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的刘绍宽先生三篇文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626
颗粒名称: 新发现的刘绍宽先生三篇文章
分类号: K81
页数: 14
页码: 16-29
摘要: 这篇文章主要谈论了刘绍宽先生在三篇寿序中表达的思想倾向和对被祝寿者的赞美。文章指出,刘绍宽先生提倡革新,顺应潮流,支持废除科举,推崇新学,鼓励参与实业兴国,并指责追求个人富贵的浮竞之士。
关键词: 刘绍宽 寿序 文章

内容

族谱是我国散文大家族中的一员,传略、墓志铭、寿序等是族谱的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学价值。近年来,笔者翻阅平阳县北港施、周两姓的部分族谱,读到刘绍宽先生写的三篇寿序。施氏族谱中有两篇,一篇是《恭祝大守戎联衢老伯施老先生大人六旬荣寿》(1898年撰),另一篇是《、象富先生寿序》(1922年撰);周氏族谱中一篇,题为《恭祝敕授修职郎鹤舟世丈周老先生大人六旬寿》(1907年撰)。为行文方便,篇名统一为《施联衢先生六十寿序》、《施象富先生寿序》、《周鹤舟先生六十寿序》。
  1916年,刘绍宽先生五十岁,门生弟子集资给他出了《厚庄诗文钞》,由王理孚主持,曹亦藩经手;1936年,刘绍宽先生七十岁,他的学生发出四百多个函件,为他搜集文稿,并醵金刊印《厚庄诗文续集》。查以上两种诗文集,这次发现的三篇寿序都没有收入。《厚庄日记》1936年7月18日一则云:“余印文稿,颇以寿序最为难,志澄(即王理孚)劝印为外集,不妨多收。余转以商之陈穆庵,亦以为然,拟从之。”而这三篇寿序能在族谱中保留下来,显得弥足珍贵。
  寿序一般是由晚辈提供素材,请德艺双馨的耆宿撰写,制成寿屏,挂在墙壁上,或做成寿匾,给老人祝寿。施联衢的寿序是应其侄施焘之请,周鹤洲的寿序是应其子周仲祥之请,施象富的寿序是应其子施铨之请。寿序的内容大都是关于老人一生的履历,着重写其人的孝、友、睦、姻、任(信于友道)、恤(赈恤贫者)这“六行”,也写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教育如何有方,子女如何出色。写稿的人可以得到较丰厚的润笔费,以后还可以把所写的寿序收入自己的文集,如唐朝韩愈写墓志铭。《厚庄日记》、1937年9月15日这则记载,刘绍宽先生读了归有光《震川文集》中的寿序,就抄录《陆思轩寿序》中的一段。现转引于此:“……召其乡里亲戚为盛会,又有寿之文多至数十首,张之壁间,而来会者饮酒而已,亦少睇其壁间之文,故文不必其佳,凡横目二足之徒皆可为也。予居是邑,亦若列御寇之在郑之鄙,众庶而已,故凡来求文为寿者,常不拒,逆其意以与之,并驰于横目二足之徒之间,亦以见予之潦倒也。”刘绍宽先生特意抄录这一段,似有浇自家块垒的味道。
  刘绍宽先生在为其得意门生陈子琳的父母所作的寿序中说:“子琳乃述二亲行事,乞余文以寿之。”(见《厚庄诗文续集》文外的《陈粹声先生暨郑孺人八十寿序》)。“乞文”犹如“乞言”,他引《礼记?内则》中这句话:“凡养老,五帝宪,三王有乞言。五帝宪,养气体而不乞言,有善则记之为惇史。”孔颖达解释说:“言老人有德行则纪录之,使众人法则,为惇厚之史。”认为“寿序”可被采入“惇史”(有德行之人的言行记录)。刘绍宽先生本着“记善之意”而作寿序,让大家心中有道德的标准,有学习的榜样。
