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齐撰、孙诒泽书写的一块珍贵石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三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534
颗粒名称: 陈大齐撰、孙诒泽书写的一块珍贵石碑
分类号: G527
页数: 2
页码: 94-95
摘要: 在鳌江小学百年校庆之际,一块珍贵石碑的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石碑由陈大齐撰文和孙诒泽书写,不仅具有书法价值,还见证了该校的历史和中国文化名人的贡献。石碑记述了鳌江公学的创立和发展,以及陈大齐、陶焕卿、龚薇生等名人在该校的教育实践。文章呼吁妥善保存此碑,作为鳌江小学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见证。
关键词: 鳌江小学 百年校庆 地方教育

内容

鳌江小学在百年校庆的时候,邀我写篇文章,同时《温州日报》也向我约稿。在采访的时候,我特意要求校长赵崇洁带我寻找一块石碑。因为我在上世纪80年代参与修《平阳县志》的时候,就听老先生们说起,鳌江小学里有一块很好的碑。
  也不难找,我们从小花园的树丛中找到了,经过整理,并且给拓印下来,原来这是一块非常珍贵的石碑。是陈大齐与孙诒泽两位名人共同的作品,不仅有其实书法的价值,而且也有历史价值。
  碑文的撰稿者是陈大齐,是中国现代心理学先驱,一位长寿的学者,活了98岁;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心理系主任、教务长、代理校长。1930年后任中华民国政府考试院秘书长、考试委员会委员长。1948年后在台湾任政治大学校长。碑文的书写者是孙诒泽,他们瑞安名人孙锵鸣的儿子,曾任民国总统府顾问兼国务院顾问,也是当时温州最有名气的书法家,在温州各地的名胜都留有他的墨迹。所以说,单就两位名人共同完成的一个作品,这石碑也显得珍贵了。
  此碑宽80厘米,长160厘米,有590字,孙诒泽书并篆额,用北魏体书写,很有古风,为不可多得的清代书法作品。陈大齐的碑文完成于民国二十三年(1933),他是为褒扬鳌江公学的校长温秉民先生倡导捐资助学,和鳌江社会各界的陈仲芸、陈仲琳、王惺园、白性夫王文川、范介生、孙啸南等慷慨解囊创办鳌江公学的精神的。当时鳌江小学发展势头非常的好,在校生已经有500多人,校舍拥挤。“陈仲琳首纳腴田。一时输助者如风水相应。”捐资建成了教室16个,学生增加到了700多人。这在当时浙南地区来说,也是很有规模的。
  撰写这个碑文时,陈大齐已经离开这所学校有28年了,他回忆了自己在鳌江任教期间王理孚先生等对他的帮助。因为陈大齐与陶焕卿(又名陶成章,浙江光复会负责人之一)、龚薇生(又名龚宝铨、系章太炎女婿,后为浙江图书馆馆长)这三位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影响的人物曾受聘鳌江公学执教,宣传新思想,开创教育新风,对当时平阳县的思想启蒙也起到推进作用。陈大齐在碑文中称赞了历任的校长办学是:“本其勇猛精进心,奋以坚贞永固之力。”
  我向校长提议,此碑要妥善保存,她将是鳌江小学一段历史,也是中国文化名人与鳌江小学情结的实物见证。如果说到书法艺术,这块碑也是非常精美的,可供人欣赏。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三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三辑》

本书收录了《目睹日本兵南麂竹屿岛屠杀案》《鳌江港为何遭日寇要重点轰炸》《明代倭寇对平阳的侵扰》《水头兔毛交易专业市场的兴衰》《我与鳌江的机械城的崛起》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声和
责任者
赵崇洁
相关人物
陈大齐
相关人物
孙诒泽
相关人物
孙锵鸣
相关人物
陈仲芸
相关人物
陈仲琳
相关人物
王惺园
相关人物
白性夫
相关人物
王文川
相关人物
范介生
相关人物
孙啸南
相关人物
王理孚
相关人物
陶焕卿
相关人物
陶成章
相关人物
龚薇生
相关人物
龚宝铨
相关人物
章太炎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鳌江小学
相关机构
北京大学
相关机构
台湾任政治大学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瑞安市
相关地名
温州市
相关地名
鳌江镇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