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头一支“嘭鼓”一张家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455
颗粒名称: 平阳头一支“嘭鼓”一张家田
分类号: K825.78
页数: 5
页码: 55-5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平阳著名渔鼓艺人张家田,自学成才并创新,以嗓音好、表演生动著称,演唱遍及闽南话方言区,为传统曲艺传承作出贡献。
关键词: 张家田 平阳渔鼓 曲艺传承

内容

“嘭鼓敲起闹嘁嘁,平阳算来头一支。若谁比我敲得好,情愿跟伊学三年。”
  这段至今还在水头镇凤湾村村民中流传的脍炙人口的话,说得便是当地已故的渔鼓艺人张家田。
  张家田,又名家钿、玉期,1917年出生于水头镇凤湾村。家田六岁时父亲亡故,母亲洪氏为了抚养两个儿子,从鹤溪镇秀溪村招了一个名叫苏荣化的男子入赘。后因其三叔张乃潮脾气暴躁,两家不合,其母和苏荣化迁居秀溪村,兄弟俩遂由三叔张乃潮及祖母抚养成人。张家田天资聪颖,年幼时读过两年私塾,能够识文断字。据族人回忆,张家田从小爱好民间曲艺,自己劈竹做了一支“嘭鼓”,学唱“门头词”。十五、六岁娶亲后便自立门户。为了生计,常以唱“门头词”换些番薯丝度日。终因家境贫寒,妻子被迫改嫁。
  抗日战争期间,张家田二十多岁时被国民党抓了壮丁,部队到了温州遭到日本飞机轰炸,新兵四处逃散,张家田也乘机逃回家乡。不久,他拜在桥墩凤岭村(今属苍南县)人称“凤岭金”的渔鼓老艺人柯阿金门下,正式学唱“传书”。
  渔鼓,是从闽南传入的一种独具风韵的曲艺形式。广泛流传于平阳、苍南、洞头等地的闽南话方言地区。渔鼓演唱方式有两种,一为”门头词”,一为唱传书,都由一人单独演唱,生、旦、净、末、丑一身兼。渔鼓伴奏乐器简单,只有一鼓一板。鼓为一截长80厘米,直径约10厘米的毛竹筒,筒中打通,下端蒙着生猪板油薄膜;板为两块长10厘米,由茅竹所制的竹片。艺人演唱曲目时,端坐于高处的竹椅上(以桌子搭台),将竹筒斜放在左膝盖上,以左肘护住,右手拇指按住竹筒下端,其余四指轻轻而有节奏地拍打着蒙皮,发出“嘭、嘭”之声(故渔鼓俗称“嘭鼓”);左手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则捏着两块竹片(即板)打节拍以助气氛。渔鼓的唱、道、白纯用闽南话,以唱为主,道白不多,唱词基本为七字句,但押韵不严格,为了表达某种特定的情调和氛围,也间以五字句和十字句。渔鼓演唱的内容主要是传书和民间故事,如《岳飞传》、《林钟英告状》等,演唱的曲调以高昂雄浑见长,且尾声悠长,别具一格。其中,演唱“传书”时,先起词头,或一首诗、或一笑话、或一谜语,略同宋元话本的“头回”。
  唱渔鼓在旧社会往往是走投无路的人学的一门谋生的技艺,而且多数是盲人,南宋诗人陆游诗“夕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争唱蔡中郎”中的“负鼓盲翁”正是唱渔鼓的民间艺人。过去一些渔鼓盲艺人,白天手搭妻儿肩头,走村串户唱“门头词”,以求人家的施舍。也正因为如此,张家田学唱渔鼓便遭到了其养父张乃潮的极力反对,他说,我们家是生员后代(家田祖辈张宏桐,是凤湾村历史上第一个生员),你这不长进的东西,学什么不好,偏偏要学这“讨米”(乞丐)活?有好几次拿着柴刀追打张家田,张家田逃出家门后好多年不敢回家。
  张家田跟随“凤岭金”学艺,由于他天资好,刻苦学习,且有一定基础,不到三年就把师父肚里的传书“挖空”了,有文化基础的张家田还把学到的唱词工工整整地记录在本子里。张家田“嘭鼓学大支”出师后,演唱的第一部传书是《岳飞传》,在水头镇詹家埠村一连唱了十夜,听众越听越多,大家都夸奖这个后生仔“嘭鼓”唱得真好。
