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历代藏书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三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547
颗粒名称: 平阳历代藏书家
分类号: G127
页数: 7
页码: 160-166
摘要: 平阳自南宋以来,因其经济文化中心地位,文人蔚起,藏书事业源远流长。这些藏书家以博藏群书、护持保存为己任,为保存古籍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考述了平阳历代藏书家,特别是南宋时期的八位藏书家,如季光弼、苏景行、缪梦达等,他们不仅藏书丰富,还多有学术著作,对传播文化、培育人才起到了促进作用。这些藏书家的事迹和贡献,对于了解平阳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平阳县 藏书家 南宋文化

内容

平阳古有小邹鲁之称,人文荟萃,学者辈出。特别是南宋以来,随着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平阳文人蔚起,冠盖络绎不绝,文人学者大多有藏书的优良传统,藏书事业源远流长,历经元、明、清其风愈盛。这些藏书家默默地履行他们自己的癖好,以博藏群书、护持保存为自己的责任,而且总是希望一已之收藏,能世世代代保存下去。他们为保存古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要了解历史,了解古代典籍,就必须研究这些藏书家。许多著名的学者,既以其学术业绩称名当世,又以保存古籍、搜书、护书、藏书嘉惠后人。不论是哪一类藏书家,在藏书方面,他们都对传播文化、培育人才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平阳最早的藏书家,始于南宋,到元明时发展缓慢,至清朝,藏书事业又有了发展。本文就现存的有关资料,对平阳历代藏书家,作初步的考述。
  一、宋藏书家八人
  季光弼(1127-1183)字观国,本县宰清乡桂源(今水头区)人。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进士,官知绍兴府嵊县,卒于官。史载光弼少颖悟,勤奋好学,于书无所不读,诗、礼、左氏春秋及诸子古文,并编写读书杂记,四季不间断。其抱负充厚,学、行、政、术,皆以古人自期。无其他嗜好,专心论著,俸钱多以买书。他爱东山林泉之胜,筑室其下,楼名:“双清楼”,轩为:“静宁轩”。藏书其中。著有《美芹》、《唐宰辅编年录》及文集,今已失传。
  苏景行(1128-1203)字伯山,本县人。他聚书数千卷,榜所房室为“得轩”。日读夜吟,为当时一名士。
  缪梦达,字上父,本县慕贤西乡睦程(今苍南县)人。乾道二年(1166年)右科进士,官终门宣赞舍人,知柳州。他博闻强记,为官奉公廉洁,知琼州期间,在城北双泉——苏轼滴居地,建东坡书院,去时饯诗有“清无香翠遮诗眼,宣有图书著担头!”之句。著有《琼莞杂著三卷》、《晋康杂著三卷》、《女训二卷》,并佚。子元德(1205-1276),字正臣,号存斋,登淳四年(1224年)第,六年知吉州有政职八年落职归,筑藏书之屋於旧庐东面,取名“朝阳书院”著有《游淮集》,佚。
  蔡任,字子重,本县万全乡步廊人,为南宋名臣蔡必胜之子。庆元二年进士,历钱塘、松阳县令,有政绩,从永康叶适(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于建康,赞治军事,适尽材之,后绝意化进。所居七星山叶岭,度为书房,读书其中,自得其乐,叶适为之记曰:“夫书不足以合变,而材之高下,无舆於书,此为不知书者言也,使减知之,则非书无以合变,而材之高下,因书之浅深系焉。古之成猹者,其高有至于圣,以是书也;静有以息谤,动有以居功,亦书也;泊无所存,而所存者常在功名之外,亦书也;百家众作,殊方异论,各造其极,如天地之宝,并列於前,能兼取而无祸,皆书之余也。书之博大广远不可测量如此云”。
