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钱仓城隍庙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460
颗粒名称: 历史上的钱仓城隍庙会
分类号: K892.29
页数: 14
页码: 75-8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平阳钱仓城的城隍是明洪武年间的进士陈启济,他因政绩卓著、医术高明和修筑城堡的功绩被尊为城隍爷。城隍信仰产生了多种宗教和民俗活动。陈启济的故事体现了古代官员的奉献精神和民众对善行的崇敬。
关键词: 平阳县 城隍庙 城隍庙

内容

城隍庙是古代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城”,为城池;“隍”为护城河。“城”和“隍”都是保护城市安全的军事设施。城隍神,又名“水庸神”,是城市的保护神,源于人们对城墙和城壕的自然崇拜而将其神化。早在周代之前就已开始祭祀“水庸”神,《礼记·郊特牲》云:“天子大蜡八……祭坊与水庸,事也。”《春明梦余录》曰:“水则隍也,庸则城也。此正祭城隍之始。”水庸神被认为是城隍神的原型。后来,对自然神的崇拜逐渐演变为对人鬼的崇拜,城隍被赋予了人格。至少在南北朝时期,民间已经为城隍神立庙供奉。自南北朝以后,“城隍神”一词屡显官编史书。宋以后又演变为管理阴间的父母官。至明代,城隍信仰可谓登峰造极,开国皇帝朱元璋崇信城隍,认为其能“鉴察民之善恶而福祸之”,因此,全国各地的城池广泛建造城隍庙。
  城隍本无姓名,自宋代开始将生前对国家、地方和民众有显著功德而受世人景仰的忠烈奉为城隍神之后才开始有姓名,如邕州城隍苏缄生前就是一位殉节的忠烈,《宋史·苏缄传》记载:“缄殉节于邕州,交州人呼为苏城隍。”各地奉祀的城隍神大多不同,如上海城的城隍是秦裕伯,苏州城的城隍是春申君,福州城的城隍是周苛,杭州城的城隍是文天祥等等。而平阳钱仓城的城隍据说是明洪武年间曾任福建宁德知县的陈启济。
  钱仓城建于明代隆庆五年(1571年)冬,是当时的县令朱东光为防御倭寇而建,属民堡。旧时钱仓有东、南、西、北五座城门,其中西门由于地处两条交通要道,有着两道城门。由于岁久沉陷,当时城墙仅约3.8米高,宽约4.3米,城门洞只有约2.6米高,由于城墙很矮,当地人有“猪娘城”之称,意为老母猪都可以翻过去。而整个钱仓城城区面积很小,只有约0.13平方公里。因此清乾隆年间平阳诗人张綦毋的《船屯渔唱》中有:“动石山中竞胜游,弹丸城郭枕江流”的诗句。1958年以后,城堡逐渐被拆毁,但东门的城门至今尚存。
  由于城隍具有很高的地位,围绕着城隍信仰,便产生了多种宗教活动和民俗活动,除平时入庙进香外,还有诸如“城隍醮”、“三巡会”、“阴阳判”等,时间大多在每年清明节或上元节。钱仓城隍庙的庙会定于清明节,1950年前(含1950年),每逢清明这一天,除内坛法事外,均要举行规模盛大的城隍出巡活动,是日,整个钱仓彩旗蔽日,锣鼓喧天,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历数百年而不绝。
