鎭海縣志卷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民國]鎭海縣志 一》 古籍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703
颗粒名称: 鎭海縣志卷一
页数: 39
页码: 一-二十

内容

建置沿革表寶慶四明志沿革表始於夏今從之
  歷代 紀年 統轄 屬 縣
  夏 少康五十二載 揚州尙書禹貢淮海惟揚州 越國寶慶志禹葬會稽少康封庶子無餘於其地號於越封年據通鑑綱目前編 越東南境
  商 揚州爾雅釋地江南曰揚州郭璞注此蓋殷制 越國史記正義越侯傳國三十餘葉歷殷至周 越東南境
  周 揚州周官職方氏 東南曰揚州其山鎭曰會稽
  越國 寶慶志無餘之後二十餘世至句踐當元王時滅吳欲置吳王甬東及句踐七世孫無疆顯王時爲楚威王所滅蠱取故吳地至浙江而止句章鄞鄮之地越子孫尙有之 地屬句甬左傳越滅吳請使吳王居甬東注甬東會稽句章縣東海中洲也吳語甬句東注今句章東海外洲也越語注甬甬江句句章十三洲志越王大城句餘章伯功以示子孫故曰句章
  秦 始皇二十五年 會稽郡史記秦本紀王翦降越君置會稽郡 句章縣東境寶慶志於秦會稽郡下列句章鄞鄮三縣乾隆志光緒志皆定縣爲句章縣東境
  附 楚漢之際 九江國晉書地理志秦會稽郡項羽封英布爲九江王有其地 會稽郡史記灌嬰傳嬰所將卒斬項籍遂定會稽
  漢 高帝六年 荆國漢書高帝紀立劉賈爲荆王地理志會稽郡秦置高帝六年爲荆國
  會稽郡句章 鄞 鄮 漢書地理志會稽郡領縣二十六句章鄞鄮隸焉雍正府志鄞城在今奉化縣白杜里鄮城在今鄞縣鄮山句章城在今慈谿縣城山渡
  句章縣東境史記東越傳漢武帝元鼎六年伐東粤遣橫海將軍韓說出句章浮海自東方而往地理志句章渠水東入海按此卽今浹江
  高帝十二年 吳國漢書高帝紀立兄子漫爲吳王地 理志荆 國更名吳
  景帝四年 江都國漢書江都易王傳吳旣破自汝南徙王江都地理志會稽郡注景帝
  武帝元封五年 揚州通鑑武帝立十三部刺史地理志會聲郡屬揚州治吳西部都尉治錢唐南部都尉治囘浦 附會稽東部首尉三國志虞翻傳注引會稽典錄元鼎五年除東越爲治立東部都尉後徙章安陽朔元年又徙鄞或有寇害復徙句章
  附 新莽 揚州漢書王莽傳揚州牧李聖 會稽郡紹興府志大尹沈戎
  後漢 揚州見續漢郡國志 會稽郡鄮 句章 鄞 郡國志本治吳順帝分會稽置吳郡乃移山陰 句章縣東境
  吳 揚州晉書地理志 吳揚州統會稽 會稽郡句章 鄞 鄮 吳志孫策自領 會稽太守 句章縣東境
  晉 武帝 揚州晉書地理志 晉平吳治建業 會稽國鄞志太康平吳會稽爲公國例置相不置守 句章縣東境乾道四明圖經晉安帝時孫恩寇上虞劉裕出戍句章賊退還浹口卽此地也雍正府志安帝時孫恩亂海上句章城殘破改築於小溪鎭在今鄞縣西鄉
  愍帝 會稽郡句章鄞鄮 東晉初會稽復爲郡見地理志又諸葛恢傳元帝承制調會稽太守
  成帝咸和二年 會稽國徙瑯琊王昱爲王始建王國
  咸和四年 鄶稽國晉書王舒傳授會稽內史以父名會求改他郡於是改會字爲鄶
  宋 武帝永和二年 揚州見宋書州郡志 會稽郡句章 鄞 鄮 句章縣東境
