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县图书馆
平阳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平阳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苏昧朔的题画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三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550
颗粒名称:
苏昧朔的题画诗
分类号:
K825
页数:
2
页码:
173-174
摘要:
苏昧朔是“平阳三苏”之一,以其现代人物画和题画诗在海内外享有声望。他的作品多描绘乡土风情,题画诗语言明晓、音节婉扬,富含哲理。苏昧朔的题画诗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造诣,还反映了他的社会观察与人生思考。他的画作与题画诗相得益彰,展现了深厚的艺术功力与学识。
关键词:
苏昧朔
平阳三苏
现代人物画
内容
画家苏昧朔和数学家苏步青、诗人苏渊雷,是上个世纪得到全国学术界、文艺界赞誉的“平阳三苏”。这三个人物在海内外都很有声望,是平阳姓苏人的体面,也是雁山鳌水所有人的体面。
当代著名画家刘旦宅、林曦明都是苏昧朔的入室弟子,故苏氏又有“温州现代人物画泰斗”之称。他的作品大部分描写乡土风情、乡土景色,诗书画相得益彰;尤其是题画诗堪称一绝:造语明晓,音节婉扬,念来朗朗上口。日前我品赏了他留下的几幅精品,那些题画诗实在令人服膺。我认为,在他的题画诗里很见其功力、学识、阅历、思考、追求。我甚至觉得他画面上的精彩,也得力于他题画诗的造诣:亦谐亦庄浅而深,富于哲理,耐人寻味。
他在解放前创作的《乞丐图》,倾注了对社会底层人物的无限同情,用温州方言作韵题诗道:“人谁不吃饭?人谁不讨饭?大人讨大饭,小人讨小饭。讨得来吃便罢,讨不来饭吃便骂!任凭你把花样儿翻,翻来翻去总逃不了这个人间!词曰:过了一天又一天,沿门讨个小青钱。你若问这个青钱有什么用,要把他传子传孙传万年!”这是一种苦笑,也是一种痛骂,把当官的发财的也统统归为“乞丐”一类了。他在《挖耳图》上题道:“业虽微,技欲工,挖来莫教些斯痛。公何独欲求其聪?当今之世难得哑与聋!”这是对旧社会所谓“文人”向当局吹耳边风的嘲讽;是反对压制民诉的呼声。他在《箍桶图》上题道:“箍桶箍桶亦有道,未施竹箍先以草。打个圈儿把桶围,横揣直捺求端好。亏他放下细功夫,竖得东来西又倒。小小破桶箍亦难,何况九州之大要凭一手造”。细声细语、俚腔俚调始,结句却石破天惊,留下大量空白由读者自个去填补。他在《撑竹筏》上题道:“流水虽急进欲快,力挽狂澜莫怠懈。一篙撑出是非界,料有桃源佳境红尘外”。有哲理味、有宗教味、有乡土味,不正是一支“命运交响曲”吗?他在《风雨勘书图》上题道:“平生所学竟何如?费尽工夫作蠹鱼。一阵清凉开慧境,满楼风雨夜勘书”。惟妙惟肖地勾划出自己爱书如命的身影。他在《李白举杯图》上题道:“李白百篇酒一斗,我酒百斗诗一篇”。何其幽默,何其诙谐!
苏昧朔也歌唱过“三面红旗”,天真可爱之至。他在《割稻图》上题诗道:“去年丰收已比前年早,今年丰收又比去年好。一望平原尽是黄金稻,公社人员手制宝中宝”。在《吃食堂》上题诗道:“午饭香时正落工,大家庭里喜融融。安排席次循先后,选择菜肴任俭丰。粮果分供应季候,汤泉听用永无穷。欣逢节日添餐品,还带索怀喂小童”。只要是近六十岁的人,读了这两首诗就会引起很多回忆的。他的题画诗,也留下了不是幽默的幽默,不是诙谐的诙谐。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三辑》
本书收录了《目睹日本兵南麂竹屿岛屠杀案》《鳌江港为何遭日寇要重点轰炸》《明代倭寇对平阳的侵扰》《水头兔毛交易专业市场的兴衰》《我与鳌江的机械城的崛起》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君
责任者
苏昧朔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