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怀念革命老人林介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348
颗粒名称: 深切怀念革命老人林介人
分类号: K827
页数: 7
页码: 47-53
摘要: 本文讲述了林介人先生是四十年代的革命老人,他的一生充满光辉业绩,追求真理,向往革命,无私奉献。他生于1891年,卒于1951年,享年60周岁。他通过自学不断提高医术,成为良医,同时同情疾苦,救灾救难。他的长子林怡在上海接受马列主义思想后,林介人成为革命的支持者和参与者,曾两次被捕入狱,饱尝铁窗之苦。他积极支持次女林秋侠的革命活动,即使父女双双被捕也坚守革命信念。林介人先生的坚定无畏、铁骨铮铮的革命气节令人敬仰,他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山门一代人的心坎中。
关键词: 平阳县 林介人 革命者

内容

四十年代被中共平阳县委书记郑海啸称为革命老人的林介人先生,离开我们已经45周年了。光阴如逝水,卷走了几十年的人事浮沉,沧桑变化,可是却卷不走林介人老人的光辉业绩。林介人老人当年那种追求真理,向往革命的顽强精神,那种放眼未来,无私奉献的博大胸怀,那种威武不屈,穷且弥坚的崇高气节,那种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长者风度,一直深深铭刻在山门一代人的心坎中,永远使人难以忘怀,
  林介人老人的一生,是勤勉奋进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是铁骨铮铮的一生。
  林介人生于1891年12月3日(清光绪十七年),卒于1951年7月14日,享年60周岁。他祖籍平阳山门乡(现为山门镇)西山村。父亲林仰畴是一位敦厚朴实,目不识丁的农民。林介人,名书藩,字介人。1905年考入温州中学,1908年毕业回乡。同年和水门头村郑永水公的长女郑婉如结为伉俪,夫妻俩节衣缩食,过着贫寒而恩爱的生活。
  民国初年,战乱频仍,民不聊生,林介人一家由于没有固定的收入,生活越来越艰难,在生下次女林秋侠时,已经是家贫如洗了。这时全家只好栖身在北港区水头街一座破庙内,依靠为人家采桑养蚕,织毛衣以及拣茶叶梗等手工劳动,挣点微薄收入来糊口,不但日子难熬,且常有停炊断食之虞。尽管生活条件极其艰难困苦,但林介人依然胸怀坦荡,勤勉奋进,立志悬壶济世,为人民解除痛苦。凭着他的聪颖和认真的探索精神,终于在边自学边行医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医术水平,成为名闻遐迩的一位良医。林介人不只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且有一颗同情疾苦,救灾救难的善良之心。他日常行医收费低廉,遇有穷苦百姓,则常常分文不收。有一次,邻近的晓坑地区传染了“流感”,来看病的络绎不绝,他们症状大抵相同,为了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他诚挚地昭告大家,这是一种普通的流行病,一张处方可以通治众病,也可以将药煎成一大锅,让大家一起服用。
  彻底改变林介人和他一家人命运的“大事”,是他的长子林怡于1930年左右在上海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在林怡的影响下,林介人便从一个普通的爱国人士,变成为一位坚定无畏,铁骨铮铮的革命支持者和参与者,林介人的一家也成为一个红色的革命之家。为了神圣的解放事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林介人曾经两次被捕入狱,饱尝铁窗之苦。由于他家一再受到威胁,逼得他只好举家搬迁;林介人的女儿则在苏区惨遭日寇杀害……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林怡以秘密党员的身份回到家乡进行革命活动。一向思想开放,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林介人,这时很快克服了犹豫彷徨的心理,树立起坚定的共产主义思想,大力支持大儿子的正义行为。对大儿子组织的各种革命活动,如组织救亡义演,帮助散发革命传单,支持组建游击队,以及千方百计搜集敌人的有关情报,及时为地下党通风报信等等。大约在1936年的夏天,何畏、林怡等人率领游击队夜袭北港区署,当场击毙杀人魔王国民党区长楼钟声。在这次战斗之前,林介人曾多方协助搜集北港区署的兵力部署等重要情报,战斗结束的当晚,又在自己家里热情接待胜利归来的游击队诸同志。次日,他还遵照游击队的布置,在地方上广传消息,说昨天奇袭北港区署的队伍,是从江西开来的精锐红军,个个生龙活虎,英勇善战,且武器精良,机关枪和小炮很多,这都是他亲眼所见。他就是用这样的宣传,来扩大这次战斗的影响,造成对敌人的威慑之势。