  文帝元嘉三十年 會州宋書元凶劭傳分浙東五郡爲會州劭旣誅會州遂廢
  孝武孝建元年 東揚州宋書孝武紀分揚州立東揚州大明 三年改爲揚州八年復立東揚州廢帝景和元年省東揚州幷爲揚州
  廢帝昇明二年 齊國封蕭道成見南史順帝紀
  齊 揚州見南齊書州郡志 會稽郡鄞 句章 鄮 句章縣東境南齊書有浹口戍主湯休武見沈文季傳
  和帝中興二年 梁國封蕭衍見南史和帝紀
  梁 武帝普通五年 東揚州梁書高祖紀武帝復立東揚州寶慶志作六年 會稽郡句章 鄞 鄮 句章縣東境
  敬帝太平元年 揚州敬帝紀罷東揚州倂
  太平二年 陳國封陳霸先見敬帝紀
  陳 武帝永定三年 揚州陳書省東揚州倂揚州 會稽郡句章 鄞 鄮 寶慶志太守徐度又寶慶志自秦至陳皆以三縣並列於會稽郡下 句章縣東境
  文帝天嘉三年 東揚州寶慶志以 王伯茂爲鎭東將軍東揚州刺史後主至德四年
  會稽國南史後主紀立王子莊爲會稽王
  隋 高祖開皇九年 吳州總管府隋書地理志會稽郡注平陳改曰吳州置總管府
  吳州句章 地理志平陳倂餘姚鄞鄮三縣入句章雍正府志治仍在小溪
  句章縣東境
  煬帝大業元年 揚州地理志廢總管府置揚州刺史
  越州隋書煬帝紀廢諸州總管府地理志府廢置越州
  大業三年 會稽郡寶慶志越州復爲會稽郡
  唐 高祖武德四年 越州總管府舊唐書地理志平李子通置 鄞州新唐書地理 志析故句章縣置姚州鄞州隸越州不設縣 鄞州東境雍正府志其治在三江口卽劉牢之所築處舊志或云在小溪
  武德七年 越州都督府總管府改
  武徳八年 越州 鄮 新地理志鄞州廢更置鄮縣隸越州
   鄮縣東境案一統志表改置鄮縣於句章故城鄞志句章城卽小溪城說本元和郡縣志或云鄮治故鄮城非也
  太宗貞觀元年 江南道舊地理志分天下爲十道越州隸江南道
  睿宗景雲二年 越州中都督府新地理志分天下爲二十四都督越督十州爲中都督府
  元宗開元二十六年 江南東道舊地理志分十五道置採訪使如漢剌史之職乾道四明圖經採訪使齊瀚 明州舊地理志於越州鄮縣置明州取四明山爲名領縣四鄮 奉化 慈谿 翁山雍正府志明州治故句章小溪鎭
  天寶元年 餘姚郡舊地理志明州改
  肅宗乾元元年 浙江東道新唐書方鎭表置浙江東道節度使
   明州舊地理志復爲明州新地理志縣四 鄮 奉化 慈谿 象山 案明州本四縣代宗廣徳二年象山自台州来屬爲五縣大歷六年省翁山仍爲四縣乾道圖經寶慶志大歷六年移鄮治於三江口穆宗長慶元年再移明州城於此卽後府城
  代宗大歷五年 方鎭表廢節度使置觀察使
  望海鎭寶慶志大歷六年省翁山海壖舊置望海鎭元和十四年以薛戎言不隸明州雍正府志憲宗元和中分鄮縣地置望海鎭於甬江之海口不隸於州而四縣之外復有一鎭注今之鎭海縣
  大歷十四年 浙江東西道方鎭表合浙江東西道置都團練觀察使
  德宗建中元年 浙江東道方鎭表復置浙江東道都團練觀察使
  建中二年 鎭海軍方鎭表合浙江東西二道置鎭海軍節度使
  貞元三年 浙江東道方鎭表分浙江東西爲二道復置觀察使
  僖宗中和三年 義勝軍方鎭表升浙江東道觀察使爲義勝軍節度使
  光啓二年 浙東道通鑑觀察使董昌
  光啓三年 威勝軍方鎭表改義勝軍節度爲威勝軍節度
