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672
颗粒名称: 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分类号: F124
页数: 16
页码: 1005-1020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86年至1991年间,中国宁波市镇海区的民政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其中包括培训乡镇村干部、组建村民委员会、地名复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建造福利院等方面的工作。此外,还进行了第四次人口普查和土地资源详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在经济发展方面,扩大了企业规模,特别在棉纺织和丝织方面进行了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投资。
关键词: 宁波市 镇海区 社会经济

内容

(一)民政建设
  培训乡镇村干部1986年贯彻中央(1986)22号文件精神,分期分批培训乡镇干部189人,村、居委会干部155人,分别占应培训人数92.6%和91%。
  组建村民委员会 1989年9月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贵驷镇选举试点。至年底,全区选举、组建151个村民委员会,选举产生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504人。翌年底起进行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村委会组建民政调解小组、治安保卫小组、文教卫生小组、村规民约监督实施小组,制订村委会组织章程、村民代表议事规则、村规民约、干部上班考勤制度、计划生育等村务公开监督制度。
  1991年8月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全区29个居民委员会(不含大工程单位7个)依法选出主任、委员共87人。
  地名复查、编纂出版地名志 1986年3月成立地名委员会,开展地名复查、论证、审核,新命、更名60条。编纂《宁波市镇海区地名志》,全志收录地名、各专业部门名称、主要人工建筑名称、名胜古迹名称和自然实体地名共1924条、40万字,1991年12月出版。同时绘制出版《宁波市镇海区地图册》,汇集地图24幅。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1991年11月在澥浦镇觉渡村进行试点。全村956人,其中农业人口872人,符合投保年龄和条件的405人,占总人口42.4%。每月投保总额4256元,其中集体补助876.5元,月人均投保金额10.33元,投保率100%。集体补助年负担掌握1.6万元左右,按投保对象确定每月补助档次,26~35周岁补1.5元,36~45周岁2元,46~55周岁3元,56~60周岁4元,一定5年不变。
  建造镇海区第二福利院 座落白龙新村北首,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89平方米、3层楼、投资90万元,其中财政拨款30.5万元,其余由单位、团体和社会人士捐赠。1990年8月至次年6月建成。设有轻度精神病疗养组和弱智者疗养组,床位50张。
  老龄工作 1987年3月成立镇海区老龄委员会。同年9月,全区10个乡镇相继成立老龄委员会。1991年底,有80%行政村建立村老龄协会。1988年10月开办区老年宫,活动面积1070平方米,内辟老年大学教室、书画室、阅览室等10个场所。有5个乡镇和40%村也先后开辟老年活动中心。新建老年公寓,位聪园路北。1991年6月建成,建筑面积2030平方米。主楼四层,分公寓和寿康两组,共有床位84张,工作人员13人;内设餐厅、阅览室、健身房、娱乐室、医务室等。总投资118万元,其中港胞陈志耀捐助23万。区老龄委下属组织有老年大学、老年书画协会、老年体育协会、京剧联谊会、老年福利基金会、老年医学研究所、老年法律服务所和经济实体等。
