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县图书馆
平阳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平阳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青街池氏大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616
颗粒名称:
青街池氏大屋
分类号:
K928.72
页数:
4
页码:
219-222
摘要:
本文详细描述了青街池氏大屋这座古老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装饰艺术以及文化内涵。通过介绍池氏大屋的木雕艺术、建筑特色以及相关的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展现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关键词:
池氏大屋
古建筑
平阳县
内容
青街是平阳闻名的竹乡,又是全县唯一的畲乡,它不但历史悠久,山水风光秀丽,而且民俗奇异,风情独特,这里有好几幢古老的“大屋”,卓有名气,其中龙脚潭池氏大屋的木雕最为精细,它与李氏大屋一样最有代表性,比顺溪、楠溪江古屋毫不逊色。近年来,广大游客、海外华侨和港澳台胞及搞古建筑研究的专家来此考察后一致认为:大屋保存完善,总体结构完整,具有明显典型的江南畲乡的风格。
池氏大屋座落在睦源村西端,四周青山绿水,竹苞松茂,环境十分优美。说起睦源早在唐天宝年间,周氏始祖迁此相土开基,世代繁衍。到了宋乾道年间,外马路口已耸立青石锣,红石上、下马墩,内甬道用五色条子石铺成金钱连环结图案。宋叶适(称水心先生)特为周茂良(叔侄四人同科登进士)题“睦山堂”及“望神洞白云山远近显敞……”铭序,明刘伯温曾赠睦源周宗道二十四韵诗。村东有睦源古廊桥(建于宋代,清道光十一年重建),桥旁有明正德年间所植的香樟(距今近500年)。
池氏大屋,幡杆石座,四合院式,造型美观,用料讲究,环廊相接,装修精致,别具匠心。大屋洁净雅致,尤以木刻花雕最富有特色。中央甬道用粉红色条石铺成,石板是从苍南运来的,花板木料选自龙泉、青田。到处可看到各式各样的浮雕、透雕、圆雕,题材十分广泛,充满世俗趣味。据传建屋时,由于主人生活俭朴,衣着朴素,曾被木匠师傅看不起,他们担心工钱是否拿到手?谁知在年关结算工资时,房主叫人抬出两大箱白花花银子,他们竟拿不到其中十分之一纹银时,反被主人抢白讥笑。主人先用手摸一摸自己脸面,再去摸那花板的木雕,说:“板面怎不如脸面光滑呢?师傅的功夫那去了!”然后,把已雕成花板移作后门作板壁了。木匠师傅不但银子没有赚到手,还在当众前倒了霉,大呼“了不得,自己没眼力,要聘请天下名师争回这口气!”因此,第二年他们特赴各地(外省)诚聘名师(高级木雕工艺师18人),用三年时间精雕细刻,最后才大功告成。现古屋内院,明显可见的20个双台青石八角石磉,光滑透亮。四周四条楼梯,各二丈有余,随时可以上下,四条子孙巷,形成面面贯通。112扇门窗花雕,使人眼花缭乱。
关于大屋建造,据普谍记载:明朝万历初年,池氏肇基始祖自闽人浙,徙居门楼基,分迁睦源。据传至四世祖因井水酿酒,于井边红石拾得金钱开始发迹。当地还有这么一段传说:当年,黄河闹水灾,大批饥民南下逃荒,本房世祖开仓赈灾,救济难民,因见河南开封许氏母子体弱年幼,楚楚可怜,而收养了他们。三年以后,许氏思念家乡,世祖赠纹银三百两护送回豫。归途经宁波偶发经商之念,后返售山货海产致富(至今留下红丝绳系竹笋故事)。18年后,河南许氏之子读书成名,仕官浙江抚院,只因知恩图报,从此留下了一根竹吊一斤稻谷,山区财主与平原财主比富的一段佳话。
当你步入池氏大屋六扇大门,就会被这些早负盛名的装饰木雕所陶醉,从这古朴的门窗,精细的技艺中可以看到它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若你稍稍浏览一下,定会惊异的发现,在门、窗、屏风、隔断、天棚、横梁、斗拱、神龛等上面布满了各种民俗雕刻。镶套在环廊上首圆雕月镜24个,精刻着12生肖等画图,形态各异;还有厅堂上有14个花板、18个浮雕、透雕;两厢栏杆,有12个图案花雕,18个锁筒花雕;12个斗拱雕花。此外,有双层雕刻明暗八仙图各8个,合计堂壁等共有218幅木雕,可归类为山水、花木、飞禽、走兽、人物五大组。各式各样的木刻瓶花,斗姘欲放;那斗拱上锦鸡栩栩如生。