  据当地传说,陈启济又名陈瑞,祖籍福建泉州,其祖搬迁至钱仓城内居住已历三世。陈启济是洪武年间的进士,曾任福建省宁德县知县,在任期间政绩卓著,为当地百姓做了许多善事。后来,陈启济因为在平反冤案中,触犯了权贵而被罢了官。离开宁德回钱仓之日,宁德百姓送他“万民伞”,并夹道送行,痛哭流涕,焚香跪拜,许多百姓跪着牵着陈启济的衣襟久久不放,哭泣之声响传十里之遥。
  陈启济回到钱仓之后,看破朝廷黑暗,无意再入仕途,便信奉道教,研究老庄之学,到处游历名山大川,求仙学道,练就了一身仙术。他博览医经,年轻时曾师从名医,学得一手好医术,回乡后专替百姓治病,对穷苦人家,义医施药,分文不取。其医术高明,药剂灵验,人称华佗再世,名驰浙、闽等地。
  陈启济的最大功劳还在于修筑钱仓城堡。钱仓属浙闽交通要塞,明初,人口众多,商业繁荣,为浙南闽北重镇。但地处江滨,地势较低。境内有梅溪自西北由此注入鳌江,每年台风季节,遭受潮水、山洪袭击,房屋被淹、倒塌。加上倭寇、土匪、盗贼活动猖獗,对当地百姓构成很大威胁,因此,修建一座能抗洪御寇的钱仓城堡迫在眉睫。当时正值明朝开国之初,百废待兴,经济十分困难,虽然朝廷下旨提倡造城筑堡,资金却须地方自行筹集。陈启济见这是保障一方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公益事业,就义无返顾,挺身而出。他在同夫人林良玉商量后,卖去良田两百亩,充作建城资金。此外,他还把自己看病所得诊费全部献作造城资金,一有空暇,还亲自到工地挖泥挑土。陈夫人则每天和一群妇女轮流为民工们烧菜做饭。夫妇俩的义举深为地方百姓所感动,大家积极响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经过几年时间的艰苦奋斗,钱仓城终于顺利建成。
  陈启济为民办事,深受百姓的感恩和拥戴。朝廷闻之,决定重新起用他,钦差传下圣旨,命陈启济立即赴京听调。陈辞之再三,未能获准。一日,陈启济突然不知去向,寻遍城内城外,都不知其下落,于是钱仓人纷纷哄传陈启济已经羽化登仙了。禀报朝廷后,皇帝遂下旨,敕封陈启济为钱仓城隍爷,掌管阴司地府。夫人林良玉贤淑仗义,助夫行善,功德无量,一并封为诰命夫人。从此,城隍庙后殿即塑着陈城隍与林夫人两尊并排端坐的塑像。
  据有关史料记载,陈启济确有此人。明隆庆五年刊平阳县令朱东光原修清康熙间增补之《平阳县志》钞本载:”前仓堡,义民陈启济倡筑。”其后的《康熙平阳县志》、《乾隆温州县志·城池·平阳》和《乾隆平阳县志》都记载钱仓堡为义民陈启济倡筑。在《民国平阳县志·建置·城池》中还有另外一种记载:“钱仓堡,在十三都,明隆庆辛未邑令朱东光捐俸助建,有石刻《钱仓镇落成记》,今圯。”可惜如今《钱仓镇落成记》碑文已佚,无法对这段史实进行详细的考证。只能说钱仓堡为义民陈启济先行倡筑,后隆庆年间时任平阳县令的朱东光也曾捐俸助建。据《民国平阳县志·职官》记载,朱东光为福建建宁府浦城人,为官清廉有政声。但各种志书对陈启济其人却没有留下详细介绍,不过根据“义民”一词可以推断陈启济此人应该只是平民身份。至于后来倡筑钱仓堡的义民陈启济在传说中被当地人附会杜撰成洪武年间福建宁德知县的具体年代,如今已无法考证。据笔者推测,估计是由于年代久远,传说走了样,以讹传讹,将为建筑城池出过大力的义民陈启济和县令福建人朱东光混为一人了。
