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县图书馆
平阳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平阳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建国后17年,我县戏曲艺术“枯木逢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589
颗粒名称:
二、建国后17年,我县戏曲艺术“枯木逢春”
分类号:
J809.255
页数:
4
页码:
154-157
摘要:
本文详细描述了建国初期我县戏曲艺术的整顿、改革与发展,包括剧团的重新组织、演员的学习与提高、剧目的创新与排演等。
关键词:
戏剧史
建国后
平阳县
内容
建国后,我县戏剧艺术枯木逢春。解放初期,由县文化馆负责对剧团艺人组织学习党的有关文艺方针政策和戏改工作,通过整顿学习,推翻了旧班主制,由剧团艺人自行当家作主,选举产生了团务委员会及团长等行政领导。当时在我县经过学习整顿,登记落户的有原来的新太顺,胜富连等,定名为“平阳人民和剧团”,选举庄碎坤为团长、董巨春为副团长。原来“新金福连”、“新福连”等班社定名为“平阳红旗京剧团”选举了林桂春、胡春雷为正副团长。原以新民提线木偶剧团为基础,抽调其他木偶演员组成“平阳新民提线木偶剧团”、选举许家卿为团长;平阳县天然提线木偶剧团以徐辉周为团长,后调宁波为省木偶剧团(文革期间解散);平阳县新生仗头木偶剧团,林书足为团长,后与布袋木偶剧团合并。以陈友三布袋木偶剧为基础成立了“平阳联友布袋剧团”,选陈友三为团长,各剧团还成立了工会组织,木偶、曲艺人员成立了平阳县木偶曲艺协会。
1955年原来的肖山人艺越剧团,在陈剑秋、商小红、金婉贞等人带领下由浙北来平阳落户,登记为“平阳越剧团”选举商小红,陈剑秋,项玲童为正副团长,这年由县直属领导的除京、和、越及两个木偶剧团外,还有50多个民间提线木偶和布袋木偶剧团。当时人称“平阳戏曲占了温州地区的“半个天下”。
通过学习、整顿、登记落户后演员们积极性空前高涨,他们认真贯彻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一边戏改,一边排戏,一边演出,演员阵容整齐,演出质量不断提高。
如京剧的著名丑角陈哈哈,旦角何玉菊、叶美英、武生黄小朋、花脸林桂春、王海涛,胡春雷、老生王国亭、胡岩童等;和剧团老生庄碎坤、董巨春、小生杨锡星、章小德、旦角陈美娟、陈娟弟等;越剧的生角陈剑秋、旦角金婉贞、商小红,花脸项玲童、老生郭剑芳,丑角钱玲童、提线木偶著名老艺人许家卿、徐辉周、张增周、许友桧、郑桐梓、卓乃金,布袋木偶陈友三、康昌党等一大批知名演员,依靠他们带动广大演员共同努力为平阳戏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很大奉献。
平阳和剧团1954年参加了浙江省及华东地区戏曲观摩会演,演出和剧《白蛇传》中的折子戏《断桥》,获得中国戏剧著名大师梅兰芳,周信芳等专家及领导高度好评,扮演白娘子的年青演员陈美娟荣获表演一等奖,扮演小青的陈娟弟获表演三等奖,扮演许仙的杨锡星获得表演奖,团体荣获优秀演出奖。杨志雄整理的和剧《断桥》被出版发行。
1955年平阳木偶剧团首次晋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木偶皮影戏会演,该团演出新排木偶剧《断桥会》获得大会一致好评,誉满京城。1959年该团在杭州为招待波兰等16个国家外宾演出木偶剧折子戏,受到外宾们的一致赞杨。
1956年7月,县委、县府为了加强对专业剧团的领导,分别对平京、平和、平越三个剧团委派吴孝报、徐兆格、陈莉莉等三人首任剧团政治辅导员,帮助剧团搞好政治思想工作。1956年7月份,为了培养和剧、越剧、京剧事业接班人,向社会公开招考了60多名戏剧学员、除和剧学员集中地区戏训班培训।外,京剧、越剧学员随团培训。
1957年,平阳和剧团由金松执笔整理加工了传统剧目《双金印》和折子戏《樊梨花斩子》参加了温州地区及省戏曲观摩会演,陈美娟、庄碎坤荣获省、地区会演表演一等奖,董巨春等获得表演二等奖,章小德等多人获得表演三等奖,同时还获剧本、音乐、优秀演出奖等10多项。平阳越剧团参加会演的传统折子戏《三击掌》获剧本奖,陈剑秋获表演二等奖,金婉贞,项玲童等获得表演三等奖。同年和、越两个剧团还在全省进行巡回演出,长达6个多月时间,受到全省各地观众欢迎与好评。
