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的书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三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539
颗粒名称: 平阳的书院
分类号: G127
页数: 2
页码: 120-121
摘要: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非官办教育机构,始于私人讲学,后得到官府支持而逐渐发展。书院的组织管理简单,重视讲学、义理实践和学术讨论。宋代至清代,平阳地区书院逐渐兴起,成为与县学并立的教育机构。清末,平阳有10所书院,其中部分为民助官办,部分为民办。光绪二十八年,部分书院并入平阳县学堂,书院制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关键词: 书院制度 私学 教育组织

内容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不同于官办的国学、府学、县学的非官办教育机构。它开始于私人聚徒讲学,以后经官府的赞助、提倡,逐渐兴旺发达而成为封建社会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教育组织。它在组织管理形式、教育教学制度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不同于官办。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校化的下移。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的先行者。
  书院的组织机构简单,它的主持人既担负书院教学工作,又负责书院的组织管理,一般不设其他管理人员和机构。有的书院有少数管理人员,他们多数是从学生中选择或由学生轮流担任。书院主要由教师讲学,讲学的内容不只是传授知识,还重视讲明义理,更注重把所讲明的义理在身心修养上的躬行实践。教师重视对学生的指导启发,学生亦特别重视修养,教师特别重视身教。教者与学者均重视学术上的讲辩讨论。学生可以向老师提出疑问,请求解答;教师则随人随事进行个别的指导。一般书院都很重视指导学生的自修和学问研究。书院有讲会制度,大家会集在一起,共同讲辩,学术心得互相交流,有不同的看法可以互相辩论,相似于如今的学术报告会和讲座会,把教学和学术活动结合起来。书院的学风与官学重视经义、辞赋,为应付科举考试而教与学的学风大不相同。书院作为正式的教育组织,始于宋代,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光绪二十年(1901),清政府命令各省所有书院改为学堂,延续了近千年的书院,退出了历史舞台。
  徽宗大观中(1107-1110),温州始有周行已筑浮沚书院以讲学之事。平阳这时仍没有书院。旧《浙江通志》曾提到会邱(即会文)书院,云“在南雁荡山,宋陈经正、经邦读书处,朱文公题额”。据说那时除会文书院外,我县还有毓秀、聚英、聚奎三个书院。宋淳祐中,吴子良、吴子益创有中村、候林二书院,以村落命名;松山文昌屿有鹅峰书院,都在山野偏僻之处。咸淳八年(1272),缪元德落职回乡,曾于缪程旧居之东建读书处,名朝阳书院。史载宋代平阳曾出现八处书院。
  明代初,非官学出身不能应科举考试,书院不受重视。中叶,湛若水、王守仁到处讲学,书院又复兴盛。嘉靖九年(1530)平阳县会冯彬将岭门天妃宫改建为正学书院,第一次在书院内设乡儒蔡元康、陈经正、陈经邦、宋之才、林景熙、史伯璇、鲍辉等之像。在县城东门外有东湖书院,西塘荆溪白水岩下有魁峰书院。
  平阳正式出现与县学相并立的书院,是清代乾隆中期的龙湖书院。“各乡闻龙湖书院之兴也,此倡彼和,而吾南、环青、逢源相继而起,配以恒产,而弦歌之声渐盛”。
  到清末,我县先后有10所书院:县城岭门的昆阳书院、万全五都的崇正书院、县城西门的龙湖书院、万全六都倪垟的逢源书院、北洪四十四都林康山的环青书院、三十六都南水头的吾南书院、十二都西塘的文溪书院、二十五都泥山麓的星岩书院、南雁荡山东洞陈少文重建的会文书院、金乡镇的狮山书院。昆阳、崇正、龙湖三书院为民助官办,其余均为民办。其中龙湖书院一直办到光绪28年废止,部分学员并入了平阳县学堂。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三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三辑》

本书收录了《目睹日本兵南麂竹屿岛屠杀案》《鳌江港为何遭日寇要重点轰炸》《明代倭寇对平阳的侵扰》《水头兔毛交易专业市场的兴衰》《我与鳌江的机械城的崛起》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君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