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居禪寺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民國]鎭海縣志 十九》
唯一号: 113435020230002672
作品名称: 淨居禪寺
文件路径: 1134/02/object/PDF/113413020230000020/001
起始页: 0067.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K928.75
主题词: 寺庙-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淨居禪寺 縣南二十里唐乾寧元年置名龍明宋治平元年改今額舊傳寺之靑林山有鳗井久而湮嘉泰中旱令商逸卿訪故迹而禱之卽獲甘澍商信之篤政成抔土以往後守劍南取土置水祈而得鰻遂雨豈至誠所感固如是耶寶慶志淸康熙三十六年寺僧宏勝重建大殿天王殿曹府志 唐鴻舉重建天王殿記 自浮屠氏入中國儒者非之而名山勝境所在多有雖聖君賢相勵精圖治未有不闡揚而稱崇之者蓋其道與儒大異而其功實有助於王化彼夫頑民懦夫桀鷔冥鈍教之所不及行法之所不及施而引而進之梵宮莫不望風流涕稽首輸情思以悔過而遠罪使幷此片時之誠一念之善而俱無也凡爲治者不愈難乎固知西方聖人其道行於中國誠不可旦夕泯滅也余自乙亥筮仕鎭令將欲與民更新訓之以禮防之以刑示之以孝子悌弟義夫節婦温柔慈良之治而有志未逮也每月朔望必集紳寮耆庶齊赴公所命諸生宣講聖諭而大江以南相距十里有淨居寺者嘗一再至其中率士民而董勸之且信宿焉因遍觀其風土寺有山可以取竹木柴薪田可以耕穫菑畲地可以蒔蔬菽萟菊茗僧數十衆亦時誦梵唄而禮乘典鐘鼓之聲與松聲竹響輒相應和洵可稱祗林福地也士民遊乎此者其獨無悔過遠罪之思哉寺之興也始自唐乾寧間原額龍明而其人則爲羅僧蓋千餘年於茲矣雖隆替有時而招提佛火越至於今不廢寺誠古矣余時讀法之暇偕諸生登絕巘一望遼闊大海環其東北其西南則葛仙煉丹處陶宏景居阿育王戒修遺蹟山麓有鳗井龍穴甚靈宋令商公禱雨有驗後陞劍南抔土以往旱時以土投水鳗起致雨余命汲潭水煑茗飲之甘而冽噫異矣所謂地以人傳者其在此乎僧言寺舊制甚宏敞且有碑記自前朝萬歷四十三年僧不戒於火灰燼之餘一無所存歷數年來雖草創粗備而大殿未成行將與天王殿同有事於重建越二年而僧以落成來吿問其垣墉則曰丹丹問其梁棟則曰輪奐問其榱桷窗楹則曰光燦陸離問其貲則曰約千餘金問其財之所自出則曰某僧獨肩募之某士民共捐成之而其半皆住僧之所寸銖累積於田畝拮据中者問其鳩工庀材則曰始自丁丑不閱歲而工完余竊怪其神且速也噫異矣自今以後吾士民往來茲土者勞則息倦則止渴則飲泉寒則向火熱則被風以坐而且過松徑之幽棲足以滌煩俗瞻佛相之莊嚴足以除塵染其孰有入淸凈之道 埸而獨桀鷔冥鈍不一思改心易慮乎予旣佩釋迦氏之流風遺澤大有造於治功不淺而又嘉住僧宏勝之能成斯殿而續浮屠之盛事也於是乎記 陳造勞農淨居寺贈皎啓二僧 勞農今喜復南轅夾道扶攜亦笑喧縣尹庶幾無疾病山人迎送耐頻煩芼蒽湯餅聊堪飽出甕春醪半帶渾惟有爲民眞實意異時陳迹付公言 舒亶詩 老厭冠蓋場萬事不挂耳時與林間人靜話無生理郤聞錢長官只飲淨居水使我夜不眠燈花亦歡喜 劉仁本詩 龍光蜃氣逼藍輿賓客陪從過淨居縣令相迎秋色裏山僧出定午齋餘新羅杖錫唐時住天竺樓臺宋御書池上白蓮堪把玩何須結社問匡廬 沈一貫薛中孺給事攜樽至寺 淨居寺裏秋將老給事筵前菊尙開衰壑無光霜葉醉斜陽收影月華來樹迎馬首千峯令潮轉山心一乘迴東望梅岑纔咫尺看余早晚陟崔巍 謝泰宗宿寺 雲深知寺古僧老得山親鐘磬鳴鴻外夢魂飛蝶春忘機塵路遠入定道心純去住今何所西山月未淪 溪路轉飛茫諸天近上方鴿堂沈宿鳥鷲嶺隱斜陽燈薄琉璃影心燒知見香欲來喫一棒先宿朗公房 張鳴喈至寺 淨居梵林依阡陌峰高去天僅咫尺竹搖歷落靑松挂參差碧日光隱隱殿宇晴溪聲不動烟嵐白子瞻夜半石鐘山何事意〓音镗鎝陳元棫山齋卽景 小雨入初秋曉山已明靚窈窕兩三峯洗出螺痕淨翠竹環幽齋亭亭相輝映古松獨支離偃仰任天性與山共低昂卓然餘蒼勁信此虬髯姿受命得其正白雲自卷舒情態迭變更凝望獨支頤終日容涵泳

知识出处

[民國]鎭海縣志 十九

《[民國]鎭海縣志 十九》

民国《镇海县志》由县知事洪锡范、盛鸿焘修,镇海王友莱、慈溪杨敏曾同纂。志自民国九年(1920)始修,至十三年稿成,二十年刊行。全书45卷,首1卷,地图1卷。本册对应的卷数及目录:《镇海县志》卷三十五(冢墓)、卷三十六(寺观)、卷三十七(古迹)。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