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编 风俗 宗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620
颗粒名称: 第二十七编 风俗 宗教
分类号: K892.2;B9
页数: 21
页码: 837-8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镇海滨海地区自古以来形成多样传统习俗,经历了历史变迁和文化交融,习俗逐渐演变。新中国成立后,封建生产关系发生巨大变革,社会风气和生活习惯也发生了改变。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带来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但也伴随着旧有的陋习和迷信文化的滋长。然而,继承优良风俗,建设精神文明一直是主流。
关键词: 镇海县 风俗 宗教

内容

镇海滨海襟江,常得风气之先。先民们长期活动交流,兼蓄包容,形成多姿多态传统习俗。共同的风俗习惯,凝聚粘接着不同姓氏家族、不同职业层次人们。鸦片战争后,西风日渐,历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西文化互相激荡,传统习俗开始嬗变。废科举,兴学校,易冠服,改跪拜,剪辫放足,陈规陋俗为新俗替代。随着中外交往日盛,西方哲学、文化思想不断影响及随之而来的经济掠夺、军事侵略,县人革新图存、开拓自强之心更炽,爱国爱乡之情更烈,思想观念、心态意识、生活习惯有所改变,礼仪习俗、文化活动均添新意。然因旧习惯源长根深,致陈习常和新礼并存,新俗中仍透旧意。
  新中国成立后,封建生产关系彻底变革,民情风俗因而大变,讲政治,谈革命,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社会安定,陋风敛迹。“文化大革命”时,是非混淆,传统文化不论皂白均遭“横扫”。迭经拨乱反正,优风良俗才得恢复。近年来改革开放,城乡经济有了发展,引进既多,观念也变,生活消费趋向现代,房屋住宅注意装饰,文化娱乐追求多样。与此同时,红白喜事讲门面、铺排之风有所滋长,迷信陋俗又有市场。虽沉渣不时泛起,但继承优风良俗,建设精神文明,始终是时代思想和生活主流。
  第一章 生活习俗
  第一节 饮食
  主食 大米饭。江南一日三餐燥饭,江北午晚燥饭,早餐汤饭,农忙时节亦改为燥饭。农村青黄不接时掺食薯麦,逢灾歉则改饭为粥,或掺以菜、豆。解放以后,除1959~1962年逢自然灾害曾掺食瓜菜外,平时不再掺食杂粮。偶食鲜薯等以调剂口味。
  点心 两餐间加食,称“吃点心”。待客、请工匠和农忙季节多吃点心。米食点心有年糕、麻糍、汤果、圆子、粽子、汤团、金团、麻团、米馒头、灰汁团、水沓糕等。麦食如大饼、油条、馒头、包子、面等。旧时,尚有圆形穿孔“咸光饼”,相传为戚继光率军追击倭寇时创制的干粮。
  菜肴 俗称“下饭”。县人除蔬菜外,习惯以海鲜下饭,有大小黄鱼、带鱼、鲳鱼、鳓鱼、弹涂、乌贼、蟹、虾、蛤蜊、蛏子、泥螺及其干腌制品黄鱼鲞、咸鳓鱼、糟鲳鱼、乌贼鲞、蟹酱、醉泥螺、海蜇、龙头薨等。70年代海产捕捞过滥,至80年代,黄鱼、鳓鱼、带鱼遂成餐桌珍肴,肉、禽、蛋、淡水鱼相对增多。蔬菜有油菜、菾菜、莙荙、菠薐、荠菜、芹菜、黄芽菜、大头菜、莴苣、茭白、茄子、萝卜、豆、瓜、芋、竹笋等。50年代后增番茄、洋芋艿、包菜、花菜、蘑菇、芦笋。豆制、酱制品有豆腐、油豆腐、香干、素鸡、千层、麸、酱瓜、酱豆腐、霉麸等。雪里蕻咸齑家家喜吃,俗话“三日不吃咸齑汤,脚骨有点酸汪汪”。菜蕻干、腌冬瓜、苋菜股为当地特菜。
  酒 当地人习惯黄酒热饮,渔民更喜豪饮。请客吃饭多劝饮酒,否则就为怠慢。旧时,民间以糯米和曲糱酿新酒,陈者叫老酒。以酒糟、高粱、薯干或大麦蒸制白酒,称烧酒。70年代后啤酒饮者日多。
  茶 县人称喝开水为吃茶。客来敬茶(绿茶或红茶多为当地特产)为传统礼节,江北地区也有以白糖茶待客。新春时节,富裕人家有用桂圆汤、莲子汤代茶,或泡青皮橄榄茶,称“元宝茶”,以讨彩头。旧时农家客来燂茶,平时不备。80年代后,青年人喜用汽水、可乐和矿泉水等饮料代替茶水。
  烟 40年代前有旱烟、水烟、香烟。吸旱烟者多老年人,吸水烟者多殷商、士绅。敬烟亦为待客礼俗。50~70年代吸香烟者日众,水烟、旱烟绝迹。80年代起年轻人吸烟渐多,应酬间多高价名烟。虽提倡戒烟,但敬烟之风尚存。
  瓜果 旧时视水果为珍品,金柑、橘子作为祀神祭品。金柑、橘子为当地特产,苹果、香蕉多系旅外亲友馈赠。60年代后,当地水果品种、产量增多。80年代起,人们注意营养,讲究饭后水果,水果在食物中比重日增。瓜有西瓜、脆瓜、黄金瓜、梨头瓜、海冬青等。
  第二节 服饰
  服装 民国初,男子穿对襟短袄、短衫,着折叠犊鼻长裤,俗称叠腰裤,节日喜庆改穿长袍,教师、职员、商绅等文人平日多着长衫,殷商士绅出客或遇喜庆大事还罩马褂。渔民、渔贩冬季套笼裤,农民、工匠加系百裥围裙。城镇妇女多穿旗袍,乡间妇女着大襟袄、大襟背心、长裤或系长裙,劳动时围布襕。30年代后,政教人员中流行中山装,妇女旗袍改小而短。春秋服装以夹为主,夏着单,冬穿棉,内加背心,外套罩衫。50年代初,男女老幼竞穿“解放服”(即中山装和列宁装)。60年代盛行青年装。1966~1976年青年男女以穿军服为荣。80年代起流行西装,但尚不惯系领带。当前服装趋向多样化,有西装、中山装、茄克衫、猎装、牛仔装等。民初面料原多土布,30年代始用细布。60年代起卡其、灯芯绒等流行。70年代盛着涤卡、的确凉等化纤及混纺品。80年代起,不少人选用毛纺、呢绒、丝绸、皮毛及新颖化纤混纺品等衣料。牛仔装风行,妇女时装款式年年翻新。
  帽子 民国初,城镇居民还戴瓜皮帽,后改宽边呢帽,暑天戴草编大帽。公务人员中曾流行铜盆帽。农民夏戴草帽,冬戴罗宋帽或毡帽,雨天戴笠帽。青年妇女不戴帽,或用头巾。老年妇女爱用“包头”,冬天亦戴青绒帽。小孩戴熨斗帽、狗头帽、项圈帽。50年代流行“干部帽”(圆顶或八角有舌),70年代盛行无徽军帽,80年代起有工人帽、无舌绒帽、绒线帽、旅游帽等。当前不少青年注意发型美化,很少戴帽。
  鞋袜 民国时多穿自制布鞋,青年妇女着绣花鞋,幼儿穿虎头鞋,农民及小贩平日多穿草鞋、蒲鞋,雨天多穿木屐,少数人穿钉靴、套鞋。贫家也有以草绳缚龙骨砖当雨鞋。40年代后,球鞋、套鞋着者渐多,皮鞋偶见。50年代兴穿胶鞋,但仍以布鞋为主。70年代盛行塑料凉鞋。80年代起,穿猪、羊、牛皮鞋及人造仿牛皮鞋者渐多,青年男女一度兴高统皮靴。现尚保暖鞋、旅游鞋,质量渐趋高级。
  30年代前多着布袜,后着纱袜。抗日战争胜利后,城镇青年妇女争着美国产化纤长袜,称为“玻璃丝袜”。60年代起国产化纤品尼龙、弹力尼龙、卡普隆、尼龙毛巾等袜日渐取代纱袜。
  首饰 民国时妇女多带耳环,一般人家多有一二件金、银、玉质或其仿制品首饰,如戒指、手镯、钏、钗、簪等。男子也有戴金戒指的,少数人家给孩子戴银项圈或金银锁片,以“长命富贵”等吉祥语或寿星图案作护身符。50年代后,戴首饰的少见,60~70年代以手表为饰物。80年代以来戴金银首饰者又渐增多。
