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兆平:乡音未改的名校教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513
颗粒名称: 游兆平:乡音未改的名校教授
分类号: K825
页数: 3
页码: 144-1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游兆平是平阳昆阳镇人,曾任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长期从事脑神经细胞研究。他对家乡经济发展的分析见解独到,强调改革促进经济腾飞,重视宣传工作和外界交流。此外,他关注家乡学子的素质层面变化,提醒加强英语写作能力训练。
关键词: 游兆平 名校教授 人物事迹

内容

游兆平:平阳昆阳镇人,1949年去台湾,先后留学加拿大、美国,获博士学位,并参加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后工作站学习研究。曾任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脑神经细胞研究,在人工培养脑神经细胞及脑神经免疫学等方面有突破性成就。
  游兆平教授的叔叔游侠是我县著名的地下党员,曾任国民党将领桂永清的机要秘书。解放前夕,桂永清意识到游侠和共产党关系非同一般,找不到游侠本人,就强令游兆平一家到台湾,从此背井离乡,直到1982年,游兆平才回到大陆。1989年重踏平阳故土,头尾算来,今年正好一个甲子的岁月,游兆平也从青葱少年变成两鬓斑白的老人。第一次回乡时,接待的官员问游兆平想吃什么,游兆平想了想,用纯正的平阳口音说出“馍糍”两个字。无论异国他乡给他生命涂上多么绚烂的色彩,故乡平阳,始终是他命的底色,始终在他关注的视野之内。
  巨眼如椽度时势
  “中国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但作为十三亿国民的中国要达到美国人的生活水平,那需要有两个地球的资源作为基础。”敏锐、幽默,长期的美国生活,游兆平言谈举止间带着浓重的“异国风情”,他对家乡经济发展的分析,见解独到。
  游兆平认为,平阳经济要腾飞,改革是关键。政府工作方式要随着形势变化而改革,企业的发展模式也要改革,除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优化等问题外,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应成为全社会的焦点。得知水头治污成功、南麂和梅源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他非常欣慰。
  游兆平始终认为宣传工作非常重要。要拉动经济和文化发展,就必须向世人展示一个可供发展的平台,加强和外界交流。平阳文化底蕴深厚,物产丰富,山川秀丽,都值得进一步宣传。
  寸心如炬暖学子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教育界掀起留学热潮,游兆平成为家乡学子到美国的“据点”。无论是在办手续过程中遇到困难,还是在美国当地遇到麻烦,只要力所能及,游兆平对家乡人的帮助从来不遗余力。一些留学生找不到居所,他就邀到自己家里住。许多留学生说起热心、令人尊敬的游教授,就说“我在他家住过”。
  游兆平非常关注家乡学子的素质层面变化。与改革开放之初的留学生相比,游兆平觉得现在的留学生更聪明,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更强,基础知识更扎实,更容易取得学业上的成就,但他也发现令人担忧的一面:孩子们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人际关系处理明显不如美国孩子。对家乡、国家的意识不如老一辈留学生强烈,作风也不扎实。日本留学生在工作学习中关注自己缺陷,中国的孩子却更关注自己的优势,不愿意去佩服别人和承认自己的短处。他认为很多意识是独生子女因素造成的,希望家乡能看到这一点,适当改进教育方式。此外,他还提到当前大部分留学生的英语口语都能达到相应水平,但写作能力却比国外孩子差很多,他提醒孩子们要加强英语写作能力训练。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本书收录了关于平阳历史、文化、人物等多个方面的文章,展现了平阳丰富多彩的人文风貌,其中包括了平阳人心中的“三铺”、两大景区创辉煌、北港古镇水头街、建国前的平阳县委干训班、万全饿病死亡事件始末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黄剑萍
责任者
游兆平
相关人物
桂永清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