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效微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575
颗粒名称: 沧海效微尘
分类号: K825.4
页数: 3
页码: 117-119
摘要: 本文是一篇介绍马氏家族及其成员马允元、马允伦两位历史文学作家和社会活动家的文章,着重强调了他们对共产党和共和国的忠诚与贡献,以及他们在文学创作、社会活动、参政议政等方面的成就和影响。
关键词: 马氏家族 历史 传承

内容

马允元先生“愿从沧海效微尘”句,翻译成白话就是:“自己虽然象尘埃一样微小,还是耍尽力报效共产党和共和国”。不仅马氏兄弟,其上辈和下辈也都是有这种真挚的情感,所以他们都能在平凡的工作中干出不平凡的成绩。
  早在1949年召开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平阳县人民政府成立大会”,是解放后首次统一战线的盛会。马允元先生一家就有三人应邀参加。这是翊庐人第一次在家乡参政议政。父亲马翊中作为社会贤达参与,哥哥作为银行代表参与,弟弟则作为大学生参政。马允伦先生在大学读书时就是“5·20”学生运动骨干分子,1947年暑假回到故乡,组织大学回乡同学成立了“温州大专以上学生联谊会平阳分会”,当选分会主席。解放前夕,他大学毕业后回乡参与共产党外围活动,为迎接平阳解放做了不少具体工作。
  建国后,人民银行接收了原浙江省银行,马允元作为留用人员先后在平阳县支行负责秘书、业务等工作。由于长期经办代理中国银行的侨汇业务,与县委统战部联系频繁,曾多次作为党外人士参加县委召开的有关统战工作的座谈会。平阳县政协在80年代恢复活动后,他虽已退休,还被邀请列席县六届政协会议;接着他被正式推荐为七、八、九届委员。他为《平阳文史资料》共写资料21篇,达10多万字,连续三届被评为“县政协先进个人”。
  马允伦先生早在瑞安中学任教时就列席过瑞安政协会议,“文革”后调到温州编写《汉语大辞典》,后留在温州师院任教。“四人帮”粉碎后,各民主党派恢复活动。1982年,“民进”(中国民主促进会)在温州发展组织,他作为该组织的创始人之一,当选为民进温州市委副主委。1983年开始,他先后被推荐为浙江省政协委员,当选为民进省委常委、温州市政协副主席兼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
  “文革”期间,马允伦先生曾被作为反动学术权威受批判,扣上追随吴哈等帽子。三中全会后他得到彻底平反,又焕发了革命青春,出色完成教学任务外,还积极参加政协活动,向省府有关部门提出不少建议,每年的提案都在10件以上。如1984年就建设金温铁路提出具体建议,《浙江日报》曾予以报道。在温州政协,他每年也都是提案数量最多的委员之一,多次受到表彰。
  他发挥自己擅长文史的优势,撰稿并主持编辑每期《温州文史资料》,还下乡到平阳、苍南、瑞安、乐清、永嘉等地,为各县市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作历史讲座。在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1999年澳门回归前夕,一连作过以港、澳为题材的历史讲座达80多次。
  近年来,他又为《温州党风廉政》开辟“清官史话”等专栏,我认为这是最贴近现实的一种“沧海效微尘”的方式。历史是一面镜子,能鉴昔知未,“清官史话”一定会对反腐败产生作用;因为作者有丰富的历史学修养,题材选择严谨、运用想象合理。如《窦光鼐冒死惩贪官》,说的就是窦氏惩治平阳清代县令黄梅的故事,大家读来拍手称快。“黄梅时节家家苦、青草池塘处处冤“这一民谣,就是当时民众对黄的血泪控诉。黄被处斩,人心大快;200多年来窦氏一直受我县人民的称赞。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辑)》

本辑包含了多篇由不同作者撰写的文章,涵盖了多个主题,如人物年谱、悼念挽联、新闻职业与大学教育、国宝追踪、往事回顾、家族传记、时代记录者、地方历史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君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