  发型 辛亥革命后,男子剪辫子剃光头,或留后脑发,剪平头,后青少年渐行“西发头”。姑娘梳辫子,垂刘海,俗称“看发”,婚后盘髻插簪作S型,或为平肩发。50年代女子多留双辫。60年代改为短发。80年代初又行披肩长发。烫发在三四十年代只城镇女子中可见,80年代后广为流行,发型有蘑菇、沙爆等式。青年男子在80年代一度追求港式“长头发”和烫发,当前多“西式发”。旧时幼童多剃“桃子头”或“前刘海”,婴儿有留圈发的称“项圈发”。
  第三节 居住
  解放前民宅以砖木结构为主,沿海一带多平屋或“畚斗楼”,城镇江北地区两层楼房较多,为数极少殷商巨富住红瓦“洋房”。大户望族数代共居,单独成斢,有三、五、七间之分。中堂间称“堂前”,婚丧喜事时作礼堂。旁留两弄堂,称几间几弄。屋前天井称“明堂”,可纳凉、晾晒。天井两旁厢房称“明轩”。正屋多座北朝南,门额砖刻“居之安”、“竹苞松茂”、“紫气东来”等字样。正屋后再建二进房屋的称“连三进”。一般人家筑房一、二、三间不等,有五、七架之分。农家多在旁披小屋或草舍,作牛楗、猪舍或堆放农具杂物。沿海移民大都搭草舍。
  50年代起多建砖墙、人字形木架顶平屋。70年代末兴建砖瓦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城镇新建公房多为四五层建筑,一户二、三间不等,有阳台和卫生设备。农村新建多二三层楼房,有围墙、院子,独门独户。
  旧俗造屋要按阴阳,讲禁忌。如择吉日,上梁祭神放爆竹,抛馒头,屋梁悬红布条等,今仅于农村偶见。
  第四节 器用
  家具 民国初,家具尚红色。新婚床红漆描金,雕花,联有踏床,上置小橱、马桶箱,称“大眠床”。后流行嵌骨雕花凉床,以其造型分三弯、七弯。房内有纱橱、盅箱橱、房里桌、方凳等。漆色由朱红渐行金黄。富裕人家用红木、花梨木制西式家具,配铜床、梳妆台。贫家多睡柜床(床、柜两用)或板床。大碶、柴桥、郭巨地区流行“火柜”,柜框高起,中如船舱,底板下可置火盆取暖。50年代,盛行木架棕棚床,60年代流行铁架床,70年代多木制高低床,并追求“四大件”(手表、缝纫机、收音机、自行车)。80年代初,新婚房家具流行“24只脚”(即高低床、三门大橱、五斗橱、灯橱、写字台、房桌)。以后家具式样日新,组合式、折叠式流行。“四大件”也改为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和收录机。
  厨房用具 60年代前烧柴草,一般有大小两灶,大灶煮饭、烧菜,小灶燂茶、热酒。灶房置灰缸,称“火缸”,内贮灰火,用作热水、煨粥、烘尿布。另有水缸、庎橱。炊事用具有铁镬、镬盖、洗碗桶、挈当、拗斗、菜刀、砧板、勺子、镬铲等。60年代中期起,煤球(饼)炉子进入城镇及近郊,厨房用具趋简化。80年代初城镇一般人家用煤气灶和铝锅、高压锅。80年代中期起,电饭煲、电茶壶、不锈钢餐具和驱油器在城镇也不少见。农村、山区仍多用柴灶。
  日用器物 有食用器皿、照明用具、计时用具、书写用具、迷信用品等。食用器皿如沙锅、饭碗、酒杯、茶盅、菜盆、汤碗、酱碟、调羹等,多是陶瓷制品,且有粗(自用)细(待客)之分。茶壶、酒壶以前为锡或紫铜制作,60年代后改用铝壶。茶盅比碗略小,上有盖下有托盘,现少见。茶杯、酒杯原瓷制,现多玻璃杯。民国时期照明多用火油灯,抗日战争时期一度复用菜油灯盏和蜡烛。50年代城镇少数人家用电灯,70年代电灯普及城乡,灯具有白炽灯、日光灯、节能灯等,以白炽灯为主。式样有台灯、吊灯、壁灯、吸顶灯等,从单一照明趋向房内装饰。清代晚期,钟表始入城镇殷富人家。民国时期,一般人家有座钟或挂钟,怀表、手表尚稀。60年代推崇上海牌手表和三五牌台钟。80年代流行电子表。手表已普及到工人、农民和中小学生。家庭多以石英钟或手表计时。古代视笔墨纸砚为“文房四宝”,30年代学生作业用铅笔、毛笔,钢笔少见,60年代新增圆珠笔。80年代普遍使用钢笔、圆珠笔,且式样众多。毛笔、砚台、墨除书画爱好者外,多已不备。迷信用品香炉、烛台等50年代曾一度绝迹,80年代起又有出现。
  第五节 行旅
  旧时行旅以步行为主,远路乘船。凡可通航小镇、大村和沿海主要岛屿,有固定航线和航班,叫航船或“倒撑”(以接送沪甬线轮船旅客为主,午后启航,傍晚抵甬,次晨接客返航)。另有乌篷划子,称“脚划船”,平常人家无事不敢问津。轿子、元宝篮为官吏、名医和富人代步工具,一般人家急病送医才用元宝篮。1915年时有宁绍轮在镇海停船搭客驶上海。1914年三北轮船公司有小汽轮行驶县城、穿山及宁波、定海、象山等地,1918年永川公司轮船行驶宁波、镇海、温州间。20年代中期,小轮船通宁波,30年代汽车已有镇海—骆驼桥—宁波线和宁(波)—穿(山)线。乡村、小镇之间仍以航船代步。70年代乡乡通汽车。80年代起,工厂、机关、公司已备有汽车,镇海至甬、慈、杭以及各城镇之间公私客车往来穿梭。自行车在70年代后期起作为交通工具,80年代初已普及到家家户户,成为职工上班、农民上街卖菜等必备工具。近年来私人摩托车也不少见。
  第六节 卫生
  民国时期缺医少药,小病用土方土药,如用汤匙刮痧、吃桑叶熬汤治眼病等,急病才求医。较大村镇有中医坐堂或设医寓看病,山区、农村有求神许愿消灾治病陋习,偶有游方郎中走村串户,谋钱治病。妇女生育多由接生婆助产,用碎碗爿割脐带,有的婴儿感染破伤风早夭,俗称“七日疯”、“六日头”。村前屋后露天粪缸罗列,路倒药渣,任人践踏,猪粪、鸡屎满地,河浮死畜,有些人还喝生水。
  新中国成立后,提倡讲究卫生,推行妇幼保健,普及新法接生,婴儿幼儿免费接种防病疫苗。乡乡设卫生院,工厂、农村设保健所、站,培训赤脚医生(即乡村医生)。城镇公厕有专人管理。80年代后,乡镇多有自来水,城镇新建住房均有卫生设备,农村也开始管好粪便。只是随地吐痰、饭前便后不洗手等坏习惯,尚未彻底改变。近年农村烧香求神治病陋俗又有所见。
  第二章 生产习俗
  第一节 农业生产习俗
  忙季慰劳 农民按时令耕作,春夏忙季,清明、立夏、端午、立秋、冬至等节日,将祭祖“羹饭”酒菜款待雇佣农工和家人,以慰辛劳或庆丰收。
  调工换工 邻闾亲友间习惯在农忙季节调工换工。50年代后生产关系改变,已不需换工。80年代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调工换工互助传统又有恢复。
  积肥兑肥 削草皮烸焦泥,拾狗屎,积猪牛粪,捻河泥,种秕花、草子为传统积肥方式。也有向城镇居民兑换人粪便和草木灰以增加肥料。50年代农田主要施农家土杂肥,以后化肥数量和品种增多。80年代起主要用化肥,农民已很少积肥兑肥。
  祈神求福 旧时农民种田、开沟动土、供祭谷神、社神,祈求神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遇旱、涝、虫灾无力抗拒,往往求助神灵,请龙王行雨,求蜢将菩萨驱虫,烧灵峰戒牒消灾。50年代以后,水利建设、排灌机械、除虫农药逐年增添,开始靠科学种田,求神之俗遂废。
  第二节 商业习俗
