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戏剧古今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447
颗粒名称: 平阳戏剧古今谈
分类号: J825
页数: 15
页码: 34-4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平阳戏剧历史悠久,昆剧、和调等剧种盛行。昆剧曾辉煌但逐渐衰落,而和调班则起源于民间马灯调。历经变迁,昆剧在平阳舞台上几近消失,而和调班仍传承发展。
关键词: 平阳戏剧 昆剧 和调班

内容

平阳戏剧历史悠久,南戏在温州形成后,平阳戏剧活动就很活跃,有昆腔、高腔、乱弹、和调、后期又增加了京剧、越剧。木偶戏在平阳乡村更是星罗棋布,遍地开花。据民国27年(1938)统计,全县有戏台366个,戏班演出活动频繁,和调班就有十多个。
  平阳人喜欢看戏,也喜欢演戏,素有“平阳出戏子”之说。平阳无愧是温州南戏故乡之一。今将昆剧、和调、京剧、越剧和木偶戏在平阳古今史况采撷如下,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昆剧
  平阳戏剧资料,很早便有文字记载流传下来,上溯清乾隆时,平阳人贡生张綦毋《船屯渔唱》(抄本现存平阳图书馆)诗载:“儿童唇吻叶宫商,学得昆山弋阳腔,不用当筵观鲍老,演来舞袖亦郎当。”时人杨士炳观小儿班演出载文,“衣冠俨具成人状,口带乳香歌乐府。”可知当时除成人班社演出外,为培养戏剧接班人,乡村纷纷创办儿童戏馆。
  在清乾隆、嘉庆年间,由于乱弹、和调的兴起,昆剧逐渐走向衰落。擅演乱弹班小生出身的平阳叶良金,人称“蒲门(今苍南蒲门镇)生”,于清同治年间,为重振昆剧,与杨盛桃(平阳金乡人,今属苍南)、蔡阿种(乐师)、陈银桃(平阳人)等20多人组成“同福昆班”,分散在各班的昆剧演员纷纷来归,他们演艺精湛,剧目丰富,叶良金还亲自编写《花鞋记》、《杀金记》、《恶蛇报》等剧目,这些剧目至今还被永嘉昆剧团保留。叶良金还亲授学生徐郑、炳虎、邱一峰等多人。叶良金正在演得大红时,由于劳累过度,32岁时英年早逝。全团演职员为他的逝去,悲痛莫极。杨良金逝世后,由该班台柱演员杨盛桃接任班主。于清光绪20年(1894)杨盛桃由演旦角改演生角,改班名为“新同福”。
  杨盛桃,人称“阿桃儿”,他所扮演的角色,不论是旦角,还是生角,都十分认真,且能随机应变。薛钟斗在《戏言校记》中曾记过他演出中的逸事:一次与炳虎同台,炳虎扮考官,桃饰考生,炳虎忽然发一联曰:“雨打桃花落”,命杨盛桃应对。杨对这突如其来的命题,一时不知所措,环顾左右,只见田中油菜花成云,即对曰:“风送菜子香”。观众极为叹服。“同福”与“新同福”演员阵营整齐,演艺水平高,堪称当时浙南戏班之冠。
  阿桃儿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做过六十大寿后,遂出舞台,精心传授学生多人,如昆剧名旦高玉卿等。
  特别受人赞颂的昆剧旦角高玉卿,人称“大娒旦”,平阳昆阳白石河人,他原以裁缝为业,18岁时进平阳“如意乱弹班”学旦角,因其扮相俊美,嗓音甜润,名噪一时,后成为昆剧旦角中的台柱,民间有谚:“看了大娒旦,三天不吃饭。”
  高玉卿戏路较宽,在旦行中如正旦、贴旦、悲旦、花旦各角色都能得心应手,他在《摘桂记》中《打肚》一出最负盛名,“大娒旦打肚”在浙南一带几乎家喻户晓。