  土地资源详查 1989年12月区成立土地资源详查领导小组,由区土地管理局具体负责。量算汇总10个乡镇的行政区面积,151个村、3个场、17个独立工矿企业的权属面积,及以村为单位的各类土地面积。全区行政土地面积为36940.2公顷,外县、区插入区境土地27.5公顷;国有土地3974.59公顷,乡镇以上集体所有土地17816.22公顷。全区各类土地21818公顷,按一级类划分:耕地11143.4公顷,园地522.6公顷,林地323.05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856.8公顷,交通道路用地435.2公顷,水域2808公顷。
  第四次人口普查 1990年7月1日零时(北京时间)进行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区普查登记总人口209627人,比第三次人口普查(1982年7月1日)184802人(已剔除划属宁波市江北区人口数)增加24825人,增长13.43%;平均年增加3103人,增长率1.25%。有民族17个。汉族209407人,占总人口99.90%;少数民族220人,占总人口0.10%,其中满族83人,回族65人,壮族24人,土家族14人,蒙古族2人,苗族7人,彝族4人,布依族4人,朝鲜族3人,侗族2人,瑶族1人,白族1人,畲族4人,土族2人,达斡族1人,锡伯族3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978人。
  总人口中,男性108464人,占51.74%;女性101163人,占48.26%。性别比(女性=100)为100∶107.22。
  全区共有家庭户66618户、196621人,占总人口93.80%;平均每户2.95人,比1982年3.10人减少0.15人。1989年7月1日至1990年6月30日,全区出生2640人,出生率为12.64‰;死亡1192人,死亡率5.71‰;自然增长1448人,增长率6.93‰。
  全区人口中,具有大学本科文化程度1879人,大学专科2869人,中专4942人,高中计18633人,初中63261人,小学78977人。与1982年相比,每万人中大学文化程度由144人增至226人,高中(含中专)由742人增至1125人,初中由2548人增至3018人,小学由4209人下降为3768人。文盲、半文盲(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22024人,占总人口10.51%。
  全区人口中14岁以下少年儿童37881人,占总人口18.07%,比1982年22.55%下降4.48%;15岁至64岁158358人,占总人口75.54%,比1982年71.59%上升3.95%;65岁及65岁以上13388人,占总人口6.39%,比1982年5.86%上升0.53%。育龄妇女64122人,占总人口30.59%,比1982年28.73%上升1.86%;平均年龄30.26岁,比1982年26.26岁提高4岁。
  百岁老人1名,系女性。
  (二)经济发展
  扩大企业规模 1991年共有各种所有制工业企业1549家,比1985年增加581家。其中全民企业增5家,集体企业(含乡镇办企业,下同)增107家,村办企业增119家,个体及联办企业增342家,其他类型企业增8家。共有职工及从业人员50232名,比1985年增7527人。完成工业总产值140485万元,比1985年增长275.35%,平均年递增24.66%。实现利税12929万元, 比1985年增长100.68%,平均年递增12.31%。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9412万元,比1985年增长291.35%,平均年递增25.53%。更新改造一批老企业,提高生产能力,尤以轻纺、机械行业变化最大。
  镇海棉纺织厂 在3万纱锭基础上,续建第二期工程增布机276台,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总投资1484万元,1987年7月竣工投产。以后又陆续投资3670万元。1991年末,有职工3767人,纺锭64112枚(含引进的气流纺400头,折1200枚)、布机859台(含引进的剑杆织机60台)。年生产纯棉纱、纯涤纱、混纺纱16684吨,大提花贡缎、纯棉布、涤棉布654万米。完成产值13943万元,比1985年增长293.04%;实现利税762万元,比1985年增长54.28%。固定资产原值6559万元。建筑总面积101164平方米。