  1898年,刘绍宽先生北上应试,虽不售,但眼界大开,不再局限于一乡一邑。他路过上海时,几次与宋燕生(即宋恕)长谈,亲身体验了西学东渐的精神,使自己思想中的国家主义进一步生根。他曾从孙衣言父子、金晦等人学习永嘉学派、颜李学派的学说,还受曾国藩理学的经世思想影响。此时,他既谙传统,又晓时务,融古今中外学识于一炉,文章更是“如虎添翼”,得心应手。如写施联衢的开笔即说“戊戌(1898年)秋七月,余归自京师”,具有笼罩全篇的时代气息,给“寿序”这种形式注入了新的生命。
  刘绍宽先生是平阳县近现代著名的学者。现在仅从这三篇文章说一说浅陋的看法,尝鼎一脔,不吝赐教。颂扬或抨击他人的行为,即是表明自己的喜恶。虽然这三篇文章都是祝贺颂语,但是至少可以从中管窥刘绍宽先生当时的思想倾向。
  顺应潮流,提倡革新。《施联衢先生六十寿序》一文写于1898年,刘绍宽先生刚从京师回乡。其时,清光绪皇帝推行新法,兴办新学是举措之一。刘绍宽先生虽是旧科班出身,但是他对此持积极支持的态度,认为“今朝廷顾免补牢,急思善后,诏下直省郡县,推广学堂,为造就人才之计。”
  所以,刘绍宽先生在文中颂扬施联衢先生热心办新式学堂,有为国家造就人才的功德,还表彰他参与建文明塔、资办会文书院以倡文风等善举。
  《周鹤舟先生六十寿序》一文写于1907年。刘绍宽先生写道:“(周)仲祥……不喜科举之业,戊申己酉(有误,应为“壬寅甲辰”,即1902、1904年)间,辄以私费肄业杭州蚕学馆,乙巳(1905年)废科举诏下,而仲祥已毕业年馀矣。”又“仲祥既于吾郡蚕业略启其绪,得复程公振拔,广兴其利于实业久废之地,诚无前之伟绩、不世宏功也。”对仲祥先生厌弃科举、热心实业的志向赞赏有加。清末和民国初期许多有识之士提倡实业救国,刘绍宽先生也一直坚持着,尽管当时很难奏效,毕竟是先生追求富国强民、追随社会进步潮流的表现。
  写于1922年的《施象富先生六十寿序》一文,则借为象富先生夫妇祝寿的机会,赞赏象富先生的儿子润生先生是一个为实业而注重实践的人,他说:“余因知润生实地考察之学固异乎纸上之所钻研者”,特地大大赞扬润生先生“独能专心壹志,孜孜实业,谋为社会辟利益”致力于实业的精神。
  三篇文章写作的时间跨度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从中可以看出这段时间刘绍宽先生能顺应潮流,提倡革新。先是赞成废除科举,提倡新学,接着提倡经世致用,主张实业兴国。这与他平生致力教育事业的思想和实践是相一致的。
  针砭时弊,济世为怀。刘绍宽先生这三篇文章,褒贬分明。在《施象富先生六十寿序》中,他指责当时“浮竞之士”追求个人富贵荣宠的风气,写道:“当此纷纭扰攘时,浮竞之士虑无不辍业弦诵,奔走道路,以觊傥来之富贵,干非分之荣宠。”在《周鹤舟先生六十寿序》一文中,他提出“三寿说”,即寿身、寿名、寿世。批评“身寿者”为了自己一身寿命的延长而炼气养神;批评“寿名者”沽名钓誉的行径,他指出:“身寿者,养绅﹝神〕而溺气,全性而葆真,所利益者一身而已。寿名者则不惟一身大寿之计,而惟千古名誉之竞,所希者大矣,然犹之一身之利益而已。”
