间去玩,特别讲究“效率”。尽管爱玩,奇怪的是学习成绩尚可,因为依稀记得中、高年级还曾当过中队的学习委员呢。那时当小干部无须背景,也无后门,更不用拍老师的马屁,大概全凭老师的感觉。
  1.3 难忘的记忆
  我不太记事,但小学里的几件事情在我脑海里却长期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尽管40多年过去了,仍铭记至今。
  记得一堂语文课,任课的是深受同学们爱戴的李其昌老师。老师讲到列宁在校学习成绩非常好,得到过金质奖章,他随后从腰里掏出了一只精美的奖章炫耀了一下。我深深为之一震,对列宁和老师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作文课我历来喜欢,但是,在五年级时却有一篇命题作文没有完成,尽管几十年过去了,我仍然记忆犹新,耿耿于怀。作文题目是“当我廿五岁的时候”,当时我也知道这是一篇谈理想的作文题。经学校多年的熏陶,“理想”二字似乎也慢慢地在脑海中浮现了出来。和众多的同学一样,我的心里也藏着许多美好的理想,想当作家,想当科学家,但课间始终没有下笔。这篇作文也就成了我学生时代的遗憾之一。当老师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朗读着同学们的佳作,当他们想当科学家,想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时候,我感到羞愧,也感到热血沸腾……
  2 风风雨雨的中学时代
  2.1 我的幸运之神(1)
  回首人生,人们往往会发现都曾获得和经历过数次重要的机遇和抉择,它曾深远地影响着你一生的命运。回顾我走过的六十多年人生历程,虽然磨难多多,充满着艰辛与努力,但是每当面临重要的机遇和抉择的时候,幸运之神似乎总是时时与我相伴而行。
  1960年夏,懞懂的小学时代过去了,我进入平阳县第二中学就读。中学生活开始了,我却仍是学生中的“另类”。上初一了,我这木鱼脑瓜依然不开窍,仍是一个“自由人”,所谓“理想”二字也早就跑到九霄云外去了。
  课堂上还是始终提不起兴趣,而“玩”性不改,玩起来浑身似乎有用不完的劲。对于成绩只求不掉下4分(5分制)就可以了。除了简单高效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外,就是玩,以至发展到常瞒着父母逃学旷课出去玩。有一天,事情终于败露了,因为班主任蔡文金老师为我经常旷课而到我家家访来了。这无疑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事件,家访虽然仅发生一次,它却深深地刻印在了我的脑海里,给我的心灵留下了长期的震撼,我深感无地自容。感谢我父母的宽容,我未曾因此而受到打骂。也真诚地感谢这位老师,他充当了我幸运之神的使者。
  老师家访事件之后,奇迹出现了,我似乎改变了许多。重要的是我再也未曾发生过为玩耍而旷课的事情了。玩性虽然依旧,但收敛了许多,不过体育课、课外活动还是蛮尽兴的。
  2.2 读书学习的另类痴迷
  家访事件之后,兴趣转移了,变得喜欢读书了。不过这里的“书”不是正课的书,而是课外书。课余一有空就跑阅览室、图书馆,甚至包括街道旁的小人书摊等,都爱光顾。读书的兴趣广泛,无论什么报纸、书刊杂志,有读无类。阅览室里每天的报纸、每期的杂志,一览无余。到图书馆借书我是常客,常常是小本的一天一本,大部头的两三天一本。借的图书偏好中外战争、谍报战等有激情和富于谋略推理类的,也爱看一些诸如《兴趣物理学》等科普类书籍。
  对课外书的兴奋度很高,也很痴迷,总是没日没夜地看啊看的。上课时经常一心两用,把课外书压在课本下看。在家里也常常手不离卷,吃饭时也没闲着。晚间为省电,改点煤油灯或借路灯的昏光看,甚至仅借邻居家透过来的灯光,或窗外一星点余光黑灯瞎火也看。
  写到这里也真要感谢我父母的支持和宽容,因为我手里只要拿着书,他们就高兴,也从不叫我干活了。父母没上过学,深感没文化的困苦,孩子爱读书就是好事情。这种状况大约一直延续至高二。读书也成了我毕生最大的嗜好。