1959年冬平阳和剧团上调地区改名为“温州地区和剧团”。同年冬,县委决定在全县招考30多名社会各阶层文艺骨干,成立了全民所有制的“平阳县文艺工作团”由章志学任党支部书记,徐兆格、林景清、为正副团长,自桥墩水库出险后,文工团撤销,人员被分配到各有关单位。
在三年困难时期,县委,县政府为了支持帮助剧团渡过难关,当时文教局每月给剧团分别给予补助,县委书记朱廉在给剧团演员讲话中说到:“困难是暂时的,全县一百多万人民,为了戏剧事业的发展,在任何困难情况下,也要养活你们。”演员们听了后都非常感动,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演职员上山下乡、下海岛演出的积极性。为了培养一批京、越剧团接班人,县委、县府还批准两个剧团于1960年5月第二次招收一批学员,由两个剧团抽调老艺人,在县文化馆举办京、越戏曲学员培训班。
1958年至1966年秋,我县戏曲艺术贯彻了传统戏与现代戏“并举”两条腿走路方针,平阳越剧团创作排演了以城西公社赤脚书记廖锡龙事迹为题材的《城西之花》,该戏配合了毛主席“五九”批示的宣传,演遍了温州地区各县市及本县各乡镇,共上演了300多场,受教育观众达30余万人次。接着平阳越剧团还排演了现代戏《两兄弟》、《三月三》、《李双双》、《血泪荡》、《杨立贝》、《山乡风云》、《南海长城》、《焦裕禄》等20多个现代戏;传统戏有《盘妻索妻》、《胭脂》、《卖油郎》、《何文秀》、《碧玉簪》等,每年上山下乡演出达400场以上,64年该团学习内蒙古乌兰牧骑分小队为山区农民演出,它的上山下乡事迹还向全省推广,受到省委副书记陈伟达的表杨,《浙江日报》还作了专题报道。
平阳京剧团在这段时间里编排了《浩气长存》、《郑明德》、《八一风暴》、《芦荡火种》、《平原游击队》等现代戏。还从上海聘请了张和琴和张和兰两姐妹,她的代表戏为《堪玉钏》、曾演红温州市区各县。
平阳木偶团也排演了大批现代戏,如《东海小哨兵》、《金沙江畔》、《解放一江山》、《半夜鸡叫》等现代剧。
建国17年来,平阳的戏曲事业,在县委、县府及文化主管部门重视和领导下,一直沿着“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艺方针,走上健康、繁荣、发展的道路,为活跃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需求作出了贡献。
平阳戏曲界广大演职员,为戏曲事业的继承和发展,发扬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一条扁担两条腿,翻山越岭长年累月坚持演出,做到演到那里,排戏到那里,坚持边排戏边上山下乡、下海岛演出,不分春夏秋冬,风雨无阻,把戏曲送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每年平均演出达300场以上。山区人民亲切称呼他们“是农民自己的剧团”。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辑)》
本辑包含了多篇由不同作者撰写的文章,涵盖了多个主题,如人物年谱、悼念挽联、新闻职业与大学教育、国宝追踪、往事回顾、家族传记、时代记录者、地方历史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阅读
相关人物
徐兆格
责任者
庄碎坤
相关人物
董巨春
相关人物
林桂春
相关人物
胡春雷
相关人物
许家卿
相关人物
徐辉周
相关人物
林书足
相关人物
陈友三
相关人物
陈剑秋
相关人物
商小红
相关人物
项玲童
相关人物
金婉贞
相关人物
陈哈哈
相关人物
何玉菊
相关人物
叶美英
相关人物
黄小朋
相关人物
王海涛
相关人物
王国亭
相关人物
胡岩童
相关人物
杨锡星
相关人物
章小德
相关人物
陈娟弟
相关人物
郭剑芳
相关人物
钱玲童
相关人物
张增周
相关人物
许友桧
相关人物
郑桐梓
相关人物
卓乃金
相关人物
康昌党
相关人物
杨志雄
相关人物
吴孝报
相关人物
徐兆格
相关人物
陈莉莉
相关人物
金松
相关人物
章志学
相关人物
林景清
相关人物
廖锡龙
相关人物
陈伟达
相关人物
相关事件
1959年冬成立了全...
相关事件
1959年平阳和剧团...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