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中学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唯一号: 113431020230000352
机构名称: 镇海中学
文件路径: 1134/01/object/PDF/113410020230000001/001
起始页: 0787.pdf
地址: 镇海城关
前置机构: 镇海县中学堂
起始时间: 1911年

机构描述

镇海中学 位镇海城关。1911年创建,命名镇海县中学堂。民国初及20年代曾两度改为商业职业学校。1942年一度改为蛟川中学。1943年后为县立初级中学。 1952年秋改名为镇海县第一初级中学,1956年秋与辛成初中合并,成立完全中学,命名浙江省镇海中学。李价民、郑芳华分任第一、二校长。1958年附设镇海师范专科学校及师范、幼师各一班。“文化大革命”期间,正常教育秩序被破坏,校舍设备严重损毁,几万册图书被盗失,东部校舍被占,18名教师“下伸”农村。1976年后拨乱反正,学校秩序迅速恢复正常。1978年被确定为省重点中学,1981年又被确定为省首批办好重点中学之一。学校优良传统得到恢复和发扬,改革的形势更给学校带来生机和活力。 大革命时期,左翼作家柔石曾任教务主任。镇海第一个中共组织领导人也在此任教,一批青年受到革命思想熏陶,走上革命道路。上海解放前夕“五·七”烈士张困斋即是其中之一。学校向以严谨治学闻名,培育一批英才。美籍女作家於梨华,全国劳模、清华大学教授、中科院学部委员李志坚等均是该校40年代毕业生。 解放后,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成绩显著。1960年出席全国文教战线群英大会,获国务院颁发的“全国先进集体”称号。60年代,张士杰任校长,1978年后,王师荣、何性善相继任校长,着力于提高学生全面质量。1977~1985年向大专院校输送1213名优秀毕业生。1984年来各届高中毕业生均以90%左右的比率升入大专院校,其中重点大学占50%以上。同时,学校组织学生广泛开展课外活动,有各类课外小组20余个。地震测报小组10多年来积累数据5万余个,多次及时预报地震先兆,为全国地震战线先进集体。航海、航空模型小组10多年来连得各级奖励,输送到省航模队的运动员,曾创航海模型比赛世界纪录。1982年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学生新闻社灵通社的小记者活跃于校内外,新华社为之发专稿报道。 学校明确订立“励志、进取、勤奋、健美”校训,贯彻“严肃制度、严明纪律、严格要求”校纪,发扬优良校风、学风,积极进行各项改革,屡次获得省、市、县(区)各项先进荣誉。 1985年有25个班级、1313名学生,教职员147名,其中专任教师82名。教师中获高级职称的19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省、市劳动模范称号的6人。 学校有总部和分部。设备有语音室、录像室,有微电脑21台,英文打字机30台;有图书资料6.3万余册,新置《四库全书》一套,还办有校办厂1个,农场1个,农场花果园占地13亩。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李价民
相关
郑芳华
相关
於梨华
相关
张困斋
相关
李志坚
相关
张士杰
相关
王师荣
相关
何性善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