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季良、林居雅和阴均陡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宋韵文化在平阳》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323
颗粒名称: 汪季良、林居雅和阴均陡门
分类号: K928.7
页数: 5
页码: 144-14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温州地貌与水利建设紧密相连,历史文献记载了平阳地区的水利变迁与人物事迹。
关键词: 平阳县 陡门建设 汪季良

内容

“温地负山濒海,水自诸山溪源达于河,合流于江,入于海。泄而不蓄则旱,蓄而不泄则涝,旱涝皆为民害。故水势大处,则立陡门,小处则立水闸,以时启闭。”《永乐大典·温州郡志》对温州地貌形态与陡门设置作了简要的描述。
  东海之滨,渔都舥艚,古属平阳县金舟乡,今归龙港市。据弘治《温州府志》记载,北宋元丰年间,平阳三镇之一就有“琶槽镇”即舥艚(另两镇是钱仓和宜山),故舥艚的历史已有千年。蜿蜒的阴均山脉,如一座舒展的屏风,南北走向,斜插东海,与北方的墨城山摇摇相对,拱卫着鳌江南北两岸广袤田野。鳌江之南,阴均之北为广袤富饶的江南垟,从鳌江口到阴均山之间的人工建筑——东塘堤坝,阻挡着东海的咸潮。阴均陡门是东塘最重要的一部分,阴均塌陷,则东塘将全线奔溃,东海之潮将席卷整个江南。
  阴均陡门未筑之先,江南垟百姓已开始陆续修筑东塘,然在挟风雷之威的台风打击下,塘堤屡建屡圮。南宋乾道二年(1266),东南沿海发生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水,江南垟沿河受害最深。有一句流传下来的话:“乾道水漫炎亭坳,江南只剩十八家”。晚唐五代以来,江南垟已部分成陆,来自闽东一带的百姓陆续迁徙至此定居,经世代繁衍生息,江南垟人烟渐密。在这场大水之中,许多家族一夜之间遭受灭顶之灾。十八家或许只是一个数字,有可能是十八个人,也有可能是十八户人家,也有可能是十八个家族。
  对于这场灾难,民国《平阳县志》记载:“孝宗乾道二年(1166)丙戌八月十七日,丁亥,大风雨驾海潮杀人,覆舟坏庐舍,漂盐场,潮退,浮尸蔽川,田禾不留一,无收三年。”可以想见,那一场台风造成的灾害是多么惨烈!
  淳熙八年(1181),金舟乡夏口林仲彝,字清叟,是著名的乡绅,为保护家园,他奋然带领江南父老乡亲依托灵峰山以北乌屿山麓的石柱,修筑乌屿陡门,陡门广四丈,深一丈五尺。陡门修筑完成后,为了纪念江南百姓修陡之举,林仲彝将铭文镌刻于陡门之上:“陵谷变迁,沧海成田。人用智力,复归其天。潴之为渊,决之为川。泽润生民,于万斯年。”没有冗长的记事,短短几句,却洋溢着江南垟先民那种豪迈的激情。
  林仲彝在江南的主要河道上,又修新潜(《温州府志》作“蒋潜”,建于嘉祐年间)、湖南陡门(《温州府志》记载系“陈骥”所修),共计开河五十五万五千九百丈,灌溉亲仁、金舟、东、西乡田四十六万亩,其利甚溥。
  林仲彝修毕江南水利六年后,登淳熙十四年(1187)进士第,授宁德主簿,擢吏部员外郎,出知台州。然而这些小陡门抗潮能力有限,每年发生的台风,使百姓深受洪涝灾害之苦:飓风刮走茅舍,大水冲垮泥墙,淹没稻田,灾后的疾病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
  南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江西玉山人汪季良知平阳县,他慎刑罚,简徭役,勤政爱民,宽恕待人。为了教化乡民,汪季良亲自撰写数千言《十事》并向民间公布。这十事是:明君臣、亲父子、和兄弟、谨夫妇、善朋友、视疾病、早安厝、严继绝、保本业、戒斗讼。
  汪季良重视兴修水利。上任之初,汪季良就在潭头、海口筑土堰一所。嘉定二年(1209),汪季良见江南大量农田易旱涝,少收成;再加风潮侵袭,渐成斥卤。他考察江南垟水利后发现,江南垟的三十六道水源发源于荪湖、将军诸岭,汇集于阴均山入海口。阴均相当于人身上“尾闾”之穴,又有阴均山作为天然倚靠,选择此地修筑陡门,是一个极好的地方,且该陡门修好则将惠及整个江南垟。
  然而按照当时的技术条件,在众水汇聚的阴均筑陡谈何容易?修筑阴均陡门工程正式启动,招募劳工,购买材料,在一年时间内,汪季良亲自督工,精打细算,广大百姓也纷纷出工出力。修建陡门最难的是在湍急的水流中填土,相传修陡工程接近尾声、填堵最后一道缺口的时候,奔腾的水流像一条恶龙,无坚不摧,一包包土石被冲走。眼见工程功亏一篑,汪季良急了,不顾个人安危,纵身跃入水中,勘探基础,发现有岩石硬底可作闸基,遂令整改,与众人一起运土石、堵缺口,终于一举成功。汪季良在阴均山麓建水闸三间,放置石门,定时启闭,蓄泄洪水,以御咸潮。至此,江南四十多万亩良田不再受洪涝灾害。阴均陡门建成后,乌屿、新潜、湖南陡门,以及旧有王引埭、和尚埭、丫口埭、王明埭、陈蔡蓝埭、丁家埭、倪家埭皆废。