  宁波丝织厂 1986年以来累计实施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投资2064万元,拥有梭织机560台(含喷水织机90台,折360台),建筑面积增至56269平方米。1991年有职工930人,生产真丝及纺真丝织品740.8万米,完成产值4240万元,比1985年增长447.25%;实现利税359万元,比1985年增长334.1%。固定资产原值从1985年622.3万元增加到2686万元。
  宁波轻工机械厂 1986年后共投资902万元。年产能力为滤嘴成型机150台,科马斯烟草打叶线10套,封箱贴条机100台,静力触探车50台。1991年有职工554人,生产四种主产品113台(套),产值1806万元,比1985年增长581.43%;实现利税340万元,比1985年增长416.72%。固定资产原值1089万元。
  镇海粉煤灰建筑材料厂 1986年区府决定以镇海发电厂排放的粉煤灰为原料,兴建粉煤灰粘土烧结砖厂,厂址后海塘发展区。同年11月经国家建材总局批准。1988年12月与波兰签订生产线引进合同,1990年2月动工,1991年11月建成投产。项目由土建工程、隧道窑工程、生产线引进、安装、电气、通讯设施建设和附属设备购置等组成,占地面积184亩,国家和省、市、区共同筹资2472.5万元,设计能力年产240×115×90M/M空心砖3530万块。产品由粉煤灰掺合海涂泥制坯烧制,重量轻,抗力强,为国家综合利用粉煤灰示范项目。有职工154人,月产量百万块上下。
  改善企业结构6年来全民、集体企业和村办企业累计投入基建、技改资金36886万元。其中全民企业计10726万元,区属集体企业计5469万元,乡镇办企业12999万元,其他类型企业659万元,村办企业7033万元。重点投向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逐渐改变产业门类传统化和产品工种常规化状况,其中有引进波兰设备生产粉煤灰烧结砖的镇海粉煤灰建材厂,生产胱氨酸半脱氨酸的镇海氨基酸厂,东海化工厂和临江生物化工厂,生产三混甲酸的俞范有机化工厂,生产环烷酸的俞范化工溶剂厂,以及投资250万元开始兴建年产蒽醌600吨的精细化工厂等一批化工企业。
  发展外向型经济1988年6月镇海首家中外合资企业宁波金冠工业有限公司成立。至1991年,累计兴办“三资”企业17家,总投资984.5万美元,注册资金741.18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311.14万美元。有针织、漂染、制衣、制鞋、玩具、工具、电子、石料、油脂、薄膜印刷等10个门类。1986年来外贸收购值成倍增加,1990年进入外贸收购值上亿元县市行列。1991年21953万元,比1985年478万元增加46倍,居全市第五位。出口产品企业发展至69家,其中乡镇企业57家,收购值在200万元以上的24家,500万元以上的11家;与海外29家客商有直接业务往来。镇海棉纺织厂生产的两纱(棉纱、棉涤纱)两布(棉布、棉涤布)年产值6086.63万元,占总收购值27.72%。城关、俞范、贵驷、澥浦4个镇突破1000万元。出口交货值8764万元。1986~1991年出口创汇共534.47万美元,其中1991年153.09万美元,占36.71%。
  出口产品从过去以粮油食品、轻工产品为主的6大类扩大到纺织、针棉、服装、电子、医保等11大类、75个品种,运销英、美、日、意大利、澳大利亚、西班牙、墨西哥、希腊、泰国、阿联酋、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澳门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邮电建设
  1986年12月开办邮政储蓄新业务,1987年储蓄额203.5万元,1991年增至1051万元,比1987年增长4.16倍。
  1989年10月30日长石乡电话并入骆驼HJ921纵横制自动交换网(容量1000门)。1990年7月利用瑞典政府贷款,引进爱立信公司设在澳大利亚子公司生产的AXE-10数字程控交换机9000门,总投资人民币1750余万元,其中外汇贷款260万美元,1991年4月21日零时开通使用。电话号码由5位升至6位,与宁波、北仑、鄞县联网,并与全国600多个城市及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行有权直拨电话。区内于1992年6月13日全面开通程控电话,结束手摇磁石机历史。
