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渊源与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495
颗粒名称: 一、历史渊源与沿革
分类号: J802
页数: 4
页码: 51-5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平阳和剧源自马灯戏,经历发展衰落至重建,经历改名、加入改进会,获奖走红,与婺剧合并再分离,最终消失。
关键词: 戏曲剧种 平阳和剧 平阳县

内容

平阳和剧,原称“和调”,为温州地区一大地方戏曲剧种,由平阳民间马灯戏演变而来,流行于温州、台州、丽水和福建北部等地。
  明嘉靖年间(1522—1567),平阳人林椿(又名阿桃)首先组建和剧班社,名为“和合班”,演员都来自民间马灯班,以村坊小调和时调为主要曲调,演出《补缸》、《卖布》、《走广东》、《瞎子捉奸》、《昭君出塞》、《湘子度妻》、《划旱船》等18出小戏。后来不断吸收高腔、昆曲、乱弹等戏曲的剧目及唱腔,使和剧艺术得到充实和发展。
  清道光年间,由于各种戏曲相继发展,和剧曾一度衰落,艺人星散于各地落班谋生。那时平阳流传着“高腔、昆曲、乱弹,和调讨饭”,“身上穿了三件袍,还看见演员腋下毛”等民谚,民间还笑称和剧班是“簟箩班”,由此可见和剧班社处境之艰难。到了清末光绪年间,艺人为了振兴和剧,在平阳新陡门创办和剧学员科班,学员有陈焕昌、陈尤千、傅碎千、陈阿久、杨阿土、徐世勃、林阿水等计有30多人,称“马灯戏馆”。请来徽州艺人徐小山、马四川二先生执教,弃高腔、昆曲,习皮簧,并吸收乱弹部分曲牌和剧目,逐步形成以徽调为主,兼唱乱弹、滩簧、时调的多声腔剧种。接着和剧班社纷纷成立,先有“新阳春”、“老连昌”、“新连昌、“老聚昌”,继之有“新新连昌”、“合记连昌”、“老锦昌”、“新锦昌”、“红舞台”、“鸣舞台”、“老大顺”、“新大顺”等10多个班社,盛极一时。
  民国期间,国民党政府以维持地方治安为由,强制解散民间戏曲班社,和剧艺人流散,有的以卖唱乞讨为生。抗日战争胜利后,恢复了新阳春、胜福连、新明星、新大顺等和调班社。
  新中国成立初期,和剧班社只剩“新大顺”班,经过集中整顿学习,1951年成立“平阳人民地方戏剧团”。有人认为平阳和剧徽调唱腔与金华婺剧类似,更由于温州方言中的“和”、“婺”同音,1953年又将平阳人民地方戏剧改为“平阳人民婺剧团”,加入“浙江婺剧改进会”,次年参加省戏曲观摩演出《断桥:》获好评。
  1954年,平阳人民婺剧团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华东首届戏曲观摩会演”,演出传统剧目《断桥》引起轰动,青年演员陈美娟扮演白素贞,荣获表演一等奖;扮演青儿的陈娟弟荣获表演三等奖。这是建国以来温籍演员首次在会演中获大奖。中国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白云生等在浙江省文化局领导陪同下专程来到剧团住宿地接见陈美娟,并对她在《断桥》中模拟蛇行的“云步”给予高度评价,从此,平阳婺剧名声雀起。
  1955年,省文化局为了加强充实省婺剧团,把平阳婺剧团的青年尖子演员陈美娟调到省团。县人民婺剧团老艺人到处告状,称“陈美娟是剧团的救命旦”,经再三要求,省文化局最后把陈美娟还给平阳。同年,经过总登记,定名为“平阳县婺剧团”。
  1957年平阳婺剧团经过整理改编排演了传统剧目《梨花斩子》和根据《双狮图》改编的《双金印》参加浙江省戏曲观摩会演,陈美娟、庄碎坤、董巨春、章小德等人获得了10多项大奖。戏剧专家们看了金华婺剧与平阳婺剧团后,根据平阳婺剧的表演风格、唱腔、剧目等与金华婺剧有很大差别,省文化局批准重新恢复“平阳和剧”名称,剧团正式定名为“平阳县和剧团”。
  1959年,温州地区文化局为了加强扶植地方剧种,把“平阳和剧团”上调温州,剧团改名为“温州地区和剧团”,归属温州地区领导,1962年,著名和演演员陈美娟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工作者。
  文化大革命期间,和剧和瓯剧合并,1980年又重新恢复和剧团。1988年,由于戏剧不景气,和剧团被撤销,从此,和剧团消失。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本书收录了关于平阳历史、文化、人物等多个方面的文章,展现了平阳丰富多彩的人文风貌,其中包括了平阳人心中的“三铺”、两大景区创辉煌、北港古镇水头街、建国前的平阳县委干训班、万全饿病死亡事件始末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徐兆格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