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县图书馆
平阳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平阳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支边插队七台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666
颗粒名称:
支边插队七台河
分类号:
K250.655
页数:
8
页码:
40-47
摘要:
本文描述了1969年温州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插队的知青经历。他们乘坐特殊专列抵达以煤炭产业为主的新兴城镇,面临种种挑战,如住房紧张、生活不便等。
关键词:
知青文化
历史回忆
地方史志
内容
一九六九年九月九日,我们温州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那时称七台河特区)约四百多名插队落户青年(平阳县119人),乘金华直达黑龙江七台河的特殊专列,仅以三天四夜的时间,到达以新兴大型煤矿产业为主的目的地。那时的七台河特区,特就特在是新开发的煤区,论面积只能算镇级范围,火车虽通,却以运煤为主。金华直达七台河,不要说二十八年前绝无仅有,今后再过二十八年也难能有此“专列”。到达七台河时是上午九点,从未经过如此长时间旅行的我们,有的哑了嗓子,但大家都很兴奋。我们参加了热热闹闹的欢迎会,饱餐了拥拥挤挤的中餐,随着颠颠跛跛的汽车,到达了我们的第二故乡:完达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乡亲们早就听说我们要来的消息,但一直没有准确的时间。待汽车一进村口,全村都沸腾了。
由于知青的专用住房未盖,我们九名男青年第一夜就暂时住在原富农住的一间半草房里。说是一间半房屋,外面的半间是灶间兼门口出入,里面只有一铺炕。晚餐是生产队委派来的李大伯为我们烙白面油饼,那时候的白面油饼可算是“一级招待”了。李大伯以东北人特有的热情和豪爽,为我们整整烙了一面盆的油饼。李大伯一走,我们便各自登场,包括女青年在内,都挤在半间灶间里。烧开水的、煮粉干的、熬稀饭的、蒸鳗鲞的,一人一套,忙得不亦乐乎。直直折腾到晚八点,“十二印”的大铁锅整整烧了五个钟头。东北的大木头棒子把灶坑烧得通红通红。连日来的疲劳,使得我们赶紧打开棉被铺好,九个男知青象木头似地摞在四人睡的炕上。
我们一共十七名知青落户到村。第二天,队长安排我们到各处看看。转悠了没几天,阿文首先发现了生意经:这里的大公鸡论只不论重,每只九毛。这里五元左右的上等山木耳,温州可卖十二元。温州买不到的黄豆,这里只要三毛一斤。而温州自织八毛一尺的再生布,这里一块五还买不到。于是,公社邮电局就忙起来了,木耳邮包陆续发出,穷山沟里的木耳成了行销货。北方不产茶叶,市里的土特公司为了搞到“计划内”的茶叶而费尽心机。我们支边的四百多知青,为了预防“水土不服”,每人都带了好几斤茶叶。阿贵把茶叶拿到土特公司,经评定为“二级旗枪”。结果,我们所带九角左右一斤的茶叶,卖出了六至九元的好价钱。温州茶叶悄悄地进入土特公司大量收购的“经济流通”。
按现在来说,把南方的茶叶销到北方,再把北方的木耳销到南方,这是天经地义的大好事,谁干都行,但在那时是绝对不允许的。当时,我们偷偷摸摸搞的“小生意”,正是地地道道的“投机倒把”。好在我们都是毛主席派来的“知青”,“只要躺在地头睡大觉,也要给工分”,这是东北乡亲当时最仗义的、也是最让我铭记在心的一句话。所以,“投机倒把活动”的帽子,始终没有戴到我们的头上。当年,我们拿的是村里社员的最高工分:每天十六分。年终每十工分的分红是二毛三分钱。我们这些插队知青,就凭着温州人血液中固有的“生意经”,顽强地生活着,用积累的钱,挣扎在每年回家一趟的艰难的旅途上。
