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街 瓯闽乡味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486
颗粒名称: 古街 瓯闽乡味长
分类号: K295.5
页数: 2
页码: 27-28
摘要: 本文记述了腾蛟镇原名郑家堡,兼具浙南与闽南乡风,古街古村保留乡土气息,商贸繁荣。腾蛟老街是最热闹的商贸街,明清建筑保存完好,以山区特色商品著称,如豆腐、铁器、炒粉干等,成为山区传统“超市”。
关键词: 腾蛟古镇 历史文化

内容

古镇腾蛟,原名郑家堡,当地人普遍说闽南话,他们的祖先大多为闽南移民,这里同时沿袭着浙南与闽南的乡风习俗。据当地族谱记载,此地形成于东晋,盛于明清,且现代的社会与经济在这里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建国后,瓯南布厂曾在这里办厂多年。改革开放之初,该镇兴起了浙南闻名的三证市场、印刷基地。
  若是一般的古镇,多少会被现代化的建筑、潮流化的生活所冲淡,可是腾蛟的古街、古村落上依然乡土气息浓郁。
  由于这里原来为北港地区的重镇,是本地的鹤溪、凤巢、岭门、龙尾等山区乡的物资集散地,又与瑞安、文成有关乡镇毗邻,多少年来镇上店铺云集,市井繁荣,不是节日的平常,商贸交易也十分的热闹,要是逢年过节,街上更是人挤人。“街上的人流,山边的溪流,从来没有停流,”当地老居民很形象说出了腾蛟镇的人气之旺。
  腾蛟镇上最为热闹的商贸街,叫腾蛟老街。街长两百多米,南北走向,一头连着连接着带溪水,一头伸向镇中心的十字街口,街面上两边的店铺均为二层木结构的房子,典型的明清时期的建筑,是浙南山区保护得最好的一条长街。它的店铺是紧紧相挨在一起的,千百年来一直延续着前门开店,后屋是作坊,楼上住人山区的小农小商品经济的格局。
  这条街与浙北古镇的老街相比,虽然不如其大气,却有瓯南与闽南山区老街的特有的山乡风味。街上店铺经营的全是山头货。腾蛟的豆腐制作在这个街上是一大特色,采用盐卤老豆腐的制作方法,每到此地的游客都要带上几斤五香豆腐干回去。铁器刀具是自家打铁铺里的产品,民间师傅挥动大锤,徒弟拉着大风箱,传统工艺,是腾蛟老街上一道风景线。特别值得一提的,腾蛟的炒粉干,细腻圆润,远近闻名,温州城里各条街巷上都有“平阳炒粉干”的牌子,原产地就是腾蛟镇。竹器编织、南货草药、藕薯粉丝等,使这条街成为山区群众应有尽有的传统“超市”。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本书收录了关于平阳历史、文化、人物等多个方面的文章,展现了平阳丰富多彩的人文风貌,其中包括了平阳人心中的“三铺”、两大景区创辉煌、北港古镇水头街、建国前的平阳县委干训班、万全饿病死亡事件始末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