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县图书馆
平阳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平阳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日记一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經川文集》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070
颗粒名称:
日记一束
分类号:
I266.5
页数:
22
页码:
121-142
摘要:
本文属于个人日记选集,主要记录了项经川同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作、生活、学习和思想变化。通过选取解放后的日记片段,展现了项经川同志参加土改、劝说群众、调任温州任教、关心小学教育、阅读好书、与学生共劳动、受到错误处理、自我反思与提升等多方面的经历。这些日记内容反映了项经川同志在不同时期的思想动态、工作态度和人生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
关键词:
日记
项经川
工作经历
内容
项经川同志生前断断续续地写过多年日记。解放以前写的,都已散失;解放以后写的还保留下一部分。
现选解放后写的日记的一小部分,发表于次,並加小标题。
编者
参加土改
听到自己工作调动将参加土改队时,心里很高兴,开始想到的是个人自私打算,以为参加土改工作已是最后的一个机会,而土改是一场激烈的斗争,自己经过了土改,敌我认识必更明确起来,立场可以坚定起来,还可学会做农村群众工作的一些本领。其实参加土改也是为人民服务,我应该多想如何将工作做得更好才是,我的错误的想法只是我的自私心重的一个表现而已。
(摘于1952年1月份日记)
劝说群众不要送行
早上起身时,即看见村中许多人在楼下东一堆,西一堆,笑嬉嬉地谈说着。
吃了早饭,马上整理行装,来的人更多了,看出了他们是有计划的要送行的,连忙劝说他们不要送行。但整理好了东西,算了饭帐,仍起不得身。拖延了许多时候,一再劝说,才于八时许动身,虽然有许多人已不送,但是数处的大小炮仗在打着,另有许多人还是勉强的跟随送行,好几个人还来抢拿东西,抢背铺盖,难于对付,一路回说着,才逐渐的回去。
群众对我们真太好了,我个人心里有了很大的感动。
(摘自1952年4月21日日记)
调至温州任教
三月四日晚仮后,得知专署文教科调我到温师任教语文,接我的新教员金宗宽同志亦同时到校。
(摘自1953年3月4日日记)
雷儿当志愿军
得雷儿从朝鲜前线寄来的信,知他巳当了志愿军,高兴之至。信于五月一日寄出,寄递时间计费廿四五天。
(摘自1953年5月25日日记)
关心小学教育
补写昨天在附小听课后所发现的三个问题:如何训练一年级儿童听懂普通话,一年级教了生字生词后,如何巩固和如何在试教前深入了解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情况。
几天前,曾发现了另一问题,即教生字生词的字音、字形、字义是一批批地教好呢,还是一个个地教好,这确乎也是值得注意和试验的问题。
(摘自1958年1月3日日记)
看了一本好书
上下午都参加三乙班劳动,平田和插秧。
晚上,看完“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业师”这本中篇小说。这本小说过去在报纸上曾谒力推荐过,我也早想看而未看,现在看看,觉得确是一本好书,能写事情的本质,引人深思,但我觉得书中的总农业师娜斯嘉,在中国这样做是很难做得通的。
(摘自1958年5月14日日记)
与学生共劳动
下午参加三乙班耘田,学跪耘,觉得比蹲着耘省力得多,但是在水泥中跪耘二点半多些,小脚筋有些抽搐起来,左手的筋也有同样感觉,而身体也有些发冷,看看手掌,也变得发紫了,这大约是不惯于较久地浸于水中之故吧?自己想想觉得真是无用的
人。 (摘自1958年5月30日日记)
受到错误处理
