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龙尾外百尖的绷鼓手工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631
颗粒名称: 平阳龙尾外百尖的绷鼓手工艺
分类号: TS93
页数: 7
页码: 64-70
摘要: 本文记述了鼓在平阳民间具有广泛用途,包括用于寺院、宫庙、端午节、唱鼓词、龙舟划水等民俗活动和民间曲艺。绷鼓是一项古老而复杂的民间手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平阳龙尾乡的外百尖村一直以来都有专门从事绷鼓的艺人。绷鼓的工艺流程复杂,需要经过十一道工序完成。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和经济改变,一些绷鼓艺人已经改行,不再从事这项传统手工艺。
关键词: 绷鼓 民间手工艺 平阳

内容

鼓在平阳民间用途十分广泛,寺院有“开钟鼓”、“地钟鼓”,宫庙有“太平鼓”,祠堂有“祠堂鼓”,除了这些正式场合中有用到的鼓外,端午节划龙舟时有“龙船鼓”,唱鼓词用的“扁鼓”、打花鼓的“腰鼓”,民间舞龙、舞狮等民俗活动和譬如吹打班等民间曲艺中也都要用到鼓。在平阳历史上,还曾出现有若干有名的大鼓。清同治年间,水头镇石筠寺绷制的一个大鼓,鼓面当中可放一张八仙桌和四只条凳。约绷制于清代的萧江镇“萧江大鼓”,相传当年鼓面可置八仙桌一张,八仙椅八张,八人对坐饮酒,四边尚容一人端菜畅行无阻。而鼓声数里可闻,有“初一打鼓,声传十五”的传说。1990年重新绷制二个,大者直径2.63米,桶高2米,鼓之巨大,远近闻名。2003年3月腾蛟镇薛岙村农民董希清在其他艺人的帮助下,历时半年为杭州镇海鼓楼制作的“吴山太平鼓”号称“中华第一鼓”,并曾向吉尼斯总部申请“世界第一鼓”。该鼓直径3.43米,两面蒙鼓用钉2003颗,示意2003年制造,鼓墙由56段108块优质樟木板箍扎而成。鼓床底座为四只身高1.8米的铜质大象,顶端站立一只古代盖天兽,使大鼓更显神奇与古雅。当时全国各大媒体纷纷对此鼓进行了报道。
  绷鼓是一项独特而复杂的民间手工艺,在我国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据绷鼓艺人李贻锥转述故老相传,绷鼓工艺最早为上古四位祖师爷共同发明:箍桶是鲁班祖师发明,箍桶用的竹篾箍是玄女祖师创造,鼓皮是轮沛(音译)祖师绷制,鼓钉则是镇针(音译)祖师独创。在平阳县龙尾乡的外百尖村,自古以来就有专门从事绷鼓的艺人。
  外百尖,位于县城西北29公里处的包垟山东西侧。东有陡峭山崖与瑞安市张基村为界,有小岭通往张基岭头,属山区。因为此村处于内百尖村南面出口处,西北周围散布着上百个山尖,所以又称百尖口。自古以来,由于该村地处高山,耕地很少,村民靠吃山难以维持生计,村中一些绷鼓艺人就在农闲时间背着绷鼓的工具,走村串巷以替人绷鼓谋生。
  绷鼓艺人所使用的工具除了锯、斧、木刨、凿、锤、尺、篾刀等木匠常用的工具外,还有钉钻(在鼓桶上钻洞敲钉子用)、祖师尺(在鼓皮上划圆弧所用,相当于现在的圆规)、圆垫板、鼓桥、鼓椅、横担、鼓嵌、鼓索、绞子(以上皆为将鼓皮紧紧绷于鼓身所用)等,这些工具为绷鼓这一行当所独有的工具。
  绷鼓所用的皮分为山羊皮和牛皮两种,山羊皮音质最佳,但韧度没有牛皮好。所以绷鼓艺人一般都使用牛皮绷鼓。牛皮分为水牛皮、黄牛皮,黄牛皮毛孔密,水牛皮毛孔要粗些,制鼓以黄牛为佳。而黄牛皮须用雄黄牛的皮,雌的太薄,不经拉,容易撕裂。至于奶牛皮则皮脆不牢,无法进行绷鼓。