  为了支持次女林秋侠的革命活动,1936年林介人曾经两次被捕,受尽敌人的残酷折磨。林秋侠是一位热血青年,早在温师求学时,即接受进步思想,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后来终因参与组织和领导温州地区各校学生的统一罢课和示威游行,而被学校当局开除。回家后,林秋侠在其兄林怡的带动下,积极参加了浙南游击队的种种秘密活动。这一年的夏天,林秋侠根据浙南游击队领导吴毓的交代,秘密组织人员用蜡纸刻写了一份《浙南抗日救国大同盟告爱国青年书》,油印了数千份,连夜奔赴附近各乡镇、农村张贴和分发。地方反动当局闻讯后如临大敌,立即出动军警,包围了水头街,挨户搜查。家住水头街的林秋侠,因卧室被搜出一份传单而被捕,林介人也因此被同时抓走,父女双双关进区署。关押期间,林介人不仅受到无理盘问,还被毒打了一顿。后来逼于社会压力,区署还是把他释放了。林秋侠则被困禁了一个多月,经地下党多方工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营救,才得以暂时释放回家。林秋侠回家后深知处境危险,国民党反动派决不会轻易放过她。经过慎重商议,林介人坚决支持女儿离家出走,正式参加浙南游击队,一切严重后果都由他来承担。果然,在女儿走后没几天,国民党平阳县府便来要人,结果又将他抓走。这一次在大牢里一直蹲了两个多月。其间,国民党当局曾一再胁迫他追回儿子和女儿,向国民党自首悔过,否则他将要长期坐牢。但他坚持真理,一心向党,绝不动摇,绝不屈服,表现了崇高的革命气节。一直到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刘英和温州国民党当局和谈成功,整个形势有了显著变化后,林介人才得以交保释放回家。
  为了神圣的解放事业,林介人虽多次入狱,但他不仅毫不畏惧,反而更坚定了他的革命信念,更增强了他对党的热爱和对敌人的仇恨。从此以后,他就更自觉、更顽强地配合地下党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四十年代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之下,他和他家庭的安全时刻受到威胁,尽管如此,他仍毫无犹豫畏惧之心,而是始终如一地和儿女们一起,和党一起,勇往直前,奋战不已。这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1938年5月间,林介人出狱不久,考虑到水头街住处已受到反动当局的严密监视,无法正常生活,便毅然决定将4口之家搬回山门西山旧宅居住。在西山他很快同地下党取得联系。从此,这间简陋的平房,便成为平阳游击队一个重要的地下联络点.中共平阳县委武工部长林军中、颜庆富,中共平西区委林瑞滔等同志,是这里的“常客”。他们经常来此了解敌人动态,布置斗争任务,以及约见当地进步青年等等。当时,同志们都不叫他的名字,而是亲热地称他为“平西老”。县委和区委的一些同志有时如和党内外有关同志联系不上,只要找“平西老”,准可以联系上。遇到同志生病,他更是关怀备至,不断为他们看病买药。1939年下半年,中共平阳县委武工部长林军中,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冒着雨急行军,由于山高路滑,一脚跌进深坑身受重伤,次日他即派人延请林介人上山诊治。林介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欣然应命上山为林军中治伤。后来中共平阳县委书记郑海啸患病,林介人又应邀到深山县委机关,悉心为郑海啸看病,一直住了十几天,待郑海啸身体完全康复后才告别回家.
  在那乌云密布、血雨腥风的年代时里,国民党军警不时会对游击队发动突然袭击,地下党的工作同志,生命经常受到威胁。为了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林介人一直十分关心同志们的生命安全,一旦得到敌人军事行动的情报,他就千方百计争取时间把它送达地下党负责人手里。1945年某一天,他接到一个紧急情报,说敌人便衣队已经开始向县武装队的驻地进发,他一时来不及找人,便叫小女儿林秋芳火速去通知地下交通员,由交通员赶到武工部长林军中的住处,通知他立刻转移。结果林军中只转移了一个山头,还没有撤出这个地区,清晨他的住处就被便衣队包围,林军中不幸负伤,被捕后光荣牺牲了。后来林军中的弟弟林瑞滔来到他家,两人相对痛哭,悲伤之极。正因为林介人为地下党进行了大量出色的工作,所以敌人对他恨之入骨,经常对他的家庭搞突击搜查。特别是叛徒张公羽深知林介人的秘密活动情况,多次与山门恶霸,便衣队长胡仲廉商量,要将这位革命老人杀掉,但胡仲廉一直不敢轻举妄动,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拿不到确凿证据,另方面亦是怕游击队报复,他自己吃不消。当时地下党非常关心林老的安全,县委书记郑海啸亲自交代平西区委和武装队,一定要很好保护这位对革命有功的老人,遇到情况比较紧张,武工部长就来到林介人家,房子外面岗哨要布置三层,以防不测,所以尽管恶霸胡仲廉的炮台近在咫尺,十多年来却始终未出过事。