  昭宗乾寧三年 鎭東軍方鎭表改威勝軍節度爲鎭東軍節度
  後梁 太祖開平三年 吳越國十國春秋明州刺史黃晟卒吳越王錢鏐巡明州望海鎭寶慶志唐末以來錢氏四世王之
  明州望海军輿地廣記升明州爲望海軍是年改鄮爲鄞州領縣五鄞慈谿 奉化 象山 定海
  靜海鎭寶慶志錢鏐奄有吳越復以望海鎭隸明州更名靜海鎭置望海縣案寶慶志表作開平二年
  望海縣見寶慶志十國春秋作靜安縣吳越備史作靜海縣
  定海縣寶慶志未幾改縣曰定海文獻通考作宋改
  宋 太宗太平興國 三年 兩浙路通鑑是歲吳越來歸寶慶志錢氏國除杭守帶鈐轄提舉兩浙路州軍兵甲盜賊
  明州奉國軍寶慶志吳越納土始用文臣爲知州節度使又兼觀察處置等處率遙領領縣五鄞 奉化 慈谿 象山 定海
  定海縣
  淳化四年 浙東路宋元通鑑分天下爲十路一浙東路
  仁宗天聖八年 兩浙路玉海至道三年定十五路天聖八年增十八路兩浙爲一路
  神宗熙寧年 浙東路宋史地理志熙寧七年分爲浙東西兩路尋合爲一九年復分十年復合 明州延祐四明志熙寧六年析鄞東之海中洲富都等三鄕立昌國縣 鄞 奉化 慈谿 象山 定海 昌國 定海縣寶慶志熙寧十年割鄞縣之海晏靈巖泰邱三鄕隸定海元豐元年割定海之金塘鄕隸昌國定爲上縣凡七鄉
  高宗紹興三年 沿海制置使寶慶志司以守兼之八年以紹興知府兼十年仍舊十二年罷隆興元年復置始爲定制
  寧宗紹熙五年
  慶元府宋史寧宗紀紹熙五年改明年爲慶元元年升明州爲慶元府寶慶志寧宗在藩邸遙領明州觀察使旣登位升州爲府名之曰慶元而守曰知軍府事領縣六如舊
  元 世祖至元十三年 兩浙大都督府元史世祖紀二月以臨安爲大都督府旋改浙東西宣慰司五月罷復大都督府六月又罷立諸路宣慰司延祐志浙東宣慰司立於紹興
  慶元路元史地理志改慶元府爲慶元路延祐志浙東宣慰司於至元十六年分治慶元尋併於婺領縣六如舊
  定海縣
  至元十五年 江淮行中書省世祖紀立於建康
  是年升昌國爲州復置昌國縣隸之未幾縣廢止存州
  至元二十一年 江浙行中書省世祖紀徙江淮行省於杭州地理志自揚州遷江淮行省來治於杭改曰江浙行省爲路三十
  成宗大德七年 浙東道宣慰司都元帥府延祐志立浙東都元帥府於慶元卽舊府治爲之百官志宣慰司屬行省 成宗貞元元年升奉化爲州
  順帝至正二十 五年 淮南行省順帝紀以方國珍爲淮南行省左丞相分省慶元
  至正二十六年
  江浙行省順帝紀以國珍爲江浙行省左丞相
  明 太祖丙午年卽元至正二十年 浙江行中書省明大政紀開浙江等處行中書省於杭州明州史地理志太祖置中書分省丙午十二月罷分省置行中書省
  明州府大政紀改慶元路爲明州府雍正府志奉化昌國復爲縣領縣六如舊
  定海縣
  洪武九年 浙江布政使司太祖紀改行中書省爲承宣布政使司
  洪武十四年 寧波府嘉靖府志鄞單仲友奏明州同國號乞改名上以郡有定海縣海定則波寧因改爲寧波府
  洪武十七年 定海縣浙江通志廢昌國縣倂入定海縣
  淸 浙江布政使司浙江通志領府十一巡撫治省總督兼轄閩浙治福建省 寧波府皇輿表領縣六道光二十一年陞定海爲直隸廳領縣五三十年避宣宗廟諱改甯波 鎭海縣乾隆志康熙二十六年立昌國故址爲定海縣改舊定海縣爲鎭海縣
  附考