  陈守仁(1188-1240)字成甫,自号南窗居士,本县慕贤东乡丰山(今鳌江区)人,父志崇世称长斋先生,与止斋(瑞安陈傅良南宋名臣,著名学者)同谱弟兄,皆师友止斋水心,而周旋于徐谊、陈武、蔡幼学之间。守仁幼拱立亲侧。尽记绪言,后诸老与止斋凋谢,唯徐谊仍然独存,守仁就舍城西,踵门卒业,尽得其肘后秘传。拥书如山,经传子史百家,皆有存。守仁子万福(1219-1298),自号晋斋,淳景定间,再荐於乡,黜礼部,始谢举子业,与季弟节庵,出壁藏数千卷,丹铅手勘,熟讨穷研,学益深,文益古。入元,以史馆徵,不起。
  周茂良,字君实,本县崇政乡睦源(今顺溪区睦源乡)人。南宋庆元元年(1195)进士,嘉定间知宁德,通判潮州,选知南安军。居睦源,家旁一里,山拱水揖,自成面势,望神洞白云,远近显敞,作屋聚书,草木修列,叶适为命之曰:“睦山堂”。而用其所当问学者为铭。
  胡芳,字秀实,本县人。少颖悟,九岁即能默诵九经。嘉定间,与弟俱以神童登第,真西山之奇。及壮,更名应授,尤长于春秋,魁乡荐,会试下第,不复出,积书数万卷,课子自娱。晚年被丞相陈宜中,侍郎刘黻荐为国史馆编修官。致仕后,年八十,犹读书不辍。
  林千之,字能一,号云根,本县凤林乡盖竹(今麻步区树贤乡)人,南宋理宗宝四年(1259年)进士弟,官枢密院编修,出知信州。少习三礼从同县朱元升之族子元夫游,元升与定忘年交。任满归盖竹故里时,正是宋朝亡国之秋,因不愿屈节投降,就弃官不仕,隐居家山,自甘清贫。行吟见志。南宋名臣、遗民诗人林景熙曾赠以诗有“大稚凋零尚此翁”句,林千之家藏图书法帖甚富,又精于鉴赏,当时读书人都很推重他。著有《云根痴庵集》若干卷。已佚。唯替朱元升《三易备遗》作序,这篇序文还遗留卷首。另在《东瓯诗录》还可找到他的诗。
  二、元藏书家一人
  许此翁(1301-1356)字慈父,一字兹父,本县归仁乡凤奥(今苍南县)人。居许峰。据林壑要会,为“碧山堂”,而翼以楼,贮书几千卷,与兄师古,探索讲说,求圣贤之旨,自号“书隐”。更为凉亭燠馆于碧山堂侧,以诗四方贤士。至正十四年(1354年),字毁于寇。
  三、明藏书家二人
  吕仲璞,字元晖,又字荆石,本县东郭人(今昆阳东门人),天启初(约1621年),以国子生授光禄寺丞,辞归。辟园东湖,以觞咏自适。乐清何白称其篇章赡蔚,玄畅清真,妙诣开元大历之奥。同县施元任贺其四旬初度诗,首句云:“卜筑仙坛下,楼藏邺架书”。所著《碧澄阁集》、《北游草》及格言若干卷等,并佚。
  郑思恭,字允之,号太和居士,本县南郭坡南(今昆阳坡南)人。少辄有志圣贤之学,精敏渊洽,万历壬子(1612年)岁贡,选授永康训导,迁蓝山教谕。归休二十余年闭户著书,有《易学金针》、《性鉴摘题》、《左国精髓》、《乡居琐言》等二十六种,今存者有《东昆仰止录》、《南雁山志》。明亡,清朝剃发令下,思恭不胜悲愤,乃著《容窗论世》、《见危长啸》二书以见志,遂仿效伯夷叔齐,不食而死。远近士大夫皆哭以诗,裒为《南海鸣义集》。永嘉梅调元挽诗云:“一官掌故赋归欤,八十余年万卷书。箧里农经抄草本,案头尔雅注虫鱼。埋名岩石方肥遁搔首乾坤又革除。长寝一片心事毕,门人溢议定如何遁”。
  四、清藏书家八人
  张綦毋,原名元器,字大可,号潜斋,本县城西郭(今昆阳城西)人,乾隆丁酉(1777年)岁贡。他平生好古博览,说经近汉学,曾就学于杭州敷文书院,并从钱塘桑调元游,研究诗法,专心为之,同时瓯中作者,莫与比肩。尝有谭子读书诗云:“我有架上书,丹黄遍手泽,万轴排牙签,皆是数世积”。辟藏书室为“二乐堂”,所著《二乐堂文集》今佚,后人辑存者,编为《潜斋诗抄》,今存。又有一部“诗体的地志”《船屯渔唱》传世,弥补了乃父修志的遗佚,为平阳留下了一幅幅古老的风俗画和山水画。
  叶嘉棆(1744-1811)字秀林,别号筼林。本县慕贤西乡(今西塘乡)西塘人。幼聪敏,少受学于张南英,长肆力于诗古文词,暨六经诸史百家之言,尤精于考据,闲旁搜古碑断碣,表章轶事,补邑乘所未备。充嘉庆五年(1800年)恩贡生,时已五十有六,既晚暮,不乐士进,遂筑室于文溪之滨,聚书其中,颜曰“尚志堂”。每晨兴静坐,……,宵漏及半,犹手不释卷。他说自己不喜独居,亦不喜群居;不喜奕棋,亦不喜钓鱼;不喜图画,亦不喜养花,要“去其所喜,以成其喜”。一生著有《东瓯建置考》、《方国珍乱郡考》、《县志补正》、《象义别闻》、《诗义解颐》、《乐律纪原》、《史论》、《尚志堂诗文集》、《仰止集》等二十余种,缮写巨帙,藏之家塾。
