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452
颗粒名称: 木偶戏
分类号: J825
页数: 3
页码: 46-4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平阳木偶戏历史悠久,起源于宋末,兴于明清,技艺精湛,种类繁多,对地方戏曲发展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平阳县 木偶戏 文化传承

内容

木偶戏又称“傀儡戏”。种类繁多,有提线傀儡,布袋傀儡(又称掌上傀儡),杖头傀儡,肉傀儡,窟儡子,药发傀儡、水傀儡等。
  木偶戏的起源很早,焦循《剧说》引唐杜佑《通典》说:“窟儡子”,亦称傀磊子,本丧雅也,汉末始用于嘉会,北齐高纬尤为之,今俗悬丝而戏,谓之偶人,亦傀儡也。”《幼学琼林》里载有:“汉陈平创造木偶以解白金之围。”唐玄宗李隆基曾题诗形象地描写看木偶戏的强烈感受:“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到了南宋,木偶技艺已从宫廷传入民间,《武林旧事》里提到杭州民间木偶艺人王宗喜、王森都等人。在距临安(杭州)城20里处的铁板桥头,兴起了传授木偶技艺,制作木偶头像,木偶戏装道具等市场,人称这些木偶师傅为“老郎”。
  随着北方金兵入侵,步步紧逼,南宋小朝廷从临安(杭州)迁徙至温州,大批杭州民间木偶艺人随之南下,木偶技艺也随之传入温州民间。南戏《张协状元》第35出有一段借鉴木偶戏“舞鲍老”的舞蹈场面。宋陈师道《居山传话》录杨大年《傀儡诗》:“鲍老当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当,若教鲍老当筵舞,转更郎当舞更长。”《鲍老和郭郎都是傀儡戏中丑当称呼》。
  明姜准《歧海琐谈》载有:“山人黄子复擅巧思制木偶,运动以肢,无异生人,尝刻美人手捧茶托,自能移步供客,客举瓯啜茗,即以立待,瓯返于托,即转身向内而入。又刻为小者,置诸席上,以次传觞,其行止一视觞之举否,周旋向辈,不须人力。”由此可见当时温州傀儡戏之精湛。明朱谏《观傀儡戏十首》之一写道:“小女群看傀儡场,风飘彩袖各郎当,锦棚不觉灯花落,又报东方晓日光”。以此可证明温州民间木偶戏始于宋末,兴于明。
  清郭仲岳《瓯江竹枝词》:“台前灯彩衬高低,串客衣冠亦整齐,傀儡登场卑一笑,有人暗里费捉携。”到清朝,温州民间木偶戏大兴,平阳木偶戏始于南宋,兴于明清。到了清末明初平阳古鳌两岸平原人口较集中地区兴大班,即高腔、昆腔、乱弹、和调人演大班,在南北港山区农村大兴木偶班。麻步、水头、闹村、山门、南雁、顺溪、腾蛟及灵溪、桥墩、矾山等乡镇,木偶班社星罗棋布。如麻步许仁都一家父子两代组成“乐声社傀儡公班”最为出名,演红浙闽两省,还曾渡过台湾海峡到台湾巡演,麻步浦口村蒋朝棋一家五代传演木偶戏,顺溪岭间后山卓思方木偶戏一家三班,现已沿传四代,青街周岙李祖同一屋三班木偶班,水头闹村北山村吴帝畔、吴王脉、吴王银也是一家三班,矾山南堡岭脚村、全村只有40来户人家,竟有20多人从事木偶,成立三个木偶团,其中一个班是畲族所办。布袋木偶在水头、腾蛟、麻步、山门、灵溪一带那就更多,那是1人一个布袋班(担),特别在边远偏僻山区农村,到处均可演出。有关平阳木偶戏的详情本人已撰文在《平阳文史资料》第21辑刊载,恕不赘述。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二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二辑》

本书收录了《我县早期创办的三所学校》《致力于温州蚕桑教育的周宏毅》《台湾幼儿教育专家苏爱秋》《我与平阳老年大学》《平阳戏剧古今谈》《越剧名演员陈剑秋》《平阳木偶名师许家卿》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