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政协同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643
颗粒名称: 他与政协同行
其他题名: ——怀念王阜彤老师
分类号: G451.4
页数: 4
页码: 130-133
摘要: 这段文字记述了王阜彤老师的经历。他是浙江温州郑楼镇人,1916年出生。毕业于浙江大学后,担任温州师范学校的语文教师和班主任。他是一位关心国家、热爱革命的知识分子,解放初期参加了党的学习和工作。他从事语文教学和工会工作,并参加了中国民主同盟的组织。他曾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并在各种学校和机构任教和讲课,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国古典文学和古代汉语能力。他在退休后继续从事教育工作,为学生和社会做出了贡献。他还出版了多部著作,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王阜彤老师于2002年逝世,享年87岁。
关键词: 王阜彤 老师 教育

内容

王阜彤老师是我县郑楼镇人,1916年出生。浙江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温州师范学校担任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因为他是个关心国家,热爱革命的知识分子,刚解放就奉调赴杭州参加以谭震林为校长的浙江干部学校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与革命理论,这近半年的学习,为他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回到温师后,仍担任语文教师兼班主任,以后还兼任工会主席。1956年8月,他从温师调到温州师范专科学校担任中国古典文学课程的教学,兼工会主席,并参加了中国民主同盟组织。
  1958年,温师专改为温师院,曾评他为中文系讲师,先进工作者。1959年9月,被推选去参观新安江水电站,发表了《新安江水电站短歌》(三首),刊载在《东海》杂志1959年第9期上。
  1960年前后,国家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为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党中央统战部发动各民主党派联合举办“神仙会”,温州市委统战部指派他代表市民盟赴京参加为期三个月的会议。与会期间,聆听了周恩来总理、李富春副总理及统战部李维汉部长的报告。8月22日,党中央领导毛泽东、刘少奇等同志在中南海怀仁堂草坪上接见参加“神仙会”的全体同志,并摄影留念。第二天,《人民日报》刊登了消息及照片。会议提倡“三不”、“三自”方针(即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和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方针)。并采取“和风细雨”的方式对待思想问题,与会者心情十分舒畅。回温后,市委统战部组织传达,民盟市委及基层组织也举行一系列“神仙会”活动,盟内的紧张空气趋向缓和,消除了一些顾虑,一定程度上调动了盟员积极性。《温州盟史稿》曾记载了这一段历史事实。同时,还任命王阜彤为温州政协常委、副秘书长、省政协委员及民盟温州市委会副主任等职位。
  1964年秋,温师院停办了,王老师被调到新创办的温州地区教研函授站工作。不久,又被调到省教育厅编写农中高级中学语文课本。“文革”开始,又被调回温州,1970年调到温州中学。
  “四人帮”粉碎后,国家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他与全国各族人民一样感到欣幸与自豪。曾发表过《西江月》一首:“建国抓纲决策,都为继往开来。宏图远景细安排,大治之期三载。砸烂精神枷锁,刷清思想尘埃。不拘一格降人材,先哲预言立待。”
  1977年冬王老师退休后,仍在发挥余热,教书育人。先后到温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温州工人业余大学、温州与瑞安老年大学讲课,主要讲授中国古典文学和古代汉语课程。一生教龄达50多年。
  1980年,王老师参加温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古诗文温州方言传统朗诵选辑》录音,他作为平阳代表参加该项录音。《后记》云:“传统诗文朗诵久已绝响,后学无闻。为本院中文科学员欣赏、学习,敦请宿老名师录音,选成此辑。高龄留声,此音难再,珍之宝之。”
  2000年已是85高龄的王老师,仍然在中国古典文学和古代汉语领域,辛勤地耕耘着,先后出版了《青少年唐诗读本》、《唐宋诗词品评集》、《文言虚词》、《石坦梅翁文稿外编》、《司空图(诗品)注译》和《唐宋诗词论丛》等著作。其中《青少年唐诗读本》由一代词宗夏承焘先生题签,语文出版社一版、再版。温州市图书馆曾将前三部著作列入《温州当代百家书目》。
  当他80岁寿辰时,参加了温州市教委、教育工会与退离休协会举办的集体祝寿活动。温师普师部第19届毕业生送给他的寿联是:
  三年沐雨,教泽生辉,瓯水举觞歌硕德;
  两袖清风,杏坛表率,雁山藏著育青衿。
  “教泽生辉”“杏坛表率”是学生对他一生教坛生涯的高度评价,王老师心里感受到了莫大的欣慰。
  王老师退休后,始终得到党与盟组织的教育与关怀。继续担任政协之友与盟市委的顾问,凡有关重要会议都邀请他参加;每逢节日,政协与盟组织都前来祝贺,如此热情关怀,令王老师感激不尽。
  2002年,王阜彤老师因年迈辞世,享年87岁。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

出版者:平阳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本书收录了《山门顶坑剿匪战》、《试谈平阳的竹文化》、《我县历史上的中等师范教育》、《清末民初平阳留日学生考》、《顺溪镬炉的兴衰》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缪天舜
责任者
王阜彤
相关人物
谭震林
相关人物
周恩来
相关人物
李富春
相关人物
李维汉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刘少奇
相关人物
王阜彤
相关人物
司空图
相关人物
夏承焘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
郑楼镇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
温州市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