午前,领到工资时,才知已减为63元了。觉得已有这样确定的处理了很好,至于家中费用,那么,量入为出,只要节省,总能过得下去的。
(摘自1958年7月14日日记)
看“历史”结论
午后参加一个会,原来是给我看关于我的脱党问题的调查结果和结论意见,并要我写出自己的意见。
结论意见大意是说:1938年参加共产党,与陈素瑶、杜贤宏成立小组,项任书记,表现还好,积极领导抗日救亡运动,进行宣传工作。1940年在丽水时与领导失了联系,再加以政治形势日益恶劣,以致后来与党脱离关系。在调查过程中,未发现项有叛党出卖行为,1947年后在台湾一段时间内,亦未发现其它问题,相信项自己的交代。
(摘自1958年8月3日日记)
欢迎提意见
今天,叶肇振老师写大字报对我提了意见,这是我很欢迎的,虽事实有些出入,但我应该深入地自作检查。
(摘自1958年10月24日日记)
行年五十並不灰心
今天是旧历十月廿六日,是我普通年龄五十岁的生日,晚餐约陶真、鸣秋带来一泉、溶溶,也约韶松、一贯回来,弄几个菜聚会吃吃。
行年竟巳五十,不只毫无成就,而且,一年以来,在政治生活上竟如此地抬不起头来,惭愧,惭愧。但是,自问並未灰心,仍要在政治潮流中,力争追赶上去。
(摘自1958年11月6日日记)
下乡劳动
三天来写总结,经过勤思苦想,今天,写好了很是觉得愉快,因为这样能提高自己,改正错误,有助于思想改造,坚定立场。
(摘自1958年12月12日日记)
决定年内即调全部文教系统的右派到山区和乡间去劳动,十时四十分开完会,会后,即赶速整理东西。这个决定,我觉得确实很好,一是更有利于改造,二是调换一下环境也是需要的,这样于楕神必会更好些。
(摘自1958年12月28日日记)
劳动体会
我初到这里来时,就从各方面细想过我来从事农业劳动这个问题,我觉得这对我只有好处而无坏处。经过一个多月的劳动,我仍觉得经常从事劳动,对我只有好处而无坏处。
首先我体会到劳动是艰苦的,但也是光荣的,每天与我在一起劳动的许多农友,就在艰苦地进行劳动,但干时决不如我这样吃力,他们的劳动力大是长期艰苦锻练出来的。其次我对于劳动创造财富这一概念,有了具体的体会,我在劳动时租在往返的路上,放眼观看,我所看到的麦子、油菜、歪豆、萝卜、蔬菜等等,那一样不是农友劳动所创造的……。
劳动之后,我还能每晚坚持着进行学习,一个多月来,我每天学习的平均时间约为二个半小时,从来这里到现在,我除经常看《浙江日报》、《温州日报》和看过《红旗》三本,《文艺报》》二本,《求是》及《语文学习》各一本外,还阅看过《中国共产党历史简编》、《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辩证法的贡献》(张如心著)《中国哲学史略》、《跟随毛主席长征》(陈昌奉著)《1957年散文特写选》,又重阅了毛主席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六中全会文件,关于农村财贸管理体制的决定,杨献珍同志著的《什么是唯物主义》,在学哲学理论时,我有较多的体会感想。
自1959年2月15日日记)
又到水库工地劳动
近一周来,每天的中午前后,烈日如火,火热逼人,有时且没有一点风,弄得连气都透不过来,我也能向工人和民工学习无所畏惧的态度,勇猛参加,照常劳动,一一做去,直到歇工为止。
这月份,仍能坚持学习。晚上,蚊子多,就躲到帐子里学,即使天很热时也如此。一个月中除经常细阅“浙江日报”及在报上发表的“人民日报”社论与文件,如林枫同志的大搞文化革命——工农群众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等等外,还细阅了第十期和第十一期红旗,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下册。五月份又阅了一百七十余页,六月份其余的近二百页许也阅完了,全书阅完后又择要地重阅了一次,此外又阅谈了吴传启著的《谈辩证法》六十多页,《中国文学史讨论集》,全书二百六十六页,内收文章四十几篇。
调到林桥水库劳动后,至今天已两个多月,住宿楼上没有一张桌,一张凳,对学习来说极其不便,连写汇报也没处写,只得临时商借农民的吃饭凳桌来用。这两天来,因天热日烈,下午上工时间延迟一小时许,这倒是有利于学习和写汇报的,所以这次写汇报就利用了下午上工前的一些时间。
