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斐君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唯一号: 113430020230000430
人物姓名: 倪斐君
文件路径: 1134/01/object/PDF/113410020230000001/001
起始页: 0958.pdf
性别: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912
卒年: 1966
籍贯: 临江双桥倪家
亲属: 贺耀

传略

倪斐君(1912~1966) 倪斐君,女,临江双桥倪家人。童年就读新仓女子小学。1925年考入上海晏摩氏女中,毕业仁和产科学校和上海东南医学院,在南京康济医院任助产士和护士长,不久与人合办良友医院。斐君秀外慧中,性格豪爽,与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次长贺耀组结为夫妇,1935年随贺出使土耳其,助贺折冲樽俎,甚为得力。翌年返国途经欧亚各国,深感国弱民贫,国际地位低下,渐萌救国图强之志。1937年抗战开始,贺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兰州办公厅主任兼甘肃省主席,斐君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成立甘肃省妇女抗日后援会,任主席,创办《妇女月刊》宣传抗日。贺与八路军驻甘办事处主任谢觉哉有旧,兼以同乡,过从甚密。斐君受谢教育影响,常助谢做团结抗日工作。有时谢、贺意见相左,斐君常当场表示赞同谢的见解。事后贺以“你这不是共产党的看法么”相诘,斐君坦然以“谁有道理,我就听谁的”相答。 贺曾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侍从室主任、重庆市市长等职,斐君随之辗转后方,以其特殊身份,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和进步活动。其间结识宋庆龄、周恩来、邓颖超、冯玉祥、陶行知等共产党人和爱国民主人士,又认识中共党员张晓梅,即在其领导下直接参加进步活动。任重庆妇女界难民服务团团长,协助宋庆龄、陶行知筹办国际难童学校,筹款开设重庆医院,又任中国妇女联合会秘书长,中苏文化协会委员。帮助茅盾、夏衍主办的中外文化联谊社、中国业余剧社解决申请注册、减免税等难题。重庆遭日机轰炸时,未待警报解除,即率员抢救。贺倪夫妇政见各异,时有争论,贺曾说:“你看你的《新华日报》,我看我的《中央日报》。”周恩来闻此言笑称:“斐君是我们的名誉党员。”中共党员张启凡被国民党政府缉捕,斐君保护其安然住在“重庆市市长府”内。抗战胜利,蒋介石回南京,贺因与蒋有分歧,辞职赋闲上海。斐君则协助宋庆龄办理中国儿童福利会,竭力襄助为新四军筹募医药用品的义卖活动。其间并任中国妇联理事与《现代妇女》编委。解放前夕,蒋逼贺去台,贺不愿,乔装离沪,只身去港。斐君被国民党特务列入黑名单,然仍坚留上海,直至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贺在香港发表反蒋宣言,并返回大陆,被任命为中南区军政委员会委员兼交通部长。斐君心情舒畅,热情投入工作,任中国人民救济总会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副秘书长。为帮助战争期间滞留日本的同胞回国,与廖承志四渡扶桑,与日本红十字总会达成协议,完成使命。抗美援朝期间,兼任东北军区第一陆军医院副院长。曾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先后出访苏联、东西欧和亚非10余国,投身人民外交工作。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1978年平反昭雪,移灵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专题

秘书长
职位
委员
职位
副秘书长
职位
副院长
职位
代表
职位
代表
职位
代表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