  对于正课学习来说,这种放任自由和痴迷课外书的秉性显然是不务正业,很“另类”。但是,仔细想来似乎也不尽然,因为我自有一套不算太差的学习方法。如语文、自然、地理、历史、生物、政治等文科类,新书一发下来没几天就早早通读完了,因为我把这些都当作课外书先睹为快了;至于理解和记忆并不难。剩下的数理化和外文,对付起来时间就充裕多了,难度也不人。至于作业,往往是“乘热打铁”,课间休息时就完成了。这样,无形之中时间就“挤”出来了,所以正课学习基本上不曾落下。
  久而久之,“另类”痴迷似乎有了某些意想不到的收获。通过玩耍和大量广泛的阅读,丰富了“阅历”,提升了动手能力。脑子似乎开窍些了,视野开阔了,洞察力也敏锐了。体现在学习上,理解和自学能力提高了,学习轻松了,学习效率和成绩提高了。特别是进入高中之后,更有了质的飞跃。
  2.3 我的幸运之神(2)
  1963年夏,在我的人生命运面临又一重大抉择的关键时刻,叶启高老师充当了我幸运之神的使者,从根本上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
  初中毕业后的一天,父亲找我谈话,要求我放弃学业跟他学手艺。这意味着我的校园生活结束了,心里不由得生出些许凄凉和难舍之情。但我十分清楚家里的窘境,也深深地理解父母的难处,默默地接受了这一时难以接受但也无法再选择的现实。于是在苦涩地吃了我母亲为我学艺而烧的荷包蛋面条之后,我便一心一意跟父亲学手艺活了。
  一大晚上,叶老师突然山现在了我的家门前。原来,叶老师不知从何处——也许从报考名单上——知道我不参加高中考了,于是他特地为了解情况和做我父母亲的思想工作来了。叶老师的出现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他当年在教务处工作,既不是我的任课老师,也不曾担任过我的班主任。学生中我并不出众,真不知他如何关注上了我。
  经叶老师的耐心劝说,最终说服了我的父亲,同意我去参加考试。不过条件是只允许我报考中专,目的是早毕业早工作。于是我欣喜地报了名,并填了五个全部是中专志愿的表格。离考试还有两天,我临阵磨刀,参加了考试。谁知发榜时我的大名却出现在母校高中部的名单上。学校开学了,我没有出现在学校。这又让叶老师知道了,他再一次出现在我的家门前。……就这样,我终于幸运地迈进了母校高中的教室。
  我时常想起叶老师。如果没有叶老师的关爱,我不可能上高中,更不可能上大学,人生道路也会是另样的了。他与我非亲非故,也不为图名利,他的所作所为用现代人的眼光很难理解,但这也正是他为人师表精神的可贵之处。我难以用言语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我会永远记着他。
  2.4 良师益友
  中学时代是人的一生中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年龄段。除父母之外,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当属老师了。我庆幸有一群好老师。
  他们除教给我们知识之外,他们为人师表的风范,往往会时时刻刻影响和启迪着我们,乃至一生。我曾借母校50周年校庆之机,写了一篇《春雨润土细无声》的短文,概要描述了部分恩师的师表风范。其中的结尾现摘录于下,以〓记念。
  老师们虽然年龄不同,爱好不同,个性不同,但他们却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爱”,那就是把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祖国的教育事业中去。他们都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许多多有形或无形的宝贵东西。他们的所作所为,就象如酥春雨,细细密密地润入大地,给那渴望甘露的禾苗带来滋润、希望和未来。他们的高尚情操和优秀品质,在我们中间得到了延续,得到了拓展,在爱之中得到升华。高山仰止,他们在我的心目中永远年轻,永远高大。
