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县图书馆
平阳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平阳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纵然片叶也风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五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204
颗粒名称:
纵然片叶也风流
其他题名:
苏渊雷追悼会及几点回忆
分类号:
K825.6
页数:
4
页码:
11-14
摘要:
本书记述了苏渊雷先生逝后,平阳县派代表赴上海参加追悼会,众多学者和家乡人民参加,体现其深厚故乡情谊与德高望重。苏先生诗书遍及祖国,为人和善谦逊。
关键词:
平阳县
苏渊雷
追悼会
内容
苏渊雷先生对平阳有深厚的故乡情谊,虽然分县之后,他属于苍南籍的学者,但平阳人民对他的爱戴,他对平阳的乡土眷恋丝毫没有轻减。1995年11月13日,苏渊雷先生在上海逝世的噩耗传来,平阳县派出了周慎副主席代表县四套班子领导,专程赴上海参加追悼会,我也陪同周慎副主席去上海悼念苏先生。
周慎副主席和我到上海之后,立即与平阳县驻上海办事处的江蓓玲女士取得联系,托她给送去花圈等。苏先生的追悼会是95年11月25日下午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的。
在追悼会上,我碰到前来参加悼念的许多平阳籍的专家、学者,有黄颂、颜逸明、王一川、黄庆荣、苏尔馥等。他们对我说,苏先生的追悼会场面和气氛都是空前的,他们参加过的许多学者的追悼会,场面不能与之相比。参加追悼会的有来自全国的文艺界、文史界、宗教界、诗词界的著名人士,有学生、挚友,也有来自家乡的人们。专程从平阳和苍南赶赴上海的就有100多人,其中以他的老家钱库的乡亲居多。
追悼会在龙华殡仪馆最大的吊唁厅里举行。吊唁大厅前悬挂着苏先生自挽的两副对联;“意气早倾天下士,文章独抱一家真。”“有容斯大无欲乃刚吾犹愧是,能读父书不因人热儿其勉之。”一见这自挽诗,就使你感到是在读苏渊雷的自传,这是他一生的写照,和对晚辈的勉励。
整个吊唁大厅,除了政府部门送的少数几个花圈之外,更多的是挽联和挽诗,那简直是挽联和挽诗的世界。赵朴初、巴金、白杨、孙道临、叶浅予、吴思雷、陈从周、徐规、颜逸明等著名人士和学者都写来挽联,上海及全国文艺界、文史界的各学会也送来了挽联,来自香港、新加坡、台湾等地的挽联也不少。赵朴初先生是国内诗书大家,他送的挽联是:“誓愿弘深伤栋折,文章俊逸叹才难。”华师大史学所和华师大历史系的教工对先生的评价:“文史哲无不名家儿人知狱底修成心切图存白虎扬幡原志士,诗书画俱臻逸品三绝自杯中悟得艺方鸣盛黄杨厄闰哭耆英。”《中华诗词年鉴》编辑部称苏老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文彩千秋立,年登米寿奋斗一生德辉万里传。”这些不能胜记的挽联中,我只能记下这几幅有代表性的,这足以说明渊雷先生不仅德高望重,而且是学术界公认的文史哲诗书画无所不通的大家。
追悼会上华师大的领导作了悼词,上海玉佛禅寺、静安寺、开封大相寺的方丈真禅大师致了悲泣如诉的祭文,苏先生长子苏智生代表亲属讲了话。整个追悼会庄严而肃穆,大家向遗体告别时的队伍,整整走了半个小时,我们看着这“米寿”老人的遗容仍然还是那么慈祥。追悼会的参加者每人都拿到一件纪念品:一方书写着苏老手迹“静观”的雪白手帕。
我是80后代期结识苏先生的。以后我调县志办工作,他老人家又是县志编委会名誉顾问,因此,有较多机会与他见面。虽然,不能了解先生博大精深学问,但从先生的生活语絮之中也能体会到他的敏捷才思,惊人的学识。纵然是片叶,亦尽显风流。
在西门钱承恩馄钝店中至今还悬挂着两幅苏先生的诗。那时钱承恩还是箍桶老司,他向苏老索字,苏先生看见这位老乡人厚道,为他写道:“箍桶水不漏,治病针能神(钱还经常为人针灸放痧)。随身怀寸技,好在为人民。”钱承恩牢记苏老教诲,勤勤恳恳地做人。当苏先生80大寿那年,来到平阳,钱承恩已转开馄钝店,而且“清汤锟钝单碗煮”在本地打响了牌子。他送上十碗馄饨敬请苏老和平阳的几位老先生共品尝,苏先生又当场为他写了一幅字:“箍桶卖酱直道存,谁知身是旧王孙。一笑山城添故实,馄饨十碗寿诗尊。”苏先生两度题诗给箍桶店和馄饨店,被传为美谈,我为此写成一稿,《温州报》和《浙江经济生活报》都予以登载。此事可以看出苏先生作为大学者,没有一点架子,和平民百姓相近相亲。平阳有很多的人有幸得到他的墨迹。