肥沃的黑土地,有着取之不尽的丰富的饲料资源。当地农村中除了养猪外,每户至少要喂十多只鸡、鸭或鹅,乡亲们就依靠禽蛋出售维持日常的生活开支。那时,村里的幼禽都依靠老母鸡自行“抱窝”进行繁殖,由于抱窝的母鸡不多,所以农村中的鸡仔还得从关内调运过来,损耗大,价格高,但销路很好。我们当中阿贵从小爱好无线电,能自个组装八个管的晶体收音机。阿贵提出想出办法自己“抱窝”,出售幼禽,再养二百只鸡。琢磨以后得出结论:“抱窝”的温度是37度。于是他订一只间隔多层的大木箱,用棉絮作保温材料,每层放上几只大灯泡,使用简单的恒温器来控制灯泡的开闭。利用灯泡的温度来“抱窝”,光照面广,温度稳定。尽管首次“抱窝计划”在最关健的时刻,碰到了灾难性的停电,幼禽全部胎死壳中。但那一年,我们还真实现了阿贵的“抱窝计划”,集体养出了近二百只鸡。
我们村因为知青的到来,市里特别调拨一台计划内的变压器。对偏辟的穷山村来说,能装上电灯,这可是天大的喜事。那时村里没有电工,为了节约开支,生产队长根据我们的提仪,把从变压器输出线开始的安装任务交给我们知青完成。村里的路杆用山上现采伐的柞木代替。我们安好外线装内线,住家一间一灯,统一材料,由生产队出资免费安装。知青中的“叶大懒”任安装队“技术指导”。“叶大懒”是乡亲们给小叶起的外号,因为他每天上午不到十点不起床,晚上不过十点不睡觉。我们知道他晚上熬夜是在家时就养成的习惯。文革开始后,他什么派也没参加,天天翻资料学电工。晚上偷偷摸摸地替别人修理电动机。在家时,他已经是修理电机、变压器的行家。变压器是由上级委派的工程队负责安装的。为使早日点上电灯,生产队破例杀猪宰羊,每天还安排队里的豆腐房多做一板豆腐。派专人烧菜做饭,供工程队人员免费受用。半个月后,全村翘首以待的变压器全部安装完毕。晚上六点,全村人喜悦之情难以描述。大家坐在家里等候来电的,围在变压器旁看热闹的,真比家人结婚还兴奋。遗憾的是:当工程负责人把刀闸往上一推之时,全村的电灯没有一只发光!电灯不亮,工程队人员也犯愁,但解不了难题走了。叶大懒可心中有数:因为变压器杆上的第一只照明灯没有亮,说明输出线没电,问题就出在变压器上。我们村的队长姓朱,山东人,脖子有点歪。平常看似严厉,心地却很善良。叶大懒领着我们到了朱队长家,队长正在坑头上低着头抽闷烟。叶大懒郑重其事地提出了我们的要求:“这次装电灯,村里很多人都说灯不亮是我们的技术有问题,你当队长的不但没错怪我们,而且还批评了他们,就凭这一点我们就该为你卖命。这台变压器不用队里花大钱,让我们负责修理。为了让大家瞧得起我们,队里请师傅来吃的豆腐和肉,我们在修理期间也应该享受。十天之内保证灯亮!”猪肉和豆腐都到位了,我们的手心攥了一把汗。这回要是修不好变压器,不比剃光了头游街更难受?这一天,大懒还和平常一样十点钟起床,慢吞细嚼地拨拉着冰凉的大馇子干饭。中午他让队长找了几个年轻力壮的社员和我们一起,就在变压器台上用木头和绳子作工具,把变压器铁芯吊了起来。事故的原因正如大懒判断的一样:滴着油的铁芯上裸露着两个断了头的焊点。变压器在马车上运输时,由于路上坑洼多,摇晃厉害断了线头。两个小焊点看似简单实际难,因为没有电,电烙铁也用不上。大懒用的是木碳炉烧紫铜的土办法焊上去的。当晚,朱队长推上刀闸,全村在欢呼声中灯火通明时,我们该多么高兴和自豪!
我们村离市区一百多公里,是七台河东南角最偏远的生产队。走出屯子二里就是完达山脉的原始森林。森林中主要是桦木和柞木,还有椴木、水曲柳、黄波萝等高档家俱原木。林业局每年冬天按计划进行采伐,开春后就开始植树造林,栽上东北红松。植树前,先在山上每隔一百米,开拓出一条通道,在一百米的植树区内,每间隔一米就用镰刀砍出一条绿化带,叫“打带”。在一百米长的绿化带内,用镐头挖出一百个直径八十公分、深六十公分的泥坑植树,叫“刨穴”。打带、刨穴是我们生产队到林业局承揽来的工作,每人每天要打三百米的带,刨三百个穴。最具吸引力的是每上山干活一天,能得到现金八毛。这是林业部门发的野外津贴。打带、刨穴是个苦活,每天要自带干粮和水壶,在荒无人烟的森林中来回要走十五公里以上,而且越干离村庄越远。老大一片山头,就俩人一组在干活。