  钱仓的城隍庙始建时间已经失考,故老相传,自建有钱仓城后不久就有城隍庙了。城隍庙原来位于城里的北门边,距城门不过15米左右。庙共分三进,由门台、前殿、后殿和左右厢房组成,占地面积约为500平方米。其建筑形制,是依照传说中阴间的衙门格式来建的,里面亦设置等级分明的主神、佐神、隶役等,形成一套完整的阴间官吏系统。其中在城隍爷的神座两边还有两副对联:“有良心不必清晨香烛,无天理须防黑夜钢叉”和“世长势短依势难留后势,人多仁少且仁罕有存仁”。1965年,钱仓为建造镇电影院将城隍庙拆毁,1975年,当地信徒在钱仓城外凤山南麓选择了一块地,重新兴建城隍庙。1990年以后,逐渐扩建,又重新恢复原先三进的布局,而且规模比原来的更为宏观。
  旧时,每逢清明节这一天,钱仓城隍庙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抬神出巡,亦叫“出宫”或俗称“抬佛”的游神活动。但由于旧时群众生活水平普遍不高,这项需要耗费很多资金的游神活动并不是每年都有举行。
  据相传,自有钱仓城伊始,钱仓城隍庙会就定在清明节这一天,因为清明日正值一年之春,城隍爷在这一天出巡“游春”,能保佑地方太平,落春时没有虫害,五谷丰登。
  整个庙会是一项涉及面广、头绪纷繁、内容复杂的大规模宗教活动。为此,当地信徒必须推举出一个叫“头家”的相当于现在的理事会形式的机构来组织这样的活动和管理城隍庙庙会的资金收入,然后在具体操作时再由“头家”出面招纳若干帮手实施。
  在清明节城隍爷出巡前七天,要先举行名为“落座”的请神仪式。这一天的凌晨三点钟(即寅时头),先由一个虔诚的男性信徒将城隍爷的神像冬天穿的衣袍全部脱下,用热水将身体擦洗干净,然后换上夏天的衣袍。给城隍爷擦洗身子的时候要紧闭殿门,而且窗户用帘布遮上。换上衣袍后在城隍爷神座前的供桌上摆上“五供”(梨、苹果、香蕉、糕等五样祭品),由正一派道士(1950年前相当时间里由戴日夫担任)举行大约半小时的祭请仪式后,将城隍爷从前殿的神座上请下来安放在銮驾里,称为“落座”。当天凌晨庙里灯火通明,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吹吹打打鼓乐声直至天亮,而当城隍爷“落座”时,更是用俗称“三炮连”的火铳连放三声,鞭炮齐鸣,震耳欲聋。“落座”后,“正牌头家”开始在钱仓等地贴出告示,告知各位信徒。其时,凡是要还“元帅”、“难香”愿及要扮演“印”、“尺”等神灵者,纷纷前来报名。到了清明节这一天清晨巳时头(上午9点左右),城隍爷开始出巡。据当地老人回忆,整个出巡队伍都在500人以上。
  出巡时走在队伍最前面是由一个健壮的男子扛着用竹蔑编成的约两米多高的开路神,这名男子的脸从其空心的腹部露出,以方便走路。紧接着是一个敲大锣和吹长号的,和扛着红、蓝、绿、黄、白等五色旗及高举“肃静”、“回避”等字样的几十面牌子开道的人。然后由乡里十二、三岁的儿童自愿妆扮成的坐在轿子里的六房即六部(礼、吏、户、兵、刑、工)官员。接下来是排成两行的手持、肩扛用锡打制成的24把仪仗兵器的队伍,这些兵器有刀、枪、棍、剑、锤、方天戟等,银光闪闪,十分威武。