  讲吉利,重禁忌 旧俗商家正月初五五更祭财神,称“接财神”。天亮开排门叫“开市”。开口第一句话说“恭喜发财”。晚上收业称“上排门”或“打烊”。祀神猪头称“利市”,猪舌头叫“赚头”。结帐称“盘利”。年终在壁柜、货仓上用红纸写“招财进宝”、“黄金万两”连体字,门上贴“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等楹联。
  敬顾客,讲信誉 商人视顾客为衣食父母,俗谚“天下三主(国主、户主、买主),独大买主”。交易重信义,对老客户常用记帐方式凭“经折”购物,代替现金交易,逢节收帐。抗日战争起物价一日三涨,才一律改用现金交易。
  拜师学徒 学徒拜老板或阿大(经理)为师,称“先生”。学徒期三年,供膳宿,发少量鞋袜钱,称“月规钿”。满师后发半薪,以后逐年增加。学徒期如犯店规被开除,贬称为“回汤豆腐干”,遭人轻视。
  商界三节 端午、中秋、年终三节收取帐款,年终为大节,欠帐必须清偿,故又称“年关”。是时,各店派人索取欠帐,自昏达旦,络绎道途。城内二圣庙灯火明亮,多有负债者躲藏,被称为“躲债庙”。三节时老板褒奖或解雇职员,届时资方请职工吃酒发红包。钱分多少,话有褒贬,但不轻易当众赞扬或指责。某些老板解雇职工也不明言,正月初五接财神不让其拜神和采办节日用品时榜上无名,宴请时特别客气,该职工就应自觉卷铺盖离店。
  新中国成立以后,劳资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旧俗遂废。60年代曾一度恢复拜师学艺习俗,不久中止。
  第三节 手工业习俗
  尊师崇祖 木、石、泥匠等手工业者尊鲁班为祖师,城镇建鲁班殿。民国时逢鲁班生日,常祀神演戏。学艺拜师先向鲁班行礼。学徒尊师为父,拜师入门送厚礼,并叩首礼拜。三年学徒期间收入归师父,满师后多数留在师父作场工作,如外出求业,师父则赠工具,然后自谋出路。师徒亲如父子,婚丧喜庆、砌屋造坟多主动相助。1956年后,个体手工业者组合成社,师徒关系已不如过去严格,但师徒间仍有一种特殊情谊。鲁班殿堂虽废,但崇敬鲁班习俗未改。
  劳动习惯 手工业者一年四季除春节外天天劳作,无固定休假日。合作社成立后仿照工厂劳动制度,按法定假日休息。
  第四节 渔业和航运业习俗
  重船 旧尊船为“水龙”。造船讲究选木择料,开工拣日子,新船造就祭祀天地神祗,下水举行仪式。船头画鹢鸟,称“鷁首”,象征善翔而不畏风。新船下海前用红布蒙住鸟(船)眼,下海时揭布启眼,船上披红,岸上敲锣打鼓放爆竹。船主在船头抛馒头,叫“发福”。
  重神祐 民国时木帆海船后舱设神龛,供奉男神或女神像。据旧志载,男神为晋陶渊明,后人以《桃花源记》中有“捕鱼为业”句,附会其说,故祀之。女神为福建莆田林姓女子,“生时神异,能救人患难”,北宋时封为夫人,元、清时加封天妃、天后(民国《镇海县志·坛庙》)。
  海祭 渔船、运输船出海称“开洋”,要办“开洋酒”,用猪头等祭品供奉海龙王,或到娘娘宫拜祭娘娘。回洋时办“谢洋酒”。供祭时向海中洒一杯酒和少许碎肉祭品,称“酬游魂”。
  船上忌讳 一忌惊动龙王得罪鬼神。如忌妇女跨越船头,忌有红、白事未满月者下船,忌在船靠岸时高喊等。开饭时,先向大海撒几粒米饭敬鬼神,称“结缘”。二忌不吉利。筷子不许搁碗上,讳搁船。酒杯、羹匙不准翻放,讳翻船。船民争吵最忌用“碰石岩”、“挖海底”、“浮尸”、“氽长江”等骂人话。吃鱼先吃头,意为“一头顺风”。称筷子为“撑篙”,羹匙叫“掏篰”,猪耳为“顺风”,均含吉利之意。
  遇险、救险 船在航行中不幸触礁或漏水,先在船头倒插扫帚,再在桅顶挂起破衣,若是晚上则点火把,敲打面盆、铁锅作为求救信号,以引起过往船只注意。海船都有抢险救人义务。如遇浮尸,捞尸时要将篷布蒙住船眼,以避邪气。捞尸体叫“捞元宝”,埋尸叫“藏宝”。
  60年代后,渔民用机帆船捕鱼,用收音机听气象预报。随着渔民文化科学水平提高,迷信习俗和禁忌已渐减或废除。
  第三章 礼仪习俗
  第一节 婚嫁
  古时,男女婚嫁由父母包办,讲究门当户对,凭媒妁说合,并经术者推算男女生肖时辰八字,有无相克,是否相合。从议婚到迎娶要行“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民国时镇地只行纳采(下定、过书)、纳征(发送、纳币)和迎亲三礼,且婿不亲迎。婚礼繁琐,有享先、迎亲、拜堂、待筵、敬酒、贺郎、吵房、会亲、回门等等。新郎、新娘随人摆布,形同木偶,婚期延续三天,餐餐设宴。五服之内不送礼,亲友按亲疏关系送礼,名曰“人情”。
  五四运动以后,知识界提倡“自由恋爱”、“文明结婚”,借公共场所为礼堂,正中张挂大红“喜”字,亲友聚集一堂,新郎、新娘当众交换饰物,双方父辈主婚,媒氏为介绍人,请社会贤达证婚,均在婚书上盖章。行婚礼时伴以乐曲。但礼毕回家,仍有人拜天地,设酒宴,旧俗与新礼并存。30年代,县内曾举办集团结婚,仪式与“文明结婚”相同,证婚人改为地方长官,只在城镇中偶行。
  新中国成立后,男女婚姻自由,结婚、离婚有《婚姻法》作保障。未婚男女只需符合结婚条件,就可到乡镇政府登记,即为合法婚姻。离婚先经调解,除有子女、财产纠葛须经法院判决外,一般也由当地政府发给离婚证书。离婚后再娶、再嫁并无限制和歧视。50~70年代婚礼从简,彩礼一般为几套卡其或涤卡新服,一只上海牌手表,办一二桌酒席,请至亲团聚一下,并在亲友间分些糖果。迎新娘用自行车代步,农村也有用腰鼓队接送。80年代起索高价彩礼,穿婚纱礼服,拍照、录像,大办酒席,迎亲用摩托车或小汽车,讲排场比阔气之风有所滋长。农村有些地区除花轿无处租赁外,享先、拜天地神祗、待筵、贺郎、吵房、回门等旧俗又有恢复。城镇机关、学校等知识界人士婚礼仍较简朴。
  旧俗,以寡妇再嫁为不光采,若携子女,蔑称为“拖有病”(婚约附书:拖有病子女若干人),俗衍为“拖油瓶”。歧视赘婿,称“上门女婿”,在女家地位卑下。抱养幼女,待成年时与其子结婚,称“养生媳妇”(童养媳)。还有未婚夫婿有病,迫女至男家“冲喜”,婿死,女子就成寡妇。富家子女早夭,移柩合葬为之冥配,称“阴配”。城镇富户有纳妾收婢(妾多外地人),农村还有租妻、典妻等陋俗。抗战前,江北地区尚见“抢亲”习俗,个别经济困难户订婚后无力迎娶,纠集亲友,在黄昏时到女家“抢亲”,次日女方家长到男家“骂街”,说是骂得越凶男家越发(财)。自50年代贯彻《婚姻法》后,此类陋俗全废。
  第二节 生育
  旧时盛行多胎生育,以为“子孙满堂才是福”。喜男厌女,且有溺死女婴者。妇女怀孕到做产,外婆家要送小孩衣服等谓“催生”。产房称“红房”。弥月时设祭享神祀祖先,向邻居分长面或红蛋,办“满月酒”,宴请亲友。邻居、亲友送满月礼或贺以饰物、彩线。满月日小儿剃头,所以也称“剃头酒”。一周岁时,外婆家更以衣饰鞋袜相赠,亲友间也有赠送饰物、银钱的。届时罗列百物,让孩子自取,以卜将来成就,名曰“拿周”。年长上学;外婆家又备衣物、书包、食品相送。若男孩就送“状元糕”以讨彩头。二产以后逐渐差减,若生女又差之。
  现时,“只生一个孩子好”,在城镇职业妇女中已成风习。“多子多福”、重男轻女旧观念已有改变。产前“催生”,产后“送产”,小孩满月、拿周、上学,外婆送衣、食等习俗在50年代至70年代一度节减,近年来又盛行。