  我也庆幸我有一群群的好同学。他们与我朝夕相伴,嘻笑怒骂,追逐玩耍,亲密无间。他们使我的人生历程变得生动而丰富多彩了。同学中不乏佼佼者,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和追赶的目标。例如:勤奋努力的金腾,多才多艺的林存珊,文理双馨的谢孝忠,全面发展独占鳌头的才子王德植,等等,他们都是让我翘首而莫及的。
  2.5 风云变幻
  天有不测之风云。1966年夏,正当高中即将毕业,踌躇满志准备为上大学一搏之时,迎来了文化大革命“经风雨、见世面”的漫长岁月。后来是约两年的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历程,而紧接其后才是被推荐上大学。经历如此的风云变幻,我当年是万万料想不到的,只能说是命运使然。
  1969年冬,我响应毛主席“上山下乡”的号召,到小南公社南山大队插队落户。下乡劳动时,我似乎已长大,不再懞懂。我深知,我又面临人生道路的抉择时刻,也无疑是一次重要的机遇;我也深知,对我考验的关键时刻到了。这一次要靠我自己来把握了,因此壮怀激烈,力求一搏。
  下乡前,曾与学友在南雁荡山的“云关”景点处留影。仰天狮侧仰于云关的外侧,位于云关不远处的是华表峰。记得当时仰视乱云飞渡过云关,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乡时因情景触动,思绪绵绵,偶得《云关》七绝一首,表达了我当年沉重而又不失豪气与希望之情。诗虽有点生涩和欠工整,但足可佐证之:
  通天峥嵘云渡飞,
  华表毫光映千里。
  云关关云关不住,
  仰狮怒吼太宇激。
  一分耕耘就会有一分收获,我安然度过了下乡的艰苦岁月。我很幸运,很欣慰,也很感激。朴实无华的农民朋友接纳了我,认可了我。大队、社、区和县的各级领导也支持和认可了我。
  1970年底,我作为下乡知识青年代表,先后出席了县、市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71年3月,我在经历了青年时代的风风雨雨之后,作为我县唯一一名被推荐学生,被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录取,不可思议地迈进了大学校门,成了一名“工农兵学员”。幸运之神又一次眷顾了我。
  有言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有了这么一段风雨坎坷的磨历,对于安然度过今后漫长而又变幻莫测的人生旅程而言,它又何倘不是一段幸运之旅呢!
  3 轻松愉快的大学生活
  山东海洋学院座落于风光秀丽的海滨城市——青岛。1971年早春的一天清晨,我登上大学校园内的八观山之巅,面向波光荡漾的大海,迎着在海天交汇处冉冉升起的朝阳,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大学生活任我自由,学习任我所爱,全新的大学生活开始了。
  3.1 轻松自如的学业享受
  我就读的是地球物理专业。勿庸讳言,当年学这个专业并非我心中之最爱,但最终我还是欣然接受了这一不曾想选择的选择。当时对读书学习没有太多的想法,心里想得更多的是尽早毕业和尽快工作。
  对我来说,顺利完成学业并不难,可以说是轻松自如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享受。学习方面依旧很“另类”,专业课本早早就通读过了,课堂上更多的是美美地欣赏着每一位老师各具特色的风采。我常常为他们的才智博学而叹服,为他们的学者风度而倾倒。晚自习我从不到教室,而成绩还不错。
  学业上,对于地球物理专业课程兴趣一般,而对神秘或变化莫测的,具想象空间和挑战性的科目却颇有兴趣。例如,对于地质学中几十亿年的沧海桑田及其时空变迁,古生物学中几亿年物种的生生灭灭及其时空变换等,常怀有一种想探究其“为什么”的冲动。意识到“地质年代表”是地球科学之精华,对其情有独钟,常怀有一种莫名的敬畏之情;隐约感觉其中还蕴藏着有待发掘的宝藏和尚不为人知的秘密。难以想象的是,这些思想萌芽竟然生生不息,以至影响了我整个科研生湃。不过这已是后话了。
  3.2 愉快尽兴的另类生活享受
