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濒临消失的地方戏曲剧种——平阳和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494
颗粒名称: 一个濒临消失的地方戏曲剧种——平阳和剧
分类号: J802
页数: 13
页码: 51-6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平阳和剧是温州地区的一大地方戏曲剧种,源自平阳民间马灯戏演变而来,经历了明清民国时期的发展和变迁。其表演特色包括生活化、平民化的剧目和唱腔,粗犷豪放又兼具细腻含蓄的表演风格,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剧音乐包括徽调(皮簧)、乱弹、滩簧和时调等多种腔调,具有独特的音乐表现形式。
关键词: 戏曲剧种 平阳和剧 平阳县

内容

一、历史渊源与沿革
  平阳和剧,原称“和调”,为温州地区一大地方戏曲剧种,由平阳民间马灯戏演变而来,流行于温州、台州、丽水和福建北部等地。
  明嘉靖年间(1522—1567),平阳人林椿(又名阿桃)首先组建和剧班社,名为“和合班”,演员都来自民间马灯班,以村坊小调和时调为主要曲调,演出《补缸》、《卖布》、《走广东》、《瞎子捉奸》、《昭君出塞》、《湘子度妻》、《划旱船》等18出小戏。后来不断吸收高腔、昆曲、乱弹等戏曲的剧目及唱腔,使和剧艺术得到充实和发展。
  清道光年间,由于各种戏曲相继发展,和剧曾一度衰落,艺人星散于各地落班谋生。那时平阳流传着“高腔、昆曲、乱弹,和调讨饭”,“身上穿了三件袍,还看见演员腋下毛”等民谚,民间还笑称和剧班是“簟箩班”,由此可见和剧班社处境之艰难。到了清末光绪年间,艺人为了振兴和剧,在平阳新陡门创办和剧学员科班,学员有陈焕昌、陈尤千、傅碎千、陈阿久、杨阿土、徐世勃、林阿水等计有30多人,称“马灯戏馆”。请来徽州艺人徐小山、马四川二先生执教,弃高腔、昆曲,习皮簧,并吸收乱弹部分曲牌和剧目,逐步形成以徽调为主,兼唱乱弹、滩簧、时调的多声腔剧种。接着和剧班社纷纷成立,先有“新阳春”、“老连昌”、“新连昌、“老聚昌”,继之有“新新连昌”、“合记连昌”、“老锦昌”、“新锦昌”、“红舞台”、“鸣舞台”、“老大顺”、“新大顺”等10多个班社,盛极一时。
  民国期间,国民党政府以维持地方治安为由,强制解散民间戏曲班社,和剧艺人流散,有的以卖唱乞讨为生。抗日战争胜利后,恢复了新阳春、胜福连、新明星、新大顺等和调班社。
  新中国成立初期,和剧班社只剩“新大顺”班,经过集中整顿学习,1951年成立“平阳人民地方戏剧团”。有人认为平阳和剧徽调唱腔与金华婺剧类似,更由于温州方言中的“和”、“婺”同音,1953年又将平阳人民地方戏剧改为“平阳人民婺剧团”,加入“浙江婺剧改进会”,次年参加省戏曲观摩演出《断桥:》获好评。
  1954年,平阳人民婺剧团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华东首届戏曲观摩会演”,演出传统剧目《断桥》引起轰动,青年演员陈美娟扮演白素贞,荣获表演一等奖;扮演青儿的陈娟弟荣获表演三等奖。这是建国以来温籍演员首次在会演中获大奖。中国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白云生等在浙江省文化局领导陪同下专程来到剧团住宿地接见陈美娟,并对她在《断桥》中模拟蛇行的“云步”给予高度评价,从此,平阳婺剧名声雀起。
  1955年,省文化局为了加强充实省婺剧团,把平阳婺剧团的青年尖子演员陈美娟调到省团。县人民婺剧团老艺人到处告状,称“陈美娟是剧团的救命旦”,经再三要求,省文化局最后把陈美娟还给平阳。同年,经过总登记,定名为“平阳县婺剧团”。