这个水库的堤坝,还只筑成了一个底层,西边涵管正在加工赶造,东首为让流水有一出路,就在从北到南用粗石砌成临时堤岸一道,这堤岸与东首小脚便形成一条水道,六月半时的两次暴雨后,大水暴涨,堤岸都略有损毁,观此情况,我猜测七八九月台风暴雨后,水必更大,势必更凶,而这条水道,上阔下狭,我窃为这条堤岸优虑,觉得现吋必须及早设法防备,苦思儿天,曾想出一个比较现实的既不用多化钱,又不用多化工的可用办法,写成书面建议书给水库的领导人。这建议书送了后,我还不断地为这堤岸担忧,因为这堤岸如塌毁了一部分,损失将不堪设想,我始终相信这里水库的各级领导人,必已深虑及此,成竹在胸,跟随的必有有效的措施付诸实行,那么才能确保无虞。
(摘自1960年7月1日日记)
学习经济学
整个上午、下午空时和晚上都看经济学,共看了一百页,已看完,全书354页,约有廿六万八千字,系统性强,讲解清晰,读了不仅使我已知的东西系统化起来,並且得了好些未知或未详知的东西,只是书中意思重复的语句太多了。上册看过已近一年,下册如今才看好,相隔时间真太长了,幸而这次能在几天内看完,全书内容还能较好掌握。
(摘自1960年8月10日日记)
坚持艰苦的劳动和学习
从十一月份起,我已正式编在生产队繁育场里劳动,所以十二月份也是大部分时间都在繁育场里干,干的工作多种多样,有做园垅、种槐豆、种蚕豆、种麦、扒火泥、施厩肥及垃圾、粪肥、拔莱子秧、铲麦、铲油菜及白菜、刮园渎等。而一个月中干得最多的扒火泥,这在乡间已形成运动,雄溪生产队从八日起展开这个运动,头几天恢复敲起床锣,吃了早饭,大家很快就出勤,午饭也在田间吃,吃后一会儿就又干起来,直干到太阳下山,天黑了才回来,几乎每天都这样,干了一个多星期,繁育场不仅出勤的人数多,而且,干劲也极足,单只九、十两天,就烧了整整三百堆火泥。我在一般劳动中,仍能认真勤奋地干,而且,仍能主动,不辞艰苦,每天以劳动为重要事,又存心要把劳动干好。天冷时,不仅能吃了早饭就出勤,而且主动干人家叫我们迟些干的工作,如五日早上冷风很大,我很早就出去在麦缝里拔菜子秧,六日早上更冷,我到中岙拔菜子秧,好多农民都说天冷不好拔,劝我迟些拔,我还是只稍歇一会儿就开始拔起来,拔时手也冻僵了。在烧火泥的一周内,自觉地早出晚归,坚持艰苦地干,如八日上午我为食堂一次挑四箩砻糠挑疼腰,八日下午起参加烧火泥运动后,虽觉得腰痛而仍一声不说地坚持着干,九日除吃中饭后休息一会儿外,一整天就没坐歇过一分钟,十日起几天中,上午都俯在麦园城背上拾泥块,拾久了觉得右脚掌痛,有时,蹲着就觉得更痛,好几次一站起来,就眼前花暗,甚至连站也几乎站不住,这些情况与我的原有脚病及年纪较大了都有关系,但我仍坚持着干。
此外还为食堂算过八折口粮账,写过盛饭后名签,我都早去催促食堂经手人及早动手一起干起来。捣砺灰,那在冷天,早上也开始得很早,我们捣了好久,才见农民们陆续地出勤去。
十二月份夜间没什么工作,並且夜也特别长,我就抓紧时间?多多学习,每晚平均学习时间约为三个半小时,就睡时一般都在九时半以后,即在天极冷,风极大时也坚持学习。这月内除经常看《浙江日报》外,还看过《红旗》22、23、24期三本,《文艺报》第19、22、23期三本。《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十一月末,只看过四十二页,十二月继续看,直至看完全书.《农业基础知识》十一月已看过七十页,十二月看了114页,又把全书看完。此外还看过《斯大林全集》六卷和《苏联大百科全书选译本——辩证唯物主义》45页。
(摘自1960年12月工作汇报)
摘了帽子
下午参加大会,听讨论小结报告。大会上宣布摘掉六十四人的帽子,我的帽子也已摘掉,内心中十二分感激和喜悦。大会结束回来吋,即顺路告知陶真和家人。
(摘自1961年1月13日日记)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
下午只四十分钟,即与黄戈去桥下火泥上铲火泥草。
