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江塑编业的崛起与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三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532
颗粒名称: 萧江塑编业的崛起与发展
分类号: F427
页数: 4
页码: 88-91
摘要: 萧江镇,一个位于浙南的千年古镇,因编织业而崛起。改革开放后,当地企业家抓住机遇,从手拉木织机开始,逐步发展成拥有先进技术和大规模生产的塑编城。萧江塑编业产值占全国1/8,成为平阳县的支柱产业。经过不断创新和发展,企业从小作坊转变为产值超亿元的大型集团。萧江塑编产业的崛起,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展示了中国乡镇企业的活力和潜力。
关键词: 萧江镇 塑编业 手拉木织机

内容

萧江镇是浙南千年古镇,地扼浙闽要冲,位于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的鳌江中下游。据县志载:宋兵部侍郎萧振“居濒江,见过客与掌渡者争,多溺死。振造大舟,拥工以济,人感其德,相与名其江为‘萧家渡’”。嗣后,又名其地为萧家渡。因“家”、“江”温州方言谐单,渐演为萧江。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经过一大批优秀企业家的不懈努力,萧江成了一座崛起的中国塑编城。这里的塑编业产值占全国塑编业产值的1/8,为平阳第一大支柱产业。20多年来,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产品——塑料编织袋,却在萧江演绎出令人惊奇的发展神话。
  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萧江人还不知道编织袋为何物。那时,大家做买卖都是用麻袋装货物的。麻袋不但份量重,而且价格又贵,一条得花5、6元钱。我那时在尚属平阳县麻步区下属的萧江分社青龙大队办起了一个酱油厂,生产酱油的一种原料甘露素就是用麻袋装的。有时连一瓶瓶酱油也得用麻袋装,诸多不便。我一直想用一种既轻便又价廉的东西来取代麻袋,但就是没有想出办法来。197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出差江苏南通,在菜市场上发现有个小贩用白色的编织袋(当时还不知道其名,只看去这袋子与麻袋不同)装青毛豆。我还是头一次见到这样新颖的袋子,看去又薄又轻又美观。它是用编料扁丝织出来的:用手拽拽,又柔又韧,一问价格,一只仅2元钱。我不禁心头一亮;这不就是我多年来梦寐以求而不得的东西吗?在小贩的热心指点下,我在南通一家塑料厂花了6元钱买了3只编织袋带回萧江。
  在家经过一番研究之后,我明白了这种编织袋是用当时1511型织布机织出来的,认为这种产品能赚钱,能解决一大批农村富余劳力,且生产技术易学,销路又不成问题,成本大大低于麻袋成本。但我们没有大笔资金购买洋式织布机,只好土法上马。我考虑再三,与村支书毛传鲍商量,请来宜山师傅帮助。当时宜山几乎家家户户都织土布,用的木头做的土织布机和生产编织袋的“洋”机器较为接近。宜山的师傅看看觉得可以操作,于是就动手做了。
  土法上马木织机试验成功之后,我们创业信心倍增,10多个人立即每人投资100元作为生产资金,买来所需的木料制作了几台手拉木织机,可是编织袋用的塑料扁丝一时还不知到何处采购。于是,我再次去南通打听塑料扁丝的货源。得知福州塑料厂有货,我立即马不停蹄南下榕城,购买了1000多斤塑料扁丝回萧江开始试产。试产成功了,产品的质量一点也不比南通的差。为了打开销路,我三上南通,以客户的身份到南通那家生产编织袋的塑料厂参观,投石问路。不料对方守口如瓶,什么也不肯透露。正当我一筹莫展之际,突然发现他们的生产流水线上,一只只编织袋都印刷着“河北省灵寿矿业厂”字样,乐得心头密密跳。当晚我就背起行囊匆匆北上,直奔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乘马车赶到当地的矿业厂。当我很自信地说自己要为该厂提供编织袋时,那位厂长十分惊讶。因为编织袋当时属于紧俏物资,他认为不可能是农村农民所能生产的。他看了样品非常满意,啧啧称赞。于是,可以载入史册的平阳编织业务第一张合同,就这样在北方签订下来了。旗开得胜,第一笔业务就是5000只编织袋,第一次产品定金就是2000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大生意。我立即向福州发电报购买塑料扁丝,同时又请木匠加造手拉木织机,仅4天时间就开工为这笔业务生产编织袋了。只有10台木织机的平阳县第一个塑编厂——平阳县青龙塑料编织厂,就这样诞生了。
  此后,我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塑编的生产中。创业才半年,这个只有10台手拉木织机的塑编厂(准确地说,应称家庭作坊)就获盈利3万元,轰动全县。随后,塑编企业在萧江及全县各地就如雨后春笋了。1978年,萧江工业总产值达121万元;1984年达4873万元;到2001年则达20亿元,其中90%都是塑编工业产生的。我的当初10台手木织机起家的塑编作坊——平阳县青龙塑料编织厂,也在短短20多年中发展到拥有24个分厂,35条特大型国内最先进的编织袋生产流水线,年产3.5亿条编织袋,产值超亿元的大型企业——温州晨光集团。
  我亲历和耳闻目睹萧江塑织产业从无到有,并发展壮大的过程。我常把使用手拉木织机的创业阶段,笑喻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85年,萧江农民企业家经过多年的探索,成功地研究发明了较为先进的电动铁轮机,迅速取代了手拉木织机,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初步形成了原始的工业化生产和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具备了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和扩大生产规范的初步条件。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部分萧江企业家到国外学习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并采用了股份合作的形式引进了先进的全自动圆筒编织机生产流水线,逐步取代了原有的半机械生产方式。发展至今,萧江塑编企业已经走过了集团化、规模化、科技化生产之路,逐步实现以单一的塑编袋生产,向多样化、高新化的塑料包装系烈发展,制版、彩印、复合、集装袋、软包装等配套产业随之蓬勃兴起,工业化水平也迅速提高,区域优势更加凸现出来。近年来,萧江人还在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地区设立贸易窗口,将产品打进国际市场。1999年11月,萧江镇被命名为“中国塑编城”。萧江塑编产业的迅猛发展,又涌现出一大批具有较高声誉的行业龙头企业和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
  经20多年的发展,萧江已成为塑编产业的全国重要生产基地,聚集着区域优势产业。萧江及平阳县各乡镇共有塑编及相关产业200多家,拥有350多条生产流水线和各种圆织机9000多台,规模以上企业达130多家,集团企业3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企业3家)。2004年实现产值40亿元,占温州市同行规模以上企业编织制业年产值的51.4%,塑编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0%以上。
  1999年开始,萧江着手塑包工业园区建设。2002年被浙江省经贸委等10家单位联合命名为全省唯一的乡镇塑包工业专业区。塑料机械业也随之兴起,现萧江年生产、销售扁丝拉丝机组200多套,圆织机7000多台,复合机300多台,有的产品还打入国际市场。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三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三辑》

本书收录了《目睹日本兵南麂竹屿岛屠杀案》《鳌江港为何遭日寇要重点轰炸》《明代倭寇对平阳的侵扰》《水头兔毛交易专业市场的兴衰》《我与鳌江的机械城的崛起》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毛传臻
责任者
张君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萧江镇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
江苏省
相关地名
南通市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
榕城区
相关地名
河北省
相关地名
石家庄市
相关地名
灵寿县
相关地名
美国
相关地名
温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