  在针砭时弊的同时,刘绍宽先生认为一个人的处世态度应像寿世者一样,“所志者远且大”,“宙合为怀”,“目穷四方,心营八极,生民之休戚,郡国之利病,纤患考究于中,思所以极救之。”要以大禹、后稷、孔子、墨翟等为榜样,有“禹稷过门不入,孔席墨突不及黔暖”的精神,“千里庭户,固不屑屑为一日离合计”。因此,他肯定周仲祥和施润生先生远离家乡以事业为重的德行,并以“人生之寿,莫寿乎志业之宏远”来敦勉仲祥不辜负所学,这是对其父最好的祝寿。《厚庄日记》:“(1888年)二月初十壬辰日(阳历3月22日),晴。夜,稚师讲《论语》‘君子怀德’章,谓怀德、怀土乃对待语。君子怀德,不怀土,故千里从师求学,如孔门子游自吴来也。小人则怀土,不怀德,故不能远出求学矣。”稚师即金晦,号稚莲。可见他在寿序中向周鹤洲先生解释其子远出谋事的道理,是与其师金晦的开导分不开的,渊源有自。
  刘绍宽先生这种济世为怀的胸襟,并不是虚妄之谈、表面文章,而是贯穿在他一生的实践之中。从年轻时求功名,欲“达则兼济天下”到倡新学,从东渡日本考察学务到办新式学堂,从编县志到整理地方文献,对利国利民的事他孜孜以求,一以贯之。先生不愧为具有报国利民思想的学者。
  寿序也可弥补地方志所不及之处,起拾遗补缺的作用。写人有生不立传的原则,而写寿序,则可适当地绕过这个“壁垒”。刘绍宽先生写的这三篇寿序为后人提供了一些宝贵的史实和线索。如我们从《施象富先生六十寿序》中知道施象富先生的第三子施润生是研究植物学的,进而可查看施氏谱中的《施铨传》(民国三十四年,安吉林伟民撰)。此传中说施铨(即润生)“尝追随植物学家胡先啸博士、陈涣镛、钱崇澍两硕士及林学硕士陈宗一诸氏,采集植物标本,足迹遍江、浙、皖、豫、鄂五省,而四氏颇赏识焉”,还说当时金陵、中央两大学植物标本室中尚有不少标本是施铨制作的。由《施铨传》而引出有关硕士陈宗一的一些细节。陈宗一,即中国植物学巨擘陈嵘,我县南湖乡坎头人,经常到深山老林中采集标本。1913年任浙江省甲种农业学校(浙农大前身)校长,1925年任金陵大学森林系主任,施铨是他所奖掖的后进中的一个。由此,可联系到在同一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南湖人林刚,1921年他曾任金陵大学讲师兼代主任,带出了南湖人林维治(毛竹专家)。
  在《周鹤舟先生六十寿序》后面的署名是“直隶州州判刘绍宽撰”,据说在苍南县刘店的刘氏族谱中刘绍宽也是署“直隶州州判”。在刘绍宽先生自己编纂的民国《平阳县志·选举志三》“贡生”部分中是这样写的:“刘绍宽,丁酉(1897年)拔贡,字次饶,号厚庄,自张家堡移居县城,直隶州州判。”是志中还有“王鼎铭,己酉(1909年)拔贡,字埕如,直隶州州判”。原来“直隶州”是明清地方行政区划名,略次于府,有自己的属县,因直属于省,而不隶于府,故名,不是我们想象中北方的一个州。刘绍宽没有当过“直隶州”的州判,那只是他的一个头衔而已,如修职郎、候选儒学训导。附:刘绍宽先生三篇文章的原文
  (文内夹注、标点以及文后注,均为整理者所加)
  恭祝大守戎联衢老伯施老先生大人六旬荣寿
  戊戌(1898年)秋七月,余归自京师,友人施子菱秋以书抵余,曰:“焘之族叔祖联衢先生今年六十矣。先生之先世与焘同出自盛平公,徙居凤翔,世享大年。先生高祖兄弟六人,三皆同堂五世,乡里荣之。今焘与诸族子复愿为先生寿,窃以为弦匏笙簧之为乐,燔炮烹炙之为礼,固不若文字之祝之旨而弥永也。敢备述所闻之硕德懿行,以为寿者之券焉.可乎?”
