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子(1924)兵事日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九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136
颗粒名称: 一、《甲子(1924)兵事日记》
分类号: K825
页数: 5
页码: 38-4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民国时期江浙地区发生了齐燮元与卢永祥之间的混战“齐、卢之战”,战事持续40天,最终卢永祥兵败下野。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无人关注,造成交通断绝、棉田被蹂躏、房屋被烧等严重损失。
关键词: 黄梅僧 平阳县 话劫录

内容

民国以来,军阀连年混战。1924年9~10月,发生在江浙的有“齐、卢之战”、即江苏督军齐燮元与浙江督军卢永祥之间的一场混战。当时的历史背景是这样的:1919年浙江督军杨善德病殁、由浙淞沪护军使卢永祥继任,卢系皖系军阀,行伍出身,在北洋军阀的卵翼下升至师长。调浙督后,仍不肯放弃淞沪地盘,特别是其中的鸦片烟土税,引起了江苏督军齐燮元的觊觎。所谓鸦片烟土税原来是一种特有的黑暗收入,归淞沪护军使直接经管,税额为数甚巨。齐燮元对此垂涎已久,想染指而不可得。于是要求削减淞沪护军使的管辖权,其目的在此;而卢永祥来到浙江后仍把持淞沪,其目的亦在于此。自1923年开始,双方争执,愈演愈烈,渐至陈兵边境,几有一触即发之势。1924年9月3日,双方在上海近郊黄渡开火,卢永祥以淞沪联军总司令的名义通电历数曹锟、吴佩孚、齐燮元的罪恶,下令全线出击,“齐、卢之战”于此爆发。
  这场战争持续了四十天、结局是孙传芳的五省联军(孙为总司令),堵了卢永祥的屁股、十月十三日卢永祥兵败下野,出走日本。而江苏的齐燮元也没有沾到好处,勉强苟延,到了新年,奉系军阀杨宇霆、张宗昌又挖了齐的老根,亦即塌台。齐、卢两个祸首,两败俱伤,都一走了事。而战争带给人民的苦难却无人过问。据统计当年京杭铁路交通断绝,大片棉田蹂躏殆尽,南翔镇上居民房屋烧掉十分之四,湖州被劫,钱江航运及工商停滞,其损失不可胜计。这场战争虽远离平阳,却带给平阳人民一场苦难,黄梅僧的《甲子兵事日记》对此有翔实的记载:
  卢永祥对这场战争的如意算盘是:北攻齐燮元、南防孙传芳。他的浙军第一、二师布置于衢州一线,由永嘉人潘国纲指挥,其中又以一师的余部分置于温州各县,担当对闽的防备。而这支部队的官长享乐腐化,士兵有严重的厌战情绪。《日记》所载。派驻平阳的徐挺然团长,趾高气扬,目空一切,“有威武之慨,无谦恭之容”。到达平阳之后,黄梅僧、阮伯陶、游越生等一批士绅们为了应付军队,事先议定“待遇军队,礼节宜优,务得欢心,不惜少费”,唯恐“稍一大意,即出毛病”。可是尽管他们处处小心巴结,仍然吃了军阀的苦头。现将《日记》所叙经过,综合如下:
  九月三日,战争在上海爆发以后,即有浙军十余人开到平阳,被安置在第一高等小学里宿营。六日开到一营,营长吕子瑜、连长周筱泉等,为尽“地主之谊”,士绅们约定七日在仙坛寺宴请,不巧的是此日下起倾盆大雨来,赴会时个个淋得像落汤鸡,《日记》上说“冒雨请客,处处失仪”。此后,浙军源源开到,受到“慰劳”后,开赴冬瓜山(东嘉山)。其时孙传芳的“闽赣联军”已经越过分水关而来,他们派出一支队伍去占领泰顺,主力向灵溪,萧江渡开拔。萧江渡有人从福建回来,知道闽军“习性”,教大家制旗“欢迎大军”。果然平安无事。九月十九日,平阳城内面临闽军进攻威胁,城内人民“纷纷迁徙,轿、船价格,为此骤涨数倍,妇女逃匿过半”。就在这个时侯,卢永祥已经离浙,省方已有电令:“军队过境,即予礼遇”,而团长徐挺然刚愎自用。以未有郝(国玺)司令的电令,不肯退让。