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县图书馆
平阳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平阳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涅槃·探宝·追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565
颗粒名称:
涅槃·探宝·追踪
其他题名:
林树中教授及其《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
分类号:
K825.4
页数:
6
页码:
88-93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美术史论专家林树中教授在追踪流失海外的中国历代名画方面的贡献和经历。文章通过描述林教授的艰辛探宝之旅、身患重病仍坚持研究、以及对国宝流失的深深忧虑和责任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有良知和责任感的学者的形象。
关键词:
林树中
生平事迹
成就
内容
追踪流失的国宝,《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美术史论专家谴责“掠夺有功”论,昭示国人毋忘国耻、讨回国宝:
南京艺术学院林树中教授13年上下求索,事业心、报国志可感可佩。
涅槃
林树中教授病了,病很怪,也很重。身上起红疹,逐渐连成片,皮肤渐成红色,有糜烂蔓延之势,每天都要忍受脱皮之苦。放下笔杆,将《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书稿交出去的第二天,他就住进了医院。
林树中教授得了罕见的红皮病。
家人急了。做皮肤切片检查时,要求家属签字,可把他老伴吓了个半死。他苦了一辈子,没有享过一天清福,可不能……
南京艺术学院的领导急了。林教授是中国艺术学“四大博士生导师”之一,文化部美术学博士生导师专家评议组成员,国内外有影响的美术史论专家,少了他……
学生们急了。他已培养9名博士生、7名硕士生,创造了艺术学科的高记录。要拿出在国内外艺术界有影响的论文,没有他的指导怎么行?
林老呢,他不急。
从1985年起,他遍访美、日、韩等国和香港特区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寻觅流失海外的中国历代名画的踪迹。无论是在他国的艺术圣殿里邂逅阔别故里的国画真迹,还是在自己踏破铁鞋寻觅得来的影印资料堆中考证析疑,他都思绪万千、心潮起伏,使命感时时叩击着这位美术史论专家的良知。13年惨淡经营,13年的心血凝结成了宏篇巨制《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九如今书稿已成、心愿已了,即使命运安排他就此远游,也可以笑对先贤新秀了。
苍天有眼。经过两个月的抢救和精心治疗,死神终于步步退却。原来,他像凤凰,进行着新生前的涅槃……
探宝
一个木梯绑着另一个木梯,总算竖到了洞口。一位老者在中间,上面的青年登上一节,就下身来拉他,下面的青年奋力向上托他。师徒四个就这样在悬悬乎乎的天梯上,战战兢兢地向上登攀。汗顺着脸颊往下淌,从一个人脸上滴到另一个人的头上。这是林树中教授和他和弟子——硕士研生阮荣春等三人。阮荣春后来留学日本,获早稻田大学的博士学位,现在已是博士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了。
洞口离坡底有三层楼高,从洞口进去,真是别有洞天。那是丝绸之路上地处新疆克孜尔一处有壁画的石窟。
搞美术和美术史研究的都渴望亲历丝绸之路。到这个洞口的路上,曾有一名画家在车祸中丧失、两名美术工作者在洞口摔死,可林树中和他的弟子们依然不改初衷。西安、麦积山石窟、兰州、炳灵寺石窟、武威、敦煌,直到新疆的克孜尔,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一路走栈道,攀危崖,穿洞窟,考察一个又一个石窟的壁画,历经艰辛。同样艰辛的,是他们的心路历程。
敦煌石窟,世界公认的历史文物宝库。本世纪初,英、法、美、俄、德、日等国的帝国主义分子,公然以考古学者、探险家、商人等身份沿丝绸之路长驱直入,大肆抢掠。仅敦煌藏经洞中就有5万多件文物流失海外。流失的文物中,据不完全统计约有:从唐代到北宋初期十分珍贵的绢画、纸画800多件。
每一件流失的国宝背后,都有一个令人揪心的故事。美国人兰登·华尔纳(Langdon Warner)1923年秋到敦煌,面对如此众多、如此精美的壁画,他“除了目瞪口呆外,再无别的可说”。他声称要“保护”遗产,“解救”壁画。保护解救的方式,便是用布和特殊的化学溶液,野蛮剥走12幅唐代壁画,包括珍品《经变故事图》和一尊唐代彩色塑像。
敦煌流失海外的到底有哪些东西?是什么样子?在哪些国家?林教授他们抬头问苍天。
进入新疆,各个洞窟早已是伤痕累累,常常看到的是一块块壁画被盗走后留下的空白窟壁。而在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国门后最早、最大也是最有代表性的石窟——克孜尔石窟,几乎已找不到一幅可以指认的完整图像。
1895年至1899年,瑞典的斯文·海定(Sven Hedin)三次进入新疆,先“斯文”地在于田故址挖掘大量文物,接着又窜到丝绸之路上的边关重镇楼兰“斯文“了一番:盗走所藏的大量历史文物;他的第三次入疆,以其西域考古的发现轰动了西方考古学界,也引来了列强对中国文物你争我夺的不断升级。
这些壁画现在在哪里?什么样子?他们问大地。
林教授为不能目睹这些宝贵文物而深深遗憾,为文物的流失扼腕叹息。作为美术史论学者,他自然把大量文物的流失与中国近现代的屈辱史联系起来,一种责任感从心底升腾!