  先生幼聪慧,善读书。家贫,随尊甫纯谦先生业贾,以居积致富。弱冠膂力过人,遂习骑射。同治己巳(1869年),入武庠,乡试备取,以额满见遗。既而两足患风,数岁始愈,则亲已衰老,遂绝意进取。偕伯兄东来先生同居四十馀年,友爱弥笃。又皆好施,假贷不吝。所居之里,有东西两溪,每遇霖潦,溪流暴涨,行者苦之。先生兄弟为倡健﹝建〕石桥,费数百金。邑之义举,若坡南之文明塔、北港之会文书院、济婴公局,皆捐金割腴,首为众倡。邑侯万载汤公额其庐,曰“好义可风”,盖纪实云。其天资刚直,遇不可,辄面斥,已而释然,不复介意。以故里少惮之,莫敢相侮。而性尤好善,笃交游,平素倾倒之士,一见辄如旧识。延师训迪儿辈,优礼备至。其所与游,若林清明、林万清、吴寿清等,皆掇武科以显于世。今年虽老矣,而耳目聪明,精神强健,每黎明起,事无大小,必躬必亲。书史自两汉三国以及稗官小说,莫不综览博记,遍观尽识。时时与后生小子谈前人之忠孝节廉、历代废兴存亡之迹,辄掀髯戟张,娓娓不倦,诚有味乎其言之也。余曰:“先生,古之将才也。”夫古之号为名将者,类皆内行醇笃,读书通大义,粗知古今成败之迹,是故忠勇奋发,谋略冠当世。今先生所为一与闇合。使国家诚得其人而造就之,俾居专阃之职,安见功业之不显于世,乃徒以刀石弓矢之试束缚而驰骤之,致使英伟绝特之材咸催﹝摧〕阻屈抑,无以自达?武科岁设遍天下,一旦有事,至不能收一人之用,岂不重可慨耶!
  今朝廷顾免补牢,急思善后,诏下直省郡县,推广学堂,为造就人才之计。先生虽老矣,犹常推乐善好施之念,不惜捐金以为众倡,使邑中大小学堂比栉而立,则将来蔚起以为国家之用者,将皆出于先生之赐。而先生之优游老寿,得以长享太平之福,不即于此而在乎?
  先生德配郑宜人,温恭慈淑,有梁孟风。丈夫子三,次监生作清,能世其业,比为先生纳赀得营守备之职。诸孙济济,秀颖不凡。余固知先生奕世载德,将复蔚为五世同堂之庆。高曾祖孙,后先辉映,以大为一邑之光也。
  菱秋笃信好学,非无意于世者,其亦致余区区之意以献之先生,倘亦所以绵先生福寿之泽于无期矣乎!谨序。
  敕授修职郎、候选儒学训导、丁酉科拔贡生、愚侄次饶刘绍宽拜撰
  恭祝敕授修职郎鹤舟世丈周老先生大人六旬寿
  大寿寿世,中寿寿名,小寿寿身。身寿者,养绅﹝神〕而溺气,全性而葆真,所利益者一身而已。寿名者,则不惟一身大寿之计,而惟千古名誉之竞,所希者大矣,然犹之一身之利益而已。若夫寿世则不然,目穷四方,心营八极,生民之休戚,郡国之利病,纤患考究于中,思所以极救之。得其志,则行其道。不得其志,则以所学传之其徒或其子孙,终身凄凄焉,皇皇焉,日以斯世斯民为念,而于世俗所为家人父子一日之乐,固不屑屑为计。无他,以所志者远且大也。禹稷过门不入,孔席墨突不及黔暖。彼圣贤之为是汲汲者,岂无所期而然也哉?予之诵此言久矣,未尝敢以闻人,而惟于世丈周君鹤舟先生平昔相知之雅,相爱之深,故敢以此言进。