  縣自越初建國迄於淸代其間建置歷時旣久沿革滋多揭舉其要可別爲四時期
  自秦迄隋縣爲句章縣東境秦建郡縣故自秦始是爲第一時期 案句章之名始於越建城亦始於越十三州志越王句踐之地南至句餘其後并吳因大城句餘章伯功以示子孫故曰句章寶慶志合慈谿縣南十五里句餘山之東有城山初句章縣治也雍正府志圖句餘山列大隱山之西距城山不甚遠光緒慈谿志謂山在今縣治西北四十里以舊志西南爲誤而改之與寶慶志不合是周季雖未設縣而句章建城實爲後來秦漢城山建縣治之初基國語句踐之地東至於鄞鄞始見此其地爲今奉化秦置會稽郡屬縣無明文所以知句章爲秦置者寶慶志表於秦會稽郡下列句章鄞鄮二縣而說明之曰按漢地理志郡仍秦而縣或漢所創置者皆著其始如河南之新成河內之獲嘉是也若郡縣皆仍秦則祇於郡下注秦置而已會稽郡旣秦置則三縣皆秦置可知今按晉陸士龍答車茂安書秦始皇鄉東觀滄海身在鄮縣三十餘日秦有鄮縣卽句章鄞可以例推且因觀海東巡則必由鄮至句章以海门在句章境也陸氏特未分析言之耳雍正府志謂縣在秦鄮縣封内似因此致誤漢仍秦舊地理志會稽郡下列句章鄞鄮三縣寶慶志沿革論在鄞縣條今奉化縣東五十里有廣福院舊名鄞城院初鄞縣治也延祐志圖經云白杜里有鄞城山漢志鄞有鲒琦亭今在奉化有天門山今象山之東門山然則奉化象山二縣漢之鄞也慈谿縣南十五里句餘山之東有城山初句章縣治也鄞縣東三十里阿育王山之西鄮山之東有古鄮城初鄮縣治也今鄞縣漢之鄮所以定縣爲句章東境者漢書地理志句章渠水東入海此卽慈谿縣濱城山之前江東行越郡城亦稱浹江海口適當今縣治史記東越傳武帝元鼎六年伐東越遣橫海將軍韓說出句章浮海自東方而往據此知句章地兼慈鎭縣治在慈谿而鎭海則其東境也又句章漢曾爲會稽東部都尉治三國志虞翻傳注引會稽典錄山陰朱育對濮陽興問云元鼎武帝年號五年除東越馬班二史東越降在後元對元年此或朱育追憶之誤因以其地爲冶今閩地侯官近刻誤作治并屬於此以閩屬會稽山陰吳時會嵇治也而立東部都尉立於此山陰非立於冶自冶誤治而宋李宗諤越州圖經乃云東部都尉治冶矣後徙章安雍正府志今台州府寧海縣境前漢囘浦縣後漢改章安陽朔成帝年號元年又徙鄞今奉化按囘浦縣本奉化囘浦鄉連臨海東北地晉太康記章安本鄞南之囘浦鄉或有寇害復徙句章永建後漢順帝年號四年浙江之北以爲吳郡會稽還治山陰光緒鄞縣志附考鄞縣近接山陰不必更設都尉故東部移章安據此自前漢陽朔元年下逮後漢永建四年此一百六十三載東部治所屢易句章亦其中移治之一漢書地理志言西部都尉治錢塘南部都尉治囘浦不言東部治所晉安帝隆安四年孫恩亂海上句章城殘破卽城山舊城改築於小溪鎭今鄞縣西南合小溪鄉名句章因此同時劉牢之又於三江口築城禦賊乾道圖經引复侯曾先說舊郡縣志云見晉書鄞志附考云考晉書劉牢之傳但稱分戍諸縣未嘗有築城事也 此爲後來府城地當時特别築一城禦贼與郡縣治無關隋平陳併餘姚鄞鄮入句章仍治小溪隸吳州又改越州卒復爲會稽郡故自秦迄隋縣治雖經晉末一
  度之變更而縣境無改且始終屬於會稽郡會稽爲郡爲國爲東部都尉爲吳州爲越州變更不一旋卽復故
  自唐迄後梁縣始爲鄮東境繼爲特立之望海鎭後爲望海縣建縣始此是爲第二時期 新唐書地理志高祖武德四年析故句章縣置姚州鄞州隸越州隋併餘姚鄞鄮入句章至是分析爲二餘姚入姚州鄞州不設縣至八年鄞州廢更置鄮縣舊句章
