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县图书馆
平阳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平阳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互助组与初级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594
颗粒名称:
一、互助组与初级社
分类号:
F321.42
页数:
7
页码:
180-186
摘要:
本文详细描述了从土改后农民开始组织互助组,到互助组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和管理过程。文章重点介绍了互助组的三种形式和五种类型,以及耕牛、农具的使用办法。
关键词:
农业合作
经济史
平阳县
内容
(一)互助组
土改以后,由于生产关系的变革,为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创造了条件。1951年春,广大农民刚分到土地,由于原来底子薄,资金缺,农具不足,为了解决生产上的困难,本县鳌江等地农民就开始在原来对工、养工等习惯基础上,依照“自愿互利,等价交换,民主管理”三大原则组织起70个临时性互助组,有169户农户参加。当时计算工帐的方法主要是工顶工。是年6月中旬,县府发出“要求在6月下旬前培养出3~4个互助组或典型村”的号召后,各地现有的临时性对工互助组已开始逐步向长期性互助组发展,已组织起来的互助组也日益巩固起来。10月4日,县府在全县区长会议上提出“在自愿互利原则下,组织劳动互助组,平原每区要组织30个,山区至少要组织10个临时对工互助组,以解决农具和劳力不足问题”,使互助合作在秋收运动中有了很大发展。11月份,县府召开了全县劳动模范大会,对组织互助组进行了广泛动员,对应元明、廖锡龙等互助组的经验作了广泛宣传,使全县互助合作运动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至1951年冬,全县共有互助组196个,其中临时性互助组117个,长年性互助组79个。组织起来的农户达1330户,1497人,占全县农业总人口的0.2%。这一时期本县互助组有三种形式:一是长期对工换工,二是临时性互助,三是为照顾鳏寡孤独户而采取的包工制互助,大部分是工对工形式:没有进行评分记工,定时结帐,组织也很不健全。1952年3月5日,县委又召开了全县丰产户、互助合作劳动模范代表会,动员农民大力开展生产互助;4月7日~13日,又举办了全县互助组长短期训练班,交流了组织起来的经验,推广了鳌江柏社应元明互助组的“田头评分发票“办法,培训了大批骨干,使全县互助合作运动掀起了高潮,互助组数从春耕前的252个、1829户,占总农户1.02%;发展到1948组、参加农户13466户,占全县总农户的7.5%,其中常年互助组1136组,8477户,占总农户4.7%,临时性互助组812个,4989户,占全县总农户的2.78%。但由于在春耕生产中发展过快,管理没有跟上,大部分互助组在在评工记帐、农具使用等方面出现了不少问题,于是,春耕以后大部分互助组停止了互助,少数垮台。为了加强对互助组的领导,县委于6月22日〜26日举办了第二期全县互助组长训练班。为解决夏收夏种问题,7月16月,县委发出“要大量组织临时性对工组,巩固常年互助组”的指示,并提出要以人、牛换工、租牛办法和发动群众修理农具及互助互凑办法,以典型户、互助组为典范,在互助组内搞好生产试验田,保证“不荒一亩田,不饿死一个人”的要求。8月上旬以后,县委对互助组采取了“谨慎地、积极地,稳步前进”的方针,接着,区、乡也普遍举办了互助合作训练班。10月上旬开始对全县互助组进行了全面整顿,并在58个乡、387个村、255个互助组中开展了田间总结评比,用典型实例进行组织起来优越性的教育。在秋收中,全县互助合作又迅速发展起来,全县互助组从秋前的3628个、参加农户23634户、占全县总农户的14.4%,发展到6573个,参加农户45385户,占全县总农户的24.9%;其中常年互助组1285个。同时,秋收前已垮台的互助组也得到恢复,原有互助组也有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不少互助组改用了“定质定量”的评工记分办法,妇女、儿童也大批投人秋收运动,使全县提前完成秋收任务。