  先生令子仲祥,少从余游,廪〔禀〕家庭之训雅,不喜科举之业。戊申己酉〔应为壬寅甲辰〕(1902、1904年)间,辄以私费肄业杭州蚕学馆。乙巳(1905年)废科举诏下,而仲祥已毕业年馀矣。先是观察宁乡童公于温郡设蚕桑学堂,董理者非其人,数年不见成绩。甲辰(1904年)秋,聘余友黄君源初总理其事,而以仲祥为教习。既而黄君没,仲祥荐诸葛和卿孝廉赓其任,成绩稍稍可观。阜阳程公履任,遂拨盐款千金为育蚕常年经费,棣〔隶〕之劝学公所,而是堂遂由此不废。程公雅识仲祥,挈归阜阳创兴蚕学。阜阳,古豫州域,《书》称“厥匪〔篚〕纤广〔纊〕”,固产丝地也。中原板荡,文化衷〔衰〕息,其民野处穴居,无异太古,盖实业之废久矣。士君子之处世也,莫大乎为土地开利赖之源,为生民谋衣被之益。仲祥既于吾郡蚕业略启其绪,得复程公振拔,广兴其利于实业久废之地,诚无前之伟绩、不世宏功也。先生之教诲其子,望其立不朽盛业以寿斯世,此其嗃〔嚆〕矢矣。
  今先生行年六十,环顾子姓罗列满前,独念仲强〔祥〕就馆异乡,愀然于中,常若有足〔促〕归其意者。余谓士君子宙合为怀,千里庭户,固不屑屑为一日离合计。设使仲祥以所学居乡,温温无所试,其视此利益孰钜孰细,不待智者而决。况乎先生意量之广,所望于仲祥者,又远且大也。
  仲祥自颖〔颍〕以书来述近状,近乞一言为先生寿。余与仲祥交既厚,世俗谄谀酬应之言,既非所出,窃愿出平日所欲言之隐为仲祥勖,且为先生寿。先生一闻其言,当恍然于人生之寿,莫寿乎志业之宏远,而益以敦勉仲祥,使无负所学,则夫寿亲之道固有非区区之帣鞲鞠奉觞上寿,而遂谓尽职矣乎!
  直隶州通判刘绍宽撰
  象富先生寿序
  恭祝施春如先生暨德配林孺人六秩双寿荣庆!
  吾邑横阳江源出南北二港,其总汇入江之处,皆曰水头,而在北港者,厥名尤著。其地舟楫所至,人民辐辏成市,读书经商而外,兼事农亩。故其人多才智,通达贤能,晓时事而不失其淳朴敦厚之气。以是老寿蕃祉,能以家法垂裕子孙者,视他镇集为持〔特〕多。
  施翁春如先生少承先世之业,以耕田兼营陶埴。二十以后,专业于农,遂以起家。尤能敬重士类,既以赀入均,又能使子若孙从事于学。嗣君润生,由浙江农业学校毕业,历任江苏省立第一农业学校教员、国立东南大学助教、森森造
  林场技务员、兴农公司事务员。长孙颍〔颖〕,肄业南京高等师范附属中学校;次孙敬,肄业平阳县立第三高等小学校,固已蔚为士族矣。
  先生乐善好施,喜为人排难解纷,间里咸倚重之。里设德造学校,举为助理员,兼任北港济婴分局副董事,非惟不支俸给,且时有所资助焉。德配林孺人,读书粗解文义,中馈之暇,则诵经礼佛,数十年不懈。今岁十二月,适值六旬偕老之庆,凡与润生交好者咸愿与称觞为寿,而属序于予。予主浙江第十中校时,于〔与〕润生忝居一日之长,深能悉其家世,固不敢以不文辞,而窃喜润生能承先生与孺人之训。
  当此纷纭扰攘时,浮竞之士虑无不辍业弦诵,奔走道路,以觊傥来之富贵,干非分之荣宠。顾独能专心壹志,孜孜实业,谋为社会辟利益,即为国家臻富强。其识见之超卓,固已加人一等,而非先生家法之善,亦无以致此,此非可寿者哉!润生近自南京妇〔归〕,遍历各乡,采集森林苗种。过余,谈森林种植诸法,辨别名物,原原本本,令人听之忘倦。余因知润生实地考察之学固异乎纸上之所钻研者,而他日农业之与乡邦增利源,为国家培财力,将无非先生训农劝学之所赐也。然则,先生与孺人之所以可寿者亦孰有大于是?是固余与诸君所乐为润述而为竞进一觞矣乎!