  当年,国家对我们很关照,读书无须交学费,还有生活补助(18元/),已足够我享受生活。校园之外,绿色海岸带、金色沙滩和赭红礁岩上常留有我的足迹,湛蓝的海洋和绵绵涛声让我的心灵得以净化和抚慰。海水浴场常有我的身影,风急浪高时,或随波逐浪,或搏击穿越,心气得以激荡。在大雪纷飞时节,我偶有兴致到白茫茫的操场上去跑上两圈,还曾心血来潮坚持洗了一个冬天的冷水澡。天寒地冻的寒假,我曾选择在学校留守,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
  对于校外实习尤感兴趣,无论湛江海南,还是南京北京,必尽情尽兴。记得1972年到北京实习时,为游玩方便,还从生活费中抽出数元买了公交月票。一月之内,利用星期天,独自一人高效地跑遍了北京当时开放的所有景点,连日坛、月坛这样的小公园也一个不落,享尽了京城风光。
  在京期间,曾有机会到雄奇伟岸的八达岭长城一游。记得登上最高点的烽火台时,只见足下是横贯东西连绵起伏的燕山山脉,南北两侧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和塞北茫野,登高望远,叹为观止。手抚长城墙,往事越千年,眼前仿佛又重现那千军呐喊、万马嘶鸣、金戈搏击的情景,心中油然生出一种难以言状的民族自豪感。心绪难平,于是乘兴凑了一首五绝《登长城》以记之:
  平地腾蛟龙,
  席卷浪万重。
  浩浩东游去,
  凛凛傲云空。
  弹指一挥间,近四年的大学生活就这样轻松愉快地度过了。
  4 漫漫科学求索之旅
  1974年8月,我到座落于离秀美西子湖不远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简称海洋二所)报到,幸运而如愿以偿地进入了梦寐以求的科学研究殿堂。这意味着将有机会当科学家了,我喜不自禁,满心欢喜,劲头很足,跃跃欲试。但是,初涉科海而不知深浅的我,哪知道并未作好准备,而且“苦难”正在等待着我呢!
  4.1 抉择与决心
  地球物理学是以经典物理方法求知和解决与地球科学相关问题的,是一门极具挑战性的学科。海洋地球物理对现代地球科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对于海洋研究而言它是不可或缺的。
  由于种种的历史原因,我国的海洋研究工作起步较晚。海洋二所的海洋地球物理调研工作,我来之后才正式开始启动。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刚迈出校门,缺少先行者的“传、帮、带”,一切由我做起,其难度可想而知。我经常单独一人全国游走奔波,所里所外连轴转,忙得不亦乐乎。
  经历两年的学习和实践摸索,工作局面也已经初步打开,于是我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对近期目标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了一次较为系统的梳理规划。决定一辈子搞地球科学研究,立足于地球物理本职工作,向地球科学前沿靠拢,力求在基础研究的某一方向有所突破和发展。自评:起点不高,但要求不低。
  目标已定,永不反悔。记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有关领导曾希望我到机关去做行政工作,被我谢绝了。八十年代有关领导曾希望我转行去做工程项目,这既较为轻松,又来钱,但也被我谢绝了。乃至坚守地球科学研究阵地至今。
  勇于迎接挑战和探索未知世界是人类的天性,我的遗传基因中大概也有这么一点天性。只要是新的未知的东西我都有兴趣,越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我越喜欢,也越有激情。在进入海洋二所之时,我就已下定决心,任何艰难因苦都会不在话下,不做出点象样的东西来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为表心志,我曾在自制的笔筒上写下屈原之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作为座右铭以自励。