该阶段本县互助组主要有五种形式:1、以工对工;2、按时评工;3、死分死记;4、死分活记;5、定质定量。四种类型:1、长年性互助组;2、临时性季节性互助组;3、土地租给组内耕种,收益除交租外,按劳分红;4、劳动力等价交换,土地绝对平均数,集体生产,不记工,收益仍归私有。耕牛、农具使用主要有三种办法:1、公买公用,耕牛公养;2、组内私养公用;3、耕牛租来使用。对私人农具组内使用也采取三种办法:1、公用公修;2、公用公修并付给折旧费;3、折价卖公,公买公用、公修、秋后算帐。但秋后由于放松了对互助组的领导,对互助组只满足于发展数量,不讲质量,产生傲慢情绪,虽然在贯彻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后发展了一批互助组。但由于秋收中有一部分互助组是强迫命令组织起来的,因而组内问题不少,加上冬种时又放松管理,使大部分临时性互助组停顿或垮台。于是,县委于1952年12月份开展了以总结评比为中心,组织县、区、乡干部479人分三批深入到全县163个乡进行调查,广泛开展“三大原则”教育,并整顿了一些互助组,使停顿了的互助组大部分恢复起来。1953年春耕生产时,全县共有互助组9547个,参加农户74199户,占全县总农户的36.19%,比秋收前增加了2683组,增加27.86%。至1953年6月中旬,全县互助组9628个,参加农户73826户,占全县总农户36.07%,其中常年互助组1537个,参加农户13623户,占全县农业总户数的18.45%。夏收后,由于重社轻组,重发展轻巩固、使大部分互助组又停顿下来,有部分垮台,9月份,全县工作中心又转向互助合作,使原有互助组又活跃起来并得到巩固和发展,在秋收中全县恢复了互助组718个,新发展了125个,临时互助组转为常年互助组160个,促进了秋收工作。11月,为解决冬种生产中的劳力,农具、耕牛不足问题,在巩固提高互助组织基础上,做好清工算帐及找补工资工作,县委动员农村推行原始拌工习惯,大力组织临时性互助组,到1954年2月,全县已有不少互助组转社或升级,许多地方出现了土地入股的互助组。至1954年春,县委对全县互助组进行了整顿,到6月中旬,全县计有互助组3081个参加农户52704户,占总农户的26.5%,其中常年互助1546组、12858户、占总农户的6.46%,7月份开展了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增产运动,8月份全县掀起超额增产运动,全县互助组从运动前的8408个,参加农户62610户发展到10084个组,75551户,从原来占全县总农户的35.1%提高到42.4%。10月份,县委组织县机关干部30人分赴马站、山门、灵溪、万全,藻溪等区对互助组进行了全面整顿,使原有互助组进一步巩固与提高,部分涣散垮台的也恢复了互助,互助气氛比以前活跃,至1954年11月,全县共有互助组13312组,参加农户106861户,占全县总农户的61.6%。但由于当时全县掀起办社高潮,大部分地区存在重社轻组思想,忽视了对互助组的领导,自1954年冬至1955年春,大部分互助组停顿或垮台,至1955年春降至10340组,参加农户80608户,占全县总农户的46%。至5月份后,全县共有1766个互助组停止了互助,有304个垮台,到7月中旬,全县共有互助组3978个组,35342户,占全县总农户的20.3%,其中常年互助组3700组,参加农户33070只、占总农户的18.9%。
(二)初级农业合作社
1952年冬,县委在城西乡水塔村试办全县第一个初级农业合作社(面称初级社)。该社是由马志忠常年互助组转为初级社,社内由13户组成,53人参加,86亩土地。开始时实行土地入股,集体经营,社内采用固定地租制,以户为单位划分三个小组,每组配有组长,记工员、保管员各一人,通过一年的实践,其粮食产量、经济收入比其他互助组、单于户都高。1954年1月,温州地委举办互助合作训练班后,2月中旬至3月下旬,根据“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互助合作方针,县委即在季节较早的平原地区的万全、宜山、城区、灵溪、金乡、鳌江、麻步等七区和属山区半山的矶山、水头、山门、腾蚊、桥墩等五区分二批,历时二个月时间,试办了15个初级社。5月上旬,又从全县42个自发社中吸收7个进行试办,全县除睦源、马站、赤溪、藻溪、矶山等5区因条件不够尚未进行试办外,其他地区都进行了试办,其中最多的城区试办4个。至1954年夏,全县共有初级社23个,入社农户275户,1210人。