  1957年平阳婺剧团经过整理改编排演了传统剧目《梨花斩子》和根据《双狮图》改编的《双金印》参加浙江省戏曲观摩会演,陈美娟、庄碎坤、董巨春、章小德等人获得了10多项大奖。戏剧专家们看了金华婺剧与平阳婺剧团后,根据平阳婺剧的表演风格、唱腔、剧目等与金华婺剧有很大差别,省文化局批准重新恢复“平阳和剧”名称,剧团正式定名为“平阳县和剧团”。
  1959年,温州地区文化局为了加强扶植地方剧种,把“平阳和剧团”上调温州,剧团改名为“温州地区和剧团”,归属温州地区领导,1962年,著名和演演员陈美娟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工作者。
  文化大革命期间,和剧和瓯剧合并,1980年又重新恢复和剧团。1988年,由于戏剧不景气,和剧团被撤销,从此,和剧团消失。
  二、和剧的表演特色
  作为地方戏曲剧种的和剧,它来自民间,服务民间,从剧目、唱腔、表演形式等,非常平民化和生活化,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黄一萍在《温州之戏剧》中对和剧曾有如下描述:“本班以皮簧为宗,唱时较京曲为平,余酷似乱弹。骤聆之几莫能辨焉。曲语鄙俗不堪,大遭上流人士所唾弃。奈以好之者众,营业反胜过其它,岂巴人下里,幸遇嗜痂者耶?其兴之暴,诚非预料,殆平易近人欤。”由于和剧源自民间马灯戏,非常平民化、生活化,具有浓厚的地方气息,在巡回演出中以农村庙会为主。唱白均采用当地半南半北的普通话(艺人们称之“温州官话”),通俗易懂。不过和剧俗中有雅,雅俗共赏,如《断桥》、《双金印》、《樊梨花》、《牡丹对课》等剧目。深受上流人士所赞赏。
  和剧角色行当由简而繁,不断变化发展。明清及民国中前期,全班均为男演员,民国后期始有女演员入班,实行男女合演,人物形象趋于完整。和剧以生、旦、净、末、丑为其基本角色,逐渐衍生分化出武生、娃娃生、刀马旦、武旦、老生、武净、武二花等等,视现场上需要而时有变化。一个和剧班社一般有二十至三十多人,除了十几位演员,还有乐队伴奏七至九人,分管戏箱和打杂人员若干。
  和剧表演艺术,粗犷豪放,兼具细腻含蓄、文武兼长的风格。武戏,常融平阳民间武术于其中,以二人徒手或持械对打见长。武将出场,以迅速后退一步、并亮一高架子来突出人物,与其它剧种站定后前跨一步的表现不同。又如其它剧种一招一式都讲究圆,动作呈连续变化的曲线,而和剧却往往圆中带直,曲线中出现折线和直线来显示动作的力量和感情的强烈,讲究“武戏文做,文戏武做”。如《双金印》中的巡按被恶霸王成明投入“水牢”,遇丁氏相救,二人凭借着一条根本不存在的“绳子”,上拉与下攀,把水牢中青苔丛生、滑攀艰难等情节,通过大跌大落、大歌大舞,粗犷豪放地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同一个戏中,张美英“窥窗思兄”一场,觑、瞄、瞟、视、瞧等一系列细致入微的眼神表演,和虚拟拉窗帘中欲拉又止、欲罢不能的少女内心世界的含蓄复杂心理状态,表演得惟妙惟肖。
  《断桥》中白蛇和青蛇在表演中兼有亦人亦蛇的风格,这主要体现在“蛇行云步”这种绝技绝活上。随着白蛇、青蛇与许仙各自感情的不同,三者相互间形成交插的蹲、跪、仰、俯、倾、斜、跌、叠等各种高难度的步法、身段与舞姿的造型,交替迭起,令人赞叹。由《雷峰塔》延伸派生的《许仙疯癫》是和剧前辈艺人独创的“独角戏”表演,描写许仙因娘子被镇于塔下,神经失常,疯疯颠颠,怀抱幼子(道具)为娘子描容,幼子哭闹拉撒,失去常人理智的许仙,打子、责子、逗子、哭子、笑子、怒子、怜子等一系列唱与表,神态逼真,观者无不心倾意满。
  三、和剧音乐