晚上,看《德意志意识形态》36页,把全书看完。这书是马克思与恩格斯于1845——46年合著的一部巨著,计728页,约有五十一万字,书很重要,但最重要的在9至78页,著者巳较明确完整地阐释了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其它都是批判,尖刻,讽刺,而又相当形象生动是其特点,可是好些地方不易理解。全书看了后,我已进一步领会马恩二氏著作的风格。
(摘自1961年10月8日日记)
忍着病痛割稻
这月份内,我的身体也不大好,体内寄生蛔虫仍未断绝,胸痛仍频繁发作,腰也时常觉得痛。最讨厌的胸痛,不仅每次下田初割稻时一连发作,而且在割的中间亦不时发作,甚至在早晚挑水洗脚时亦发作起来,觉得难耐。胸痛发作时如以前一样,不得不把在干的活儿暂停下来,这于劳动显然有妨碍的,心里不禁常自怨苦,当然,有时暂停劳动时,还会引起同干人的误会,难免当作是我偷懒,我也只得听之任之。我的好处只在于暂停后还能忍耐着干,坚持到底,从不为此请假,同时,我始终不叫不嚷,也不作解释。
(摘自1961年11月12日日记)
放牧小鹅背诵杜诗
这次,从家返此,带来杜诗百首,今天,放牧时带在身边,在不妨碍看牧中拿出吟读背诵,上下午已背熟了好几首。这样,既不妨碍看牧,又能赏背名著,且时亦可过得快些,真是一举三得的事。
(摘自1962年3月13日日记)
午后一时至近二时,参加小组学习,学习后,才放牧小鹅。因菜切剁得不够,我于晚饭后赶切并剁了好些球菜。
晚上,阅读《政治经济教科书》35页,把全书阅完。这书为千家驹和冯和法所合著,着重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部分,写得还清晰,有系统並有重点,全书277页,约廿二万三千字。
上半夜轮到值班,值至十二时,我于八时二十分许放牧好大小鹅,这以后就在栏边坐守至半夜,电灯于九时十几分熄掉,我于坐守中背诵杜诗六七首。
几天来,放牧时不带杜诗百首,而于牧前先择要背的约略背来,再到放牧再三背诵吟读。
(摘自1962年3月17日日记)
第一批分配工作
晚七时一刻许,得丁升南通知,说第一批分配工作者七人,我为其中之一,除我和丁外,据说还有郭训、金江、吴敏夫、黄家尧等。定于明天下午一时半集中于黄的家中后,一起到教育局去报到。
在大力精简中得此通知,真是一个大喜讯。
(摘自1962年5月29日日记)
一时一刻敏夫来,就同到黄家尧家去。二时正,七人一起到教育局去报到。局里办人事的要我们到原单位拿介绍信,再到新单位里去报到,除我调六中外,其余六人都调小学工作。
(摘自1962年5月30日日记)
读丁景唐的《扎记》
上午,看《扎记》70页,看完了全书。这书系丁景唐所著,收文章26篇,作者勤于校戡研究,有几篇的成绩很难得,但一般文章则是平平,而少特见之作。全书228页,约十五万五千字,卷首戎戈所刻的鲁迅像和瞿秋白像甚好。
(摘自1962年8月3日日记)
听阮世池唱词
晚至曲艺场听全市最有名的唱词艺人阮世池唱。演唱得极受人欢迎,全场挤坐满满听众,没有一个人中途离开的。口齿明晰,演态动人,调头变化多样,紧要处尤显得特别,且常有意外的惊人之点,再全部听来,唱者又很省力自然的。正词从八时半许唱到十时十分,起头有过情节的简要介绍,停时却是戛然停下的,非常利落于脆。
(摘自1962年8月23日日记)
严以律己
一周来,我有了极大的感动,同事们的事迹,逼得我时时想着一个问题,我应该怎样革命?
这几天来,在听摆同事们的好和功中,我惭愧得无地自容。郑允平老师除在教学上有特出贡献外,还为农业作出了非常可贵的成绩,使我更加自恨自责。为什么他有那么高贵的意志和品质?为什么他有那么巨大的成绩和荣誉?为什么他能坚持不懈,老当益壮?为什么他能下决心鞠躬尽瘁,死向后已?以我来相比较,为什么我如近视眼人只看眼前?为什么我如世故老人缺乏热情?为什么我如小脚女人摇摆走路?为什么我如丑脸婆娘愿居中游?我要喊叫,我应该从此活读毛主席的著作,真正听从毛主席的教导,学习张思德同志为人民利益而死的精神,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以纠正我的过多想到自己和缺乏政治热情的病根,鼓足干劲,为革命而甘愿粉身碎骨。
现在重抄在这里,以便时常翻阅,切实做到。
(摘自1964年2月3日日记)
写汉字简化文章
下午第一二节参加集体备课。
继续研究简化字问题。
