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戏的渊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五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420
颗粒名称: 木偶戏的渊源
分类号: J827
页数: 2
页码: 113-114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木偶戏,或称傀儡戏的历史起源和发展。木偶戏的历史悠久,关于其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包括起源于古代礼仪“大傩”以及始于西周时期为殉葬所用的木偶。多数学者则认为,木偶戏起源于西汉时期陈平用木偶解围的事迹,此后这一表演形式逐渐发展成为流行的戏曲表演形式。文章还提到,木偶戏在唐代已有记载,至宋代更为盛行。
关键词: 平阳县 木偶戏 傀儡戏

内容

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中国“戏剧之祖”之称。关于它的起源,由于资料匮乏,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孙楷弟先生《傀儡戏考源》里认为傀儡戏起源于古代叫做“大傩”的一种礼仪之中。古代人迷信墓穴中有恶鬼。便在死人殡葬之前,一边吹打奏乐,一边派一个名叫“方相”的勇士到墓堂中去驱鬼以免死者在墓中不得安宁。“方相”打扮得“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甚是威风,由这种“勇士俑”后来逐渐被演进成傀儡戏。以吴国钦等先生为代表,他们认为傀儡戏的历史已有二千多年之久。《列子·汤问篇》说:“周穆王时,有工人偕倡来见,歌合律,舞应节。剖视之,皆附会草木为之”。这说明很早就有傀儡戏表演了。更早一些的典籍《礼记·檀弓下》也记载说:“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始于用人乎哉!”注曰:“刍灵,束草为人形;以为死者之从,略似人形;俑,则设机发动,全似人,能踊跃也。”由此可见,早在西周时,我国就有作殉葬之用的木偶。
  多数学者认为傀儡戏起源于西汉时陈平用傀儡解围的事情。如唐代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傀儡子”条也是这么说的:“自昔传云:起于汉祖在平城为冒顿所围,其城一面,即冒顿妻阏氏、兵强于三面。垒中绝食,陈平方知阏氏妒忌,即造木偶人,运机关,舞于陴间。阏氏望见,谓是生人,虑下其城,冒顿必纳伎女,逐退军。……后乐家翻为戏”。这种说法很流行,宋代耐得翁的《都城纪胜》一书中也有这样记载:“弄悬丝傀儡,系起于陈平六奇解围”。平阳著名木偶老艺人张增周先生口述,过去平阳民间木偶戏台柱上对联写着:“汉陈平创造傀儡戏解六奇之围,田元帅传承木偶技艺从古至今”。《唐诗纪事》里载唐梁皇的一首诗《傀儡吟》:“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说明唐时固有此戏了。降之宋代木偶戏就更盛了。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五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五辑》

本辑收集《忆政协组织的第一支医疗队》、《山沟里飞出金凤凰》、《平阳烟业和福州老字号烟铺》、《百龄和大门冤案》、《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徐兆格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