  建立浙江省镇海港中转粮库 1984年在城北发展区17号地块建中转粮库,占地11万平方米。第一期工程于1987年动工,建成容积1万吨粮食仓1座和堆放1万吨水泥场一方;二期工程建成容积2.5万吨粮食仓1座和进库铁路铺轨1.4公里。总投资1385万元。
  吨粮畈工程建设 1990年,骆驼余三、澥浦、滕山、河头田顾、长石西严、庄市永丰、万嘉等6个村开展吨粮畈工程建设,面积4677亩。当年实现吨粮产量目标,通过验收获区丰产二等奖。同年9月区成立329国道线吨粮畈工程办公室,骆驼、澥浦、贵驷3镇16个村、1950农户和区农场参与,水稻面积8297亩。是年冬,建成防渗渠道65条,长13040米,石砌排水沟64条,长18174米,拓宽砌石机耕路74条,长21456米,植树22500株,技术培训2500人次。总投资102.5万元,其中区拨款71万元,镇拨12万元、村自筹19.5万元。1991年复种指数232.5%,良种覆盖率98%。年均亩产粮食915.7公斤,比前三年年均亩产增102公斤,增长率12.5%;亩产油菜籽126.8公斤。同年长石、河头、庄市、临江等乡镇10个村亦参与吨粮畈建设,面积7683亩,粮食均产967.8公斤,比前三年年均产增132.5公斤,增15.9%。
  沼气工程
  骆驼沼气站,建于镇海区水稻场,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总投资180万元,其中政府拨款10万元。1990年5月动工,设计日产沼气1000~1200立方米。主要装置和设备有20立方米处理池1只,60立方米酸化池4只,20立方米调节池1只,300立方米厌氧塔4座,200立方米贮气柜3个,主输气管长2400米。1991年3月完成土建设备安装,当年日产沼气600立方米左右,输供农场、骆驼居民及工业用气。
  菜篮子工程建设 1985年11月区建立市场领导小组,1986年9月又建蔬菜办公室,1990年初成立区“菜篮子工程”领导小组。1988、1989、1990年连续获全市蔬菜、副食品基地建设总分第一名。
  蔬菜基地建设 1987年,宁波市在临江乡建蔬菜基地1340亩,在俞范镇建1000亩。1988年后,俞范、骆驼、贵驷、庄市、澥浦、河头等乡镇先后建蔬菜基地。临江乡因建腈纶厂新辟基地214亩。至1991年全区共建4847亩,其中市级2253亩,区级1651亩,乡镇级943亩。1987年底起,对有蔬菜基地的村实行工副业税收优惠政策,减免税所得资金用于蔬菜生产。1988年区建立蔬菜发展资金委员会。至1991年底累计投入374万元,建造防渗沟渠长18515米,石砌沟22519米,水泥汽车路1700米,水泥机耕路5309米,其他道路22200米;建造玻璃暖房1间,双连栋大棚6座,无土栽培设施1.8亩,钢管塑料大棚144座,毛竹大棚836座,特种蔬菜场2个,面积40亩。
  肉禽蛋生产 1988年建立区生猪基金管理委员会,投入资金287万元,兴办肉猪场2个,母猪场2个,肉鸡场4个,半机械化蛋鸡场1个;同时,支持专业大户发展畜禽生产,是时有百头以上养猪大户142家,养群鸭大户496家,蛋鸭存棚40万羽;养肉鸡大户270家,年饲养30万羽。1989年投资96.5万元,除城关镇外9个乡镇均建立千头养猪场。后两年对区农牧场投资19万元,扩建猪舍1250平方米。
  水产品生产 1990~1991年共投资440万元,建造大马力机船3对,增添钢质渔轮1对,更新外海捕捞装备;石砌整修鱼塘377亩,辟为精养鱼塘基地。
  莱市场建设 1987年城北菜市场(在石化总厂生活区)迁址重建,投资58万元,面积2700平方米。1990年骆驼菜市场重建,面积6000平方米,投资217万元。庄市菜市场扩建,投资42万元,面积1300平方米。1991年重建贵驷菜市场,面积1600平方米,投资62万元。新建河头菜市场,面积1950平方米,投资70万元。长石菜市场,面积1100平方米,投资62万元。
  生猪集约化生产技术推广 1986年,澥浦滕山张仲华、骆驼清湖郑申夫专业养群猪,当年出售肥猪380头。1987年全年投售百头以上专业户148家。1991年对55家饲养百头以上商品猪基地场户推行集约化综合生产技术,占应推户51.80%,共出栏商品猪21700头。综合生产技术商品猪瘦肉率51.7%;饲料报酬料肉比为3.57∶1;饲养周期60天达45公斤,90天50公斤以上,120天75.5公斤。