  和剧声腔,含徽调(皮簧)、乱弹、滩簧和时调,以徽调和滩簧为主。各种声腔音乐在具体剧目上的表现形式各具千秋。
  1、徽调(皮簧)
  徽调(皮簧)是和剧的主要腔调,分西皮和二簧两类。西皮激越奔放,长于表现欢悦、奔放、激昂的情绪,有正西皮、反西皮之分。正西皮有原板、摇板、流水、导板、哭板、慢垛子、紧垛子等板式。反西皮只有原板和摇板两种板式,和剧中使用较少。
  二簧分正二簧和反二簧两种。正二簧(艺人直接称之为二簧),科胡伴奏,板式变化较多,有原板、导板、摇板、回龙、哭板和散板等,唱调醇和,感表色彩深沉凝重,主胡定sol(5)、re(2)弦,其调高为1=bE或1=E。反二簧有导板、原板、回龙和嚣板等板式,唱调旋律低回委婉,感表色彩柔和阴暗,主胡定do(1)、sol(5)弦,调高为1=bB或1=A。
  2、滩簧
  滩簧是和剧的主要唱调之一,多用来表现生活小戏,伴奏乐器以二胡为主,配以三弦、扬琴、琵琶、月琴等。滩簧的唱调有原板、中板、流水、紧板、索调、尾声、美人调、慢板、叠板等形式,部分唱调有男女宫调之分。
  滩簧的文体一般以七言、十言两种句式为唱辞的基本,并以七言句式为广用,以上、下句为一个结构单位(一韵)。一段剧辞可长可短,短可一、二韵,长则十数或数十韵。
  滩簧的乐体,以原板、紧板为基本调,基本调是组连成段的主干唱调,是具完整、稳定性的唱调,可独立成段。另有一些辅助唱调和其它腔句,可自由组合。美人调是和剧滩簧中极为优美而独特的唱调,剧辞中连续叠句,并以旋律的重复完成叠唱。
  3、乱弹
  和剧所唱之乱弹,与瓯剧一样同为温州乱弹腔。和剧用于演唱的乱弹唱调,根据主要乐器的散声、定弦、调高的不同,分为正乱弹与反乱弹两类。
  正乱弹以正原板、二汉两个互补的主干唱调与辅助唱调和腔调组连成套,为“双唱调板套”体。正原板、二汉及辅助唱调流水、紧板共四种,均具有可无限反复的,以双句为基本单位的完整的结构,在配唱本唱辞时,其中每一种唱调均可单独配唱辞段。
  反乱弹的唱调及其腔句大致上是正乱弹相应的唱调及其腔句的在反调上形成的异腔。一般来说,正乱弹旋律具有阳刚之美,反乱弹旋律则另具阴柔的特色。反乱弹以反原板、洛梆子两个互补的主干唱调与辅助唱调和腔调组连成套,为“双唱调板套”体。
  乱弹唱调以正反乱弹这两个“双唱调板套”为其基本,在演唱中,有时还插唱一些特定的唱调,如玉琪、人参、耍孩儿、江西乱弹(吹腔)、八板头以及哭相思等等“昆头”和“昆尾”,从而形成了一些剧目的唱调特色或专用唱调。
  4、时调
  和剧中旧有一类戏,称为“时调戏”。时调者,时兴之杂调戏也,这类戏有《打花鼓》、《浪子踢球》、《走广东》、《荡湖船》、《卖花线》、《小放牛》等。今时调戏早已极少单独演出,其唱调大多数用作插曲。
  时调戏所反映内容,多为民间或底层民众生活,然而也夹杂着些庸俗感。
  四、道具和伴奏乐器
  和剧舞台布置和设置简朴,只有桌披和椅披之类等等。过去的和调班一般有24只特制箱笼,外用铅皮包钉以防漏水,内装各种袍服,其中两只长箱放刀枪及小道具,一只大箱装乐器。
  和剧的伴奏乐器具有浓郁的民间戏曲特色,分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
  管弦乐器在和剧各种声腔中的运用各不相同,极为讲究。乱弹以笛子、板胡为主奏乐器,二胡辅助;徽调(皮簧)伴奏用徽胡(又名小京胡),不用笛子;滩笛伴奏用滩簧二胡(较一般二胡音色稍刚),唱腔伴奏不用笛子,但在演奏牌子时仍用笛子;时调伴奏用笛子、二胡。另外还有唢呐、琵琶、月琴和三弦等乐器视场上需要时增时减。
  和剧的打击乐器以锣鼓为主,是表现各种文武场面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现将打击乐器的类别、演奏人员的分派、锣鼓经的运用等项分述如下:
