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450
颗粒名称: 京剧
分类号: J825
页数: 3
页码: 39-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京剧在温州历经兴衰,现有业余京剧社和京剧爱好者推动其传承发展,多次获奖并受央视关注。
关键词: 温州京剧 历史沿革 传承发展

内容

京剧传入温州地方约在清光绪二十年(1894)之后,当时称“新戏”,大部分由外地戏班前来演出。清宣统元年,温州创办“尚舞台”,接着瑞安创办《琴娱社》,乐清“女子剧社”、永嘉“天声舞台”、平阳由县城一位戏剧爱好者中医师祝筱亭,在城关筹募资金创办“改良会”,又名“文明舞台”,招收了几十名青少年学员,到北京请来一位外号叫“大猫骨”的京剧艺人执教。由于师资优良,教学严谨,培养出大批优秀京剧演员,如老生阿崇;大花脸阿辣、小花脸漏斗余、蔡森等等,京剧在平阳一枝独秀。“九·一八”事变后,剧社解散,大批刚培养出来的演员分别转入“金福连”、“大三庆”、“大高升”等知名班社,担任了主要演员。
  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平阳较出名的京剧演员有丑角演员陈哈哈、老生王国亭。抗日战争期间,为了宣传群众抗日,在平阳县城以尤葆枢为首,京票陈乐书、陈公申、宋颂三、陈允强、郭尧等人成立了“复兴京剧团”,演出了老舍编的《忠烈图》等剧目。到了四十年代,由于时局动荡,戏剧演出受禁,许多戏剧班社销声匿迹。
  解放后,戏剧艺术事业又有了生机和希望,各剧种纷纷组班,恢复演出。1950年平阳京剧艺人刘云生、王国亭、陈哈哈和王海涛、胡岩童、胡春雷、林桂春、王银龙、黄少朋等人,在平阳重组京剧“金福连”,1952年易名为“温州红旗京剧团”,1955年经省文化局批准落实平阳,改名为“平阳京剧团”全团有演职员68人,生旦净末丑各行当齐全。当时常演剧目有:《封神榜》、《甘露寺》、《失空斩》、《铡判官》、《九江口》、《拾玉镯》、《法门寺》、《闹龙宫》等。1956年秋,还招收了杨小静等一批随团培养学员。1958年上海市京票红角张和琴、张和兰两姐妹落实平阳京剧团,演员增至78人。
  1958年,剧团开始演现代戏,由郑立于、鲍超等人创作的现代革命题材戏《浩气长存》,在浙闽边区演出,受到群众的欢迎。
  1960年,平阳县文教局为了培养剧团接班人,在全县招收了60名学员(京剧30名,越剧30名),集中在平阳文化馆举办京、越培训班。
  1964年7月,平阳京剧团排演的现代戏《霓红灯下的哨兵》,参加温州地区现代戏观摩演出,获得大会高度好评,在温公演时场场满座。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剧团停演。1969年3月,平京全体演职员参加温州地区京剧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搞斗、批、改。一代京剧名丑陈哈哈被迫害自杀身亡。同年11月学习班结束,地区决定把部分青年演员留温充实温州京剧团,其余人员回平阳。由平阳县革委会抽调平京、平越部分青年演员,并向社会招考部分学员,于同年11月24日成立“平阳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直至1978年4月撤销县文宣队,恢复成立“平阳京剧团”。
  1981年平阳分县。1982年平阳京剧划归苍南县,改名“苍南京剧团”,由于演出不景气,1988年,苍京解散,演员分配各企事业单位。
  1991年,由平阳城关钟表店薛德锁一把京胡起家,会聚了一批京剧爱好者,1992年,在县总工会的支持下,成立了“平阳县职工业余京剧社”。是年,薛因患脑溢血去世,由董伟桐任社长,陈德言为副社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中京剧爱好者60多人组成。其中有三、四十年代京剧名票彭萱茹、李文年等,有来自苍京解散后分配平阳工作的张晓微、刘琴芬、林万明、张照德等人。
  京剧社成立十多年来,为振兴京剧,他们自筹资金,不惜辛劳,利用业余时间排演了《柜中缘》、《智斗》、《大登殿》、《拾玉镯》等20多出京剧折子戏,还排演了新编京剧《秦香莲》、《八珍汤》、《狸猫换太子》等大型京剧。他们不但自我娱乐,还组织到各地进行巡回演出,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分别于1999年与2003年两次参加全国京剧票友艺术节演出并获奖。任勤武、林存珊、郑新新、张晓微、刘琴芬、李敏茹等人还被央视“戏中有戏”栏目邀为嘉宾。中央电视台《戏剧采风》栏目摄制组还专程来平录制了《京韵京腔在平阳》等专题,在央视一、三、八频道多次滚动播放。
  现在,县职工业余京剧社,除了老京票外,一大批年青京剧爱好者正在脱颖而出,如郑新新、朱敬辉、刘琴芬、张晓微等人,多次参加省市会演并获大奖。还有县老年大学专门开设京剧班,县老龄委成立了“夕阳红”京剧俱乐部。鳌江、萧江、水头等镇京剧爱好者也都成立了京剧票友组织,为振兴京剧、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作出了贡献。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二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二辑》

本书收录了《我县早期创办的三所学校》《致力于温州蚕桑教育的周宏毅》《台湾幼儿教育专家苏爱秋》《我与平阳老年大学》《平阳戏剧古今谈》《越剧名演员陈剑秋》《平阳木偶名师许家卿》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