  4.2 挑战与求知
  知识用时方知少。记得参加工作之初,当每天都要面对一个个让人头疼的难题时,才认识到自己根本就未曾为迈进科学殿堂作好准备。随着工作的展开,当发现一些老科学家对科研成果如数家珍,对地球科学前沿的诸多问题了如指掌的时候,除自叹知识浅薄之外,又增添了一份沉重感。当逐渐深入地学科海,发现它是那么地广阔深邃,存在的问题多如牛毛的时候,又倍增了一份责任感。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乃至九十年代初,是我国经济十分困难的时期,那个时期的工作和生活条什都较差。出海不仅寂寞辛苦,而且也很危险。记得1976年一次出海,因气象预报不准,狂飙巨浪之下还真差点喂了大鱼。
  出差也很苦,乘车、住宿、吃饭都很难。乘火车常无座位,曾在他人的座位底下躺过;住宿常找不到旅馆,也曾通宵坐在旅馆的座椅上等待天亮。1976年唐山地震时,我正在北京出差,曾因吃不上饭而以一碗啤酒充饥(我不善饮,无奈之举);也曾倦卧于《人民日报》社建设工地的大水管中,与群蚊亲密接触,在滂沱大雨中度过不眠之夜。如此等等,无一而足。记得1994年,一次到海南勘测途经广州,是夜候车不及,客栈难求,疲惫之极,在候车大厅内席地而卧。难眠吟咏,得《夜宿火车站》一首(外一首)。因较有代表性,故录于此以记之。
  (一)
  莫道征程苦,
  今宵意何如。
  孰知个中味,
  拳拳心为伍。
  (二)
  南北奔波二十载,
  蹉跎岁月鬓灰白。
  难得今夜席地卧,
  心气陡增志未衰。
  科学发展到今天,难题中许多往往是涉及对某一规律的探索,它需要深厚的专业造诣和研究领域宽广厚实的基础。大地构造学是研究地壳运动规律的,它几乎涵盖了地球科学的各个学科,极具挑战性。引领当今地学发展的无疑是板块构造学,这是重中之重。另外,在我国土地上成长与发展起来的各大地构造学派,如李四光的地质力学、黄汲清的多旋回构造、张文佑的断块构造、张伯声的波浪镶嵌构造和陈国达的地洼说等,都曾各领风骚,我也不想放过。在学校时,其中大多数未接触过,较生疏,许多都得从头补起。
  荀子云:“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大海,她是那么地浩瀚而富于生命活力,令我十分地喜爱而又十分地敬畏。一次出海,情有所触,于是凑了一首七绝《大海》以激励自己:
  广深无度生智慧,
  任怨任劳阔开怀。
  有声有色谱乐曲,
  无法无天逞神威。
  有一分耕耘才会有一分收获,科研生涯是注定需要一生与读书学习相为伴的。还好,我并不缺少读书学习的兴趣。不分日夜、少有节假日地苦读,几十年如一日,始终有增无减。
  但是,现代文明已进入信息急剧膨胀乃至爆炸的时代,仅与专业相关的论著就浩如烟海,即使穷一生之力也读不完。因此,学习大概还需有点“巧”劲。也许是应了“熟能生巧”那句老话,书读多了,书也就会变“薄”了,渐渐地就学会融会贯通了。知道哪些经典著作或论文是值得精读和经常翻一翻读一读的,哪些论著仅需看一下摘要,或一目十行略作扫描,记取一二即可;许多垃圾文章则可一扫而过,弃之也不足惜。收获与日俱增。
  4.3 质疑、思考与追求
  由于种种的历史原因,目前我国科技总体水平还比较低,现代科学以“舶来品”居多。于是,认为洋人比我们高明伟大的大有人在,唯洋人或名人大腕马首是瞻,似乎成了某些人的科研信条。
  科学的本质是批判。科研若仅停留在前人的基础上打转转是不行的。如果学习只是为了跟在洋人或前人后面人云亦云,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那就不会有新的科学发现和发展。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当然,“问题”不会自然产生,也不会自天而降,它需要基础,需要质疑和思考。