  第三节 寿庆
  旧俗,男子自三十岁起逢十都要“做生(日)”。俗语“三十不做(寿),四十不发(达)”。“做生”时办酒席请客,亲友送礼祝贺。四十岁提早一年庆祝,因“四”与“死”谐音,叫做“做九不做十”。五十岁以后寿诞一般由子女为父母“做生”,亲友主动祝寿,不发请帖,俗语“请吃酒,挜拜生。”祝寿礼物有长(寿)面、油包(叫寿桃)、寿烛等,也有烛票或送银钱的。富贵人家设寿堂,挂灯结彩,张挂寿屏、寿幛,鼓乐吹打,演戏作乐,死后家人还为其做冥寿。勤俭人家一般从简。劳苦人家则不庆寿,所谓“穷人呒生日”。有些人家把所收寿礼再添些钱,用于修桥、铺路、造凉亭,如贵驷镇的“百岁桥”和俞范镇的“嘉燮亭”等。
  民间还有66岁吃66块肉习俗。肉(吃素者以烤麸代替)由已嫁女儿孝敬父母,说吃后可望长寿(民谚:“人到六十六,阎罗大王请吃肉”)。
  50年代后,寿庆崇尚俭朴。80年代后,大操大办之风又在部分乡镇兴起。近年来,不少乡镇成立老年协会,出现老年人集体庆寿,地方领导到会祝贺,企业单位送生日蛋糕礼品等新风。
  第四节 丧葬
  送终、报讣 病人弥留之际,子女跪床前,喂粥汤或桂圆汤。人一咽气即一齐号哭,同时焚香、念经,烧灵峰戒牒(路引),称为“送终”。人死后,家人即往本庙拈香为亡人向阴司“报到”并祈祷。替死者沐浴、理发、剪指甲、更衣,将床席、褥草放路旁烧毁,名曰“烸苫包”。着人手提灯笼,倒挟雨伞,遍赴近亲家报讣音。
  设灵、陪尸 料理停当后,尸体移入灵堂,点脚后灯,设灵牌,摆香烛供品。晚由家人陪尸或请人诵经,称“念摊尸经”。旧俗,不在家寿终者不得入堂,在屋外另搭篷帐停尸。
  破孝、入殓 遗体移入棺材称“入殓”或“入木”。以白布成帽分送唁者称“破孝”。亲戚临吊俱送薄棉被,称送“重被”或“情被”。入木时由嫡系子孙分批罗拜,亲子捧头扛脚移尸入棺,放上殉葬品,高呼品名及赠者,然后盖棺。
  出丧、安葬 灵柩出门,奠酒于杠,称“醮杠”。出丧有引路幡、灵位牌,敲锣放爆竹,灵柩后随持孝杖棒(哭丧棒)的孝子及宗亲、戚友等。旧时富家出丧,仪仗及送丧队伍长达数里,有开路神、引路幡、棺椁、魂轿、香亭、纸俑、冥器(明器)、乐队等,沿路放爆竹,撒纸钱,途中设祭,穷极奢华。送棺进穴前动土叫“开山”。安葬后祭过土地神“关山”。送木主牌于宗祠叫“进主”。逢七办羹饭叫“做七”,逢百日祭祀叫“做百”,一年后祭祀称“做周年”,至第三年才称满周(年)除(丧)服。
  50年代后,丧葬礼节从简,亲属臂缠黑布,戴小白花志哀,吊唁者献花圈志挽。60年代死者葬于公墓。70年代后提倡殡葬改革,推行火葬。家属和亲友在殡仪馆礼堂举行追悼会或告别仪式,骨灰盒送公墓安葬。农村仍多土葬。近年来,丧葬铺张之风在农村和小集镇又起,个别地方丧葬迷信活动现代化,如用录音机放音代替和尚念经,烧化纸扎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并大摆丧饭。俗讽“死闹猛”、“死孝敬”。
  第五节 人际礼仪
  亲属称呼
  长辈 父呼阿爸、阿爹,母叫阿姆、姆妈、阿父(昆亭、三山、上阳、梅山)。岳父母称丈人、丈姆、阿爸和姆妈。媳妇称公婆为公公、婆婆,有子女后按其子女称阿(a)爷、阿(a)娘。现时称父母、岳父母、公婆均为阿爸、爸爸和姆妈、妈妈。称曾祖父为太公,曾祖母叫太婆,外祖父母为外公、外婆。称外公的父母为太外公、太外婆。父之兄弟称伯伯、阿叔、阿大(城关)。父之姊妹呼姑妈(mo)、阿姑。母之兄弟称阿(ao)舅、舅舅。母之姊妹称嬷(mo)嬷、姨娘和阿(a)姨。姑妈之夫称姑丈。舅舅之妻称舅姆。在书面或论及亲缘关系时宗亲长辈加一“堂”字,表亲长辈加上“表”字。
  平辈 兄弟称阿哥、阿弟。姊妹呼阿姊、阿姐和阿妹。妻之兄弟称内兄、内弟或阿(a)舅,妻之姊妹为姨嬷、小姨。现在统称哥、弟、姊、妹。叔伯之子女称堂兄弟姊妹,姑妈、舅父、姨妈之子女均呼表兄弟姊妹。
  下辈 父母对其子女,祖父母对其孙子女,外祖父母对外孙、外孙女,平时口头直呼小名或排行,只在写信或其他必须区分时才按辈份称呼。兄弟子女称侄子、侄女,姊妹子女称外甥、外甥女。姑丈称其妻之侄子、侄女为内侄子、囡。舅母称其夫外甥、外甥女与其夫同。现在对同辈亲友子女统称侄子侄女。
  交往
  招呼 遇熟人招呼,点头微笑。旧时说一句“饭吃过〓”,现在盛行说“你好”、“你早”、“工作忙〓”等。
  相见 亲朋熟人相见或告辞,旧时互相打躬作揖,50年代后改握手。遇尊长、前辈先让对方伸手,才能相握。如戴手套,则先脱下,握手时间越长越紧表示越亲热。
  作客 作客进门,雨天放雨具在门外,主人不请不进卧室,客人众多时一一招呼。主人不请不坐。主人送茶、敬烟时起立相接。旁坐妇女时不抽烟。主人有事时约期再谈,不滞留。
  接客 客人进门,主人起身相迎,敬茶、敬糖果都用双手。客人在场不打骂孩子,不看钟表,避免客人误会“下逐客令”。交谈时目光注视对方,点头响应,不随便打岔或插话,尤忌小孩多嘴。
  问路 先打招呼,尊老年人称伯、叔、公、婆,同辈人呼大哥、大姊,孩子叫小妹妹、小弟弟。五六十年代盛行称“同志”,七十年代称“师傅”、“老师傅”,现仍行。说“请”字后再问路。忌猛喊声“喂”字就直接问路,也忌对姑娘叫嫂嫂。
  指路 乡间对问路人会热心指路,详细告诉路程远近、走法,有些热心人还会亲自或叫下辈带路。近年来,城区有退休工人协助维持交通秩序,他们答复问路十分热心详尽。
  让路 出门行路,先客后主,先长后幼,除非长辈指定带路,不能抢先。窄路相逢,少让老,大让小,男让女,健康人让残疾人。过桥时,轻担让重担,行人让车辆。“文化大革命”时,传统礼俗曾遭破坏,80年代起提倡文明礼貌,在中小学生中推行“十字”礼貌用语,即“请”、“您好”、“对不起”、“谢谢”、“再见”。
  第四章 岁时习俗
  第一节 时令民俗
  春节 夏历正月初一旧称元旦,辛亥革命后称春节。黎明即起,设香烛陈果饵酒馔祭灶神、祖先。开门放爆竹,称“开门炮”。大户人家早日悬历代祖先画像于中堂,并设祭祀供品,谓“供帧子”。全家穿新衣,讲吉利话。先拜神祗、祖先,依次向家中长辈拜岁,长辈向下辈祝福,给儿童分发糖果、糕点。早饭素食,吃汤果、年糕或红枣赤豆粥,饭后向邻居互贺新年。是日一般不外出作客,在家与邻闾娱乐休息。旧俗初一不汲水、不洒扫、不乞火、不动刀剪,让日用器物也休息一天。拜天地、拜宗祠、拜境庙、出拜祖墓等古风,在民国时已渐不行。未昏而眠,不点灯,睡前燃放爆竹。初二开始出门作客,称为“拜年”,向亲戚中长辈拜岁。亲友间互请酒饭闲话家常,祝贺新年。
  新中国成立后,春节休假3天。表示除旧布新送穷迎富、祝祷五谷丰登和吉祥如意等传统习俗仍存,惟拜祭神鬼活动基本不行。新增拥军爱民,军民互相拜年,单位领导向老职工拜年,地方领导向敬老院老人拜年等新风。
  立春 民间作春饼,饮春酒。民国后不行。