  鄞鄮三縣悉入鄮隸越州於是縣本爲句章東境者至是屬鄮縣東境矣然縣名雖易句章爲鄮而縣治却仍在句章小溪鎭元和郡縣志云鄮縣隋省入句章武德八年再置仍移理句章城此城卽小溪城與唐前鄮治在鄮山東者無關李吉甫以唐人言唐事自較他書爲可據舊志有謂還治鄮山者乃臆測也寶慶志別爲一說云自鄞州廢爲鄮縣乃在今州治卽前劉牢之所築三江口城後爲府治非古鄮治自注唐書地理志鄮縣注曰小江湖在南二里小江湖卽今日湖遂斷定鄮治爲卽後之郡治并疑大歷移城之失考王應麟據九域志辨小江湖爲它山堰非日湖它山堰在小溪則適足以證唐初鄮治在小溪之確不得在三江口寶慶志誤也附考則謂鄞州之治當在三江口元和志所謂武德再置鄮縣仍移理句章城是由三江移小溪使鄞州本治小溪何所謂移理乎是則州治暫設三江口州廢而鄮卒治小溪玄宗開元二十六年析鄮縣地爲鄮慈谿奉化翁山四縣別置明州統之州縣並治小溪鄮治附郭縣仍爲鄮東境代宗大歷六年移鄮治於三江口乾道圖經云大歷六年三月海寇袁晁作亂於翁山而鄮久不能復乃移治鄞此卽武德初二江口之鄞州東取鄮城財三十里此鄮卽漢鄮縣治在鄮山東府治去彼適爲三十里此爲鄮縣徙治郡治之始鄞縣錢志考通鑑代宗廣德元年四月擒袁晁浙東皆平下距大歷六年已逾十載豈有縣久未復之理縣治之移實以三江口據江海之衝爲善後之策非因故城未復而別立治也其說至當鄞志附考用之穆宗長慶元年再移明州城於此見舊唐書穆宗紀乾道圖經寶慶志並云長慶元年觀察使薛戎上言明州北臨鄞江此卽小溪鎭之鄞江足證州縣舊治句章之確地形卑隘請移明州於鄮縣置而以州舊城近南高處置縣從之寶慶志注云事見唐會要及移城記此爲府治成立之始其時州城旣移鄮爲附郭抑還舊治乃一疑問鄞志附考云於縣置州卽於州置縣州縣分兩城也嘉靖志謂鄮之附郭始於此時朱志聞志李志曹志並從之錢志不從實爲有見州移於鄮治鄮却還小溪其後復爲附郭當在五代時州縣合治而鄮亦改鄞今按乾道寶慶兩志以州舊城近南高處置縣一說若以州舊城謂卽指前治小溪之州城則何不曰鄮還治故州城乎曰置縣則非還舊治也曰近南高處置縣則其中且畫出一部分地也玩其文義此必縣治附郭因同在一處故必明指其地以示與州治略有區別州舊城乃武德三江口之鄞州城非開元小溪之明州城不可誤會至所謂卻還小溪至五代復附郭者古籍一無可徵是知州治定而附郭之縣亦同時定矣鄮東海壖有望海鎭寶慶志但言舊置不詳何年約當大歷前後憲宗元和十四年以薛戎言不隸明州通鑑注望海鎭在明州界合定海縣卽其地蓋此鎭前此爲明州鄮縣東境至此自爲一鎭無所屬此爲今縣離鄮獨立之始至後梁太祖開平三年改靜海鎭仍隸明州尋置望海縣縣至是始成立
  自梁名縣曰定海歷宋元明迄淸初相沿無改是爲第三時期 梁置望海縣隨改定海乾道圖經寶慶延祐至正諸志均列於開平三年是置縣改縣名係同年宋因之神宗熙寧十年割鄞縣之海晏靈巖泰邱三鄉隸定海元豐
  元年割定海之金塘鄉隸昌國昌國以熙寧六年析鄞東之海中洲立時明州領鄞奉化慈谿象山定海昌國六縣郡縣規模已具定爲上縣凡七鄉南宋寧宗紹興五年改明州爲慶元府元改路明初爲明州府洪武十四年改寧波府定海始終爲屬縣淸初一仍明舊浙江行省亦建於明初