  林介人对地方上的知识青年十分爱护,不断启发他们觉悟,引导他们走上革命的大道。这些热血青年很喜欢到林老家交谈革命道理,把他当成“忘年交”;有时则由林老从中联系,在他家同地下党同志碰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林介人解放前夕对山门中心小学地下党活动的大力支持,山门小学是革命老前辈刘英、粟裕创办的抗日救亡学校的旧址,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据山门西山村林姓西河郡族谱记载,林介人还是这所小学的创办人之一。1948年1月,周笃生和林声兴(均已入党)根据中共平阳县委的指示,回到家乡接办了这所学校。在接办的当初,就是由林介人出面向当时的乡政府推荐,报请县政府任命周为校长、林为教导主任,从而取得公开合法身份的。嗣后周、林即与平西区委负责人林瑞滔取得联系,建立了地下党支部,由周任党支书兼组织委员,林为宣传委员,他们团结了一批进步青年,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革命活动,在地方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这么一所当年他参与创办,又荟萃一批进步青年且又为地下党所掌握的学校。林介人对它特别关心和支持,是理所当然的了。于是林介人的住处便成为山门小学党支部与上级党组织的联络站,他的小女儿林秋芳和外孙儿王忠毅,便成为山门小学党支部与上级党组织联系的交通员。每逢党组织对学校支部有所指示,或发现社会的新动态,均由他们及时向山门小学通风报信。林介人特别关心山门小学一批革命教师的安全。1948年11月,林老从国民党区自卫队长曾定处得到反动区署企图对山门小学采取行动的情报,立即通知山门小学党支部,使他们有机会采取应变措施,借故通告暂时放假停课,让全体教师分散隐蔽,转危为安。进步青年周上明时任晓坑中心小学校长,与周笃生、林声兴是好友,过往甚密.这年6月,土匪头子张良沛率反动区署便衣队,直窜晓抗中心小学抓捕周上明,准备就地杀害,结果扑了个空。原来林老早两日已从曾定处得到情报及时通知山门小学党支部,由山门小学聘请周上明来校担任歌咏比赛评判,于是得以事先避离,幸免于难。
  1948年以后革命形势发展很快,浙南游击队急需补充新生力量,而此时以山门小学党支部为核心的一批青年知识分子,参加革命队伍的要求又十分强烈,针对这种情况,革命老人林介人便挑起了输送革命力量的特殊任务。他不断向县游击区队、县委反映情况,推荐入伍青年的名单,并参与了护送知识青年上山的具体组织安排。山门前后共有三批知识青年奔赴县委机关参加青训班学习,解放后这些人大都成为区县的领导骨干,他们永远不会忘记林介人老人的悉心教导和热情帮助。
  解放前夕,林介人老人的健康状况已经很差,他的支气管哮喘病反复发作,经常大口大口地吐血,但他顽强的与疾病作斗争,渴望见到新中国的诞生,也渴望能够和长期离家参加革命的四个子女团聚。但异常虚弱的病躯,使他常有不祥的预感。他曾引用爱国诗人陆游的示儿诗,并改动了其中的第三句,“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大军南下江南日,家祭毋忘告乃翁。”以示自己对解放的渴望。
  革命老人林介人终于迎来了祖国的解放,他高兴得快要跳起来,整天乐呵呵的。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告成立,就在这一天,他接到了大儿子林怡从前线寄回的一封信。林怡在信中倾谈了许多令他兴奋的消息,但同时也沉痛地告诉他,他的爱女林秋侠已于1942年被捕后牺牲。初听此一噩耗,犹如五雷轰顶,他一时说不出话来,呆了好一会,但他终于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慢慢地对正在痛哭的老伴说,这个女儿性格倔强,对革命忠心耿耿,早有牺牲准备,是好样的!再说,全国牺牲了那么多革命志士,我们家子女和儿媳共有6人参加革命,牺牲了一个还算是万幸的,不要哭了。多么坚强的话语,多么可敬的老人!
  党和政府高度评价了林介人在战争年代对革命所作的贡献,给了他应有的荣誉。1951年他终因久病医治无效而辞世。遗憾的是,建国初期由于工作极为紧张,加以交通阻塞,往返诸多不便,直到林老病逝时,他的几个参加革命长期在外的子女,除一人已复员回原籍工作外,其余均末能回到他的身边,他无法实现全国胜利后与子女团聚的愿望。
  林介人先生离开我们已经45周年了。今天我们缅怀这位革命老人朴实无华而又光彩照人的一生,不禁思绪万千,感佩不已!青山不老,绿水长存,革命老人林介人他那高大的形象和光辉的业绩,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成为鞭策我们奋勇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本书包含多篇回忆和传记,主要讲述了平阳地区的历史人物、事件和文化现象。其中包括对吴景荣教授的纪念、对苏步青教授的拜访、对平阳籍人士的缅怀和追忆,以及平阳地区在民国时期和建国初期的发展历程。还介绍了平阳地区的文化特色,如平阳提线木偶和平阳县小百花越剧团等。最后,还提供了平阳县1949年至1995年乡镇沿革的信息。

阅读

相关人物

林声旺
责任者
林介人
相关人物
郑海啸
相关人物
林仰畴
相关人物
林秋侠
相关人物
楼钟声
相关人物
林军中
相关人物
颜庆富
相关人物
林瑞滔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