  元宵节 夏历正月十五夜过元宵节。旧俗正月十三夜起悬彩张灯供人观赏,叫“上灯”,至十八日“落灯”,故又称“灯节”。是时,各乡社庙多悬灯祀神,或用鼓乐,或唱南词,谓之灯祭,亦称“摆灯头”。城中社庙摆在正月二十日以外称“摆后灯头”。十四夜,吃糯米圆子或菜汤果,称为“灯圆”,含合家团圆之意。城中各家合瓜果枣栗等为羹,呼为“丫头羹”,邻闾间互相馈赠。是夜农家还以火照田间,谓可除害虫,名曰“烧蝗虫”。柴桥地区则烧田塍草,埭埭田塍干草着火,犹如条条火龙,因名“燂火龙”。在甬江和芦江上有“放水灯”习俗。以芦江上水灯最为壮观,在一条条木梯上竖起花卉、人物、龙、狮子和九连灯等彩灯,两旁由鼓乐船牵引,从穿山途经柴桥至马车桥,沿途观者如云。民国初期,县城经常举办大型灯会,抗战前兴起提灯会,解放后多次在城关举行元宵灯会。现时,悬灯结彩,吃菜汤果、圆子或丫头羹之俗仍存。
  旧时尚有正月十四夜“请屙缸姑娘”,妇女“行七条桥”、“烧十庙香”等迷信习俗,50年代后曾绝迹,近年来农村又有所见。
  清明节 县人极重视清明祭祖扫墓,外出游子多及时回家,尽赤子思乡爱亲之情。亲人新亡,3年内“上新坟”,供青糍、黑饭、鱼、肉、酒、菜,在清明正日到坟头除草、加土、插竹挂纸钱,男女老幼参拜,并在家设酒馔祭祀,称“做清明羹饭”。3年后上坟,一般不带酒、菜,其余礼节如旧。古时尚有插柳、踏青之俗,民国时只行插柳。现时,清明扫墓之俗犹存,祭品因人而异,纸钱多改花圈。新增祭扫烈士墓园,学校师生、机关团体代表向先烈献花圈,寄托哀思。
  谷雨 清明后至谷雨前采“雨前茶”最佳。
  立夏 习俗煮豇豆糯米饭,焐茶叶蛋,称立夏饭、立夏蛋。并以三四寸长小笋(称“脚骨笋”)、软菜、鱼、肉等祭祖,祭毕,家人团聚而食。相传蛋荫头,豆明目,笋健足,软菜如扇吃了夏日不怕热。饭后称体重,叫称人,谓可防疰夏。外婆家给外孙送立夏蛋,用丝线编网袋装蛋挂小孩胸前,手腕系丝织彩绦,叫“立夏须”,谓可防夏天疾病。农家以米粥、老酒滋补耕牛。现时做羹饭祭祖之俗城镇多改,农村仍行。
  端午节 夏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旧俗裹粽子,做馒头祀祖先,送节礼,取菖蒲及艾条插门户,或削成人形染雄黄悬于床上,饮雄黄烧酒辟邪禳灾。小孩挂绸布香囊。婴儿额、胸、手足、臀部涂雄黄,并用雄黄酒喷洒屋角。焚苍术、白芷以驱蚊。丁家山下还有划龙船盛会。现时,插艾、饮雄黄酒、贴端午老虎、熏蚊烟等俗已改,吃粽子、女婿送节礼等仍存。
  入梅 芒种后逢丙日入梅,也作“入霉”,为期1个月左右,梅雨期多雨水,农家忙农事,居民防衣服发霉。
  三伏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初伏、末伏各以10天为期。中伏时间较长。三伏期天气最热,盐民旺晒,中伏农家忙割。各家曝晒衣服称“㫰霉”。
  立秋 吃西瓜,儿童还吃炒萝卜籽或炒白药,称“祓秋”。现只吃西瓜。
  中秋节 县人以农历八月十六过节,比外地迟一天,缘由传说甚多。据《中国风俗辞典》“八月十六日”条目,说是南宋丞相史浩每年中秋必从京城(临安)回四明,与百姓共度佳节。有一年因骑马受伤,中途留宿绍兴,次日才赶到明州,百姓等史浩到后才过节。另有一说是南宋丞相史弥远(史浩之子)在某年将届中秋,忽起荣归之思,从临安出发,沿途官吏趋炎奉迎,盛宴接待,及抵鄞县已过十五之期,乃在次日补庆中秋,从此遂成定例,相沿至今(采访)。此外尚有众多说法。旧俗设酒馔祀祖,全家团聚吃汤果、月饼,亲友间以月饼相馈赠,或置酒赏月。江南地区盛行吃水沓糕和鸭子煮芋艿。现在旧俗仍存,惟城镇祭祀活动不行。工厂、学校、机关、团体多组织中秋赏月等联欢活动。
  重阳节 夏历九月初九,也叫重九。古人登高宴赏,饮茱萸酒,做重阳糕。今做米馒头,组织郊游等俗仍存。
  冬至 俗谓“冬至大如年”。是日制圆子或汤果具香烛祀神,大族、望族祭祖、续谱。此俗城镇已少见。
  除夕 夏历年末夜为除夕。前数日洒扫堂室庭院,清除牛厩、猪栏、鸡窝、路沟,“掸尘”迎新春。做年糕、米馒头、糯米〓,捏年糕团如鱼如元宝置米缸内,称“满米缸”。祀神及祖先叫“送年”也称“谢年”。除夕聚家人宴食谓之“分岁”。安灶神马于灶曰“接灶”。点烛焚香,长幼坐以达旦叫“守岁”。长辈赐孩童“压岁钱”。贴春联、易门神,称为“从新”。天未昏即点灯,谓之“接光”。入夜,燃放爆竹称“关门炮”,认为可辟邪。是夜,妇女忙于搓汤果、备菜肴以免来日动用刀砧。置米馒头或糯米团于秤、磨、帚、刀、剪、筷、尺之上,以慰器物一岁之劳苦。也有挈灯笼遍照家中角落、米缸或谷仓,口中念念有词,如“青龙盘谷仓,黄龙盘米缸”、“缸缸满,甏甏满”之类吉祥话。现时,迷信色彩较浓之习俗已减,节前大扫除,办年货,农村做年糕、米馒头,搓汤果,分“压岁钱”,放花炮等俗仍存。不少人在电视机前“守岁”直至新旧年交接。
  旧俗
  浴佛节 俗传夏历四月初八为释迦牟尼生日,是日僧人以水洒洗佛像,称“浴佛”。招宝山上宝陀寺供奉观音,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三期礼佛。四月初十俗传为葛仙翁生日,迷信男女多往灵峰参拜。50年代时曾禁绝,近年来礼佛香火又盛。
  中元鬼节 夏历七月十五日。以新谷米、酒馔祀祖先,办“七月半羹饭”,和尚、道士诵经供佛,放焰口超度亡魂,称盂兰盆会。今放焰口等迷信活动已废,办羹饭祀祖之俗仍有所见。
  七夕乞巧节 传说七月初七晚上牛郎织女相会。旧时,妇女以槿叶水洗发,陈瓜果向织女乞巧,月光下穿针线比巧,今不行。
  插地藏香 七月晦日地藏王诞辰。是夜儿童插香于地,或陈果设茗祀地藏王,今少见。
  送灶神 夏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夜,灶堂设果饵祭灶神,另供清水、炒黄豆,用稻草扎草马一匹,送灶神上天奏本。俗传神食祭灶果、糯米团后粘口,只能讲好话。今灶具多改,灶神像已少见,但食祭灶果之俗仍存,并更名为迎春果。
  第二节 新节日、纪念日
  元旦 1949年9月,全国政协通告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学校、机关、工厂、团体放假一天,组织文艺、体育、展览等庆祝活动。
  妇女节 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妇女集会举行庆祝活动,妇联召开表彰会,褒奖先进个人、集体。
  植树节 1979年2月全国人大决定3月12日为植树节,机关、学校、居民组织植树活动。是日又为孙中山逝世纪念日。
  劳动节 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法定放假一天。工会组织职工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展览等庆祝联欢活动。表彰劳动模范、先进集体和个人。
  青年节 5月4日。学校、工厂、机关团体中青年举行庆祝活动。共青团表彰先进青年集体和个人。
  儿童节 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节日前后,书店、公园、儿童游乐场所、儿童用品商店等优待儿童,免费或减价为儿童服务。工厂企业、机关团体向学校、幼儿园赠送礼品。中小学、幼儿园组织文艺演出及游乐活动。