晚上,又续写一千五百字许,写完了全文,共约四千七百字,题目叫汉字简化工作必须赶上,是研究简化字结果,拟抄后寄《光明日报》的《文字改革》,不知可肯釆用。
(摘自1964年3月19日日记)
再多作一些贡献
下午第一节备课,四时至五时三刻参加摆好活动。先由自说,后同志们为我摆好,说时听时,都觉惭愧之至,但也得到了极大的鼓励,已有决心打消掉过去的安于中流的思想,把工作做得比现在好,再在份内工作外为社会主义事业上多作一些贡献。
(摘自1964年4月11日日记)读茅盾的《霜叶红似二月花》
上节课后看完了《霜叶红似二月花》。这是规模很大的长篇小说的第一部分,内容已相当复杂,有几分家庭的演变情况,有县里的两派斗争,也有农民的反抗,贯串在这中间的,是三个年轻人——良材,恂如和和光,他们原都有朝气,可说是有心人,但后二人根本不做什么,另一人虽做而却甚软弱,共同点则是不敢斗争,写得很是错综曲折,但最后都能提挈作结。这书多年前已看过一遍,印象极好,要再看而未果,今昨看了,觉得好是好的,可不如印象中那么好。这情况有如我的看北雁,在中学时,游过北雁,一直望能再游,去夏与松去重游了后,也觉得实际不如原印象,有新所得,可也有所失。全书259页,共约十五万几千字。 (摘自1964年5月7日日记)
看茅盾的《虹》
晚上,看茅盾的《虹》几十页,拟看看他怎样学托尔斯泰等作家的,看时觉得学得很好,尤其在着重描述心理活动方面更觉显著。
(摘自1964年8月18日日记)
看《小约翰》
下午,看《小约翰》,直到看完了它。《小约翰》是鲁迅非常赞赏的书,力求克服一切困难而译成了它。我多年来想看而到今才看完了它。写得十分奇特,想象也十分奇特,确算是散文诗式的童话,时有深意,揭露得也不同平常,但又觉得有些朦胧,且有不少难懂之处。作品本身只八万七八千字,还不到二百页,但引言和附录竟有三篇,可见鲁迅翻译和整理时的如何认真负责。
(摘自1964年9月2日日记)
元旦喜听革命曲艺
下午写文章一篇,叫《元旦喜听革命的曲艺》,介绍“热心人”“送肥记”“狱中绣红旗”三个曲艺。晚饭后,投邮寄给《浙南大众》。
(摘自1965年1月3日日记)
称赞唐弢的《漫谈》
上午看《漫谈》25页,看完了全书。这书是唐弢所著,有关于创作的短篇四十篇,以前我曾看过一次,还曾做了摘记,这次买了一本再看一次,仍然觉得甚好,不仅许多有关创作方面的问题说得清楚,並且有许多对于历来有争论的重要问题的独创见解,相当精辟。全书158页,约十一万四干字。
翻看几本有关创作的书,从几本书里寻找短小的,可以介绍给学生的文章。
(摘自1965年1月15日日记)
欣赏《欧阳海之歌》
上午,与林扫洗四座楼的全部住房及走廊楼梯。
下午,与林抬倒尿桶,和糊各住房朝北窗没玻璃的窗纸。
晚,看《欧阳海之歌》到全部看完。这书为金敬迈所写,很久以前就渴望想看,借不到,两周前可买到,就买了一本。上周因没功夫看,给鸥儿拿了先看,本周一才拿回来,确实是感人至深的一部书,我看时,流过了多次的感动之泪。欧阳海确是值得每个人学习的崇高榜样,我尤其要好好学习他,他如实地做到了曾武军所说的:“活着,为了党的事业战斗,死,为了党的事业献身。”他自己的一句话“高举革命红旗,干哪!”也确实是非常鼓舞人的。全书444页,共约三十万字,计十章,四十八节。
读《语录》和《毛主席诗词》。
(摘自1966年12月1日日记)
历史总会搞清楚的
上午,参加小组学习。一个同志问我脱党的情况,我把经过简略地说了,同志们向我提了许多问题。我没有叛过党,也没有变节的行为,我认为总会搞清楚的。
(摘自1968年7月26日日记)
要求调别的中学去
前几天,写好了一封信给市教办,要求调到别的中学去。因为我在本校审查时间长,还很长时间被当作阶级敌人挂着。今后,随便教书做别的工作,都有许多不便。这信本想昨天送去,並找曹子勇同志谈一谈,但未去成,上午才去成,但曹同志不在里头,只把信交去就回来了。
(摘自1968年12月8日日记)
坚强是光荣的
上午,重看完了大约于廿几年前,已看过的奥尼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我要抄下如下的一句话:“当一个人有着健康和青春的时侯,坚强是一椿比较简单和容易的事,但是,生活用铁环把你箍起来的时候,坚强才是光荣的事情。”
(摘自1971年6月20日日记)