  或许心中有某种潜能,我读书时总喜欢带有一种“审视”的目光,习惯读一读想一想,即使是大师的论著也从不全盘接收。随着学习和研究工作的深入,渐渐地,心中就生出许许多多的问题来了。越接近科学前沿,发现的问题就越多。我们不难发现:名人洋人也是人,他们也会有错误,也会有看走眼的时候,也会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二百年来,描述地壳运动规律的大地构造学派一个接一个地诞生,但又一个接一个地偃旗息鼓了。为什么呢?我认为其根本原因是地球动力学(广义上属于地球物理范畴)问题没有解决好。它是一个延续了二百年,至今尚未真正解决的地学前沿难题,说它是地球科学“皇冠上的明珠”似乎并不过分。经过长期的学习和科研积累之后,我却偏偏对大地构造学和地球动力学产生了浓厚而强烈的兴趣。未曾想,由于我的不自量力,掉进了一个无底深渊。
  科研的重大选题,即使是同领域同专业的,也很难找到有共同追求的“同志”,这可能与每个人的爱好、兴趣不同,基础、特长和知识占有量不同有关,或是客观规律使然。在遍寻“同志”而不及的情况下,我也只好“单干”了。
  记得一位先哲曾说过,一个人掌握的知识相当于一个圆,圆越大,不懂的东西就越多。当你追究某一重大问题时,往往需要不断地扩展知识面,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又往往容易身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因此而食不甘睡不安,十分耗费心力。例如,半夜醒来想一点记一点写一点的事是经常发生的,真可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可能与过度劳累有关,我曾四次胃出血,其中一次还因失血过多而输血。1984年,我因胃出血,错过了我国首次南极考察的机会,曾让我长久叹息不已。
  4.4 做学问与收获
  搞科研需要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需要有所创新,有所发现:当然,也需要一点点灵感和“运气”。
  做学问离不开写文章。1979年初,经反复思考之后,我就有了“有话要说”的冲动,于是开始动笔写文章。第一篇洋洋洒洒共写了3万多字,主要内容是针对板块构造学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自评:立意新颖,起点较高,但是,论据不甚充分,文章较“嫩”。正由于后者,这篇文章最终并未投稿发表。除了曾在研究室作了一次演讲之外,我至今还把它压在书箱底下。不过,神奇的是,这篇文章确立的思想内容长期在我心中涌动,不断得以放大并延续至今,显示了久远的生命力。其后,我所写和发表的多篇文章,其源头均出自这篇文章。
  在整个科研历程中,我崇尚东方哲学,崇尚钱学森先生的系统论观点;坚持辩证唯物论,摒弃形而上学方法论。地球是一个封闭的球体,相信其所发生的每一次地壳运动,绝不会只是孤立的事什,而且是遵循因果律的。因此,在基本搞清问题的米龙去脉之前,我不会轻易下笔。我曾为一个学术观点反复质疑求证了二十年,才最终写成一篇文章。曾为一个学术问题学习思考和探索几十年了,写好的文章也已压了好几年,至今还是想让它再熟一熟,然后再决定发表与否。
  我始终坚持绝不为名人洋人所左右,总要审视一下“是否真有道理”。反对拿来主义,反对那种自己不加思考,专捡他人的一些吐沫残渣,抄抄剪剪贴贴的文风。我所写的文章都是有感而发的,绝不会为某一目的凑合着写一些炒冷饭的或无病呻吟的垃圾文章。只当有了新的东西,某些新的发现或与前人不同的新思想时,才会动手写自己的文章。无论是几千字的论文,还是主编几十万字的国家重大课题的研究报告,均是如此。总之,希望或力图为后人留下一点值得看一眼的笔墨。
  当然,以上所言只是表白我的治学态度而已。至于研究水平,自己也感到遗憾,常为在科研方面无所建树而汗颜。但聊以自慰的是,几十年来,我的确为“科学”努力和奋斗过了。取得了些许成绩,也获得同行的认可。至今,已在国内一级期刊上刊发了15篇中、英文的论文(第1作者),主编了3本重大研究报告。曾10多次带论文(第1作者)参加国家级和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众多学者讨论过科研心得。也曾在多种场合就某些学术问题与国内外同行名流论是非长短。1999年被评(聘)为研究员。曾任全国重大研究项目专家组成员,“863”计划项目专家组成员。曾获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证书各一次。