  在上世纪30年代初,他因右腿患风湿性关节炎,举步艰难,不能登台演出。当时的“新同福班”鉴于他的名声,请他随班以壮声威。一次在台州演出《琵琶记》,由他亲授一位姓陈的弟子饰赵五娘,演至“吃糠”一出,台下观众齐声呼喊,要求“大娒旦”登场,掌班阿桃儿无奈,只得让高玉卿带病拄着拐杖出场。他一出场,台下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一出《琵琶》三根杖,赵五娘有三条腿”被传为梨园佳话。
  据《温州文化艺术史料》记载,高玉卿门下弟子不下200人。如永昆的名旦角章兴娒、李魁喜、周云娟等,为温州昆剧的传承与振兴,都作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
  民国23年(1934)平阳宜山人(今属苍南)陈青锁出资创办“江南春儿童昆剧社”,招收一批十二、三岁儿童,自任教师,同时聘请昆剧老艺人任教,先学《荆钗记》、《合莲花》、《匿锁记》、《金麒麟》等四本作为昆剧启蒙戏,于次年正月在宜山镇正式演出。还在温州《瓯海民报》上刊登启事,于温州、鳌江、宜山设联络点,承接业务,并在浙江省戏曲界率先聘请法律顾问。当时,由于京剧迅速兴起,又聘请京剧教师,学习京剧《四杰村》等折子戏,插在昆剧正本戏演出之前,易班名为“江南春”,曾一度演红瓯江南北。由于“七七事变”,国人奋起抗日战争,当时平阳县政府以加强地方治安为名,禁止班社演出,“江南春”勉强支持到民国29年(1940),终于解散。
  解放后的1951年,“江南春”与“新同福”、“新品玉”、“一品春”等昆剧班星散的艺人,组织成立“温州地区巨轮昆剧团”,1954年剧团登记时,划永嘉县称“永嘉昆剧团”。因此,永嘉昆剧团老艺人大部分来自平阳。
  由于平阳人对昆剧感情深厚,在“四人帮”粉碎后,1979年,平阳昆剧老艺人周运沾等联络十七位昆剧的老前辈,自已筹集资金在平阳沪山(今属苍南县)招考了12岁至17岁学员,创办昆剧学馆,但由于经济拮据、生计艰难等种种原因而解散。此后,除一些民间吹打班在红白喜事时偶尔座唱几段昆曲外,在平阳的戏剧舞台上昆剧几乎销声匿迹。
  和剧
  平阳和剧,原称“和调班”,是由平阳民间马灯调演变而来,富有浓厚的平阳民间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流行于温州、台州、处州及福建的闽东一带,是温州地方一大剧种。
  和剧始于明中、后期,平阳人林椿、又名“阿桃”,是他首先组班,名为“和合班”,以村坊马灯调、民间小调及时调为主要曲调,演员大多来自马灯班。至清道光年间,各种戏曲相继发展,和调曾一度衰落,艺人星散各地落班谋生。
  清光绪初年,平阳新陡门村开设和调班戏馆,弃高腔、昆腔,习皮黄。请徽州艺人徐小山、马四川执教,学习部分徽班剧目和唱腔并吸收部分温州乱弹,逐步形成以徽调为主(徽调:包括吹腔、高拨子、二黄、西皮),兼唱乱弹、时调、滩黄等,系属多声腔剧种。这一时期,和剧班社纷纷成立,先有老连昌、新连昌、老聚昌等班社,继之有新新连昌、合记连昌、老锦昌、新锦昌、红舞台、鸣舞台、老大顺、新大顺等10多个和调班,平阳县内和调盛极一时。
  和剧的表演特色是生活气息浓厚,具有粗犷、自然的艺术风格,武戏以对打居多,长期以来各类角色均由男演员扮演,直至40年代后期开始才有女演员入班。
  和剧早期上演剧目有:《昭君出塞》、《湘子度妻》、《瞎子捉奸》、《走广东》等18出小戏。到了清中期增至84本老戏。平阳民间把和调班84本老剧目归纳四句话:“即“七记八图,四缘三配,三带两剑,二珠三球”,如没有这84本老戏就称不上和调班。