  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 7月1日。各级党委组织庆祝活动,表彰优秀党员和先进党支部,举行新党员宣誓仪式。
  建军节 8月1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该日组织军民联欢,慰问烈军属,开展拥军爱民活动。
  国庆节 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纪念日,法定放假2天。城区及各乡镇主要路口悬挂横额,张贴标语。机关、学校悬挂国旗,企事业单位扎彩悬灯,商店设节日橱窗。是日举行庆祝集会、文艺体育活动。亲人团聚会餐。
  此外,尚有护士节(5月12日),教师节(9月10日),夏历九月初九老年节,均由各有关部门组织庆祝活动。
  第五章 心意习俗
  第一节 民性民情
  爱国爱乡 县人重乡谊,俗语“远亲不如近邻”。平日邻居间互赠羹汤、糕点;有急难之需,醵钱相助,名曰纠会。首会得钱之后,次第低息清偿。人众款多的称“集贤会”,少的叫“堆积会”。一人得钱,定期归还的称“单刀会”(另有提高利息醵钱谋利的“强盗会”,则属高利剥削,非互助互济)。出门相互帮衬,全国各大城市乃至港澳、欧美等地,多设有同乡会,乡亲有难,多方照顾。商店店主、工厂厂主多喜雇用同乡人,认为知底细,信得过。久之成为一种集团势力,所谓“宁波帮”人,县人实为中坚。游子身寄外域,心系故乡,常念“叶落归根”。由爱乡而爱国,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心。外侮衅起,县人献钱献物甚至捐躯报国,历代志书均有记述。80年代后,旅外游子纷纷回乡探亲,诉离情,叙乡谊,留纪念,为家乡经济建设和文教卫生、福利事业贡献力量。
  开拓务实 爱乡而又不恋故土。外出就业者统称“出门人”,孩子从小就受到出门就业、开拓事业的教育。如童谣:“宝宝你要啥人抱?我要阿爸抱!阿爸出门赚元宝……”。上学读书特重书写和珠算(30年代后又重英语),为今后外出就业打基础。男子到十四五岁,家中就挽亲托眷找人介绍职业,到外地商店、工厂学徒就业。男子背井离乡,甚至远涉重洋探索“新路”也绝无胆怯,父母也不因恋子之情而加以阻拦。学徒3年备尝艰苦,很少有人中途逃离回家。故在外经商、务工多有所成就。
  擅商善谋 县人遵循旧制而不墨守陈规,因时、因需而改变经营方向,改革内部机制;开拓国内外市场,从事外贸行业;认准城市发展前途,抓住地产业;有利发展国计民生,兴办银行、航运、工厂,走工商贸相结合路子,并捐资兴学,培植人才。当代经济学专家、权威对“宁波帮”人从商经验评价甚高。在这方面突出的有叶澄衷、宋炜臣、虞洽卿、方液仙、包兆龙父子、邵逸夫兄弟、顾宗瑞父子等。他们多是学徒出身,经过自身刻苦学习,艰难创业,擅商善谋,为我国近代工商业发展作出贡献,享誉国内外。据统计,抗日战争前镇籍在外开店、设厂和从业人数已逾10万。50年代后,工商业由国家和集体经营。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蓬勃发展,擅商善谋传统又得以发展。
  勤劳、俭朴 旧志记镇海地“滨大海,居斥卤之中,其土瘠而无灌溉之源,故耕者无终岁之给”(嘉靖《定海县志》)。穷则思变,经几代辛劳,围塘造田,修闸浚河,开荒垦殖,绿化山林,使“山窝、海涨悉垦为田”,柑、橘、茶叶布满山冈。但当地人民“啬而能勤,劳而能思”(同上志),懂得“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对游手好闲、浪吃浪用者,斥为“败家精”、“脱底砂锅”。深恶偷盗之辈,旧时曾有因偷盗被逐出宗族事例。教育孩童珍惜粮食。如有狼藉米饭,必遭大人呵责。剩菜剩饭舍不得倒掉,有留“冷饭娘”习惯,以节省粮食。不轻易抛弃旧衣服,留给弟妹穿着。俗谚“新阿大、旧阿二、破阿三”。破衣服拆洗后剪成条块,纳鞋底或作拖帚。户户备有咸菜、咸鱼、干菜等长下饭,不需天天上街买菜。勤俭者为人所敬,誉之谓“做家人”。近年来,人民生活有所提高,“好逸恶劳”和讲究享受之风在一部分人中有所滋长,但爱勤劳、讲俭朴优良传统仍居主导地位。
  第二节 道德风尚
  敬老 民间认为老人经历多,见识高,值得信赖,尊称为老农、老师傅、老先生、老前辈。在家庭、家族中,家长、族长说话,可以一言定鼎。吃饭时首请长辈就坐、动筷。五四运动后爱国思想逐渐代替家族观念,家长制让位于当家人。家庭中多由有文化知识、办事能力最强者主持家政,但家长仍有仲裁权。50年代后,家庭从业人员增多,老人相继退休,经济权逐渐转到青年人手里,大家庭开始分化瓦解。至80年代,城乡已少见三代、四代同堂大家庭,尊老之风也有所减弱,农村少数人中出现一种轻赡养父母,重死后安葬铺排不良风气。近年来舆论提倡“尊老”,政府法定“老年节”,法律规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城镇纷纷建立老年协会,保护老人应得权益。城区建起老年宫、老年公寓、福利院,乡镇有幸福院、福利院,使鳏寡老人生活有保障。退休职工、教师、干部有退休金,农村社员也多有养老费或补助费,排除老人后顾之忧。不少有一技之长、身体健康老人,退而不休,继续发挥余热,使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爱幼 县人爱幼并不欲其恋家、恋土,而是教其出门、开拓,发家致富。虽贫穷之家,父母也含辛茹苦送子女上学念书,俗称“放本钱”。儿子出门就业、上学,女儿出嫁外地,父母虽常惦念,却多自豪。50年代后,就业由国家安排,大学、中专毕业可当干部,于是父母省吃俭用培植子女读书之风更盛,对在乡务农、待业子女,父母(尤其在农村)也不歧视,尽力帮助,设法解决他们就业、婚姻和住房困难。为此,有的父母为子女劳累过度,过早衰老。70年代后,提倡只生一个孩子,对孩子更为宝贵。糖果、糕点、衣服、玩具力求新式、高档,逐渐出现一种过分溺爱孩子,重养轻教偏向。
  重文兴教 旧时乡镇多设有惜字炉,砖瓦结构,外书“敬惜字纸”。有字废纸和废旧簿籍多投入炉内焚烧,不得乱丢。认为今世敬惜字纸,来世可明目识字,知书识礼,为人所敬。早在光绪末年清廷颁布废科举办学堂之前,就有人开办学校。民国初年,全县已有小学70所,1924年增至167所。1934年全县学龄儿童入学者计25600余人,占学龄儿童总数41%。宣统三年开办中学,同时已有人出洋到日本等地留学。县人以兴教办学为荣,通过劝募、集资、独资、合资等多种形式筹集基金,1947年时有108人因兴学而获部、省奖状。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多由国家和地方兴办。近年来旅外游子继承和发扬重文兴教优良传统,纷纷出资兴学助教。