  镇海骆驼内外贸畜禽场 前身为县水稻场牧场。1985年后投资8万元,征地6亩,改建猪舍11幢。1989年区府拨款80万元,征地29亩,建猪舍21幢。1991年投资40万元又建5幢。共有猪舍36幢,建筑面积17535平方米,年饲养生猪13000头,年投售肥猪9000头。
  防护林体系建设 1984年,镇海列为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重点实施县(区)之一,整个体系建设包括山林绿化、平原农地林网建设和海岸基干林带建设三部分。1990年全区林业用地58662亩中,有林地面积51776亩,比1985年增加7798亩;疏林地883亩,比1985年减少1874亩;无林地4170亩,比1985年减少4710亩。全区新开发各类林果基地6235亩,速生丰产林基地672亩,毛竹笋用地1200亩。平原农田林网和海岸基干林带建设至1990年完成第三期工程。全区共造沿海防护林带75公里,面积350亩,植树12万株,其中海岸基干林带完成6公里。
  1988年以来,森林火灾受害面积控制在千分之一以内。至1990年全区配置森林灭火风力机28台。1991年全区森林覆盖率16.7%,活立木蓄积为98934立方米,其中平原4750立方米。
  80年代后恢复和发展哺鸡竹。1986年285亩,1990年532亩,其中俞范镇222亩,贵驷镇112亩,临江乡97亩。
  中大河治理工程 1988年10月开工,1989年4月建立中大河治理工程指挥部。工程总量石方约64.5万立方米,挖土方83.6万立方米。总投资686万元,其中区财政拨款362万元,市府补助150万元,乡镇自筹174万元。治理工程起张镒碶口,迄汶溪碶闸桥,长23045米。工程分6期(段)进行,至1992年7月已完成4期(段),长18520米,占工程总量80.4%。治理工程分5个方面:
  拓宽河面,原河道平均宽度为14~17米,拓宽后标准20米,全线平均拓宽6米;挖深1.8米,每断面土方为20立方米。两岸拆除房屋8000平方米,其中骆驼街屋3000平方米,贵驷3340平方米。
  砌石护岸,两岸石磡基底高程为吴淞标高2.2米,基宽1.2米,磡顶高3.8米,面宽0.5米,厚8厘米;混凝土压顶,每断面块石1.29立方米。个别地段磡顶标高4.0米,每断面块石1.43立方米。
  拆建改造桥梁,河面拓宽后拆除、重建大桥8座,建成后面宽5米、桥孔净跨度18~20米,有万嘉桥(三叉式)、妙胜桥、教养桥、耕渔桥、骆驼桥、人民桥、庶来桥和面宽8米、净孔18米的贵驷桥;拓宽孔径有新添庙桥和方丈桥。
  浚深河床,原河床淤积后达吴淞高程1.0~1.5米,浚深后河底达吴淞零点,底宽10米。
  改建两岸生产、生活设施,重造抽水机埠32座、抽水机头60座。新造、重造河埠头500座。沿途铺设砼排水暗管1500条,其中直径40厘米300条,20厘米1200条。铺设各桥堍引桥道路,并重建自借邑港至骆驼中学段沿岸砂石路,全线总铺设道路约5000米。绿化自张陈傅段至长石黄杨桥河岸,南岸每隔2米植龙柏1株,北岸每隔4米种广玉兰1株。
  清水浦大闸排涝配套工程 大闸建于1981年,排涝配套工程1990年11月开工。工程浚河总长11524米,两岸砌石护岸;总量土方66.8万立方米,石方37.6万立方米。改建新建各类桥梁22座,其中公路桥6座,生产桥6座,机耕桥9座,输水渡槽桥1座;新建、改建沿河两岸生产、生活设施。挖损土地244亩。总投资1070万元。工程分三期进行:
  一期工程新开掘自大闸口至新邵村附近排水大河长624米,河底宽32米,河面宽48.8米,两岸砌石护岸;造勤勇公路大桥1座,面宽12.5米、3孔,跨径各长13米,设计载荷汽20,挂-100;大闸外铺设14米抛石海幔。1990年11月开工,1991年7月告竣,完成投资总额383.49万元。
  二期工程系全面拓宽浚深自新邵村附近港口至万嘉桥郭家港,长3100米,原河均宽12米,拓宽至18.3米,最少过水断面48.15平方米。两岸河道砌石高程3.8米。新建生产桥3座,面宽2米,长20米,2孔;机耕桥3座,按四级公路桥设计,面净宽4米,长20米,2孔;输水渡槽桥1座。河两岸新建抽水机埠9座、河埠头32座。1991年10月开工,1992年7月竣工。完成投资总额233.32万元。
  三期工程自新邵附近港口至刘杜段,长7.8公里,基本完工。