  绷鼓的工艺流程比较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十一道工序:
  1、裁板。将木材裁减为内缘斜小、外观渐大的“料板”,做为鼓桶的原料。所用的木材以杉木为主,须自然风干后才可使用,这样不易变形。
  2、破篾。取毛竹破篾后加工成篾条,用于箍鼓桶,起到固定作用。
  3、箍桶。将料板用篾条固定,箍成一个密不通风,找不到缝隙的圆鼓桶。
  4、划皮。将生牛皮放在太阳下晒干后,根据要绷的鼓的大小需要用笔在牛皮上划样后切割下来,放在水里浸泡。
  5、刨皮。生牛皮内脂肪层很厚,必须用刀刮刨去,直到约剩下0.15-0.2公分左右,且鼓皮必须削的均匀、厚薄适当,要达到中间略薄,四周渐厚,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也是技术含量最高的一步,制鼓手艺初学者最不容易掌握的就是这道工序。鼓皮太厚了则鼓声闷而不响,太薄了则容易破。特别是龙舟竞渡时须经过反复用力槌打的“龙船鼓”,如果绷鼓艺人技术不高的话,是没有胆量接手绷制的。而这刨皮时对鼓皮厚薄度的掌握全靠艺人丰富的经验了。
  6、打洞。皮处理好后,趁其半湿半干,先在牛皮的四周边缘打洞。以便于穿上麻绳,一般鼓面直径36厘米的打56个洞,以此类推。
  7、晒皮。牛皮打完洞后,穿上麻绳,在鼓桶上绞紧,使鼓皮得以拉伸成型和干燥。将鼓皮连同鼓桶一起绞紧后放在太阳下晒干正面后,再解开鼓皮,将鼓皮的反面翻转过来晒,晒皮也是一项很讲究的工序,不能随便暴晒。如果温度超过35度左右,要用树叶、稻草等遮盖鼓皮,以防晒鼓皮太“熟”,否则鼓皮容易损坏。等到两面都干燥后,鼓皮部分才算完成,可以进行绷鼓了。
  8、削钉。利用晒皮的空儿,艺人用蔑刀削钉鼓皮用的鼓钉。鼓钉必须用毛竹削成,因为毛竹硬度较高,用于削制鼓钉能够顺利钉入鼓桶。同时要将鼓钉削成尖头、细腰和尾端三段,尾端是鼓钉钉入鼓桶后露在鼓桶和鼓皮外的,所以要削成五角梭状,以达到美观的效果。一般削一枚鼓钉需要十几刀,绷一面直径为36厘米的鼓大概需要鼓钉100枚左右,一位熟练的绷鼓艺人也要削两个小时左右。在鼓钉削成后,还要放在锅里先用旺火再用文火炒过。火候必须控制好,炒太焦还没怎么钉已经碎了,太青则钉不进去。
  9、绷鼓。将串上麻绳的鼓皮安置在鼓桶上,然后将其木质的“鼓桥”上放上一“圆垫板”,将蒙上鼓皮的鼓桶放上去,“鼓桥”和下面的“鼓椅”中插着许多的木“鼓嵌”。鼓皮上的每7个洞穿起来的麻绳圈用一根称为“绞子”的横木棒穿过,然后将粗“鼓索”套在“绞子”两端后再穿过“鼓椅”下原已放置的木质棍状横棒“横担”,同时在粗“鼓索”中还分别插有另外的几根大小、重量相同的横木棒“绞子”。上下的“绞子”和“横担”两根横木棒经“鼓索”连接拉紧后,只需转动中间的“绞子”横木,两根木棒经“鼓索”连接拉紧后,只需转动中间的“绞子”横木,利用其旋转的力量,鼓皮自然紧密绷在鼓桶上了。而绷鼓艺人再用八磅锤或十二磅锤用力地将插在“鼓桥”和“鼓椅”中间的木“鼓嵌”敲紧实,使鼓皮更加牢牢地绷在鼓桶上。在这期间,怎么样才算绷成功了一面好鼓,还要通过按硬度和听声音两个步骤。在绷鼓过程中,绷鼓艺人一边绷,一边用手用力按鼓皮或光脚站在鼓面上踩踏,使皮革更加柔软而结实。此间,还要看鼓皮绷的松紧适宜程度进行同步调音。调音时,艺人用鼓槌敲打鼓皮,听其声音是否达到最佳状态。如果声音太锐或太沉,就相应调节绳子的松紧度。
  不过,这个古老的方法于今已有所改变,原有用绞“绞子”横棒和敲“鼓嵌”的方法绷紧绳子,既吃力又费时,现在,则采用千斤顶替代,只要摇动千斤顶,使可使鼓面紧在鼓桶上,如此一来,既省时又省力,产量亦随之提高不少,对鼓艺来说,着实为一大改革。