  单皮鼓:造型与其它剧种的单皮鼓类同,司鼓者为乐队指挥,演奏时用双签击鼓点指挥全场。
  板:又名“三粒”,因用三块檀木或红木制作而得名,由司鼓者兼司,演奏时以左手击板,右手执签,用于唱腔或演奏乐曲时击打重拍。
  扁鼓:较单皮鼓小,扁平面,单面蒙皮,架在单皮鼓架上,由司鼓者兼司,用于乱弹中一般的流水、紧板及较轻快的乐曲。
  抱月:长方形木梆,中间挖空,呈双层,发音较三粒板粗,架在单皮架上,由司鼓者兼司,其作用与板略同,但一般多用于情绪比较激越的场合。
  大鼓:使用较多,由司鼓者兼司,用于气氛激烈或隆重的场合。
  吊钗:架于大鼓上方,用于比较强烈的乐曲,一般多为散板的第一音,和大鼓同时发响,有时也作为风、雨、水声的音响效果。
  特大锣:又叫“筛锣”,锣面直径为一米或八十公分等不同规格,发音低沉,余音长,用于威严或悲壮的气氛,如祭祀、拜印等场合。
  脐锣:又叫“凸锣”,锣面大小规格不一,锣中间一小块突出奶状,所以又叫“奶头锣”多用于寺庙、宫廷音乐及其它特殊音响效果。
  大锣:用于配合各种文武场面,文场所用大锣月面较大,武场所用大锣月面则较小,又叫“武锣”,专人演奏。
  铙钹:与京钹规格同,多用于武场。
  大钹:钹面较铙钹大而薄,约四十公分左右,多用于文戏和唱腔。
  小钹:钹面较铙拔小,用于各种文场牌子或配合武戏中的“走边”等动作。
  以上三种钹均由一人演奏。
  小锣:用于配合各种文武场面,或随鼓点单独配合人物上下场,和小钹配合武戏中的“走边”等动作。
  小月锣:锣面小,平面,演奏时用中指、无名指、小指和手掌控制发音,用于吹打牌子及轻快的乐曲,由打小锣者兼司。
  碰铃:又叫“星子”,用于抒情的慢板。
  汤锣:较小锣稍大,锣面扁平,用于集锦头通中的吹打部分及《秋江赶船》中老船公的唱腔部分等。
  温州艺人习称管弦乐器为“文堂”,打击乐器为“武堂”,所以“武堂”亦为锣鼓的同义词。和剧在徽调、滩簧、乱弹、时调等声腔中,都有部分独立的锣鼓经。如正反乱弹中二汉锣、拨子导板锣、回头锣、原板锣及滩簧戏中的紧板锣等等都是。在实际运用中大致可分为“开通锣鼓”、“唱腔锣鼓”、“曲牌锣鼓”、“表演锣鼓”等项。“开通锣鼓”又分为“锣鼓头通”和“吹打头通”。
  五、和剧的传统剧目
  和剧剧目,早期只有18出折子戏,如《昭君出塞》、《湘子度妻》、《瞎子捉奸》、《捉奸谋夫》、《送亲行礼》、《善恶报》、《浪子踢球》、《荡湖船》等等。
  后经广泛引进吸收,到了清中期,发展到84本老戏。民间把这84本老戏归纳成四句话:“七记八图,四缘三配,三带两剑,二珠三球”。演不了这八十四本老戏,就称不上和调班,“七记”、“八图”剧目更是衡量和剧班社水平高低的尺度。
  和调84本老戏是:牡丹记、银桃记、宝山记、素珠记、千帕记、罗衫记、珠砂记、天启图、西川图、万寿图、二皇图、金鸡图、双狮图、日月图、龙虎图、铁弓缘、画图缘、两世缘、忠义缘、烈女配、龙凤配、乾坤配、还魂带、蓝腰带、乾坤带、雌雄剑、鱼藏剑、碧尘珠、大龙珠、绣花球、日月球、彩郎球、宇宙锋、大金镯、二度梅、九龙峪、铁笼山、借风台、继母贤、永乐亭、双潼台、寿阳关、花田错、下南唐、节义贤、双玉镯、对金钱、状元谱、金蝴蝶、棋盘山、闹琼花、五熊阵、青石岭、翠云宫、洪飞洞、双蝴蝶、江东桥、下陈州、曾头市、玉龙头、七星庙、青龙头、父子会、丝韬党、梅花阁、擒王侯、临童山、绣鸳鸯、闹天宫、玉蜻蜓、铁灵头、九龙灯、蓝香阁、长生乐、三桂花、南楼记、珍珠衫、七封书、玉灵符、大香山、吊龙线、老君堂、感恩亭、双球记。
  和剧在新中国建立之前演出剧目大部分为提纲戏、路头戏,很少有完整的剧本戏,靠老艺人口传身教。为了抢救和剧传统剧目,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温州地区文化局组织老艺人在温州艺人之家,共记录下三百多个传统剧目。八十年代末,又挖掘记录了传统曲牌三百多个。历经四百多年风雨沧桑的平阳和剧,于1988年和剧并入瓯剧之后,从此,温州和剧团消失。
