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承绂与南雁荡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代人物与南雁》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244
颗粒名称: 陈承绂与南雁荡山
分类号: K820.855
页数: 4
页码: 12-1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陈承绂,清末民初平阳实业家、慈善事业家,倡助发展南雁荡山旅游景区,捐资修建会文书院和棣萼世辉楼,兴办云祥寺学馆,组织南雁荡山董事会,为南雁荡山的开发和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 陈承绂 南雁 古代

内容

陈承绂(1858~1934)*字少文,平阳北港顺溪人。(清末民初平阳实业家、慈善事业家。先世在明代中叶从本县慕贤西乡大岙迁居顺溪,少文诞生于陈姓第四房(份)的古屋里。他家富资财,乐善好施,雅慕斯文,为乡邦振兴实业、发展文化教育、建设南雁荡风景区,倾注毕生心血。
  南雁荡山为浙南名胜之地,与乐清北雁荡山并称。南雁东洞会文书院是北宋末期理学家程颐的学生陈经邦、经正兄弟创办的读书处,原有木结构小屋三间,后因年久失修而毁圮。清光绪九年(1883),少文等为发扬桑梓文化,倡捐集资,开辟草莽,在废墟上重建木结构楼房五间。其楼房为抬梁穿斗混合式结构,重檐歇山顶,坐东南朝西北,左有回廊,右有平屋三间,院前有平台,筑成花坛,缀以栏杆,整个建筑物于次年完工。沿旧名称“会文书院”,取“以文会友”的古训。平阳县知事汤肇熙于光绪九年写有《重建平阳会文书院记》;次年,为庆贺书院落成,汤氏撰就《劝捐会文书院膏火田启》一文;又签题“高山仰止”匾额。平阳县学训导吴承志撰联云:“前(陈)良翰,后(陈)端彦,予何人哉;上棂星,下碧溪,今犹昔也。”宣统元年(1909),少文又在东洞华表峰畔移
  建一座三间楼房,沿旧名为“棣萼世辉楼”,棣萼乃兄弟之代称,以纪念其远祖经邦、经正兄弟。其地层峦叠嶂,清溪环绕,茂林修竹,鸟语花香,自然景色秀丽,再经此点缀,更添人文鉴赏价值。少文又为书院筹集膏火田百余亩,其中与族叔荫廷捐腴田十亩,并购置征集图书万余册藏于院里,延揽名师为青年学子讲授经史。还开办初等教育班,供邻近少年学习文化基础知识之需。各地在校学生也利用寒暑假来书院进修。
  名山胜景,每以闻人学者登临吟咏而其名益彰。光绪十八年(1892)初春,孙衣言题书“会文书院”匾额,还撰写“伊洛微言持敬始,永嘉前辈读书多”门联。此门联、题额,字体楷书,遒劲秀丽,青石阴文,刻工亦佳,至今犹高悬山门。孙衣言这一联语,脍炙人口,影响深远。孙锵鸣撰写会文书院楹联云:“两雁并灵区,百廿峰中无此坛席;二程传法脉,一千载后重与讨论。”书法、联语,俱臻上乘。近代维新派巨子宋恕早在光绪八年(1882)秋应少文之请来游南雁,观赏仙姑洞(西洞)、顺溪诸胜地,寓宿少文家。尝与少文同登东洞,倚天柱而听溪流,吊昔贤之遗迹,念平生之壮志。宋恕于光绪九年及十年公历4月,先后撰有《重建会文书院序》和《重建会文书院记》两文,表彰了少文振兴乡邦文化的业绩。宜统元年(1909)公历4月,宋氏又为“棣萼世辉楼”撰联语云:“不分新旧惟求益,兼爱自他所谓公。”颇富哲理,含意深邃。此石刻楹联从瑞安海运而来,现仍嵌于该楼门前。少文曾于是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公历5月12日)去书宋氏,略云:“承赐石刻楹联一对,前交海运已抵会文矣。不日将嵌之砖壁,当能与雁山同其不朽也。”