  苏璠,字仲玙,号石缘,本县城西人。生于乾嘉间,少从同邑张元启茂才游,平生好古,能吟咏,善作隶古,尤工篆刻。仁和赵之琛称为“荟萃诸家,出以己意,一种高古之气,直得秦汉真传,非文彭、何震以下所能仿佛”。本县自清三百年来,工篆刻者无能出其右。著有《大雅山房印集》、《石缘丛钞》。故居城西雅山,为宋林霁山德旸赵奥别业遗址,嬴地十亩许,面山筑园,馆曰:“大雅山房”。聚图书,壁榻俱满,名流赏宴,远近毕集,恒数月始散。瑞安林从炯赠石缘大雅山房诗,有“借屋求观万卷书”之句。项维仁题其小环碧斋诗云:“才翁新辟小沧浪,如舫轩斋万卷藏”。所藏历代名画,搜罗甚富,特别是宋徽宗著色山水,吴仲圭兰竹,唐伯虎小帧画册,更是珍品。而乡帮文献,尤为关心。
  华文漪(1777-1825)字箓园,招顺乡蒲门(今属苍南县)人。嘉庆元年(1796)拔贡。从小颖悟,长肆力为古文。在其所居东侧,辟治一室,取名“逢原斋”,聚书其中,朝夕与俱,自为之记曰:“孟子谓:‘君子深造以道,欲其自得之’”。自得之侧居安资新,而取之左右逢其厚,凯不信哉!所著《逢厚斋集》,收辩论、序跋、书状、传志等散文39篇,骈文5篇,拟连珠22首,共4卷,又诗3卷。致书托福鼎林滋秀刊印之,及门弟子多以诗著。
  杨配篯(1796-1860)字希彭,号琴溪,本县慕贤东乡张家堡(今苍南县)人。以贡授例得中书衔。为学不事科举,而喜读宋儒书,同里鲍台寄琴溪先生诗,有“万轴牙签邺架书,一溪环绕子云居”之句。子纯约,字逊伯,号小溪;纯约弟镜澄,字仲愚,晚号愚楼。兄弟乡居,设亲仁社学,月课文字,以教里党寒酸子弟,多所造就。晚居一楼,点勘书史,曰所为,夕必有记,其好学不倦如此。
  吴荣列,号芑斋,平阳金舟乡夏口(今苍南钱库区)人。世代为乡里首富,曾以捐资得授布政司理问,子皋,字谈而;乃伊,字莘大。并诸生,家有博文书院,东偏屋三楹,为启蒙社,社之外,为西园,亦曰“少有园”。一时文燕之盛,几与大雅山房。同里鲍石芝有重修西园记曰:“邺架分排,牙签旁列,檀儿鸦叉,瑶函玉牒,富过五车,奇探三箧,墨试金壶,香桃银叶,是为藏书之宝”。乃皋著有《涂鸦诗草》二卷,乃伊著有《石屏山房吟稿》。
  黄青霄,号云谷,本县人。鲍台弟子,以诗鸣。僦屋丰山之麓,有斋如舫,署以“口香”,闭门扫,书声琅琅出金石。石芝有“口香舫记”云:“屋祗数椽,量惟十笏,琅函锦轴,俨登米氏之船,萧谱琴评,恍入牙生室”。著有“口香舫诗钞”。
  郑兆璜,字古渔;郑观岳,字古樵。本县金舟乡郑家楼(今苍南县)人。兆璜从鲍石芝学于龙湖书院,家有藏书之处,曰:“粲花楼”,石芝赋云:“万轴琳琅恣猎渔,隐囊檀几称闲居,登楼恍入崔口室,欲乞入间未见书”。又为观岳作“汲古斋记”云:“古樵挺秀绮年,潜心缃业,迨蜚声于上舍,犹努力于下帷;尔乃屋构三楹,斋荣十笏,芸签旁列,珊架分排”。兆璜著有《粲花楼吟稿》。
  以上所列藏书家,自宋至清共十九家,其附见者,复若干人。大抵其收藏事迹,为本县旧志所未详,而多散见于先贤的诗文遗著中,实际藏书家远不止这些,如晚清鳌江的王理孚;吴承志(字祁甫,光绪时任县学训导,原籍杭州,为晚清文学家、一代朴学大师俞樾入室弟子,最后老死平阳),藏书甚富,王志澄的藏书解放后由温州市馆接管,吴承志故后藏书由宜山培英图书馆保管,解放后也由温州市馆接管。综观历代之藏书家,虽然由于年代久远,他们的藏书大多散失了,但经过历代藏书家的搜集流传,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乡帮文献。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三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三辑》

本书收录了《目睹日本兵南麂竹屿岛屠杀案》《鳌江港为何遭日寇要重点轰炸》《明代倭寇对平阳的侵扰》《水头兔毛交易专业市场的兴衰》《我与鳌江的机械城的崛起》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陈胜伟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