完达山富饶传奇的原始森林给我们带来了生活的欢乐,也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和惊讶:温州的木材奇缺,而紧靠着这座山林的东北乡亲并没把这些宝贵的资源当回事。生产队根据林业部门划出的区域,一到冬天组织社员上山采伐,采伐的木头仅作烧炕取暖之用。每户全年的木柴储量至少在三立方左右。为了图省力,大家都拣树干直而少支杈的原木。木纹不顺直、不好劈开的桦木,树质松软而不耐烧的杨木还没人去砍呢。为了利用林木资源,阿贵到市里转了很多单位:饭店里的桌凳有销路吗?学校里的课桌是哪产的?办公桌和椅子什么价?末了,我们发现了“新大陆”:七台河煤矿所用的大量木锹把,竟是从湖北以每支一元多的价格调运过来的!桌椅板凳的木材要经过干燥处理,技术要求较高。而仅八十公分长再加一段横柄的木锹把,工序简单,可流水作业,适合大批生产,不正是办厂的最好产品吗。我们着手从温州运来了一台木旋床车头(温州俗称“车銮”),并把在家干“车銮”活的老同学阿俊请到了生产队。当时,村里长驻着两名社教工作组员,让我们搞斗私批修,割掉资本主义尾巴。好在工作组的两名同志,都是煤矿上的基层干部,他们听说我们能办一个生产锹把的工厂,觉得很适合工人阶级的需要。队长听说我们不准备下地,在家生产锹把,也大大地舒了口气:因为我们这班哥们下地干活确实不怎的,一个个累得满头大汗不说。铲地时为了赶进度,不但没铲除杂草,反而把幼苗给干掉了。在工作组的现场指挥下,我们和生产队签约如下:为了支援矿区建设,知青办厂生产锹把。利用生产队的银行帐户和公章对外来往。知青每人每天上缴生产队二元现金,生产队给每人每天记十分工分,每月结算。为了防止生产队发现我们挣钱多了会眼红,我们又加上了一句:合同签定后,双方不得翻悔。这个合约的确是两厢情愿,皆大欢喜:生产队年终分红十个工分两毛三分钱,知青每天上缴两块现金,队里可坐地享受利润。而我们村还剩下九名没抽到国营单位工作的知青,一天生产五十根锹把没问题。除了上缴,每人还能分到三块来钱。那时候的三块钱可不简单,据说,县长不就是百十来块吗!第一批交货三百根,靠的是肩膀扛回来的木料,拿手工砍出来的坯子,用脚踩出来的成品。当我们从生产资料公司经办人满意而钦服的眼光中,领取到我们亲自用智慧和血汗得到的首次现金时,感到了自身的创造力和价值。一个月后,我们的“锹把之歌”就奏响了胜利的序曲:电动机代替了人工脚踩的木旋床作动力,产量翻了三番。雇用生产队的马车到山上拉原料,每天可拉下二立方米的原料。山上胳膊粗的桦木不多了,我们开始采伐粗大的木头,并安上了电动圆盘锯,把原木锯成方料。有了规定尺寸的方料,我们又设计了自动锹把机,这头把方料塞进去,那头拉出来就是圆锹把。自动锹把机成功后,产量提高了十倍以上,我们又雇用邻居大队农闲的75匹链轨式拖拉机上山采伐。人手不够用,我们每天雇用村里的十多位社员,其中有上山采伐的,装车发运的,锹把防裂熔腊涂层的。场院上的锯木堆成了小山,场院上的原木堆成了小山,拖拉机轰响,锯板机欢唱,生产队帐户上的银行汇款也堆成了小山!我们连续发动了四次创高产活动,每五天连续生产五千根锹把,每天生产一千根,每天产值八佰元。谁能想像到,这仅是九个二十岁的知青在远离父母兄弟帮助,独自创业奋斗出来的惊人收入!那段日子,我们这些哥们过到了“共产主义”的好日子:杀鸡吃肉全报销,抽烟喝酒不花钱,每人发套工作服,另加一双大皮鞋。十个月后,因为我们连续采伐了两个山头,超越了林业部门留给生产队民用采伐的规定,我们被象征性地罚了一些款,“锹把之歌”落下了帷幕。林业部门还派了几位领导来参观访问,对我们进行“招安”,五级工资,连设备带人全部转正。可惜我们挣红了眼,都没去。当时,我们的“锹把之歌”确实奏响了农村致富的先行曲,表现了温州知青勇于创新、敢于致富的智慧和能力。
附注
(本文据《温州日报》一九九六年六月七日至七月末《双休专刊》栏目连载整理。作者系原平阳县金乡支边知青)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七辑》
出版者:平阳县方正印社
本书内容涵盖了知青插队落户、上山下乡运动、兵团精神、人生与科学求索等多个方面,同时也涉及了地方历史、文化、人物纪念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张中达
责任者
叶大懒
相关人物
张中达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
温州市
相关地名
七台河市
相关地名
金华市
相关地名
黑龙江省
相关地名
七台河市
相关地名
东北镇
相关地名
湖北省
相关地名
原平市
相关地名
高阳县
相关地名
曲阳县
相关地名
饶阳县
相关地名
金乡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