  六、和剧老艺人
  清末有老艺人陈焕昌、陈尤千、徐世勃、陈阿久(和剧陈国荣的父亲)、杨阿土、杨大伦、傅碎千(董巨春的老师)、林阿水等人。
  民国时期有庄碎坤、黄志祥、翁岩华、杨银本、杨大伦、董巨春、刘碎苟、金碎友、陈国荣、杨岳锵、杨锡星、杨乃银、赵阿顶、继而有陈美娟、陈娟弟、章小德、赵关兴、张盈盈、陈仲榜、杨志雄、林岩春等。
  新中国建立之后,董明玉、陈孝锦、廖月珍、杨娟妹、杨金钗、王丽华、蔡炳涨、杨鹤鸣等一批随团培养青年演员。为了振兴和剧,于1956年与1960年招考了两批和剧学员,计有60多人分别进温州戏训班和温州戏校培训,如薛清弟、章世杰、徐朝门、谢安怀、冯彩秋等一批青年演员,分别成为和剧尖子演员。如今这批演员有的早已改行或退休了,由于和剧消失,后继无人。
  如今在平阳只有梅溪和水头等民间职业和和剧团和吹打班中时有听到浓浓乡情的和剧声音。和剧名演员陈美娟主演的《断桥》、《梨花斩子》、《双金印》等戏。至今还深深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人们喜爱的和剧,祈望能得到抢救、传承和弘扬这一历史悠久的地方剧种。
  参考文献:
  1、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浙江卷(温州本14-16)。
  2、中国戏剧志·浙江卷。
  3、平阳文史资料《平阳戏剧古今谈》。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本书收录了关于平阳历史、文化、人物等多个方面的文章,展现了平阳丰富多彩的人文风貌,其中包括了平阳人心中的“三铺”、两大景区创辉煌、北港古镇水头街、建国前的平阳县委干训班、万全饿病死亡事件始末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徐兆格
责任者
林椿
相关人物
陈焕昌
相关人物
陈尤千
相关人物
傅碎千
相关人物
陈阿久
相关人物
杨阿土
相关人物
徐世勃
相关人物
林阿水
相关人物
徐小山
相关人物
马四川
相关人物
陈美娟
相关人物
梅兰芳
相关人物
白云生
相关人物
庄碎坤
相关人物
董巨春
相关人物
章小德
相关人物
黄一萍
相关人物
杨大伦
相关人物
黄志祥
相关人物
翁岩华
相关人物
杨银本
相关人物
刘碎苟
相关人物
金碎友
相关人物
陈国荣
相关人物
杨岳锵
相关人物
杨锡星
相关人物
杨乃银
相关人物
赵阿顶
相关人物
陈娟弟
相关人物
赵关兴
相关人物
张盈盈
相关人物
陈仲榜
相关人物
杨志雄
相关人物
林岩春
相关人物
董明玉
相关人物
陈孝锦
相关人物
廖月珍
相关人物
杨娟妹
相关人物
杨金钗
相关人物
王丽华
相关人物
蔡炳涨
相关人物
杨鹤鸣
相关人物
薛清弟
相关人物
章世杰
相关人物
徐朝门
相关人物
谢安怀
相关人物
冯彩秋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徽调(皮簧)
相关专题
滩簧
相关专题
乱弹
相关专题
时调
相关专题
单皮鼓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扁鼓
相关专题
抱月
相关专题
大鼓
相关专题
吊钗
相关专题
特大锣
相关专题
脐锣
相关专题
大锣
相关专题
铙钹
相关专题
大钹
相关专题
小钹
相关专题
小锣
相关专题
小月锣
相关专题
碰铃
相关专题
汤锣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