  10、钉钉。经过如此严密的程序后,鼓就算基本上绷成了。然后,用钉钻在贴着鼓皮的鼓桶上连同鼓皮一起钻出钉孔,将已经削制好的鼓钉用锤子敲进去,将五角棱的尾端留在外面。然后用刀子削去多余的鼓皮边,一面鼓就算大功告成。
  11、修饰。在制作完一面鼓后,绷鼓艺人还根据顾客需要和当地民俗,在鼓上写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字或者绘上龙凤等图案以及绘上“太平符”、钉上“五色布”等,同时用毛笔写上绷鼓人的“字号”。在许多情况下,像“龙船鼓”、“地震鼓”等鼓是不用上油漆修饰的,保持原始的古朴形态。如果要上漆,之前要先补土,即将石膏等原料将鼓身的小洞填平后,漆上一层底漆,待干后再补土一次,等完全干燥后才开始上色。至于颜色,一般来说,都是用大红色。有的鼓为了美观起见,还在鼓身两侧按上鼓环的。
  在绷鼓的过程中,每一个步骤、环节都相当重要,因为都直接关系着鼓的牢固程度和音质的好坏,可是一点也疏忽不得。
  绷鼓工艺在龙尾百尖村村民中世代相传,自古以来出过多个工艺精湛的绷鼓艺人。并曾有过“李益顺”、“李永发”、“董全升”等多个工艺精湛的绷鼓老字号,远近闻名。1990年重新绷制的“萧江大鼓”就出自“李益顺”派下的李业松之手。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原居住于龙尾百尖村山区的绷鼓艺人绝大部分已经迁居到腾蛟镇。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一些绷鼓艺人纷纷改行,不再从事绷鼓工艺。目前这些老字号中,“李益顺”派下还有三、四个长期从事绷鼓手艺;“董全升”这一老字号的除了79岁的老艺人董希亮还继续绷鼓外,他的后人都已经从商或者转行,不再绷鼓。“李永发”派下只有一个传人,但也已经很少绷鼓了。目前在腾蛟和龙尾王坛村等地也还有一些绷鼓艺人,但是他们掌握不了“刨皮”这道最为关键和技术含量最高的工序,绷鼓所用的牛皮用的基本上都是当地皮厂里开皮机开过的经过化学加工过的牛皮,虽然色泽均匀白皙,但厚度单一,绷制的鼓音质、耐用程度和纯传统手工艺绷制的鼓绝非可同日而语。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

出版者:平阳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本书收录了《山门顶坑剿匪战》、《试谈平阳的竹文化》、《我县历史上的中等师范教育》、《清末民初平阳留日学生考》、《顺溪镬炉的兴衰》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奋
责任者
董希清
相关人物
张基
相关人物
李益顺
相关人物
李永发
相关人物
李业松
相关人物
董全升
相关人物
董希亮
相关人物
李贻锥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
散水头镇
相关地名
水头镇
相关地名
湍水头镇
相关地名
萧江镇
相关地名
萧江镇
相关地名
腾蛟镇
相关地名
薛岙村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
吴山镇
相关地名
樟木乡
相关地名
龙尾乡
相关地名
瑞安市
相关地名
张基村
相关地名
龙尾百尖村
相关地名
腾蛟镇
相关地名
和龙市
相关地名
王坛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