  推广塑料抛秧盘 1987年区农科所进行塑料育秧盘研制和抛秧栽培试验。当年区农场塑料厂制育秧盘成功,并进行连作晚稻塑盘育秧和抛秧栽培。1988年列入市和区农业科研“星火”计划,试验改进后在全市推广应用。1991年共推广抛秧面积24362亩,直接产生经济效益81.1万元。是项成果获1989年宁波市星火二等奖、1990年省丰收四等奖。
  (三)教科文卫
  保护镇海口海防历史遗迹 镇海口海防历史遗迹1989年12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含座落在镇海城区的吴杰故居、梓荫山吴公纪功碑、孔庙泮池——裕谦殉难处、招宝山威远城、月城、威远城碑刻、安远炮台;座落在北仑区的金鸡山瞭望台、平远炮台、靖远炮台、笠山宏远炮台、小港口镇远炮台和戚家山营垒等。
  修复镇海北城塘雉堞 镇海城北城塘雉堞解放时已无存。1991年8月区府拨款35万元,进行海防遗迹修复。雉堞东起巾子山,西至西城角建城碑亭,长1300米。用20斤重青砖叠砌,雉堞高度1.67~1.68米,每垛长4.45~4.47米,上压水泥浇制板;每隔102米留宽80厘米空隙1档。工程于1992年6月竣工。
  建立有线电视网 1990年8月建立区有线电视台筹建小组。9月21日首批城区500户用户接线入室,同时可接收中央一台、二台、贵州云南台、浙江一台、宁波台、上海二台和余姚台等8套电视节目。1991年底有线电视入户数1万户,其中城区7000户,澥浦镇1000户,贵驷镇1000户,庄市钟包村、俞范棉丰村合1000户。
  新建游乐场所1986年以来在城关、骆驼、庄市等城镇先后开办文化馆、百花、工人俱乐部、青年宫、庄市文化站、新星、明星等舞厅和卡拉OK厅16家。
  1988年7月,在聪园路新建镇海游泳池。
  发展电视录像 1986年7月成立区文化馆录像放映队,1991年底,全区有录像放映队19个,年观众量50.5万人次。
  1987年1月建立镇海录像制品发行站。
  建设医疗机构
  镇海区中医医院 1989年5月至1990年5月,改建城关镇卫生院为全民性质的中医医院。投资115万元,其中区财政拨款12.5万元,市卫生局拨款20.75万元,区卫生局筹资49.5万元,城关镇拨款3万元,自筹30万元。建筑面积2986平方米,其中医疗用房1917平方米。1991年有职工75人,其中卫技人员67名。核定床位50张。
  贵驷中心卫生院 选址贵驷镇骆路。投资44万元,其中区卫生局16.5万元,自筹6万元,港胞李明昌捐资港币50万元。1986年8月动工,翌年4月竣工。1991年有职工22人,其中卫技人员19名。床位30张。
  庄市佩珍医院 原为庄市镇卫生院,移址新建。投资89万元,其中政府投资40万元,自筹10万元,巴籍华人张明为捐资港币50万元。1991年4月动工,同年10月竣工。建筑面积计4200平方米,以张明为先父母名“佩珍”命名。1991年有职工26人,其中卫技人员25名。简易床位25张。
  城关镇预防保健中心 始设于1986年7月,由城关镇卫生院6人、龙赛医院2人组成。1988年4月批准为集体所有制性质独立机构。1991年有职工7人,其中卫技人员5名。经管城关镇内儿童计划免疫、传染病管理等防疫任务。
  实施初级卫生保健 1990年实施初级卫生保健列为全区“十大工程”之一,开展农村“改厕粪管”工作,整顿提高村卫生室,进行健康教育和改良饮水条件。1991年全区有6450座厕所得到无害化三格粪池式改造;贵驷胜一村190户,新建169只卫生户厕,入户率97%,清除露天粪缸(坑)765处。全区152个行政村设卫生室,共有卫生人员143名(其中获得乡村医生职称43人);有29个村实行不同方式的集资医疗。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12.6万,占农村总人口90%;1991年2~6月完成长12.65公里的一期十字路水库引水工程,通过骆驼、贵驷。第二期工程自贵驷延伸至半路张水厂,管线长10.856公里,越河7条,架空钢管215米,穿铁路公路4条,地埋钢管96条,总造价274.9万元,1991年底告竣,与输向城关水管并通(1992年5月接通),两期工程总投资近千万元。1991年镇海区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全国改水普及区。
