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灯戏与平阳和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633
颗粒名称: 马灯戏与平阳和剧
分类号: I207.36
页数: 3
页码: 76-78
摘要: 这段文字主要记述了和调(又称和剧)这一温州地方戏剧的发展历史和特点。从平阳民间马灯戏发展而来,经历了多次演变和整合,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剧种。后来在新中国成立后,因受到新的文艺方针指引而获得了重生,并在常年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目前,和剧虽已衰落,但在平阳北港南湖乡的宝山村,人们重新挖掘并演出这一传统马灯戏,体现了对乡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 温州 马灯戏 传统文化

内容

平阳和调(后称“和剧”)源自平阳民间马灯戏。据《温州文化艺术史料汇编》记载:和调始于明中后期,平阳人林椿,又名“阿桃”,是他首先组班,名为“和合班”,以村坊马灯调、民间小调及时调为主要曲调,演员大多来自马灯班。以后吸收高腔、昆曲、乱弹曲调来丰富自己曲牌,不断完善自己,形成富有浓厚平阳乡土气息的地方剧种。降至清光绪初年,平阳新陡门村开设和调戏馆,弃高腔、昆腔、习皮簧。请徽州艺人徐小山、马四川执教,学来部分徽班剧目和唱腔并吸收部分乱弹,逐步形成以徽调为主,兼唱乱弹、时调、滩簧等多声腔剧种。这一时期和调班社大兴,先有老连昌、新连昌、老聚昌等班社,继之有新新连昌、合记连昌、老锦昌、新锦昌、红舞台、鸣舞台、老大顺、新大顺等10多个班社。黄一平在《温州之戏剧》中曾对和调评说:“和调以皮黄为宗,唱时较京曲为平,余酷似乱弹,骤〓几实能辨焉。曲语鄙俗不堪,大遭上流人士所唾弃。奈以好之者众,营业反胜过其他,岂巴人下里幸遇嗜痂者耶。尽兴之暴,诚非预料,殆平易近人欤。”
  和调早期上演剧目,是有些鄙俗,如《荡河船》、《补缸》、《卖花线》,都属调情小戏,曲语都很粗俗,人称18出小戏,这些节目都是源自马灯戏,如在民间演出的《昭君出塞》、《湘子度妻》、《瞎子捉奸》、《大补缸》、《小补缸》、《卖布》、《卖花线》等。后来和剧吸收其他剧种曲目,逐步经过移植和完善,形成有自己特色剧目和表演形式,至清中后期发展到300余个剧目。其中最著名有84本保留剧目,归纳称谓“七记八图,四缘三配,三带两剑,二珠三球”。和剧老艺人骄傲地说:“没有这84本老戏就称不上和调班。到了清末和调班大兴,在平阳县境内竟有和调10多个班社,后流散到浙南各县市及福建省的边邻县,之后由于京剧在温州兴起,和剧逐渐走向衰落。
  新中国成立后,只剩下一个名叫新大顺的和调班,登记为平阳县人民和剧团,在党的“双百”文艺方针指引下,平阳和剧团整理演出传统剧《白蛇传》中的《断桥》,于1954年参加全国戏剧会演华东片区演出,获得很高评价,荣获优秀演出奖,扮演白娘子的青年演员陈美娟获表演一等奖,扮演青儿的陈娟弟获表演三等奖,扮演许仙的老演员杨锡星获荣誉奖,戏剧大师梅兰芳、白云生等专程来到演员陈美娟住所访问了她,并赞她白娘子台步走得很美,表演得很成功,并希望她好学上进。从此和剧名声雀起。
  1957年省文化局派来剧作家金松,帮助整理了和剧传统剧目《樊莉花斩子》和《双金印》二戏,同年参加浙江省戏剧节演出,获得了10多项大奖。
  1959年和剧由平阳上调为温州地区和剧团,文革后期有人认为和剧与乱弹差不多。把和剧与温州市乱弹剧团合并,称为“温州市瓯剧团”,具有300多年历史的和调剧种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消失了。可是作为它的发源始祖的平阳民间马灯戏,近年来在平阳挖掘抢救乡土文化的感召下复活了。特别在平阳北港南湖乡宝山村的马灯戏,在该村马灯戏的传人周开村、周开满等老人的努力下,把该村从祖上明朝流传至今的马灯戏,又原汁原味搬上舞台。该村马灯戏在县文化部门及当地乡村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又组织成立了前后台30多人的马灯班,前台演员都由该村周姓后代12岁至14岁的男女少年组成,后台乐队都来自村中上了年纪的乡间弹唱班或道土组成。他们根据传统的表演形式,开始由20名青少年身穿戎装分别骑着红绿宝马(纸糊竹马),在两个旗牌指引下,表演十多种队形各异的跑马、奔马阵图,后台配着锣鼓音乐,演员们边唱边做各种跑马动作。阵势雄伟,气氛热烈。“跑马灯”作为马灯戏演出序幕。接着天真活泼的小演员们演出马灯戏《大花鼓》、《小花鼓》、《大补缸》、《小补缸》、《卖布》、《卖花线》、《走广东》、《划船》等小戏,每个小戏15分钟左右,据在帮忙后台做正吹的原和剧一位姓蔡的老艺人说:“现在宝山村演出这些马灯戏,就是早期和调班演出的十八出小戏中的一部分。感叹和剧已失,但源还在,宝山村演出的马灯戏,就是和调班的原始之源。”和剧是温州地方的乡土文化,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是老祖宗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现在宝山村老人又把这个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马灯戏发掘出来,重新搬上了舞台。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

出版者:平阳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本书收录了《山门顶坑剿匪战》、《试谈平阳的竹文化》、《我县历史上的中等师范教育》、《清末民初平阳留日学生考》、《顺溪镬炉的兴衰》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徐兆格
责任者
林椿
相关人物
习皮簧
相关人物
徐小山
相关人物
马四川
相关人物
黄一平
相关人物
陈美娟
相关人物
陈娟弟
相关人物
杨锡星
相关人物
梅兰芳
相关人物
白云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
陡门村
相关地名
徽州区
相关地名
大兴区
相关地名
温州市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温州市
相关地名
南湖乡
相关地名
宝山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