  在上述仪仗队之后,是坐在銮,轿里的元帅,脸上涂着白色油彩的是文元帅,涂着红色油彩的是武元帅。这些元帅都是由乡人自愿妆扮。和扮演六房官员的人不一样,扮演元帅的都是那些曾经为病痛困扰着的人,他们都是曾经为了求城隍爷保佑祛除疾病之苦而许下愿要扮演元帅的,如今疾病祛除后前来还愿。元帅的数目是根据每年还愿人数的多少来定,但一般情况也只是三、四尊左右,如1950年那年城隍爷出巡时元帅就有四尊。按照由小到大顺序排列,分别为头尊元帅、二尊元帅、三尊元帅等。这是根据其捐钱数目的多少来决定其排列的顺序的,不过要扮演文、武元帅也是看扮演者自己爱好取舍。其中头尊元帅即正元帅最具威仪,而且诸如点令、交令等程序都是由其发号施令的,他的銮轿排在“殿后”位置,和其他神灵坐的銮轿不一样。为了便于各位信徒瞻仰,头尊元帅坐的是顶上没有盖子的“明銮”,手持宝剑和令旗。为了衬托出头尊元帅的威武形象,还常常会在官袍的肚子位置塞上些物什,使他更显威仪。
  扮元帅的人必须沐浴更衣,且在庙会前七日即城隍爷“落座”的那天晚上开始就得住在庙里,每天晚上在大殿里铺张草席睡觉,不得回家,以示清心和虔诚。在这些元帅的銮轿边上,还分别有四个扮演者的亲戚扶轿。虽然说扮演元帅纯属自愿,但也不是人人都能承受得起的。因为扮演元帅所有的行头包括盔甲、官袍甚至连内衣裤和裤带都必须是全新的,置办这一套行头价格不菲,同时扮演者还得请前来扶轿的亲戚喝酒,这又得一笔开销,因此扮演元帅的非家境殷实者不能为。因此,一些家境一般而又要求城隍爷保佑祛除疾病之苦者,绝大部分许的是扮“枷犯”愿。所以有些年头如果没有还愿者扮演元帅的,“头家”就会出面动员或干脆请人扮演,以确保每年出巡中至少有一名元帅。头尊元帅规定是要坐銮轿的,其他元帅则骑马或坐轿可由个人爱好选择。
  在元帅的銮轿后面,跟着四名身着皂隶服饰的公差(当地人亦称“喊道”),一般由“头家”雇人扮演,他们肩扛一种叫“皂隶竹”的器具,这种器具是用绿竹做成,约一人高,前面开叉,是衙门里的一种刑具。在公差后面的是七名脸上涂着金色重彩的名为“七星”的神灵,为十几岁的小孩子扮演,他们手持一种叫“三棱叉”的器具,这种形似铁叉的器具中套有铁环,上下摇动,哐哐作响,增添了整支出巡队伍的威仪。在“七星”之后又是一大群扛着旗子的队伍。之后又是两顶轿子,坐着两个戴着学士帽和黑色墨镜俗称“印”、“尺”的吏员,在他们前面的案板上还分别摆着城隍大印和神尺。这尺是古代官吏或仵作在办案子时进行测量的工具,比如说人被殴伤,那么就用尺子量其身体几尺几寸有伤等等,以作裁决时的依据。“印”、“尺”是由当地长相俊美,家境较好的八、九、十岁的小男孩自愿扮演的,因为扮演“印”、“尺”是一件很体面的事情,为此他们的亲戚象舅舅、外公等人都会给他们打金戒指或金项链以作为礼物送给他们在扮演“印”“尺”时佩戴。所以这两个小男孩坐在銮轿中时往往都是十个手指都戴满戒指,脖子上还挂着金项链,金光闪闪的,十分惹人注目。
  在“印”“尺”之后的两顶轿子里,分别坐着的是由乡里岁数较长者扮演的土地公公和符史。在土地公公和符史后面是壮年男子抬的大香炉。香炉之后就是端坐在銮驾里威风凛凛的城隍爷。城隍由八人抬着,銮驾边上还有头家和虔诚的信徒扶轿。在銮驾里的神座前还设有供案,上供放着四盘时令水果。在这里要说明的是,供案只有城隍爷和“印”、“尺”才有权享用,而其他的神灵的銮轿中就没有。
