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邵太守游南雁山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代人物与南雁》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279
颗粒名称: 陪邵太守游南雁山记
分类号: I262
页数: 2
页码: 110-1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明代官员游览雁荡山的经历,描述了山中的景色,包括清澈的溪水、奇特的山峰和隐藏的洞穴。作者感叹雁荡山的壮美和隐秘,认为雁荡之胜,隐于草莽,世人未能识之。文中还表达了对官员的赞扬,称其与民同乐,记录下这段难得的经历。
关键词: 明代 官员 雁荡山 游览

内容

乾符甲午,东嘉谷歉,暴民椎剽村落者,治莫之禁;且农植又苦旱,民忧皇如也。吾瓯刺史钱公铧去任。会浙招讨司副使邵公摄守兹土,出淹滞,施舍已,责凡前守政令不便于民者,悉更新之。立坛壝以雩祷,至有所格,四月丙辰雨,戊子又雨,年卒获登。先时,群凶逼近,闻公至,皆破胆,巢穴远移于山。公方急农事,乃不穷追,至是悉解散。东土既平,而复大有年,百姓始尝生民之乐。明年乙未,期月,治也百废具举,政府无事,乃始行郊野,以至横阳。去治西南二百里,有雁荡山,隐于榛莽,自前康乐谢公未之至也。公与僚属泛溪而上,至薄潭。潭之水,青淳黛蓄,与天一色,峻鶄往来可画。入里许,其水渐浅,沙石皆露。乃倚掉山根,溪花沿流而下,舟楫皆香。遂登而陆,夹道两峰相望,山之门南北有石华表,凌空而起者将二千丈。公竦观曰:“屹哉若擎天然,怀柱国之心者思焉。”其南,峰连翼而立。北,山有峰若飞来者,如削如琢,奋举腾舞,势甚可怪。于是度石梁,攀援而上,鸟道隐见于石间。公曰:“危哉若履艰然,抱扶颠之志者思焉。”力倦复下,从者日:“兹有洞。”视之,廓然—岩宇也。洞之内有石盂,容水一升,其水自上涓涓而下,增亦不溢,饮亦不减。由洞而入三百步,不可穷追而返。公命洗盏更酌于洞之门,各赋诗适志。日旰,宿于山下。
  明日,复选胜,登明王峰,观梅雨瀑,凄霏砭肌,盛夏如秋。缘山而北,登石虎峰,历六十余,而银屏峰在雁荡之北,苍翠诡状,尤为奇绝。峰之下,废地十里,无烟火迹。从者曰:“是山也,僻而隐,或逢不若,故观者鲜至,惟公览焉。”予曰:“不然,兰亭不逢右军,则佳景湮没空山。以雁荡之胜,而隐于草莽,世未之识,惟公取焉。有其具也,然无其时,不可也。向者吾土骚扰,公忧也;继以岁凶,公忧也。今我公得与民同乐矣,有其地,有其具,有其时也,不可以不记。”

知识出处

历代人物与南雁

《历代人物与南雁》

本辑是历代人物与南雁的专辑,收录了宋恕钟情南雁荡、朱黼及其《三国六朝五代纪年总辨》、宋之才与南雁、陈承纹与南雁荡山、南雁写真凭卧游、顺溪两陈与南雁复兴、唐人笔下的南雁荡、朱熹与会文书院、张九成与南雁图志、施元孚南雁之行、何白游南雁、南雁游记首撰者吴畦、钱琦诗题仙姑洞、潘耒《游南雁记》、周喟《南雁荡山志》与《中国名胜第十种雁荡山四集》、南雁荡山游记选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吴畦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