  该得到的都有了,但心里还是乐不起来,因为时间过得太快了,而离我心中的“梦”还蛮远。
  4.5 追梦之旅
  我心中的“梦”是试图寻到与地壳运动相匹配的驱动力源,以求解决大地构造学中的地球动力学问题。几十年来,我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与努力,希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比他们看得更远一些。但是,受能力所限,至今也只是一些小打小闹,尚未找到打开问题之门的钥匙。有诗云:“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徘徊,再徘徊……
  在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徘徊之后,我终于悟到了:地球动力学问题是一个较大而艰难的系统工程,解决它不仅需要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和天文学几方面的知识,而且需要融会贯通。问题之所以至今仍难以解决,是因为研究者的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和天文学知识之间出现“短板”或脱节之故。例如,研究地质的往往是地球物理学懂得少,少懂或不懂天文学;研究地球物理的往往是地质学懂得少,少懂或不懂天文学;而研究天文的又往往是地球物理学懂得少,少懂或不懂地质学。
  在经深思熟虑,几乎确认地球上难以寻求到与地壳运动相匹配的驱动力源之后,我抬头注视着莫测高深的茫茫太空。我决心向天文学和天文物理学进军,我认为这是唯一的出路。当然,我也深知,天文学或天文物理学是一门庞大而艰深的学问,抬头望星空,就足以让我不寒而栗。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只能勇往直前。
  1993年6月,家养仙人球喜获奇花二管指天。凝视成情,思绪万千,浮想联翩。欣然命笔涂鸦成《题画》一首(一)。1995年夏游黄山,登莲花峰,偶见云海飘浮,陶醉欲仙也,得《登黄山莲花峰》一首(二)。意喻我当年信心满满、志在必得之情。现录于下以记之:
  (一)
  权展白云当纸绸,
  信举双管向苍穹。
  凝透毫端千万念,
  九天滚滚雷声隆。
  (二)
  莲花极目万物空,
  惊煞云海浮群峰。
  回眸苍翠兴未已,
  险崖倾谷吻青松。
  科学研究是老实人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或投机取巧。知识需要时间和积累,也需要马拉松式的耐力和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十多年间的日日夜夜,我研读了多种版本的天文学教科书,几十本天文学和天文物理学的专著或科普书籍,研读了难计其数的研究文章。
  记得在最困难的时候,为了给自己助威壮胆,给自己鼓劲加油,在太平洋上我曾多次登上甲板,张开双臂,迎向天边喷薄而出的朝阳呼喊:“啊,太阳!请给我勇气吧!给我力量吧!给我智慧吧!”张开双臂,迎向波涛汹涌的大海呼喊:“啊,大海!请给我勇气吧!给我力量吧!给我智慧吧!”……
  在充满已知与未知、无限求真的漫漫科学求索征程上,我倍感艰辛,但又常常沉浸在忘我、快乐与幸福之中。我曾写过如下几句话:我的追求很浪漫,我的精神很快乐;我的身心很疲惫,我的命运很劳碌。我的努力很付出,我的历程很艰辛:我的心情很郁闷,我的信念很坚定。这是我对科研工作的真实心理感受。
  4.6 南柯一梦
  终于有了一些感悟和收获,也已写成了几篇文章,但还需要再斟酌。有些问题,需要进行反复推敲、充分论证,即使推倒重来也会在所不惜,力求做到“板上钉钉”。这里,请原谅我用一些混沌隐晦难懂的语言文字,以“南柯一梦”的形式,对我后期的“科学求索之旅”作如下的预言性告白。期待不久的将来会慢慢有声有色地清晰起来……