  和剧84本老戏:牡丹记、银桃记、宝山记、素珠记、千帕记、罗衫记、珠砂记,天启图、西川图、万寿图、二皇图、金鸡图、双狮图、日月图、龙虎图,铁弓缘、画图缘、两世缘、忠义缘,烈女配、龙凤配、乾坤配,雌雄剑、鱼藏剑,碧仁珠、大龙珠,绣花球、日月球、彩郎球,宇宙锋、大金镯、二度梅、九龙峪、铁龙山、借风台、继母贤、永乐亭、双潼台、寿阳关、花田错、下南唐、节义贤、双玉镯、对金钱、状元谱、金蝴蝶、棋盘山、闹琼花、五熊阵、青石岭、翠云宫、洪飞洞、双蝴蝶、江东桥、下陈州、曾头市、玉龙头、七星庙、青龙头、父子会、丝韬党、梅花阁、擒王、临童山、绣鸳鸯、闹天宫、玉蜻蜓、银灵关、九龙灯、兰香阁、长生乐、三桂花、南楼记、金珠衫、七封书、玉灵关、大香山、吊龙钱、老君堂、感恩亭、双珠记、还魂带、兰腰带、乾坤带等。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的飞机对温州市区进行狂轰滥炸,温州经受三次沦陷,戏剧班社被禁演,演艺人员星散,至解放前夕,只剩下一个“新大顺”和调班,剧团已是破烂不堪。
  解放后,一些和剧老艺人纷纷回归,经过登记学习,成立了“平阳人民和剧团”,庄碎坤为团长,董巨春为副团长,1954年和剧团参加市、省首届戏剧观摩汇演,演出和剧《断桥>,青年女演员陈美娟获表演一等奖,同年9月该剧参加华东地区首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扮演白素贞的陈美娟荣获表演一等奖,扮演青蛇的陈娟弟获表演三等奖,陈美娟还受到戏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接见和鼓励。
  1957年,平阳和剧团改编的传统剧《双金印》和《樊梨花斩子》参加市、省第二届戏曲观摩大会,陈美娟、庄碎坤获省市表演一等奖,和剧团曾红遍浙江全省及福建邻县。1959年平阳和剧团上调为温州地区和剧团,后与温州市乱弹剧团合并,改名为温州市瓯剧团。
  京剧
  京剧传入温州地方约在清光绪二十年(1894)之后,当时称“新戏”,大部分由外地戏班前来演出。清宣统元年,温州创办“尚舞台”,接着瑞安创办《琴娱社》,乐清“女子剧社”、永嘉“天声舞台”、平阳由县城一位戏剧爱好者中医师祝筱亭,在城关筹募资金创办“改良会”,又名“文明舞台”,招收了几十名青少年学员,到北京请来一位外号叫“大猫骨”的京剧艺人执教。由于师资优良,教学严谨,培养出大批优秀京剧演员,如老生阿崇;大花脸阿辣、小花脸漏斗余、蔡森等等,京剧在平阳一枝独秀。“九·一八”事变后,剧社解散,大批刚培养出来的演员分别转入“金福连”、“大三庆”、“大高升”等知名班社,担任了主要演员。
  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平阳较出名的京剧演员有丑角演员陈哈哈、老生王国亭。抗日战争期间,为了宣传群众抗日,在平阳县城以尤葆枢为首,京票陈乐书、陈公申、宋颂三、陈允强、郭尧等人成立了“复兴京剧团”,演出了老舍编的《忠烈图》等剧目。到了四十年代,由于时局动荡,戏剧演出受禁,许多戏剧班社销声匿迹。
  解放后,戏剧艺术事业又有了生机和希望,各剧种纷纷组班,恢复演出。1950年平阳京剧艺人刘云生、王国亭、陈哈哈和王海涛、胡岩童、胡春雷、林桂春、王银龙、黄少朋等人,在平阳重组京剧“金福连”,1952年易名为“温州红旗京剧团”,1955年经省文化局批准落实平阳,改名为“平阳京剧团”全团有演职员68人,生旦净末丑各行当齐全。当时常演剧目有:《封神榜》、《甘露寺》、《失空斩》、《铡判官》、《九江口》、《拾玉镯》、《法门寺》、《闹龙宫》等。1956年秋,还招收了杨小静等一批随团培养学员。1958年上海市京票红角张和琴、张和兰两姐妹落实平阳京剧团,演员增至78人。
  1958年,剧团开始演现代戏,由郑立于、鲍超等人创作的现代革命题材戏《浩气长存》,在浙闽边区演出,受到群众的欢迎。
