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古生物专家陈均远教授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二十一期》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021
颗粒名称: 著名古生物专家陈均远教授简介
分类号: K828
页数: 2
页码: 103-104
摘要: 本文介绍了陈均远教授,生于1939年11月14日,浙江平阳鳌江镇人。他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九三学社成员,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关键词: 平阳 陈均远 古生物

内容

陈均远教授,生于1939年11月14日,浙江平阳鳌江镇人。1960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历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九三学社成员,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他对古生物的研究,硕果累累。他编著的《澄江动物群和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为现代动物的多样性起源,自上而下的演化模式(top-downevolution)提供了原创性的科学依据。这一演化模式与达尔文自下而上的演化模式相对立,是一场科学挑战。他提出的以下理论,为人类研究古生物作出了重大贡献:“瓮安动物群的发现”是可靠的寒武纪动物祖先的化石,他和台湾清华大学李家维教授合作,在《SCIENCE》公布35.8亿年前瓮安磷酸盐化海绵化石及其胚胎,具有保存微细构造的惊心能力;“动物起源的研究”,提出了动物在晚前寒武纪冰期之前的生存环境和生态对策的理论模式;“头足动物水深学与生态学研究”,提出头足类(SSI)所生存的陆架海肩的深度相关,进而为陆架海水深学和海平面定量化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寒武系/奥陶系全球界线层型的研究”,以高水平的国际地质年代界线层型剖面综合成果,1991年成为世界唯一候选层型剖面;“早古生代头足类化石的研究”,首次辐射演化的时间前推了数百万年,完善了早古生代头足类化石的系统分类学,解决了我国华北奥陶系划分对比的疑难问题。并提出珠峰地区在古生化早期与我国其它地区的海盆是紧密相连的等科研成果,证明了“人类从哪里来?”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
  1986年,他先后发表科技论文100余篇,其中美国《SCI-ENCE》3篇,英国《NATURE》1篇和《自然》杂志专评22多次,编辑部评论10多次,德国《Natutwissen》新闻报道等。《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检出被引用105篇次。有《澄江生物群——寒武纪大爆发的见证》等专著10余部。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991年获一等奖,1997年获特等奖及年度求是科学奖。同时,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光荣称号。1998年8月21日,受到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并合影。1999年11月1日,发行《科学成果》寒武纪早期澄江生物群特种邮票作为纪念。
  陈均远教授所取得多项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有广泛的影响。1981年5月,他兼任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客座教授,承担美国科学会《寒武纪头足类》项目)CrantDEB-8020721)研究。1982年10月,兼任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馆客座研究员,从事布尔吉斯页岩动物群发掘和纽纷兰奥陶纪头足类研究。1989年8月,兼任斯德歌尔摩大学客座研究员,从事瑞典基金项目“瑞典奥陶纪直角石灰岩水深学”的研究。1991年,被聘为斯德哥尔摩大学客座博士导师,1993年,被聘于隆德大学博士导师。1998年,曾与旧金山大学合作研究期间,曾应邀加洲大学勃克莱、圣巴巴拉等分校,施坦福大学,华盛顿大学,佛罗里达大学等美国十余所大学作特邀学术报告。1992年,曾被应邀参加国际“92年度CrafoordPrize”授奖大会,并作特邀学术报告。现任国际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工作组选举委员等职。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二十一期

《平陽文史資料第二十一期》

本书收录了《红军挺进师进入平阳的历程》、《省第一保育院在顺溪》、《廖锡龙致薛驹同志的信》、《建国初期平阳银行的诞生与发展》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黄呈升
责任者
陈均远
相关人物
达尔文
相关人物
李家维
相关人物
陆架海
相关人物
江泽民
相关人物
李鹏
相关人物
朱镕基
相关人物
李瑞环
相关人物
胡锦涛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鳌江镇
相关地名
瓮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