  急公好义 县人有勇于任事,乐于公益传统风尚。清以来修海塘、浚河、建碶、造闸等大型水利,多由当地人民筹资兴建。平时,修桥、铺路、点天灯、造凉亭、施药、掩埋路尸、散粮济贫救荒和办学校等义举,历代志书多有记述。民国后,各地陆续组织民间义龙,俗呼“救火会”。队员不计报酬,以救火作为人人有责的社会义务。50年代后,大型水利由国家投资,救火有消防队,民间义龙任务有所减轻,但急公好义之风犹存,如人们踊跃购买建设公债、义务植树、捐资办学,外地有灾,县人捐钱、送物等等。
  第三节 信仰习俗
  崇鬼神 民国初年统计(下同),城内有祭坛5处,即社稷坛、风云雷雨山川坛、先农坛、里社坛和邑厉坛。各乡村有土谷祠、乡厉坛。家家贴门神,户户安灶神。此外,尚有火神庙、龙王庙、财神殿、海神庙等。举凡天、地、风、雷、水、火、虫害、瘟疫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物和天灾、虫、病均设神像、神位顶礼膜拜,以求鬼神保祐。不论城乡,纪念祖先的迷信活动频繁,如“做七”、“冥寿”等超度亡灵,做羹饭,请和尚、尼姑、道士、念虔等念经。
  神化崇拜人物 县内旧有庙宇273所、生祠46所,绝大多数供奉神化人物,大致可分五类:一是为当地筑海塘修河渠、轻徭役、平冤狱的贤明官吏,如王安石、牟大寅、王梦弼等;二是抗击外侮在当地牺牲或保境有功的将士,如俞大猷、戚继光、卢镗、裕谦等;三是有功于当地的普通百姓,如杨一抗倭,林友直御火,林姓女子救海难等;四是行业祖师,如手工业者供奉鲁班;五是为保境安民而修造庙宇,请卜占者随意请一位神明供奉,其中关羽庙特别多。庙神划地而治,百姓皆称“界下子民”,生死都受神庇护、管理。
  拜菩萨 旧时,县人视佛、道为一家,尤其妇女见佛就拜,见神就敬。有些家庭还供奉观音神像。念佛数珠几乎家家都有,不少老年妇女平时手捏数珠,口念弥陀,以念经为阴间积钱,保今生,修下世。上道观和上佛寺一样,多为求财、求子、问病求医,且分不清宗教和迷信之别。
  1926年前后,进步教师、学生提倡科学,破除迷信,得到社会响应,庙宇、祠堂多改为校舍。50年代后,迷信活动停止,近年来又有所抬头。
  讲吉凶预兆 旧时,小儿有病,求神祀鬼,讨香灰,摆夜羹饭,招魂灵。小儿夜啼,书写“天皇皇,地皇皇,小儿啼哭在娘房,过路君子读一遍,一夜睡到大天亮”之类招贴,现已少见。喜鹊叫有喜,乌鸦叫报凶;灯花爆有喜;蜘蛛悬丝挂和杯筷多置兆客到;路上遇出丧、见棺材有喜;梦中见财有凶;鸟粪污头,脏水污衣将不吉;耳鸣是背后有人骂;眼皮跳兆祸,男左女右;鸡上屋预示火灾,半夜闻犬悲吠要死人等。此类征兆少数人仍信。
  第四节 文娱风俗
  旧时,民间文娱活动一是与祭祀活动联在一起,在祭神、祀鬼、拜祖先、求龙王时,配以文娱活动,娱神同时娱己。如迎神行会、庙会戏、还愿戏等。二是节日文娱活动。如春节马灯,元宵灯会,端午划龙船等。三是婚丧喜庆时演戏、奏乐等。四是平时纳凉、休息时听新闻、讲故事等自娱自乐活动。(详见《文化新闻》编)
  正月 初一至十八日。马灯、车子灯、船灯、大头和尚、跳魁星(长山地区)。十四日夜放水灯(柴桥地区)。
  二月至三月 庙会,演戏为庙神祝寿。大碶地区正月初二至十八日分地段献灯,收入多用作水龙会、修桥等公益事业。二月初柴桥礼拜会,三月初六丁家山下裴将军庙菩萨出巡,行会。行会行列中有民间音乐、舞蹈、大旗、高跷、抬阁等,热闹非凡。
  四月 青苗会。如亚浦杨亭庙、大碶廿四庙会等。城区四月半会最盛。
  五月 稻花会。如昆亭圣山庙。端午节在丁家山下有划龙舟盛会。
  七月 七月半盂兰盆会。僧道放焰口,做道场,唱小曲。
  九月至十二月 各地庙会,演戏(庙神诞辰庆寿戏,还愿戏等)。
  冬至 祠堂祭宗谱,演戏。
  大旱年 求龙王行雨。从龙潭(如三山龙潭岙、陈山龙潭、郎家坪龙王堂)出发,绕境区行会一周。
  瘟疫流行时,请五都神(如亚浦下洋西宫、大碶行宫)出巡行会。
  当地民间艺人有杖头木偶、蛟川走书、甬滩、京剧班(长山)、唱新闻。
  外来民间艺人有耍猴戏、卖梨膏糖、唱莲花落,常有职业剧团如徽班、京戏班、来演庙会戏、还愿戏。在民国时,城区有小剧场,不定期卖票演出京剧、越剧。
  新中国成立后,迎神行会已不行。50年代时,乡镇组织业余剧团演出现代戏,60年代,农村建立俱乐部。70年代乡镇办起文化站、文化中心,活动趋向多样。电影在60年代后普及到农村。80年代起,看电视、电影已成为城镇居民生活习惯,农村也相当普遍,青年人喜爱快节奏、有刺激性的体育、武打、言情和译制片,中老年人则爱看地方戏曲和家庭生活片。
  附:陋俗及其革除
  缠足 封建时代以妇女脚小为美,强迫幼女包脚缠足,造成双足畸形,行走困难。民国初年,有识之士在各乡镇组织“天足会”,劝导放足,曾受封建势力阻挠、恐吓和谩骂。经实例教育和妇女自身觉醒,此俗遂绝。
  吸毒 鸦片烟在清末传入,吸食者多为官吏、殷商、士绅,以后逐渐增多,民国时期曾两次铲除当地烟苗,并勒令戒烟,但累禁不止。日寇侵占期间,售毒合法,吸毒公开。城中和柴桥、澥浦等设有膏店,俗名“燕子窠”。抗战胜利后,吸毒者逐渐减少,至新中国成立后彻底禁绝。
  赌博 旧社会赌博盛行,麻将、牌九、花牌、花会、押宝等种类繁多。一般人家也在节日或空闲时搓麻将,赌少量钱物作消遣。赌头赌棍设赌场诱人入局,并与高利贷者相勾结,骗取钱财。嗜赌者往往为之倾家荡产,家破人亡。50年代起严禁赌博,没收赌具,赌博禁绝。近几年来死灰复燃,累禁难止。
  溺婴、弃婴 旧社会穷人无力抚养众多子女,将新生儿(多是女婴)塞入马桶或红脚桶中闷死、溺死,或弃于路旁、厕侧、育婴堂。也有非婚生子溺婴、弃婴。50年代后贯彻婚姻法,溺婴、弃婴犯法,且生活逐年提高,又推行计划生育,奖励独生子女,此陋俗乃止。
  堕民 元称“怯怜户”,明称“丐户”,俗称“堕弁”(男)、“送娘子”或“送嫂”(女),历代视为贱民,受社会歧视。清雍正、光绪和民国时曾多次获准脱籍,倡导与平民同等待遇,但仍相沿不改。解放后才打破传统偏见,现今“堕民”贬称已成历史陈迹。
  赶天狗 旧俗每逢月蚀,敲打铜锣、面盆等铜铁响器,燃放爆竹,说是能吓退吃月亮的天狗,至月复明乃止。随着文化科学知识提高,此俗在40年代已渐绝。
  第六章 宗教
  第一节 佛教
  据旧志载,佛教在东汉时已传入境内。李昌裔《灵峰山寺形势记》提及:从瓶壶山麓九曲而上,独吐平原,周围约里许,东汉明帝时即称为佛国道场,由来旧矣。唐、五代时佛教传播更盛。唐有佛寺15处,横溪香山教寺(原属慈溪县境)始建于天宝年间(742~756),初为小庵,广德初(763~764)建寺。后陆续建瑞岩、觉海、观音、总持等寺。规模较大者为瑞岩禅寺,宋时已有寺田1960亩、山8278亩,民国时有寺屋百余间。宋宝庆初县内有寺院31座,清乾隆十七年(1752)有36座,至清末有寺65座、庵204座。抗日战争前,全县僧尼4.172人,其中僧1680人、尼2492人。抗战后寺庵经济困难,僧尼散失。新中国成立初,尚有寺庵277座,僧尼563人,其中僧302人、尼261人。土地改革时,僧尼分到土地,参加劳动,有些年轻僧尼参军、参干,还俗婚配。1958年组织全县170余僧尼集中灵峰寺,建立“促进”生产合作社。1962年合作社解散,部分社员安排至天童、育王等寺,70余人仍留灵峰寺。“文化大革命”期间,佛像、法器被毁,僧尼还俗,寺舍移作他用,仅将瑞岩寺藏经交县文化馆保管。1978年政府重申宗教信仰自由。1981年县人民政府设宗教科。1985年人民政府拨款整修招宝山宝陀寺和观音阁,同年开放,作为佛教活动场所。1985年全县有僧尼54人,其中僧28人,尼26人。