  1960年,平阳县文教局为了培养剧团接班人,在全县招收了60名学员(京剧30名,越剧30名),集中在平阳文化馆举办京、越培训班。
  1964年7月,平阳京剧团排演的现代戏《霓红灯下的哨兵》,参加温州地区现代戏观摩演出,获得大会高度好评,在温公演时场场满座。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剧团停演。1969年3月,平京全体演职员参加温州地区京剧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搞斗、批、改。一代京剧名丑陈哈哈被迫害自杀身亡。同年11月学习班结束,地区决定把部分青年演员留温充实温州京剧团,其余人员回平阳。由平阳县革委会抽调平京、平越部分青年演员,并向社会招考部分学员,于同年11月24日成立“平阳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直至1978年4月撤销县文宣队,恢复成立“平阳京剧团”。
  1981年平阳分县。1982年平阳京剧划归苍南县,改名“苍南京剧团”,由于演出不景气,1988年,苍京解散,演员分配各企事业单位。
  1991年,由平阳城关钟表店薛德锁一把京胡起家,会聚了一批京剧爱好者,1992年,在县总工会的支持下,成立了“平阳县职工业余京剧社”。是年,薛因患脑溢血去世,由董伟桐任社长,陈德言为副社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中京剧爱好者60多人组成。其中有三、四十年代京剧名票彭萱茹、李文年等,有来自苍京解散后分配平阳工作的张晓微、刘琴芬、林万明、张照德等人。
  京剧社成立十多年来,为振兴京剧,他们自筹资金,不惜辛劳,利用业余时间排演了《柜中缘》、《智斗》、《大登殿》、《拾玉镯》等20多出京剧折子戏,还排演了新编京剧《秦香莲》、《八珍汤》、《狸猫换太子》等大型京剧。他们不但自我娱乐,还组织到各地进行巡回演出,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分别于1999年与2003年两次参加全国京剧票友艺术节演出并获奖。任勤武、林存珊、郑新新、张晓微、刘琴芬、李敏茹等人还被央视“戏中有戏”栏目邀为嘉宾。中央电视台《戏剧采风》栏目摄制组还专程来平录制了《京韵京腔在平阳》等专题,在央视一、三、八频道多次滚动播放。
  现在,县职工业余京剧社,除了老京票外,一大批年青京剧爱好者正在脱颖而出,如郑新新、朱敬辉、刘琴芬、张晓微等人,多次参加省市会演并获大奖。还有县老年大学专门开设京剧班,县老龄委成立了“夕阳红”京剧俱乐部。鳌江、萧江、水头等镇京剧爱好者也都成立了京剧票友组织,为振兴京剧、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作出了贡献。
  越剧
  平阳县越剧团于1956年2月经省文化局批准,正式在平阳落户。
  越剧是我省一个新生剧种,在清末民初由嵊县一带的民谣、山歌发展而来的,初名为“嘀笃班”,全部是男演员。到了20世纪30年代,实行男女合演,唱腔上经过加工逐渐丰富优美。30年代后期越剧从杭州一带进入上海后,经过戏曲专家在演出剧目、唱腔、表演上全面加工提高,由男女合演改为女子越剧。50年代越剧轰动上海,走向全国,成为全国新兴的一大剧种。
  平阳县越剧团的前身为萧山“同心协义越剧团”成立于1950年,由嵊县马加仁牵头聚集,1951年改为“新创仁义越剧团”。1952年该团在安徽广德县演出时,由该县文化馆组织学习戏改方针,剧团进行整顿,剧团易名为“人艺越剧团”,由过去的班主制改为团务委员会领导,选举商小红、陈剑秋、魏亚萍为正副团长,并成立了工会组织。剧团演职员队伍不断扩大,边演出,边排新戏。为了配合巩固新政权宣传教育,排演了新编越剧《李闯王进京》、《彩虹万里》等戏,演遍了浙皖两省的边邻地区。
