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县图书馆
平阳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平阳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张、苏二老与我父亲的交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五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208
颗粒名称:
张、苏二老与我父亲的交往
分类号:
K825.6
页数:
5
页码:
24-2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鹏翼、苏渊雷两位先生以诗、书传世,名扬桑梓。他们与作者的父亲交情深厚,诗词唱和频繁。在文革期间,尽管环境艰难,他们的友情依然深厚。作者的父亲去世后,苏老撰写传略以表悼念。
关键词:
平阳县
诗词唱和
文革友情
内容
张鹏翼、苏渊雷两位先生以诗、书传世,名扬桑梓,不幸于半年时间内相继作古。家乡人士咸表哀悼。今年,县政协文史委为缅怀三老(包括王建之先生)特辟专辑予以纪念,实深有意义。
张鹏翼先生是我平生最尊敬的父执。他世居昆阳西门,与我家毗邻。青年时,曾与我的大伯父少屏、四伯父敏中常有诗词酬唱。解放后,大伯父逝世,四伯父移居温州市,而独与我父亲长时间时相过从,老而弥笃,还曾一度同在县图书馆从事古籍整理工作,成为平生交情最深的知己。
1959年,鹏老旅居安徽合肥其嗣君德全家。虽系小别,仍然鱼雁常通。我父亲曾寄《七十述怀》二律予鹏老:
岁月飞驰似转轮,匆匆已是七旬身。
材惭樗栎叨商政,馆与图书藉问津。
杖履优游随所适,儿孙言笑喜相亲。
最欣晴日邀佳侣,共话西畴南亩春。
未冠曾将泮藻搴,中年蹀躞困寒毡。
怀铅徒欲师杨子,结社深惭友乐天。
漫感蹉跎添白发,还思跃进学青年。
躬逢盛世真多幸,歌咏应赓击壤篇。
鹏老阅后,欣然次韵玉和:
歌红雅集仗扶轮①,际此明时好献身。
词赋清深明藉藉,杯觞谈笑味津津。
两年商政叨同座,一度编书幸共亲。②
顾我移居淮海上,算来别后已经春。
且喜红旗到处搴,奚须旧物恋青毡。
当时欣我居同里,今日怀君隔远天。
遗著搜罗期践约,高歌跃进勗余年。
江山纵目多佳丽,遥祝稀龄寄一篇。
是年,我家因社会大办钢铁,腾出老屋供钢铁厂统一使用,一度迁居市心街。四个月后回归故居时,我父曾赋诗以纪其事,并寄鹏老就教:
十二经旬返故居,凰山依旧对吾庐。
高炉花发人争献,暖气春回乐有余。
重聚亲邻臻款密,小栽花木亦扶疏。
出郊且喜西畴近,健步何须下泽车。
不到十天,便接到了鹏老寄自合肥的和诗:
故山犹记紫霞居③,得有芳邻接翊庐④。
我每造君清兴发,君常过我雅谈余。
别来念切书频寄,老去交情迹转疏。
渴望重持一樽酒,几回归梦急驱车。
鹏老自合肥归里后,两人重又相聚在一起,度过了十个春秋。在共同整理古籍之暇,唱和更加频繁。当时两人都未游过南雁,一直心向往之,1969年,曾相约同游。我父为此写过一诗给鹏老:
淮上归来忽十载,碧云佳馆许淹留。
图书压架尘无染,花木成蹊境自幽。
莫以残年感衰朽,还须佳日惜春秋。
何当策杖寻名胜,共赏奇峰百丈湫。
鹏老读后,一时诗兴大发,立即和诗一首:
编馀子集与经史,头白书林十载留。
嗜好宁甘黄嬭癖①,情怀常想碧萝幽。
琼章入手真堪喜,屐齿偕行稍待秋。
此语凭君当息壤②,梦魂恍已到龙湫。
畅游地处本县的南雁,实属平常之事,但当时正值文革动乱期间,内争不息,交通不便,两位老人竟无法得偿夙愿,诗词唱和终成为画饼充饥,这在年青人看来,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事。追思往事,未免令人感叹不已。