若你站在厅堂或漫步走廊时,这里是花雕世界,木刻的天堂,可以说是一座花雕博物馆。尤以“福、禄、寿、喜”16个木刻团字,别出一格,隐形图案花雕的发现,也实属非易,但经指明后,特别引人注目。木雕题材多取自百姓生活情境,风俗习惯,思想情趣。这画面蕴含着祝愿、祈福、自勉、激励、教化之寓意。如按民间彩语“喜上眉梢”(喜鹊登上梅枝)象征喜事就在眼前;白头富贵(白头翁配牡丹)象征长寿富贵堂皇;莲年有余(莲花里有鲤鱼)及福寿齐全(蝙蝠与寿带鸟)等配套构思而成,寓意深刻。
名师雕刻,不同凡响。他们对各式各样木刻花雕大都采用了具象的表现手法,如正厅上大型浮雕怒放的花瓣工艺,瓣面如碗,在造型上大胆地夸张。又如中堂八仙,及两厢厅堂戏曲人物图,对人物动态传神写照,郑重突出造型的稚拙,细致入微。同时又注意质朴,使形象明快充满生气,凹凸层次节奏,追求饱满与均衡。雕刻的形式讲究多样化,中堂后屏门窗花雕刀法大刀阔斧,中厅屏风画面刀法则工整细致。这些木雕花板已构成一道道乡土景观,是存世不可多得民俗文物。曾有人仔细地辨认花雕,对现存各种花样进行统计:飞禽类35种,走兽类33种,花木和山水、人物和戏曲等247种;不同品样花雕共315种。尤其是那麒麟、孔雀、凤凰、松柳、亭阁及牡丹花等形象逼真,八仙神态各异,维妙维肖,呼之欲出,堪称一绝。
古屋正大厅木雕屏风,神座佛龛流光溢彩。从题匾和文物遗迹可以反映出房主当年的荣耀和家庭昌盛。“拓馆腾芳”是为祖妈陈氏儒人九十寿诞而立的匾额,歌颂陈氏22岁守节,以青年守志,贤齐盂母修入县志,可以说是当时封建社会贞节妇女的典范。台湾抚台、瑞安大书法家(誉称“东南第一笔”)池志徵亲临题笔“硕德修龄”、“界寿宜春”匾额,金字寿联是“四世承欢,一堂戏躲”、“三阳开泰,八秩长春”;福建同安县知事送匾“松鹤长春”;还有民国初年大总统题褒“义问宣昭”匾额一方,虽经文革洗礼,字迹清新可见,黄金粉刷花仍然颜色鲜艳。国画大师张大千亲笔真迹“关圣图(原长期悬挂在中堂)已随寿联等遭受红卫兵焚烧而佚,老人们叹息不已。“肃静”、“迥避”牌匾及120斤重的大刀的大刀已不复存。但存山水画图、两个80斤古石锤,及正厅堂两边上首张贴县、府、省、京四大捷报,依然明显可见。
古屋现居有68户,278人。历年来有成就的人很多,遍布全国和世界各地。如新加坡侨领,温州会馆副会长池昌煜(名腾辉),饮誉南洋。他热心公益事业,为海外华侨、家乡人民办了很多好事,在海外创办了新加坡五金公司,兼营房地产业。在国内,1951年,他设立了新加坡温州侨汇办事外处,大中侨汇办事处,负责新加坡侨汇事务。1972年,曾两次汇款给家乡建造防水大堤,修筑水利工程。此外,还资助修缮古屋、扶贫赈灾等,爱国爱乡之心犹然可见。台湾画家池伯成,多次在美国、日本举办画展,曾获“世界华人美术名家”称号。近年来,他为两岸文化交流做了许多有益工作。
今年7月,池氏大屋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鉴于大屋木雕的特殊艺术价值,已直接申报省级文保单位。现前来参观的人,川流不息,以一赌古屋风采为幸,他们一致认为:大屋的木刻花雕,国内少见,具有极高的观赏和保护价值。随时间往后的推移,这座畲乡古屋,将成为世上珍宝。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辑)》
本辑包含了多篇由不同作者撰写的文章,涵盖了多个主题,如人物年谱、悼念挽联、新闻职业与大学教育、国宝追踪、往事回顾、家族传记、时代记录者、地方历史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阅读
相关人物
池云亮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池氏大屋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