  1955年浙江省文化局派员到该团观看演出后,认为该团演员年青,行当齐全,阵营较整齐,很有培养前途。省文化局与平阳文教局联系之后,即通知该团由浙北转向浙南,计划到平阳落户。
  当时商小红与陈剑秋她们商量后决定,“只要是党和人民的需要,就是天涯海角也去。”她们不知道平阳在何方?只听人说是浙江的最南端,她们一团42人,从安徽广德县来到平阳,一路演出,一路排演新戏,在国家无分文补贴的情况下,全靠自力更生,解决吃、住、运费,还增添服装道具。到了平阳已是1955年的腊月了。到平阳后,立即在县城群力剧院装台演出。县委、县府领导看了她们汇报演出后,感到非常满意,县委书记朱廉、宣传部长孙洁到后台看望她们,孙洁握着商小红、陈剑秋的手说:“你们辛苦了,从今以后平阳就是你们的家了,平阳有一百多万人口要看你们的戏,希望你们安心在这里落户。”正在台后卸装的演员们异口同声说:“平阳是我们的家,我们要为平阳人民服务一辈子。”
  1956年春,由“人艺越剧团”改名为“平阳县越剧团”。全团40多人户口分别从杭州、上海、绍兴、嵊县、萧山等地迁来平阳落户。
  平阳县越剧团的台柱演员有:生角陈剑秋、二路生周月明、旦角金婉贞、商小红、肖雪芬;大面项龄童、徐宝奎;丑角钱龄童、刘秋芬;老生郭剑芳、黄灿娟等,其中陈剑秋、金婉贞、商小红、项龄童最为出名。
  为了培养越剧接班人,县文教局分别于1956年7月和1960年5月招收两批新学员达30多名,通过基础培训进行随团边培养边演出,人员增至68人。
  平阳县越剧团常演的传统剧目有:《卖油郎独占花魁女》、《雪里小梅香》、《程婴救孤》、《盘夫索夫》、《盘妻索妻》、《秦香莲》、《十五贯》、《胭脂》、《何文秀》、《李慧娘》、(三击掌)、《棒打无情郎》等。现代剧目有:“《城西之花》、《血泪荡》、《南海长城》、《三月三》、《李双双》、《年青一代》、《杨立贝》、《朝阳沟》、《不准出生的人》、《雷锋》、《焦裕禄》等。特别是《城西之花》,在温州地区各县上演达300多场。
  平阳县越剧团认真贯彻党的文艺方针,虚心学习“乌兰牧骑”的精神,积极送戏上山下乡下海岛,赢得广大群众的赞誉。1964年受到省委副书记陈伟达的接见和肯定。《浙江日报》、《浙南大众》报等都作了专题报道。1963年至1965年连续被评为县、市先进集体。
  1966年文革开始,剧团停演。1969年进入县斗批改干校,1969年冬斗批改干校结束,越剧团被撤销,人员下放农村及各企事业单位。
  1978年,县文化局重建平阳县越剧团,调回越剧老艺人陈剑秋、商小红、费锡昌及青年演员张雪清,申雪芬,借用文化馆陈丽萍等人,同时向社会招收部分青年演员及学员。据1978年7月至1979年12月演出统计,一年半时间共演出521场,农村演出场次占86%。
  1980年温州地区举办青年演员会演,平阳县越剧团演出折子戏《鸳鸯锁》,张雪清获表演一等奖。同年冬该剧参加浙江省青年演员会演,张雪清获一等奖,申雪芬获二等奖。
  1982年,平阳县越剧团在平阳招收了苏素云、陈华松,陈雪花,王学玲、项逢玲等18名学员随团培养。同年省举行戏曲小百花会演,杨小云参加演出《回十八》获小百花奖。
  1983年,温州市举办“三并举”创作剧目调演,平越演出新编现代剧(金鸡报晓),陈剑秋获导演一等奖,张雪清获演出一等奖,杨轲、周平获舞美一等奖。1984年9月温州市专业剧团青年演员调演,朱晓萍、苏素云、吴岳琴获优秀表演奖,商小红、陈剑秋获优秀园丁奖。