  紧跟在城隍爷銮驾后面是两个手持“仪仗扇”护侍的侍卫,其后是一大群身着古代盔甲的武士。其中还穿插着许多手持花灯和踩高跷的人,以及抬高阁、矮阁的。一架高阁分三层,高阁底部基架是由坚固木架搭成,其上竖铁骨为“龙心”,盘绕三层,最高层叫“上盘”,一般是四、五岁左右的小孩站坐其上。小孩的身体固定在铁架上,上体可做诸多动作。在四五米高度的“龙心”上有“爬云梯”、“翻筋斗”等惊险花样。中层称“中盘”,小孩一般五至七岁左右。下层称“下盘”,因离地面较近,孩子年龄不限制大小,他们的身体没被固定,可转动自如。各盘约三、五人。他们都穿着古装袍服装饰,表现戏曲典故中的人物场景,如“唐僧取经”、“牛郎织女”、“目莲担经”等等。抬高阁游行时,左右有家属或青壮男子手持长竿卫护,遇到高阁上的小孩想吃东西的时候,便用长竿叉上盛有果品的篮递给小孩。而“矮阁”形式则较为简单,是在一张大圆桌中心挖孔,竖一矮矮的“龙心”,上面站着古装打扮的小孩。在这些高跷、高阁中间,还行走着一个身材十分高大魁梧的“无常伯”,这个用竹蔑编成的“无常伯”穿着白色的长衫,头顶圆筒形高帽,手里拿着铁链,面目似笑非笑,个子足有三米多高,由一个健壮的男子扛着。而这男子的脸从“无常伯”的腹部露出,以方便走路。
  据当地老人回忆,城隍爷出巡前,要先举行为时约半个多小时的“出令”仪式。“出令”时,扮演头尊元帅的人面朝神座跪在大殿当中,由“赞礼人”(1950年前相当长时间里由吴南风担任)将城隍爷神座前木架上的宝剑和令箭请下来交给他,意思就是从这时开始,头尊元帅将代理行使城隍爷的权利。头尊元帅在接到宝剑和令旗后,面朝神座倒退至大殿门口外才转身离开,当他坐上停在城隍庙前的銮轿时,出巡仪式正式开始。这时,前来围观的的群众早就退到路旁,只见庙宇中门大开,出巡队伍大声呐喊着一路小跑地一轰而出,此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气氛十分热烈。
  城隍爷出巡所经之处,信徒们都在路旁设供案,焚香点烛,跪迎城隍爷銮轿的到来。在出巡队伍的前列,虽设有大香炉供人们插香烛之用,但一个香炉是根本插不下的,信徒们经常是挤不过去。因此,在出巡途中,钱仓的上段、中段和下段的信徒们都要在路当中设案,点燃香烛举行“拜祭”。摆在供桌拜祭的祭品必须是二十四样,分别为牛、猪、羊、马、兔等牲畜和馍糍(年糕)做成的吕洞宾、铁拐李、韩湘子等八仙形状,还有素面、状元糕以及柑橘、苹果、李子等水果,分别放在二十四个一种由八块木板箍成的有八个角当地叫作“阙”的大盘子里。祭品的具体品种没有硬性规定,只要凑成二十四样就可以了,但是有一点必须要遵守的,就是象花生、荸荠等生长于地下的一律不能用,因为长在地下的视为“不洁净”。
  在“拜祭”仪式上,要请一个年高德隆的称“祭礼人”的人来读祭文。在读祭文时,城隍爷的銮轿停在路当中。祭文是用国语念的,用韵文写成,昂扬顿挫,甚是好听。祭礼人一般是由知识分子担任,祭文读得好,文章写的好,表示这个祭礼人有水平,拜祭的人脸上也有光。祭礼人很多时候是请当地人叫“绅士家”的人来担任,“绅士家”一种是指当过县长等官告老还乡的人,还有的是当地有名望的饱读经书的绅士。这“祭礼人”有本地的绅士,也有到外地去请的。这些祭礼人是专门请来的,享受的礼遇很高。据老人回忆,在1950年前,担任过“祭礼人”的有曾经担任过浙江省黄岩县县长的江南江山乡都口(今属苍南县)的汤国琛、钱仓当地文生员温益洪、钱仓小学校长温佰文、钱仓小学国文教师谢新楼等人。
  “拜祭”地点钱仓上段选择在贞节牌坊前,中段和下段都选择在下段一个叫“简祀坛”的平地上(现供销社原址)进行。“拜祭”仪式需半个多小时。由于旧时群众文化程度较低,知识分子很少,因此三段的“拜祭”仪式大都由同一个人承担。