追踪
美国,堪萨斯州,纳尔逊·艾金斯美术馆。林树中教授在仔细观看被美国人掠去的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内北魏时期的大型浮雕《皇后礼佛图》。它和同时被掠走、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皇帝礼佛图》一样,是我国的瑰宝。
1985年金秋,林教授应美国密执安大学的邀请作为客座教授前去讲学。中国学者的良知和责任感,使林教授面对飘洋过海的《皇后礼佛图》作出了一个令他怦然心动的决定:对被列强掠夺的中国历代名进行追踪,为国宝有朝一日一件件回到自己的祖国做点工作。
密执安大学美术史系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与校内外美术馆藏品的收藏、鉴定、赏析相结合,每周都有去美术馆读画及其它收藏品的课程,实习课也派学生到各大博物馆去参与研究和保管藏画。因此,林教授在讲授“吴门画派与沈周”时,有机会在该校看到沈周的《松下芙蓉图》卷、曾鲸的《潘梁老先生像》轴以及金陵画派、扬州八怪等的作品。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竟有这么多精品流落异乡,飘零海外!这更坚定了他的信念。
从这里开始,林教授参观了自诩“我们的东方文物收藏在全美居第一位”的波士顿美术馆、纽约大都会美术馆等全美十大美术馆、博物馆。以后又借讲学之机,在日、韩等国和地区,作了同样的追踪。
资料越积越多:在纳尔逊·艾金斯美术馆等处,林教授购买了一大批世界各国大博物馆收藏的中国美术品专集。他委托助手拍摄的流失海外的中国名画幻灯片两千多张,加上密执安大学美术史资料室和其他博物馆及国际友人的赠予,共集有幻灯片3000余张。这些,成了他日后编辑《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的基本资料。
归国后,林老一头扎进了流失名画的研究中,10几书架的书和足有三尺高的资料,便是他的宝库,以阮荣春博士为首的林老的高足们,与导师同抱报国赤诚,加入了追踪流失海外名画的工程。统计、建档、分类、筛选、考证、评析,流失海外的中国历代名画的概貌渐渐由朦胧而清晰。
发现之一:数量——有案可查的达23000多件。
发现之二:失因——80%是被掠夺的。有的被掠夺后,还在不同国家被转手倒卖。
发现之三:流向——主要集中在美、加、日、德、英、法、瑞典;分散于20多个国家的180多个收藏单位和个人。
发现之四:元代以前的名画真迹,大量流失海外。中国美术史上的大师级人物,如顾恺之、阎立本、吴道子、文征明、仇英、唐寅、董其昌、徐渭、八大山人等,都有作品流失海外。
林老告诉我们,界定名画的标准有三:见诸各朝代宫藏记录或诗人、名家著录的;被世界各大主要博物馆收藏登记在案的;相当于国家三级以上文物的。
根据这些原则,由博导、教授、博士生组成的9名编委,从23000多件流失名画中选出2300件精品,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作品作了真伪鉴定与断代考释。其中总论25万字,图片说明75万字,林老亲自撰写的就有20万字。作为这样一个浩瀚工程的总设计师,林教授倾注了全部心血。
不是尾声
1996年,《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被国家出版总署列为“九五”重点图书工程。湖南美术出版社独具慧眼,决定投巨资出版这一传世之作。消息传出,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等新闻媒体作了报道,引起海内外的极大关注。
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直言:“中国书画文物流失海外,非常令人痛心。国外将历代名画送回,是对我们友好的表示;不送还,中国美术品到任何地方都不会变外国的。”
更令人欣慰的是,与林树中教授及其弟子们同怀赤子心的炎黄子孙越来越多。
中国科学院的王重民、北京大学的青年教授荣新江等,作为访问学者出国时,也到各国博物馆把敦煌藏经洞失落的文物逐一登记,对敦煌文献学作出了贡献。
与之呼应的是,美国华文报《世界日报》1998年3月29日刊登消息:追讨流失海外中华瑰宝,美国国立海洋气象部海洋渔业处西南渔业中心罗辉博士发起签名运动,要求国会立法归还艺术珍品。
外国友好人士、有识之士也为之心动:日本东京大学铃木敬教授等,向林教授提供了所编专门记载中国流失名画的《中国绘画总合图录》:日本一位收藏家将其收藏的部分敦煌文物送回了敦煌……
1997年,中国成了《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的签约国。该公约规定,对今后通过非法手段和途径流失到境外的中国文物,有权在75内依法提出返还或归还。
“今后”是如此,老帐呢?
“对本公约生效前被盗或者非法出口的文物,中国仍保留收回的权利。”国家文物局负责人道出了中国人民的心声。
林教授说:“《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的出版,只能说明搜寻工作暂告一个段落,接下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谁也无法回避的国宝的追寻和返回问题。”
原载中国教育报一九九九年六月廿四日第6版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辑)》
本辑包含了多篇由不同作者撰写的文章,涵盖了多个主题,如人物年谱、悼念挽联、新闻职业与大学教育、国宝追踪、往事回顾、家族传记、时代记录者、地方历史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小湄
责任者
佴永锦
责任者
林跃
责任者
林树中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