  实施两项保偿制度 1986年5月实施儿童传染病预防保偿制度。1991年全区入保儿童2124人,占应保98.93%。投保金额44390元,赔偿支出120元。1990年将初生儿乙肝疫苗注射纳入儿童计划免疫范围,1991年接种率达95%。
  1991年3月起实施母婴保健保偿制度,全区入保1804人,占应保99%。投保金额2.7115万元,赔偿支出450元。1991年住院接生率99.9%,孕妇建卡率100%,孕妇12周前检查率88.8%,产后访视率95.1%,产后42天检查率91.7%,围产儿死亡率15.4‰。孕产妇死亡率0.48‰。
  加强卫生防疫 1985年起开展疟疾监测工作。1989年监测表明:疟疾发病率以乡镇为单位连续10年控制在1‰以下,同年10月经省考核,达到基本消灭标准。
  1987年10月城关镇与宁波市区同步开展创无鼠害城市活动,大规模连续投放药物灭鼠,耗资4.13万元。经全国爱卫会考核,夹日法鼠密度为0.63%,粉迹阳性率为2.39%,标准房间阳性率为0%,被命名为灭鼠先进区。1990年3月农村开展灭鼠达标活动,耗资15.6万元,全方位投药灭鼠。经市考核达标,夹日法鼠密度为0.62%,粉迹法阳性率2.39%,被命名为农村灭鼠先进集体。
  1988年1月下旬至4月底,全区暴发甲肝4014例,发病率2058.97/10万。经各医疗单位大力防治,在城关、骆驼、贵驷、临江、庄市等地设临时隔离病房,床位600余张,疫情较快控制,无一死亡病例。
  发展教育事业
  幼儿教育 1986年有幼儿园27所、135个班级,入园幼儿4095人。1988年10个乡镇全部办起中心幼儿园,入园率69.2%。1991年园数35所,班级193个,入园幼儿6173人,入园率69.75%,其中城关幼儿入园率为95%以上。骆驼、贵驷两镇75%左右。有教职工444人,其中教养员296名。
  小学教育 1986年9月于城关西门新村建城关镇中心学校,占地13545平方米,建筑面积3799平方米,投资102万元。1987年9月开学,招生531名。是年6月,城关一校改为镇海实验小学。同年11月区第一所少年军校在城关声远小学成立。
  中学教育 1987年9月旅港“中兴”校友捐资建中兴中学。首届招高一新生3班140余人,初中4班200余人。同年撤销庄市镇中学,改建为区职业技术学校,招生5班、214人。1989年7月撤销镇海职业中学初中部。
  成人教育 1986年全区有职工学校8所,配教职员工77名。1987年9月,各乡镇均建成人文化教育中心,贵驷镇被评为省农村青年实用技术培训先进单位。1988年电大和自学考试办公室成立,为在职工作人员提供自学成才条件。是年,全区脱盲562人,非文盲率为97.96%。
  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 1986年9月城关镇首批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入学率、升初中率均达100%。1987年骆驼、贵驷、澥浦、庄市、俞范、临江6个乡镇第二批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1988年河头、汶溪和长石3乡同时实施。至1989年全区小学入学率达99.89%,巩固率99.97%,升学率99.11%;初中招生数1310名,巩固率96.4%。
  1991年4月,镇海区参加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6人,鼓励奖7人。
  体育培训 1987年,区体育技巧业余运动学校正式成立,培训学员24名。1986年在法国举行世界青少年技巧锦标赛中,区技巧队夺得世界女单全能冠军。1987年全国青少年技巧赛在四川内江市举行,区业余体校代表队获金牌5枚、银牌4枚、铜牌1枚;在杭州举行的省少年技巧赛上夺得金牌6枚、银牌9枚。1988年区体育技巧业余学校连获浙江省第二届青运会技巧赛、浙江省业余少体校技巧赛、宁波市第二届青运会技巧赛团体冠军。暑期参加在合肥市举行的全国少年技巧赛,夺得金牌3枚、银牌3枚、铜牌1枚。1989年区业余体校获省体校技巧赛团体冠军,囊括男单、女单和男双、女双四个项目全能冠军;并代表浙江省参加在江西吉安市举行的全国青少年技巧锦标赛,获得金牌8枚、银牌3枚、铜牌4枚。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镇海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