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彦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唯一号: 113430020230000427
人物姓名: 鲁彦
人物异名: 原名:王锡成;返我;忘我;又名:衡;笔名:鲁彦
文件路径: 1134/01/object/PDF/113410020230000001/001
起始页: 0956.pdf
性别:
时代: 民国
出生年: 1902
卒年: 1944
籍贯: 大碶王隘村
亲属: 覃英

传略

鲁彦(1902~1944) 鲁彦,原名王锡成、返我,后改忘我,又名衡,笔名鲁彦,大碶王隘村人。14岁就读养正国民学校,后转灵山高等小学,以贫辍学。16岁进上海三菱洋行当学徒,入补习夜校,接触新思潮。五四运动后赴北京,参加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创办的工读互助团,半工半读,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旁听生。听鲁迅讲授的中国小说史等课程,跟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学世界语,并加入文学研究会与世界语学会。1923年任爱罗先珂助教。次年初任教长沙协均中学,未几返京,从事著译。最初发表的短篇小说《狗》、《秋雨的诉苦》等俱收在小说集《柚子》内。自云“写那些文章的时候,我的年纪还轻,所以特别来的热情,呼号、咒诅与讥嘲常常流露出来。”《柚子》一文控诉封建军阀杀人如麻罪行。其余各篇多半描写故乡风土人情和农民不幸,鲁迅称之为“乡土文学”。茅盾(沈雁冰)特别赞扬鲁彦那些以乡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1926年任教长沙第一女子师范。1927年5月底应聘至武汉编辑《民国日报》副刊。次年至南京国民政府宣传部任世界语翻译,因如实报道五卅惨案真相被撤职。1929年夏在上海,与丁玲、胡也频为邻,笔耕度日。后为厦门《民国日报》编副刊,并在厦门大学兼课。1932年末,与妻覃英去莆田韩江中学任教,曾返大碶家乡,目睹农村残破景象,酝酿长篇小说《野火》(后改名《愤怒的乡村》)。1935年回沪,接受鲁迅指导帮助,十分敬仰鲁迅,鲁迅也亲切地称其为“吾家彦弟”。《灯》和《柚子》被鲁迅选入《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1937年5月《愤怒的乡村》出版。抗日战争爆发后,举家内迁。次年初到长沙,为田汉主持的《抗战日报》编副刊。不久应郭沫若邀,去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写下《炮火下的孩子》、《伤民旅馆》等4篇控诉日军暴行作品。1939年10月至桂林任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主席、文化供应社编辑、桂林高中教师,创作长篇小说《春草》。1942年初创办《文艺杂志》。贫病交迫,携家辗转湘桂间,颠沛流离,病情恶化。1944年8月20日逝于桂林医院,葬于该市七星岩后。周恩来曾致电吊唁,并托人送抚恤费万元。巴金在悼念文章中称其在长期的困苦中并不曾磨去锐气,“象一个死在战地上的兵士”。 鲁彦一生坚持“文艺为人生、文艺为社会”主张,以短篇小说和散文著称。一生创作及编写翻译出版近30种集子。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专题

副刊
职位
主席
职位
编辑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