二十日开始,驻冬瓜山的浙军,向肖江渡方向开火,闽军籍山隐蔽,並不回击,江上渔船被看成偷渡,不断遭到炮击,据记载有父女两人的小船被击沉于江。这时候,平阳城内浙军不断开到,冬瓜山上炮声隆隆,混乱一片。平阳县议会副议长汤容夫(注)因“同党所忌”,私奔肖江、为闽军绘制地图,出谋献策。他为闽军筹划两条进攻路线:一条假道江南、进攻鳌江;另一条从鳌江上游渡江、背袭冬瓜山。闽军司令彭德铨认为江南人烟稠密,不便行军,采用后策。他们于廿二日夜,“派遣百余人,向上游探路,在后林田中获一人胁令引路,经过塔下、麻步、高沙三个渡口,均有守军,至渔塘即雇船二十多只,从大岭背,过小岭向冬瓜山进发。此时,另一支从泰顺方向开来的闽军,亦向冬瓜山包剿。廿三日,郝国玺的停战令到,冬瓜山上浙军买猪两头、犒赏士兵,而“闽军扬旗吹号、冲锋而来”,“出其不意,一时手足无措,遂溃散一空”,这就是平阳人民解放前所熟知的“冬瓜山反到”的历史情况。
  溃兵狼奔豕突、像蝗虫一样涌入平阳,他们仓皇地从东门八角桥,北门河头沿路觅船,见到有身份的就乞讨角子、银元、见到衣服就抢,晚上看到灯笼、桅灯、路灯都抢,混乱的程度,如《日记》上所说:“水灌蚁穴,箭落蜂窠、东奔西夺,寔尾跋胡”。作者恰路过东门水溪头,“溃军猝至,地民飞散,即被挤倒,一人足及余肘,痛不可当,眠镜也被摔破,幸好未伤面部,”为此,卧床多天。
  这场混战,浙军装备虽好,但管理与纪律非常松弛,特是士兵厌战心理严重,他们被驱赶而来,不知为什么而战,思想上已有疑窦,据说潘国纲部从杭州江千出发渡江时,正是好好天气,突然一阵狂风,师长所坐的船,桅杆被风折断,按迷信说法这正是兵家大忌。因此就非常惧怕,据说在汇头殿宿营时,夜里有士兵梦魔,跑到坡南十亩田头跳水溺毙。更由于官长指挥混乱,上冬瓜山时,大炮却“子大于口”。这说明士兵的精神防线早已崩溃,一触炮火,即一败涂地。廿四日闺军开抵平阳,在县知事的率领下,作者和一批士绅都到坡南河头欢迎“闽赣联军”,看见士兵服装龌龊,而精神极为焕发,子弹不肯空放,浙军炮声隆隆,整日不绝。避屯山阴,不回一弹,伺隙而动。其司令非常镇定,为言“浙军徒有其表,一上前线即怕死欲走”。作者当日在坡南“由陈卓先引见彭司令,彭极欢喜,笑容可掬”。
  当浙军派驻平阳之时,除了供养他们吃饱喝足之外,还乘机敲榨勒索,不能不满足他们的要求。例如:廿一日,浙军军需跑到县署索款四千金,云:“拟借此佥、犒赏士兵,奋发军心,以期一战,否则一经退却,即难制止,秩序混乱,我军不能负责也”。完全是威胁恐吓的口气。还“带兵四人,荷枪实弹,其势甚盛”,此时县知事和一班士绅,面面相觑“平阳局面既小,而军方长限期又迫,再三恳求,先缴三千金,四出张罗,得一千五百金,余由县署凑足而去”。
  在这场动乱中,作者奔走折衡,甚为卖力,事后,当地赠以“保障一方”的扁额。
  据《温州城区近百年记事》:“方彭德铨进占平阳,两军对垒,温州人心恐慌。著名绅士吕文起受道尹和地方的委托,由温州天主堂神甫冯烈鸿(法国人)陪同前来平阳与两军调停,郝军撤退、彭军和平过境,地方得免糜烂”。不知何故,《日记》作者却未提及,是遗忘抑作者未知其事,聊作补充,以供参考。
  (注):汤容夫,现苍南宜山区人,此次兵事后,随彭部队进入温州,十月即遭枪决。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九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九辑》

本辑专门收集浙江省平阳县有关中国共产党成立、辛亥革命、太平天国和平阳县境内金钱会起义的史料。共发表了《中国浙南委员会的历史贡献》《辛亥革命在平阳》和《蔡华传略》等10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游寿澄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平山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