  张家田每天晚上都要演唱三个小时以上,但从没倒嗓。据听过他的“嘭鼓”的人回忆,张家田嗓音好,吐字清,字正腔圆,而且在演唱和道白中,能淋漓尽致地描摹曲目中各种人物的音容笑貌,并能借助伴奏乐器——鼓和板的轻重徐疾、跌宕多变来烘托气氛,表达喜怒哀乐等情感,从而使听众能恍若身临其境,深受感染,因此很快就声名鹊起,唱到哪里,红到哪里,平阳县的北港、南港(今属苍南县)、洞头县乃至玉环县、温岭县、福鼎县一带的闽南话方言地区到处有人来请,成为当时公认的“头一支嘭鼓”。家田的第二个妻子就是他在凤卧马头贡唱“嘭鼓”后认识,并在三十岁那年娶来的。
  张家田演唱的传统词目有《岳飞传》、《龙凤再生缘》、《隋唐演义》、《薛仁贵征东》、《薛仁贵征西》、《薛仁贵征北》、《粉妆楼》、《万花楼》、《五虎平南》、《五虎平西》、《绿牡丹》、《南京王状元》等,还有根据本地民间故事改编的《林钟英告状》、《高机吴三春》等。平时他把师父口授的传书故事中的精华部分摘录下来加以改编,从而使内容更加引人入胜。每次登台演唱传书时,远近村子的男女老少都会慕名而来,醉心聆听。张家田唱“嘭鼓”的名声越来越大,终于也为一向反对的养父张乃潮接受,他说:“想勿到家田这仔嘭鼓会唱介大支。”于是经常饶有兴趣地搬张凳子去听。
  张家田共生养有二子一女,为了养家糊口,他终年辗转于平阳的北港、南港和洞头等地“唱嘭鼓”,常常是个把月才回家一次,将“唱嘭鼓”的收入交给妻子,住不到两三天又出外演唱。
  1957年平阳县成立曲艺木偶协会,下设鼓词、渔鼓、木偶三个分会,其中渔鼓分会会员27人,在曲艺界享有盛誉的张家田被推选为渔鼓分会会长和协会副主席,此后还加入中国曲艺家协会浙江分会,还多次参加温州地区和浙江省曲艺观摩会演,得到了省、市曲艺界的很高评价。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以“唱古书”为主的渔鼓被作为四旧遭到禁止。为了生计,张家田除了在家种田外,农闲时捕鱼为生,期间还到詹家埠一家金刚砂厂帮忙。文革后期,张家田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借鉴样板戏编写了《林海雪原》、《沙家浜》、《红色交通员》、《苦菜花》、《红色娘子军》等现代革命戏渔鼓词目进行演唱,使渔鼓得以重生,当时凭着县主管部门开的介绍信,到我县一些学校演唱。只是,这些带有浓重政治色彩的俗称“现代书”的渔鼓词目不得群众欢心。粉碎“四人帮”后不久张家田又恢复演唱深受群众欢迎的传统传书,直到病故前四年因体衰多病不能登台才终止。
  张家田一生收过十多个徒弟,有凤卧镇塔边村的纪孔珊、南湖乡的林开江(已故)、龙沙乡沙坡村(今属苍南县)的周超涨等人,其中周超涨得其真传。周超涨是个盲人,在几个徒弟中,张家田对其特别予以关照,为此其它徒弟颇有微辞。家田说:超涨眼睛瞎,已经是很苦了,我们应该多照顾他才是……
  1986年,张家田因病去世,享年70岁,留下生前用过的一支“嘭鼓”和一些生前录制的传书演唱磁带。据张氏族人说,在张家田去世之后几年时间里,他的遗孀经常独自默默地听他生前演唱的磁带,有时听着听着,不禁泪流满面。
  “人亡曲散,人走艺亡”。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包括渔鼓在内的我国民间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近些年来,张家田的徒弟们也因为没有人请演唱而放下了“嘭鼓”,改行营生。况且他们大都已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渔鼓艺术后继无人,正濒临消失的境地。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二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二辑》

本书收录了《我县早期创办的三所学校》《致力于温州蚕桑教育的周宏毅》《台湾幼儿教育专家苏爱秋》《我与平阳老年大学》《平阳戏剧古今谈》《越剧名演员陈剑秋》《平阳木偶名师许家卿》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张雷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