人社耕地1919.5亩。这些初级社最多的每社21户,最少的仅7户,他们普遍推行了马志忠初级社的“固定地租制”,其中11社肥料采取按田亩投资办法,5社自由投资,一般小型农具都是自带私用,大农具采用私有私用,折价归公,公买公用三种办法。对春花作物采取谁种谁收,少数折价入社,工分按劳动日折价入社办法,大部分社评工记分、劳动组织、财务管理还是采用互助组时的老办法。在劳动管理办法上,实行临时分工有8社,实行小数包工7社,季节包工2社,全年包工1社,全年定工保产1社。评工记分办法,采用“按活评分”7社,“死分死记”2社,“固定评分”1社,“定质定量”8社。经过一年的实践,有93.7%入社农户增产增收,这种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初级社比互助组显示出更大的优越性,因而推动了周围互助合作的开展。1954年夏,根据“只许办好,不许办坏”的方针,在全县23个社的示范作用下,掀起了以开展互助合作为中心的超额增产运动,并开展了全县性的整社工作,由逐步试办进入到大发展时期,出现了大办合作社高潮,至1954年秋,全县初级社总数达258个,人社农户5015户,占总农户的2.8%,到秋收冬种时,发展到864社,入社农户达17153户,占总农户的9.32%。1955年春,全县共办起1644个初级社,入社农户32790户,占总农户的18.93%。这时,社的规模较大,最大的71户,最小的15户,平均每社20户。但在此期间部分地区干部存在急躁冒进和盲目乐观情绪,过高估计农民觉悟,严重的采取简单生硬和强迫命令办法,对农民某些顾虑和不满乱扣帽子,乱宣传,因而不少社员人人社心未入社,生产情绪低落。1954年冬后,不断出现社员退社现象。为了巩固初级社,县委在新发展的社中推行了少数包干制,对老社实行常年包工或包工包产制,并对社数进行了适当控制。1955年春后由于执行“坚持收缩”的错误方针,对全县原有社进行了整顿,有167社转组,3848户社员退社,占人社总户数的13.1%。5月底开始整社又收缩了491社,2224户。160个社的2958户社员转组。使总社数从整社前的846个减至788个。1955年7月底,由1644个社缩减到1477个社,减了167个社,社员由32790户,占总农户18.93%减到30841户,占总农户的16.72%,通过整社,社的规模比原来有了扩大,在原社均19.5户扩大到社均31.5户,并普遍推行了小段包工制。1955年8月后,贯彻了毛主席《关于合作化问题》和党的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后,批判了“坚决收缩”的错误思想,全县合作化运动又掀起了新高潮,走向新的大发展时期,农民群众成批自觉地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5年10月底,全县又新发展了初级社1435个,由秋前的1477个,入社农户28942户发展到3609个,参加社户数101090户,占总农户58.03%。同时,有不少互助组和单干农民要求入社,退了社的社员也要求入社。11月中旬以后,绝大多数区乡暂停发展新社,又全部转人整社工作。至1955年冬,全县计有初级社3464个,入社农户95049户,占总农户54.57%。这时社的规模是:100户以上29社,70〜100户66社,50〜70户203社,30~50户723社,30户以下2374社。通过生产实践,充分显示了初级社的优越性,95%社增产增收,使1955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55366万斤,比1954年的52257万斤增产5.63%。全县1955年农业总产值也由1954年的5657万元增加到5916万元,增长了4.58%。1955年冬后,大批初级社要求并社升级,1956年春初级社由原来1455个减至281个,入社农户从27952减至7994户。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辑)》
本辑包含了多篇由不同作者撰写的文章,涵盖了多个主题,如人物年谱、悼念挽联、新闻职业与大学教育、国宝追踪、往事回顾、家族传记、时代记录者、地方历史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阅读
相关人物
施德鹏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