  1985年平阳县越剧团并入文化馆,实行一套斑子两个牌子,两本账簿,单独核算。文化馆馆长徐兆格兼党支部书记,副馆长洪玉畅兼团长。
  1985年7月温州市举办首届戏剧节,平越排演了郑朝阳创作的《宫墙柳》获编剧、导演多项大奖,朱晓萍、苏素云获演员表演一等奖。同年参加省二届戏剧节,并捧回10多项大奖。
  1987年7月温州市举办第二届戏剧节,平越演出《憨痴传奇》,尤文贵获优秀编剧奖,朱晓萍、苏素云获演员一等奖,集体获优秀表演奖和优秀作曲奖等。同年9月该剧参加省第三届戏剧节,该剧荣获编导、剧本,舞美、演员表演等13项大奖,剧照被西湖美术出版社印成“四条屏”出版,全国发行,还被省电视台录制成电视剧,在省内外进行播放。县委、县府为该剧获得大奖召开庆功会进行表彰。
  1990年,县府为了培养越剧接班人,招考了20名学员,分别送嵊州市越剧培训班和省戏校培训。他们在省戏校学习四年,取得优异成绩,于1994年毕业返回剧团接班。1995年报经省文化厅批准,平阳县越剧团改名为“平阳县小百花越剧团”。同年该团青年演员担纲主演了施小琴新编历史剧《出宫回宫》,首次参加温州市第五届戏剧节,卓淑微、苏苏、王玮等获得青年演员表演一等奖,徐芬芳等人获得表演二、三等奖。同年该剧参加省六届戏剧节,又获得10多项大奖。同年该团青年演员参加越剧之乡嵊州市举办的“日发杯”全国越剧青年演员大奖赛,卓淑微荣奖二等奖。1997年,小百花越剧团创作演出历史题材剧《范蠡救子》,参加市第六届戏剧节,青年演员们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该剧被拍成电视连续剧,分别在省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播放,该剧荣获电视“飞天奖”剧目二等奖。
  1999年,该团青年演员在“南戏新编系列工程”的重点剧目《拜月记》中担纲组演,卓淑微、徐芬芳、苏苏等一批青年演员又分别获市、省戏剧节演员表演一、二、三等奖,该剧在市、省戏剧节上共获20多项大奖。《戏文》杂志及《浙江日报》、《温州晚报》、《温州日报》及《影视戏剧报》纷纷撰文刊登,盛赞平越小百花的艺术成就。省电视剧制作中心为该剧拍成电视连续剧,在省电视台和央视进行播放。
  2000年平阳县小百花越剧团作为班底演员参加了30集越剧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拍影。如苏素云、徐芬芳、卓淑微、林爱美等20多位演员都担任剧中较重要人物。该剧摄制完成试放后,成了国内外电视台的抢手货。
  2002年,平阳县小百花越剧团与县木偶剧团联手排演人偶剧《神奇的雀翎》,在市、省戏剧节上演出,获得好评,并被浙江省评为“群众最喜爱的剧目”,2003年9月该剧参加在广州市举办的全国木偶皮影戏会演,捧回了编导、演出双金奖。
  平阳县越剧团落户平阳将近50周年,老一辈艺人如陈剑秋、商小红、项玲童、金婉贞已先后去世,他们为传播这个新生剧种,培养越剧接班人,积极送戏上山下乡,踏遍了平阳山山水水,为活跃平阳乡村文化生活,作出了贡献,给平阳人民留下深刻的影响。
  木偶戏
  木偶戏又称“傀儡戏”。种类繁多,有提线傀儡,布袋傀儡(又称掌上傀儡),杖头傀儡,肉傀儡,窟儡子,药发傀儡、水傀儡等。
  木偶戏的起源很早,焦循《剧说》引唐杜佑《通典》说:“窟儡子”,亦称傀磊子,本丧雅也,汉末始用于嘉会,北齐高纬尤为之,今俗悬丝而戏,谓之偶人,亦傀儡也。”《幼学琼林》里载有:“汉陈平创造木偶以解白金之围。”唐玄宗李隆基曾题诗形象地描写看木偶戏的强烈感受:“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到了南宋,木偶技艺已从宫廷传入民间,《武林旧事》里提到杭州民间木偶艺人王宗喜、王森都等人。在距临安(杭州)城20里处的铁板桥头,兴起了传授木偶技艺,制作木偶头像,木偶戏装道具等市场,人称这些木偶师傅为“老郎”。