  关于宇宙。我怀抱黑白太极鱼,在冻得瑟瑟发抖中,穿越长达137亿年的时空隧道,到达了宇宙的边缘。仿佛看见上帝在旋转跳舞,并亲手撒落满天的星斗,推波助澜,精彩纷呈,于是有了星系、太阳系及地球。
  在拥挤不堪的宇宙中,看见了占据时空的黑洞、白洞、暗物质和暗能量。……其中的许多似乎与经典教科书上描述的不一样,但愿是我看花了眼。
  关于地球。在银河系的深处,我仿佛看见上帝在不停地把玩着地球。他或许把地球当作手风琴了:不停地拉拉压压。他或许想把地球加工成一件工艺品:时儿给地球加些冰,时儿又加点石头,拿捏得地球时儿像只梨,时儿又像只橄榄球。他似乎喜欢看到:地球波涛汹涌,山崩地陷,沧桑巨变:地球时儿平静,时儿惊慌,时儿冻得披雪衣,时儿又热得冒汗。他似乎喜欢看到:生命之树时儿中暑了,时儿冻僵了;时儿枯萎了,时儿又勃发了。上帝还常常外出巡视,惊得臣民们东倒西歪,无所适从。几十亿年了,这个过程始终没有完成,也许上帝压根儿就不想完成。
  我隐约看见上帝的腰上挂着3把金光闪闪的钥匙,抑或是打开地球动力学问题之门的钥匙?思忖间,只见钥匙从九天落下,一把向地球的亚方向跌落,另两把飘向银河系的深处……
  以上有关地球的,被上帝用明码或密码刻录到地球上了。其中许多让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和古气候学家解译r。其中所记录的动力痕迹,让魏格纳(A.Wegener)、黄汲清、李四光、张伯声、张文佑和陈国达等大师们破解了,或从不同的视角真切地看到了。
  但是,关于地球动力学的故事还没有结束,现在还仅是“南柯一梦”。虽经“众里寻她千百度”,却依然是欲现还隐。犹如俗话所说,“隔山闻其声,相会跑断腿。”要得到还需努力。今年元旦到来之前,我给北京的友人寄贺卡时心绪万千,于是得到了如下一首七律歪诗《追寻》一并寄给了他。诗中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倾诉了我孤独、艰辛而快乐坚定的科学追求历程。现作为结束语录于此,表示“人生与科学求索之旅”还在继续着……
  云缭雾绕半遮颜,
  忽现忽隐舞翩迁。
  山穷水复呼不得,
  地久天长唤犹艰。
  相依相存堪思恋,
  不挠不屈再扬鞭。
  难舍穷追安半弃,
  翻山越岭志弥坚。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七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七辑》

出版者:平阳县方正印社

本书内容涵盖了知青插队落户、上山下乡运动、兵团精神、人生与科学求索等多个方面,同时也涉及了地方历史、文化、人物纪念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林长松
责任者
苏步青
相关人物
李其昌
相关人物
列宁
相关人物
叶启高
相关人物
林存珊
相关人物
谢孝忠
相关人物
王德植
相关人物
于云
相关人物
乱云飞
相关人物
李四光
相关人物
黄汲清
相关人物
张文佑
相关人物
张伯声
相关人物
陈国达
相关人物
荀子云
相关人物
许多多
相关人物
钱学森
相关人物
魏格纳
相关人物
林长松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
水头镇
相关地名
云关乡
相关地名
和县
相关地名
青岛市
相关地名
观山镇
相关地名
朝阳市
相关地名
湛江市
相关地名
海南省
相关地名
南京市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
燕山乡
相关地名
广州市
相关地名
江海区
相关地名
南极乡
相关地名
黄山市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忆童年
相关作品
云关
相关作品
登长城
相关作品
夜宿火车站其一
相关作品
夜宿火车站其二
相关作品
大海
相关作品
追寻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