  自淸康熙二十六年縣改名鎭海相沿至今是爲第四時期 案浙江通志定海縣志俱作康熙二十七年立昌國故址爲定海縣以舊定海縣爲鎭海縣雍正府志乾隆志均作二十六年乾隆志注今據縣署有奉旨改名鎭海縣額係康熙丁卯歲邑令周家齊立則府志二十六年爲確其新移定海建官涖治或至二十七年修省志時府志未成故亦據定海志作二十七年也又按光緒志表引乾隆志作二十六年而表後結論乃云康熙二十三年以定海名舟山而立鎭海縣焉前後兩歧文義不明此蓋引用府志而删削原文因而致誤也府志康熙二十三年賜舟山名定海山後遂以名其縣而改定海爲鎭海曰後者明在赐山名之後非同峙蓋卽指二十六年光緒志删後字幷改易原文以致此誤是不可不亟爲訂正也
  晷度圖表
  案舊志但紀分野星躔未列渾天圖表今遵淸定熱河志例實測鎭邑輿地經緯推算太陽行度分列諸圖表非第爲占候而設抑亦志地之要也
  又案京師在赤道北三十九度五十五分舊測作四十度浙江在赤道北三十度十七分據黃氏测地志要寧波在赤道北二十九度五十四分四十秒慈谿在赤道北三十度一分奉化在赤道北二十九度四十五分據翠薇山房揣籥小錄今測鎭邑在赤道北三十度一分三十秒與慈邑所差祗三十秒耳查八線度數凡差分秒之間大致相同似無須重測惟閱慈谿志晷度各表太陽出入及晝夜永短時刻與鎭邑所測雖相去無幾然其太陽出入方位表內所列度分旣非平地緯度亦非卯酉前後赤道度竊求其故而不得未敢援以爲例今以黃赤距緯列之於方位表中較爲合度至鎭邑北極出地經緯斜距各度及天頂矇影諸說具詳圖內
  鎭邑天頂圖
  距北極綫五十九度
  五十八分三十秒
  距夏至綫六度三十
  四分三十秒
  距春秋分綫三十度
  一分三十秒
  距冬至綫五十三度
  二十八分三十秒
  晝夜之永短由於見日之早晚而見日之早晚由於日行距緯之遠近春秋分日行正當赤道與地平交於卯酉地平上下之度相等故晝夜悉均春分以後日行赤道北至夏至而極其距等圈與地平交於寅戌地平上下之度上多下少故晝長夜短秋分以後日行赤道南至冬至而極其距等圈與地平交於辰申地平上下之度上少下多故晝短夜長至於人居有南北則北極出地有高下於是見日之出入早晚又隨地不同矣
  又曚影限圖
  曚影者古所謂晨昏分也太陽未出之先已入之後距地平一十八度爲曚影限然北極出地有高下太陽距赤道有南北故曚影刻分隨時隨地不同其隨時不同者二分之刻分少二至之刻分多也隨地不同者愈北則刻分多愈南則刻分少也
  案晷度之說至繁至赜今取其淺近者列表於後曰日出入方位表曰日出入時刻表曰晨昏曚限表曰晝夜永短表每節氣分三侯一年七十二候每候計五日春秋分後順行冬夏至後逆行其時節度分諸數則橫列新纂
  案鎭海在赤道北三十度一分三十秒慈谿在赤道北三十度一分所差祇三十秒故所測多同惟太陽出入方位本表以黃赤距緯立算所列度分與慈谿志稍異云本周光炤晷度說明書
  以上晷度圖表邑人周光炤測繪編列

知识出处

[民國]鎭海縣志 一

《[民國]鎭海縣志 一》

民国《镇海县志》由县知事洪锡范、盛鸿焘修,镇海王友莱、慈溪杨敏曾同纂。志自民国九年(1920)始修,至十三年稿成,二十年刊行。全书45卷,首1卷,地图1卷。本册对应的卷数及目录:《镇海县志》卷一(建置沿革表)、卷二(疆域、里至、乡都、形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