  随着北方金兵入侵,步步紧逼,南宋小朝廷从临安(杭州)迁徙至温州,大批杭州民间木偶艺人随之南下,木偶技艺也随之传入温州民间。南戏《张协状元》第35出有一段借鉴木偶戏“舞鲍老”的舞蹈场面。宋陈师道《居山传话》录杨大年《傀儡诗》:“鲍老当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当,若教鲍老当筵舞,转更郎当舞更长。”《鲍老和郭郎都是傀儡戏中丑当称呼》。
  明姜准《歧海琐谈》载有:“山人黄子复擅巧思制木偶,运动以肢,无异生人,尝刻美人手捧茶托,自能移步供客,客举瓯啜茗,即以立待,瓯返于托,即转身向内而入。又刻为小者,置诸席上,以次传觞,其行止一视觞之举否,周旋向辈,不须人力。”由此可见当时温州傀儡戏之精湛。明朱谏《观傀儡戏十首》之一写道:“小女群看傀儡场,风飘彩袖各郎当,锦棚不觉灯花落,又报东方晓日光”。以此可证明温州民间木偶戏始于宋末,兴于明。
  清郭仲岳《瓯江竹枝词》:“台前灯彩衬高低,串客衣冠亦整齐,傀儡登场卑一笑,有人暗里费捉携。”到清朝,温州民间木偶戏大兴,平阳木偶戏始于南宋,兴于明清。到了清末明初平阳古鳌两岸平原人口较集中地区兴大班,即高腔、昆腔、乱弹、和调人演大班,在南北港山区农村大兴木偶班。麻步、水头、闹村、山门、南雁、顺溪、腾蛟及灵溪、桥墩、矾山等乡镇,木偶班社星罗棋布。如麻步许仁都一家父子两代组成“乐声社傀儡公班”最为出名,演红浙闽两省,还曾渡过台湾海峡到台湾巡演,麻步浦口村蒋朝棋一家五代传演木偶戏,顺溪岭间后山卓思方木偶戏一家三班,现已沿传四代,青街周岙李祖同一屋三班木偶班,水头闹村北山村吴帝畔、吴王脉、吴王银也是一家三班,矾山南堡岭脚村、全村只有40来户人家,竟有20多人从事木偶,成立三个木偶团,其中一个班是畲族所办。布袋木偶在水头、腾蛟、麻步、山门、灵溪一带那就更多,那是1人一个布袋班(担),特别在边远偏僻山区农村,到处均可演出。有关平阳木偶戏的详情本人已撰文在《平阳文史资料》第21辑刊载,恕不赘述。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二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二辑》

本书收录了《我县早期创办的三所学校》《致力于温州蚕桑教育的周宏毅》《台湾幼儿教育专家苏爱秋》《我与平阳老年大学》《平阳戏剧古今谈》《越剧名演员陈剑秋》《平阳木偶名师许家卿》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徐兆格
责任者
叶良金
相关人物
蔡阿种
相关人物
张綦毋
相关人物
陈银桃
相关人物
杨盛桃
相关人物
蔡阿种
相关人物
陈银桃
相关人物
徐郑
相关人物
炳虎
相关人物
邱一峰
相关人物
章兴娒
相关人物
李魁喜
相关人物
周云娟
相关人物
庄碎坤
相关人物
董巨春
相关人物
陈乐书
相关人物
陈公申
相关人物
宋颂三
相关人物
陈允强
相关人物
郭尧
相关人物
刘云生
相关人物
王国亭
相关人物
陈哈哈
相关人物
王海涛
相关人物
胡岩童
相关人物
胡春雷
相关人物
林桂春
相关人物
王银龙
相关人物
黄少朋
相关人物
郑新新
相关人物
朱敬辉
相关人物
刘琴芬
相关人物
张晓微
相关人物
商小红
相关人物
陈剑秋
相关人物
魏亚萍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