建议茅盾写《鲁迅新传》
给茅盾同志一信,建议他写一部鲁迅新传记,这愿望我很早就有,但多次想写信未果,昨天看完了《鲁迅的故事》,倒逼得我写成了信。
(摘自1973年6月11日日记)
得茅盾复信
午时,得北京沈雁冰同志廿二日的复信,说“写鲁迅传,我非其人也。”又说:“鲁迅传之资料主要是其著作……然而,鲁迅著作本身尚有部分未陈列于重开后之鲁迅博物馆,据云有所未便,由此可知欲拟历史辩证论写鲁迅新传,今固无其人,亦非其时也。”
(摘自1973年6月28日日记)
再给茅盾写信
再给茅盾同志信,想问明未陈列的鲁迅部份著作,並要他即使不能写传记,也写些研究鲁迅著作的文章。
(摘自1973年7月2日日记)
又得茅盾复信
得茅盾同志六日的复信,主要是说:“未陈材料乃一九二八——二九年间,鲁迅由粤至沪定居后与人笔战之一部分。”又由将出版无注释之鲁迅之全集,说到“鲁迅写作背景今日若实事求是的注释则亦有未便处。”举《悼刘和珍君》文为例,认为当时的主谋为章士钊,但此“一文注释实难下笔不如付之空白。”
(摘自1973年7月10日日记)
得人民文学出版社复信
得人民文学出版社现代文学组复信,抄录如下:
“来信已收读,我社这次出版的《鲁迅全集》是根据1938年版本(二十卷)重排,除去校勘方面的讹误作些校正以外,基本上保持原貌。关于鲁迅书信的收编和出版,我们也有此打算,但工作量较大,想非一时能竣工,我们将努力做好这项工作,使之早日与读者见面。谢谢你对我们工作的关切和热心。“
(摘自1974年7月20日日记)
找《再华文拾》
为取得《再华文拾》,昨天下午和今天上午到工农兵医院跑了三趟,才取到书。
(摘自1972年8月23日日记)
读《汉唐佛教思想论集》
晚,阅完任继愈写的《汉唐佛教思想论集》,觉得很好,能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唯物史观,批判佛教思想。毛主席曾于1964年说很欣赏任讲佛学的几篇文章,这几篇文章就在这本书中。全书348页,是今年四月重排本。
(摘自1972年12月2日日记)
写信给冯雪峰
依照茅盾同志的意见,写了一信给冯雪峰。
(摘自1974年5月22日日记)
接人民文学出版社五月廿八日复信,说一九三八年出版的全集第四卷中,这篇文章的题目也作“漫与”,并引了杜甫的诗题与诗句,说“漫与”之词,也並非不成意义。这样说倒值得再研究一番。
(摘自1974年6月3日日记)
得冯雪峰复信和材料
接雪峰五日的复信,说“最近我又在病中,大概十天或半个月后,我一定能写信,尽我所知和能记得的回答你提的问题”。
(摘自1974年6月9日日记)
得雪峰复信,並附来35页长的材料一份。
(摘自1974年6月22日日记)
给雪峰信,因他在“材料”中写到鲁迅说茅盾“可就不当面商量。”就在信中又提了几点鲁、茅二人间的关系问题。
(摘自1974年6月23日日记)
看《我的前半生》
看完了1964年出版的爱新觉罗·溥仪著的《我的前半生》。全书567页,分十章,约四十三万字,写得灵活又富故事性,有时还很幽默,结构与剪裁也好,至于内容,可使人得知民国政府及其一些显赫人物与废帝帝室的优劣与勾结,废帝及遗老的猖狂复辟活动,与帝国主义的无忌参与,溥仪在“满州国”的十足傀儡情况与日帝对东北人民的残暴剥削与镇压,溥仪的极其自私和怕死心理,及其逐渐转变觉悟的过程等等。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战犯的教育影响,更是一个铁的事实。这书有不少为外人所不知的内幕情况,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摘自1974年9月27日日记)
惊闻周总理病逝噩耗
上午,八时多,听到周总理已于昨晚九时多病逝,顿觉这真是全党全国的大不幸事,且甚觉悲痛,一面为国家民族担忧。
白天和晚上的空时间,仍是看《史记》,连前十天的先后共有十九篇,六篇世家,十三篇列传。
(摘自1976年1月9日日记)
知识出处
《經川文集》
《经川文集》,收集了经川同志的部分遗文,并附载了几位亲友写的纪念文章和诗。
阅读
相关人物
项经川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