苏渊雷先生少年求学温州十师时,我大伯父少屏正执教于该校,早有师生之谊。抗战军兴,苏老内迁重庆,又与我五叔季洪、堂兄星野重逢于此地,文酒唱酬,时有过从。他与我父亲虽从未谋面,但相互慕名,神交已久。1971年冬,苏老自哈尔滨师院退休旋里,行装初卸,即来我家访谒我父。二人一见如故,我父曾诗纪其事:
久仰荆州识面迟,欣然邂逅结新知。
工书雅好兰亭帖,读史吟余纪事诗。
班马纵横才敦匹,卢王骖靳力同支。
香山社集多余老,独羡蒹薕鬓未丝。
苏老当时客居钱库,腊底读诗,早春玉和:
白眉羡誉夙钦迟,愁枉琼瑶辱见知。
短札相思通隔岁,清时有味足新诗。
南田樵唱风期远,横海渔屯韵可支。
安得清和共畅饮,同凭梨榭试乌丝。
翌年,苏老迁居县城,常来我家作客,某日,见庭院山茶、酴釄盛开,欣赏久之,余兴未尽,撷取数枝而归。回寓后,欣然赋诗一首:
乞得山茶三五丛,花时一笑诧相逢。
青裙绚袂欣带恙,槛角篱边旧见容。
标格梅兄怜皎洁,霜风竹友许倩葱。
何当重结篱东契,且向南山揖老松。
我父亲读后,甚为兴奋,遂步原韵奉和二首:
开到酴釄花满丛,年年无恙喜相逢。
藤梢浥露添新色,墙角余香展旧容。
东郊名园怜寂寞,西山佳气许茏葱。
一枝聊可事巢父,奚用逃名访赤松。
架满酴釄露浥丛,春风到处笑重逢。
红肤白腻行看尽,深院明窗独见容。
着句花间今婉丽,排愁盏底映青葱。
闲中岁月真无价,日涉还宜抚老松。
1972年夏,苏老就居昆阳北门剪刀湖畔,其书斋名曰“钵水”,曾有诗纪其事。我父亲和作二首:
移居正值端阳节,蒲艾青青映酒杯。
一角市楼供坐啸,千秋素抱向谁开。
自惭散木匠应弃,剧羡清词玉作堆。
文字论交崇有道,预将扫径待君来。
蜀道遨游岁月迁,乘时万里快扬鞭。
惯看玉垒浮云幻,玄赏松江晚照妍。
钵水名斋尘不染,出关有集句堪传。
何不重结香山契,好向骚坛共擘笺。
“文革”期间,我父亲已年老力衰,加上省文史馆工资被“造反派”无故扣压逾三年之久,心情忧郁。同时由于经济拮据而疏于摄卫,终于1974年春与世长辞,使他无法亲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祖国的新面貌,这是他终生的遗憾,苏老在痛失知音之后,不胜悲戚。为了表达对知友的悼念之情,亲自提笔为我父亲写了《马翊中先生传略》一文,文中提及二人彼此的交情及对我父亲的评价;
“始余束发就学,即闻平阳有“马氏五常”之目①。长公少屏先生曾在温州十师任教,得亲謦欬;叔子季洪先生,抗战时邂逅重庆,文酒唱酬,时相过从;而翊中先生,则余退休返籍后,始获奉手,恂恂君子,备挹谦光。”“一乡善士,与时偕进,足以风世”。
流光如驶,我父亲去世至今匆匆已历二十三载。缅怀苏、张二老与他生前的交往,不免令人神往。而今父执辈凋零殆尽,人事沧桑,惆怅奚似!喜看祖国河山,日新月异。际此香港回归之日,神州一统在望,相信张、苏二老在天有灵,亦当含笑于九泉吧!
附注
①五十年代,我父亲曾在县政协领导下,广搜各界人士诗词创作,主编《歌红之声》。 ②指共同参加县图书馆整理古籍工作。 ③鹏老西门故居曰“紫霞居”。 ④我家住宅曰“翊庐”。 ①《风土岁时记》:“唐人呼昼睡为黄嬭。” ②息壤原为战国时秦邑名,因秦武王与大将甘茂盟于息壤,后即以息壤二字,作为信誓之代称。 ①《三国志》:“马良宇季常,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日‘马氏五常”。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五辑》
本书汇集了对苏渊雷、张鹏翼、王建之等多位名人的缅怀文章,以及对平阳地区历史事件的回顾,展现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历史的尊重。
阅读
相关人物
马允元
责任者
张鹏翼
相关人物
苏渊雷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