  在城隍爷出巡的庙会上,引人注目的还有许多扮成披枷犯人的“枷犯”。这些“枷犯”并不是庙会组织者叫来的,都是各地信徒为了祛除疾病而在城隍爷前许的愿,如果城隍爷保佑他们病好,他们就还一个“枷犯”。在病好之后,他们就会在清明城隍爷出巡那天前来还愿。据老人世代相传,有史以来,每年在城隍爷庙会上还“枷犯”愿的都在一、二百人以上,其中以平阳县南片人居多。
  扮演“枷犯”是要收费的,据老人回忆说,当时扮一个“枷犯”要向城隍庙会“正牌头家”交银洋一元,上不封顶。交了钱登记完后,庙会“正牌头家”给他两张上印有“城隍司大神封”字样的封条和一付木枷。在城隍爷出巡的这一天,这些信徒就自动戴上贴有封条的木枷或跟在浩浩荡荡的出巡队伍后面,或事先在城隍爷必经之路两旁的房子里等待,等城隍爷銮轿过来后再跪在路旁迎接。在这一天“枷犯”还要经过元帅“点犯”这一道程序才算完成还愿的使命。
  在城隍爷出巡的队伍中,有一种最引人注目的人,这就是扮演“难香”的人。扮演“难香”要用很长的针线穿过两只手臂、手腕部位的的皮肤下,然后在线的下面挂上一个焚着香的小铜香盆,两臂平伸,在城隍爷前面的队伍中行走。因为要自始至终地跟随出巡队伍行走,时间差不多要七个小时,为了保持两臂始终处于平伸状态,还要在两臂之间用木条和绳子捆扎。扮演“难香”的人也是因为疾病曾经许过愿的,为了能早日痊愈而采取这种肉体受难的方式来表示虔诚的愿望。在手腕皮肤下穿针引线要快速以减少痛苦,又不能碰到经脉,需要有很高的技术。每次出巡队伍中扮演“难香”的人位数不拘,但起码要有一个。由于扮演“难香”经受的是常人难以忍受的肉体痛楚,因此如果不是因为自己或者亲人患上久治不愈的重病要祈求城隍爷保佑而又有很坚强意志力的人,是不会扮演这种角色的。所以在有些年头就会出现没人自愿扮演“难香”的情况,这时庙会“头家”就得去本县北港等地请人扮演。
  城隍爷出巡的那天中午,在钱仓镇东门外的“何公祠”前事先搭起的“点犯亭”的高台上举行“点犯”仪式,而“枷犯”不需到场。在仪式中,扮演头尊元帅的人高高坐在台上,一名捧着“枷犯”花名册的“书吏”打扮站在元帅旁边。一名背部衣服上有个“勇”字的俗称为“喊道”的公差打扮的人跪在前面。当书吏对着花名册大声喝着每一个前来还愿的“枷犯”名字时,公差大声代为跪答:“到”,意思是这些“枷犯”已经前来赎罪了。然后“头尊元帅”拿起朱笔在纸上一勾,表示城隍爷已经免了这个扮作“枷犯”人的罪了,也表示这个“枷犯”今年这个愿已经还清。过去由于一些扮演头尊元帅的人不识字,因此,不要求头尊元帅的朱笔要勾在名字上,而只要在空白纸上象征性地勾一下就行了。
  在举行完“点犯”仪式后,城隍爷就结束巡视“归宫”了。在“归宫”时,城隍爷的銮轿方向要倒过来抬的,在整个出巡仪式上,城隍爷都是不能面朝城隍庙方向的。在即将接近城隍庙时,众抬轿的人齐声大喝,分开人流,一路小跑,快速将銮轿抬入大殿,当时气氛紧张而令人亢奋。銮轿抬入大殿安放好后还要举行“缴令”仪式,一直面朝神座跪着的头尊元帅将宝剑和令旗交还到“赞礼人”手里,然后由他重新安放在神座前木架上,表示头尊元帅已经顺利完成了任务,现在又将权限交还给了城隍爷。之后,头尊元帅起身,同样也是面朝神座倒退到大殿外面后才转身离去。整个隆重的出巡活动至此宣告结束,结束时间大概是在申时中,即下午三点半到四点左右。