苏先生在平阳客居时,受到了各界人士的欢迎和有关领导的关怀。70年代初,他遭“贬”,回到原籍平阳,户口也没法落实。当时,巧遇从事多年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又在县革委会政工组的陈崇贵同志,在其帮助下,户口落实在县文化馆,苏先生也因此结交了陈崇贵。就在那年月里,苏老对生活也充满乐观,坚信党的领导。他向陈崇贵表露心声:“吾生已惯三波折,放眼乾坤日月长。相逢莫漫问前路,好向人间暗处明。”为了表达陈崇贵对他的关心,他画了二幅梅竹相赠,并题诗:“我家东坡曾写竹,犹输老可两三杆。吾今作此嫌太瘦,化为清风六月寒。”“梅花飞雪雪飞花,拗得虬枝领岁华。茶酽酒香两无迹,一窗疏影任横斜。”诗中道出了苏先生的洁身自好和对生活的信心。
苏先生的诗书遍及祖国大地,名山大川,寺院胜迹都留下他的墨迹。平阳的山水胜境也因有他的题诗题字而生辉添彩。九凰公园,东门山元甫亭、东林寺广慧禅寺、仰霁亭和赤岩山石壁都留下他的墨宝。县政协的《文史资料》、县地名办的《地名志》、县志办的《南雁荡南麂岛揽胜》也都留有他的诗和字。别人向他索字,有求必应。记得1986年的春天,他在平阳电视台办公室里(台址在白石河街),一口气就写了20多幅字,每天职工都送一幅。他为电视台十周年的题诗是:“九凰山上电波台,云海天池一望开。此是人民广长舌,八方消息播将来。”他为人写诗时,都是即兴,一赋就是好诗。当时我是播音员,他就用我的名字写了一句:“声无哀乐感人深”,说这是道家的寓意在里头。后来我求张鹏翼先生写成对子,张先生客气说:“钵翁此诗意味深长,不好对。”张鹏翼先生为我写了一幅条屏:“抚琴妙在无弦处,此时无声胜有声。”后来,苏老再次来平时,为我凑成了此联:“月有亏盈循天运,声无哀乐感人深。”如果你目睹苏先生当场赋诗又挥毫,真是一种享受。借此,我想说明一件事,其实我们好多人都不知道,误以为“秋色平分南北雁,高风遥接东西林。”是赵朴初所撰写。应该说是苏渊雷撰,赵朴初书。
苏先生写诗写字必须先喝酒。因县志工作需要,那几年我经常跑上海,每次去都要拜访苏老先生。他说,你们来时带几样小菜就可以,好酒我这里有的是,都是给人家写字,“进贡”来的。他的书房和卧室非常朴素,但透出浓浓的书香墨气。沈尹默题的“钵水斋”,章太炎题赠的篆书对联,以及一些当今国内著名的书画家相赠的作品,足让你大饱眼福。他最欣赏的是自集的对联:“万物静观皆自得,平生爱好是天然。”他把这对子刻在铜条上,作为镇书尺。
苏先生生活很清淡,身体素质很好,他说自己从来没有上过医院。他85岁那年,我和颜逸明先生等在他家吃了中饭,他一人拿起写好的一幅字,就要去挤公共汽车,说是要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儿子(残疾人)的个人画展,给这可怜的人儿助助兴,长长志气。我们要去叫出租车,他很固执地谢绝,那走路的劲儿还像一个中年人。苏渊雷先生同我们县志办几位同志说,待我“米寿”之时(他称八十八为米字),你们都来喝酒。可是,在先生登“米寿”之年,我们却去为他送别了。当我在追悼会上看到挽联上的“米寿”二字,想起苏先生生前的相邀,就为之动情。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五辑》
本书汇集了对苏渊雷、张鹏翼、王建之等多位名人的缅怀文章,以及对平阳地区历史事件的回顾,展现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历史的尊重。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声和
责任者
周慎
相关人物
苏渊雷
相关人物
黄颂
相关人物
颜逸明
相关人物
王一川
相关人物
黄庆荣
相关人物
苏尔馥
相关人物
赵朴初
相关人物
巴金
相关人物
白杨
相关人物
孙道临
相关人物
叶浅予
相关人物
吴思雷
相关人物
陈从周
相关人物
徐规
相关人物
颜逸明
相关人物
陈崇贵
相关人物
张鹏翼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