  汪季良还仿朱熹创制的社仓制度,即在阴均陡门旁边的空置的涂田上建社仓,贷粮给贫苦百姓,仅收本粮。在歉收的年份,甚至免除了本粮,无数的百姓得以存活。
  汪季良在平阳一连两任县令,于嘉定五年(1212)离任,不久去世,江南百姓巷哭路吊。为感激汪季良的功德,林居雅等代表在陡门之旁树立石碑,请温州太守杨简题写“令君汪公遗爱恩波”八个大字。舥艚百姓自发修建阴均庙,立汪季良为阴均大王。在平阳知县任上,汪季良还撰写了《平阳会书》四卷,叶适为之作序。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说:“平阳号难治,为浙东三阳(指平阳、东阳、松阳三县)之冠。季良治有声,乃以一邑财计,自两税而下为二十一篇,终于岁会,旁通沿革,本末大略备矣。”“季良,端明应辰之孙,佳士且能吏也。得年不永,士论惜之。”
  汪季良修筑阴均,得到广大江南乡绅的支持,其中林居雅值得一书。民国《平阳县志》记载:“林居雅,号回川,金舟乡艾阳人,嘉定初,邑令汪季良创筑阴均埭兼建陡门,居雅与郑万全兄弟及陈子直等各倾家助之,阅岁而成,旱潦不患。”然而据明人郑思恭的《东昆仰止录》记载:“义民林公,下岭人,公名居雅,嘉定间,玉山汪公为邑令,创阴均斗门……”下岭、艾阳这些消失的地名,古属金舟乡林湾里,林湾林氏是一支古老的家族,至宋代有林居雅、林思学、林大备、林栋、林善补、林棻等人,都是林湾林氏杰出的后人。
  林居雅出身于林湾林氏书香望族,他不是寻章摘句、食古不化的儒生,素以“躬行自信,勇于为谊”而著称。得知汪季良有意修陡,为资金缺口而苦恼,林居雅主动将家产变卖,所得资金全部用于助修陡门,“兴阴均提阏之利,竭其家力无难色,一方永赖。”在林居雅带动下,同乡的郑万全、陈子直等一班乡绅也纷纷慷慨解囊。在以林居雅为代表的江南乡绅支持下,修陡完工,可谓是泽被江南,功在千秋。
  林居雅后来入杭州太学读书。据宋王致远(1193-1257)《真州教授林思学圹志》(该碑至今尚在龙港市舥艚港边林氏祠堂)记载,林居雅之子林思学,字幼成,自幼跟瑞安进士曹豳就学,学会作文后,林居雅亲自传授《春秋》。林思学后来也入太学,与父亲同学,许多同舍生都很羡慕他们父子共学。
  林思学在太学学习了十五年,登嘉熙二年(1238)进士第,以迪功郎授真州教授。三年(1239),史嵩之拜右丞相兼枢密、都督两淮四川京西湖北军马,视师江淮,延揽英才。林思学应辟入幕府,参赞军机,正当他为国分忧,施展才学,在仕途大展宏图之时,不幸感寒疾而死,时年45岁。淳佑辛丑(1241)十二月,祔葬於母夫人曾氏之墓。娶陈氏,生二男,曰果,曰异。林思学英年而逝,林居雅经历丧子之痛后,又亲自任教两个孙子林果和林异,从小就让他们读林思学的书籍。
  林居雅以高龄去世,百姓感激他的毁家建陡之功,也将其塑像送入阴均庙作为陪祭,世代同飨香火。
  参考文献
  〔宋〕陈傅良:《止斋集》,《四库全书荟要》集部第50册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明〕王朝佐、郑思恭,《东嘉先哲录:外两种》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明〕王瓒、蔡芳:《弘治温州府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清〕黄宗羲:《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
  〔清〕孙衣言:《瓯海轶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民国〕刘绍宽等:《民国平阳县志》,平阳县图书馆整理本,中华书局2020年版

知识出处

宋韵文化在平阳

《宋韵文化在平阳》

本书分为史论篇、人物篇、风物篇、美文篇及附篇五大类,内容包含了平阳文化看两宋风流遗韵、平阳宋韵遗存的地理布局、陈经正、陈经邦生平事迹考、永嘉学派源流与陈傅良平阳籍弟子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文苞
责任者
林仲彝
相关人物
汪季良
相关人物
林居雅
相关人物
陈振孙
相关人物
杨简
相关人物
郑思恭
相关人物
林居雅
相关人物
林思学
相关人物
林大备
相关人物
林栋
相关人物
林善补
相关人物
林棻
相关人物
郑万全
相关人物
陈子直
相关人物
王致远
相关人物
林思学
相关人物
曹豳
相关人物
史嵩之
相关人物
陈傅良
相关人物
陈振孙
相关人物
王朝佐
相关人物
郑思恭
相关人物
王瓒
相关人物
蔡芳
相关人物
黄宗羲
相关人物
孙衣言
相关人物
刘绍宽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上海古籍出版社
相关机构
中华书局
相关机构
平阳县图书馆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