  城隍爷出巡的路线是由城隍庙所在地的北门开始出发,先后经过西门、东门后再由东门返回北门,距离全长七里多。由于整个出巡活动过程中的“落座”、“点令”、“拜祭”、“点犯”、“缴令”等仪式耗时甚多,而且出巡时行进十分缓慢,因此整个出巡活动时间在六、七个小时左右,中间不休息、不吃饭,但可自带干粮。在举行完“交令”仪式后,城隍爷的銮轿就停在大殿内,一直到七天后再用猪头、猪肝各一副和江蟹、肉、鸡等三牲福礼及五样水果做祭品,由正一派道士进行祭礼并敬颂上座安位祭词后再请城隍爷上座,称为“安位”。而在这七天期间,城隍庙大门紧闭,并用封条将大门封上,任何人不得出入。
  城隍庙会与戏班密不可分。在庙会期间,扮演神灵需要很多行头,而这些在戏班里都是现成的,因此需要向戏班借用。在城隍爷出巡前的三天时间里,还要请戏班在城隍庙的戏台上唱戏娱神。
  随着钱仓城隍爷出巡仪式为主的庙会的进行,同时也形成了一个以民间物资交流为主的“会市”(集市)。因为清明过后就要进入农忙季节了,所以这一天从四面八方赶来买农具的人特别多。同时由于这一天是清明祭祖扫墓的日子,钱仓的山上坟墓众多,这一天各地来扫墓上坟的继而借此赶庙会的人络绎不绝,所以在过去,钱仓城隍庙庙会是极其热闹的,前来参加庙会的人熙熙攘攘。
  如今,城隍爷出巡的仪式已经不再,除了清明节这一天群众自发举行的民间物资交流的“会市”一直延续至今外,只有一首反映旧时城隍爷出巡情景的民谣还在民间流传:
  “钱仓清明大放灯,黎民百姓人挤人。
  大街搭布幔,店口挂圆灯。
  有班抬台阁,有班走马灯。
  鳌山①多整齐,高跷街上行。
  八蛮同五凤②,高阁扮出神。
  有班扮洋戏,胡琴③后面跟。
  肩背囡少年,媛女提手巾④。
  土地庙排殿⑤,城隍庙迎神。
  “无常”衣穿白,“七星”面带金。
  元帅身骑马,威风杀气腾。
  幼童扮印尺,土地扮老人。
  有班扮枷犯,榜插背脊身。
  头排对漆字⑥,旗号翻青文⑦。
  琴箫并鼓乐,火炮⑧最惊人。
  城隍上銮驾,保卫多少人。
  金炉香巍巍,仗扇后面跟。
  前吹并后迎,只向大街行。”

附注

①鳌山,灯景的一种,即把各种灯彩堆迭成一座山,象传说中海中大鳖——鳌的形状,故称。旧时,以竹为框架,前面扎起一个鳌鱼头,张着大嘴,后面扎一条鳌尾.中间配以各种纸扎的楼台亭阁和历史人物,其整体高约三米,宽约二米,长达五、六米,如一条游动的大鳌鱼。 ②八蛮同五凤,是扮演的戏文中的人物。 ③胡琴,二胡和弹拨乐器。 ④是高阁上的情形。 ⑤土地庙前戏台有当地名拳师和徒弟在那里表演拳术。 ⑥对漆字,是形容队伍前排举着的是一对对用漆写的“肃静”“回避”的牌子。 ⑦有些旗子上印有青色的文字。 ⑧火炮,即俗称“三炮连”的火铳。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二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二辑》

本书收录了《我县早期创办的三所学校》《致力于温州蚕桑教育的周宏毅》《台湾幼儿教育专家苏爱秋》《我与平阳老年大学》《平阳戏剧古今谈》《越剧名演员陈剑秋》《平阳木偶名师许家卿》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奋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