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沉沦的古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五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383
颗粒名称: 二、沉沦的古镇
分类号: K928.5
页数: 2
页码: 41-42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坡南街作为水陆交通转运站的发展历程。随着海上贸易的兴起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坡南街逐渐形成一个市镇,并设有增税机构。商业繁荣带来了客栈、饭店、手工艺品店等商业活动的增多。然而,随着公路交通的发展,坡南镇于1941年与横阳镇合并,坡南街的商业地位逐渐衰落。文章通过历史变迁和民间故事,展现了坡南街兴衰的历程。
关键词: 平阳县 坡南街 古镇

内容

坡南街处在水陆交通的转运站的位置上,因而又逐渐形成了一个市镇。
  据《宋史·职官志》,“诸镇置于管下人烟繁盛处,设监官火禁或兼酒税之事。”宋时,温州海上贸易兴起,北宋绍圣年间(1094—1098),温州知府杨潘有诗:“一片繁荣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南宋建炎四年(1130)置市舶务,专管海外贸易,与日本、高丽、真腊都有商船往来。元世祖时,还设有温州市舶司,直至元末方国珍起义,才关闭。海上商贸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周边城镇的崛起。北宋时,平阳置有前仓、舥艚、泥山三镇。明时,沿用宋制,明初增置平阳镇(在坡下),松山镇、蒲门镇。(见乾隆《平阳县志》)
  明洪武四年,倭寇为害甚烈,禁止沿海百姓私自出海。陆路交通因之更显重要,坡南镇即此情况下发展起来的。“镇”设有增税机构,《明史·食货志》载:“关市之征,行斋居鬻,所过所止,备有税,其名物析榜于官署,按而征之。惟农具书籍及他不鬻于市者,勿算。”、“汛商税三十取一”。据余益龙先生(现年81岁)回忆,其祖父曾经营木材行,每岁均有征税,收据的印鉴是“驿站”。收税机构地址在坡南九和园桥对面。
  交通方便带来商业的繁荣。据乾隆县令何子祥在《浚坡南河记》中写道,当时坡南河上棚屋甚多,有的已住了几代人,可见当时的热闹。1956年,坡南街也是客栈多,饭店多,卖草鞋的多,也可见行旅之多。其他如九和酱园、张春盛雨伞、回春堂药店、珍宝盛绸布店,也颇有名气。还有一些怪地名,什么打锣巷、倒谷桥、花园坑等,老人还能说出一些故事来。
  坡南镇何时取消,民国《县志》无载。据《平阳六年》,“本镇旧有城南,横阳两镇,民国初同隶县治。民国三十年,除旧城汽车路东并入鳌江务洋乡外,以公路为界,合称昆阳镇。”据此,坡南镇当于1941年合并,至于合并的原因,当是横阳镇的发展,因为清乾隆间,城里只有“市”,即市集,已有商业活动。历史就是这样,彼消此长,用老百姓的话来讲,三十年水流东,三十年水流西。哪里更适合于发展,哪里就发展了。由于城内的商业发展,坡南街逐渐沉沦了。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五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五辑》

本辑收集《忆政协组织的第一支医疗队》、《山沟里飞出金凤凰》、《平阳烟业和福州老字号烟铺》、《百龄和大门冤案》、《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成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