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緖敬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民國]鎭海縣志 十四》
唯一号: 113430020230004535
人物姓名: 謝緖敬
人物异名: 字:人輿
文件路径: 1134/02/object/PDF/113413020230000015/001
起始页: 0133.pdf
性别:
时代:
亲属: 謝師昌

传略

謝緖敬,男,清代,字人輿,別字小江,師昌從子。天性孝友,博覽經史。雍正元年,貢入太學,廷試以海防爲問。緖敬對言:“自古未有汲汲於海防者,惟有明數百年被海口之害,實釁由自啓耳。”明朝開國規模多善,惟遣海島居民則失策之甚者。他法能從久遠處籌度,至遣海島,反爲東南億萬生靈貽二百餘年無窮慘禍,何所見之短且拙乎?初,命湯和巡視沿海,所設墩臺城寨頗爲周密,後因小寇有警,遂下遷徙之令。盍思漢、唐、宋、元以來,未聞以海賊而激變者。縱少有跳梁,旋卽撲滅。一旦盡徙居民,則小醜雖息,而大寇反因之而起。日久愈滋,不可掃除矣。前數十年間尙苟安無事,旣而奸民競趨其地,雖因倭亂而起,然倭夷之首禍者爲數不多,未幾皆內地之人,陸續嘯聚,牢不可破。卽無倭變,勢必至此。沿海赤子多遭屠戮,竭舉國之財,不足挫其分毫。嘉靖中總督胡宗憲屢次出兵,爲風濤所阻,不得已而招降賊首汪直,受詔又被讒臣負約,余黨復入於海。自此相繼而居,島蟁不可斷絕,迄有明之世無甯歲矣。要知海外居民衆多,則漂流、刼掠者無貯足之處。惟虛其地,使此曹得蟠踞其間,零星瀰漫,遙相呼應。朝廷雖日興師,無如其出沒無常,隱閃莫測。何今國家盡海外諸山任民耕植?又移總鎭於定海,此洞燭有明之弊,爲東南百姓開永遠之利也。而奉行者又多疑難之意。如定海之衢山、象山之南田皆有膏腴之田數萬畝。因武弁憚於巡哨禁止不開近有人具狀開墾。上官令文武會勘有司又徇營伍私情旋卽報罷。此皆在百里之內尙爾畏難,則臺灣在數千里之外更將如何?統觀古今漢、唐、宋、元均無海寇之患,獨前明爲之奔命不遑者豈非以良田奧區拱手與賊任其猖狂無忌乎?又海口定例禁商船各帶軍火器。夫寇盜恣縱使商船無軍以禦是束手待斃也。漢公孫宏請武帝禁民挾弓矢,吾邱壽王駁之以爲不能杜絕兇邪。顧以民所自衛者致罪是長賊畏而奪民救也。宏無辭以對事遂寢。公孫之謬正與今同尤可笑者商船之軍火器禁矣而奸人之軍火器又從何來乎?蓋賊艘不從大關諸汛口以出沿海泥塗遼闊乘夜跋涉杳無人知則所逐一嚴查者止及於商船必不能及於賊艘也。康熙五十一年廣西道御史陳汝咸有疏曰:“沿海歹船非挂號稽查所能斷絕其所駕小船必於深夜潛出其所寇止在內洋不在外洋外洋無礁礖可晝夜兼行贼不敢寇內洋山脚雜出水路灣環商挂號必迂迴其途歹船遂得於其間邀截矣。賊有軍器商船無之小舟往來迅速大舶進退遲緩安得不困?”此皆設法以便賊也。凡巡哨之船當以風信爲準春夏南風多各營哨船宜聚泊於南界秋冬北風多宜聚泊於北界兵力增強宵小聞風膽落據上流以操勝勢同於扼吭若返汛各隩雖望見商船被寇遇逆風寸步不能前矣。世宗閱之大爲稱賞賜以御食尋爲雲和訓導以薰陶多士爲己任九年敕修浙江通志巡撫檄聘校訂總裁諸。

知识出处

[民國]鎭海縣志 十四

《[民國]鎭海縣志 十四》

民国《镇海县志》由县知事洪锡范、盛鸿焘修,镇海王友莱、慈溪杨敏曾同纂。志自民国九年(1920)始修,至十三年稿成,二十年刊行。全书45卷,首1卷,地图1卷。本册对应的卷数及目录:《镇海县志》卷二十四(人物传三)、卷二十五(人物传四)。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