  中华民国十一年夏历岁次壬戌律中大吕月穀旦
  世愚侄次饶刘绍宽谨撰

附注

注: 1、施联衢,平阳县凤翔(今凤卧镇)人。 2、菱秋,即施凌秋(1871~1923),名正严,字明肃,学名焘,号凌秋,1890年入泮,平阳县凤翔(今凤卧镇)牌坊脚人。刘绍宽《厚庄日记》1890年12月5日:“院试新进学:陈慕琳、王炳麟、施焘(皆北港人)……” 1、周鹤舟,即周鹤洲(1848~1914年),族谱上为“周鹤洲”,名成根,字培丰,鹤洲为其号,平阳县萧江镇厦宅村(原名厦泽村)人。 2、仲祥(1877—1944年),名宏毅,原名邦麟,仲祥为其字,周鹤洲先生之次子。少时师从刘绍宽先生。1904年杭州蚕学馆毕业,任温州蚕桑学堂教习,旋应聘往安徽省创办颍州蚕桑学校,任校长五年。1911年回乡,任平阳县农会会长。1914—1917年,负责平阳县南港疏浚工程。1918年起任温属联立蚕桑学校校长,共10年。 3、《周鹤洲先生大人六十寿序》一文应是写于1907年,时年鹤洲先生60虚岁。 4、周仲祥初入蚕学馆时间,据王理孚《周君仲祥先生家传》云:“光绪壬寅予与星五同入浙江武备学堂正则科,仲祥、赞侯亦先后入杭州蚕学馆及法政学堂。”故定为光绪壬寅年,即1902年。 1、施春如(1865~1929年),谱名式厚,又名春如,学名景新,字象富,平阳县水头江边村人。据族谱,其六旬寿庆应在1924年,刘绍宽先生写序的落款为1922年,两者必有一误。 2、水头街德造学校于民国12年(1923)秋季并为县立第七完全小学校第二部。 3、施铨(1894—1927年),是施象富的第三子,谱名石衡,字光铨,书名潭,字润生。毕业于浙江省立农业学校,历任江苏省立第一农业学校教员、国立东南大学助教、森森造林场技务员、兴农公司事务员。他专攻中国森林植物学,追随中国植物学家胡先啸博士、陈涣镛、钱崇澍、陈宗一硕士,采集植物标本,足迹遍江、浙、皖、豫、鄂五省。当时金陵、中央两大学植物标本室中的植物标本不少是他采集鉴定的。任浙江森森农场经理期间,培育出苹果、来阳梨、水蜜桃等优良品种,其设在上海的森森农场发行所,驰名东南。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

出版者:平阳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本书收录了《山门顶坑剿匪战》、《试谈平阳的竹文化》、《我县历史上的中等师范教育》、《清末民初平阳留日学生考》、《顺溪镬炉的兴衰》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卢立新
责任者
陈盛奖
责任者
刘绍宽
相关人物
施联衢
相关人物
施象富
相关人物
王理孚
相关人物
曹亦藩
相关人物
陈穆庵
相关人物
施焘
相关人物
周鹤洲
相关人物
周仲祥
相关人物
于友道
相关人物
韩愈
相关人物
归有光
相关人物
张之
相关人物
陈子琳
相关人物
陈粹声
相关人物
孔颖达
相关人物
宋燕生
相关人物
宋恕
相关人物
孙衣言
相关人物
金晦
相关人物
曾国藩
相关人物
周仲
相关人物
施润生
相关人物
林伟民
相关人物
施铨
相关人物
胡先啸
相关人物
陈涣镛
相关人物
钱崇澍
相关人物
陈宗一
相关人物
陈嵘
相关人物
林刚
相关人物
林维治
相关人物
王鼎铭
相关人物
林万清
相关人物
吴寿清
相关人物
翁春如
相关人物
施凌秋
相关人物
周鹤舟
相关人物
周宏毅
相关人物
施春如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
北港镇
相关地名
余庆县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
怀德镇
相关地名
东渡镇
相关地名
安吉县
相关地名
金陵镇
相关地名
南湖乡
相关地名
南湖区
相关地名
苍南县
相关地名
刘店乡
相关地名
张家堡镇
相关地名
宁乡市
相关地名
阜阳市
相关地名
阳江市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南京市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