  顺溪位于南雁西境,孙锵鸣《将至顺溪》诗:“清溪曲曲抱山来,万竹丛中叫画眉。不减桐江好山色,一竿秋水最相宜。”就是此地景色的写照。少文捐资倡助筑龙湫洞(即龙窟泉),造渡飔桥,辟燠馆凉台,修旧云祥禅寺,建二宜亭。云祥寺,又名百僧堂,位于顺溪铁障峰下,创建于元至正七年(1347),后为地震所毁,清康熙时重建。光绪七年(1881),少文予以再建,宣统二年(1910)又加扩建,并为之捐置寺产。该寺有大殿正房五间,保存摹像题记碑刻多块,著名的如宣统年间所镌石碑记,综述该寺兴废历程。少文还让族人“读书寺中”,把这座寺院当作书院来培养本地人才,取名云祥寺学馆。云祥寺的左侧建有一个长方形的亭子,名曰“二宜亭”。它筑于光绪年间,取冷暖咸宜之意。正面亭壁上,有青石凿刻的建亭碑记一方,此碑为横额碑,系民国六年(1917)春平阳县知事张朝辅撰写的。碑文云:“南雁铁障峰旁有亭翼然,夏宜迎凉,冬宜延旭,宜寒宜燠,因锡斯名。此殆天然灵境,以贶来者。予莅斯邑,二载馀矣,宜民宜人,本予素志,特不敢徇一二人之私,重苦吾民。方凿圆枘,宜于此,必不宜于彼。登斯亭者,得毋幸地之灵而笑予之拙也。今予将去平,适陈君少文以二宜亭额,属予题跋,爱缀数语,兼誌吾缺。时在丁巳春日,江都张朝辅题并跋。”亭内还嵌有《陈少文先生六十肖像赞》碑一方,上有少文肖像,个子中等,身材魁梧,头稍秃顶,双目炯炯有神,短胡髭,穿长袍,着布鞋,两手握放腹部,人像逼真。肖像碑文是民国六年秋瑞安林向藜撰,王嶽崧书。碑文曰:“道貌巍然而和蔼可亲,大雅卓尔而浑朴天真。行年六十,独善一身。采岘山之片石写太邱之丰神,自成千古,不染一尘,其斯为管领南雁之主人。”
  光绪八年,孙锵鸣一行游览了南雁山后,还乘竹簰溯流到顺溪,享香鱼,品竹豚,食芋头,啖竹笋,倍增雅兴,发为歌行,替深山僻壤生色不浅!孙锵鸣撰有《陈少文购竹豚一烹以享客,诗以谢之》,诗云:“昔闻竹豚今见之,腰腹膨朜如小豕。托生自谓窟穴深,湛身竟以脂膏死。百钱供馔夸新鲜,万竹连山知肥美。异味急思染鼎尝,特杀何忍投箸起。”孙氏又赋《乘簰作》,还以画眉尖、招凉洞、龙窟泉诸景人诗。邻近百僧堂的渡飔桥旁有巨石壁立,高十一米,长二十四米,石上镌刻“渡飔桥”三个大字,并署“宣统元年,少文中翰属”九字。盖系孙锵鸣之子诒泽所书。
  光绪十五年(1889)春,少文有修辑《南雁荡山志》之意,曾将刘达轩《南雁荡山志》手稿六册寄给平阳县学训导吴承志,希望他予以整理刊行。后因吴氏不同意而作罢。
  光绪二十四年(1898),少文在祖居大院内筑一幢小别墅作为迎宾馆,兼以自适,命曰“适舫”,孙诒泽于宣统三年(1911)为之书写碑文,今存。
  为了南雁的开发和建设,少文动员并组织了南雁荡山董事会,曾担任过主持人。此会始建于光绪年间,由社会各界人士组成,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集会,商讨有关事宜,活动持续到民国时期。
  少文又在南雁各风景点栽植花树,修筑道路,建造路亭,为旅游事业服务,故人们推誉他为“南雁主人”,与近代北雁山的开拓者蒋叔南并称为“南陈北蒋”。
  参考文献:
  (1)民国《平阳县志》,1925年出版。
  (2)1993年新编《平阳县志》。
  (3)周喟《南雁荡山志》,1918年刊本。
  (4)胡珠生编《宋恕集》,中华书局1993年刊本。
  (5)陈正迪、陈圣范、徐规撰的《陈承绂》,载《平阳历代名人选录》第一辑,1985年刊行。
  (6)吴良祚《顺溪二陈与南雁复兴》,载《平阳文物》第三辑,1987年刊行。
  (7)张君《云祥寺》,载《平阳文物》第二辑,1986年刊行。
  (8)陈之川《孙衣言题会文书院》,载《温州方志通讯》1995年第1、2合刊(总第17期)。
  (9)吴祁甫(承志)《逊斋文集》(刊入刘承干《求恕斋丛书》)卷十二(与陈少文论雁荡山志事)。
  (10)有关碑记等资料。

附注

*少文卒于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享寿七十七岁(据其孙女陈莲生回忆),上推其生年当在清咸丰八年戊午(1858)。这和《宋恕集》下册(乙酉日记)二月条及本文引录的林向藜撰《陈少文先生六十肖像赞碑》所记年岁均相符合,而他书多误其生年为公元1857年,盖误增一岁也。

知识出处

历代人物与南雁

《历代人物与南雁》

本辑是历代人物与南雁的专辑,收录了宋恕钟情南雁荡、朱黼及其《三国六朝五代纪年总辨》、宋之才与南雁、陈承纹与南雁荡山、南雁写真凭卧游、顺溪两陈与南雁复兴、唐人笔下的南雁荡、朱熹与会文书院、张九成与南雁图志、施元孚南雁之行、何白游南雁、南雁游记首撰者吴畦、钱琦诗题仙姑洞、潘耒《游南雁记》、周喟《南雁荡山志》与《中国名胜第十种雁荡山四集》、南雁荡山游记选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徐存平
责任者
陈圣范
责任者
陈承绂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