  1935年成立县佛教协会,推总持讲寺住持法悟为会长。1937年抗战初起,佛协在总持讲寺举办僧侣救护队训练班,受训僧侣30余人。1941年镇海沦陷后,佛协停止活动。1952年另组县佛教协会筹备会,对会员进行爱国主义、劳动光荣和宗教政策教育,举办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织僧侣参加建水库劳动,并订立经忏、法事活动时间、范围。1958年撤县并市,县佛协一度撤销,1963年恢复。“文化大革命”时停止活动。1985年重组佛教协会,僧西慧、常志为负责人。
  宝陀禅寺 原建梅岑山(即今普陀山)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寺院遭倭寇破坏。1557年浙江总督胡宗宪迁宝陀寺于招宝山,故寺又名补院。宝陀寺香火历来甚盛,尤以观音道场著称。每逢夏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观音诞生、出家、成道之日,善男信女上招宝山礼佛络绎于道。观音佛像经历代迁移重塑,仍保持唐代造像特征,观音戴毗卢帽,称“毗卢观音”。宝陀寺几经毁修,解放初尚有大殿三进(天王殿、罗汉堂、圆通宝殿)及僧、客房数十间。1965年维修一次,后天王殿、罗汉堂厢房拆毁作他用。1981、1985年省、县两次拨款30余万元,整修圆通宝殿,重塑佛像,重建观音阁,召僧尼上山照管寺产,开放佛寺。1981年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有寺僧9人,庵尼1人。
  灵峰禅寺 建于大瓶壶山上(今属邬隘乡)。前身为普定禅师精舍,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73),名为佛国道场。唐元和、长庆间,住僧怀益募里人刘轸舍产首创殿宇,更名为灵岩禅院。后梁开平四年(910),全禅师自阿育王寺至山,复兴寺宇,名瓶壶院。后周广顺元年(951),改寺名为明州定海县保安禅院。宋治平元年(1064)敕改灵峰寺,灵峰之名由此始。历代多次修葺。清咸丰间寺毁,光绪初年重建葛仙殿,招僧居住,光绪十四年(1888)建佛殿5间、客房14间,后又建方丈殿、前进佛殿和峰曙楼等。山麓有灵峰下院,建有按指堂、云深轩,咸丰间毁圮。数里外有演法堂,传为晋葛玄修炼处,早圮废。灵峰寺屋在“文化大革命”时拆作他用,仅存寺基,90年代初开始修复。址广约里许,寺后有蜃潭,以蜃气出没占晴雨。寺旁有甘泉从石罅流出,久旱不涸。有方竹偶生岩谷,传为葛仙翁与寺僧道安共饭时插箸成竹,故又名箸竹。寺下有七佛岩,岩下有丹池,也称丹井,传葛玄(亦传葛洪)曾在此炼丹,今犹在。寺址内有樱花树一株,传为清康熙时日本僧人所植,山后有日僧墓葬,碑铭“扶桑入怀”,今均存。
  民间多葛仙翁传说,信众遍布附近各县。民国时上山礼佛者年约数万人。其部分香金曾充灵岩区教育经费。1953年夏历三月初三正清明日,上山礼佛者达6万人。近年逢夏历四月初十前后和五月初五香期,上山礼佛者仍众。
  瑞岩禅寺 位紫石乡。唐会昌中(841~846)郡守黄晟为普化禅师立精舍。景福二年(893)改建为开善寺。大中祥符中(1008~1016)因地产灵芝,易名瑞岩。明、清两次毁于兵火,恢复重建。光绪三十年(1904)住僧苇江同天童寺诸僧赴京为庚子殉难者作水陆道场,清廷赐龙藏(经)紫衣及匾额,1906年建藏经阁。抗日战争时期,县立初中曾迁至此。新中国成立后,寺产归林场管理,寺屋拆移他用,藏经拨交天童寺。寺址今为国家森林公园,有乔木林4790亩。
  第二节 道教
  宋元丰元年(1078)安焘、陈睦奉使高丽回国,十一月请朝廷在城内敕建渊圣广德王庙,委道士奉香火。崇宁二年(1103)赐额崇兴宫大观,宣和五年(1123)改名渊德观。历元、明、清各代,县内道观、宫、殿增至20余座。民国时观舍多失修圮废,道士星散。1930年初尚有道士39人,其中女4人。1949年5月解放时,仅存3人,后转业。
  县内道教传入之始就与佛教互融结合,相传道家葛玄在灵峰炼丹时,与僧道安过从甚密,灵峰寺内建有葛仙翁殿。民间祷神求佛多为禳灾祈福求财保安,真正研习经典教义者极少。
  第三节 基督教
  基督教于清同治九年(1870)传入镇海。先有宁波循道公会派人至城内传道,以后浸礼会、圣公会、基督徒公会、自立会、神召会、地方教会等教派相继至县内设堂传道。至1932年,全县有教堂7所,教徒348人。1953年有教堂及传教点26处,教徒1271人。1954年经“三自”(自治、自传、自养)革新运动,各教派合而为一。次年10月成立县基督教“三自”爱国会。“文化大革命”时教会停止活动。1980年基督教“三自”爱国会召开代表会议,选主席副主席共3人。继又成立基督教协会,恢复教务活动。1983年初,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动分子煽动少数教徒组织“呼喊派”,同年10月被政府取缔。1985年有教堂5所,城关教堂、骆驼教堂、大碶教堂、柴桥教堂、郭巨教堂,基督教徒共约3500人。
  循道公会 同治九年(1870)派人至县城传教,光绪三十一年(1905)又派范冕卿至县城传教,并在三角地建耶稣堂,同年在堂内开办斐迪女学堂(后改正修小学)。1931年廖毓明在骆驼汤家池建教堂。1933年该会与同宗公会合并,改称为中华基督教循道公会,隶宁波教区鄞镇联区。县境内设镇海、镇北两牧区,辖城关、清水浦、梅墟、贵驷、骆驼,南洪等处。
  浸礼会 1871年浸礼会宁波教会派传教士高雪山(美籍牧师)和姚美士至大碶〓头传教。次年发展至柴桥。1904年在大碶创办培德学堂。1907年建立真神堂,并在妙林、石湫、漕头李、邬隘、新路、竺山头等处信徒家中设布道所。1928年由邵文光倡议在柴桥建思美堂和思美小学。1940年6月思美堂楼房被日机炸塌,1949年余屋又遭国民党飞机炸毁。
  圣公会 1902年,圣公会宁波教会派英籍教士孝多玛会同教友汤宗先至通德乡传教,1924年建成觉渡教堂。
  基督徒公会 1906年,英人华以利沙白(女)偕张睦九、周汉涛在三山慈岙购地建堂,并在堂内办小书房,接纳儿童入学。1908~1909年先后在郭巨、昆亭建立圣教堂,下设白峰、上王、里岙3个分会。
  自立会 1928年宁波区中华基督教自立联会成立。1931年长老汪金荣募建庄市耶稣堂。小港、东孙等地均有传教点。1934年小港建成福音堂。
  神召会 属美国伯特利教派,1912年美国妇女倪歌胜(NettieNicolas)来宁波创办。1934年丁中华在下邵江桥头建中华基督教耶稣堂。
  地方教会又称“小群”,以基督教徒在家中自发聚会祈祷形式传教,并以反对宗派(指公会组织)相标榜。县内1952年始有该派出现,活动于郭巨、梅山、大胡、高塘、小山等地。该派少数人反对“三自”革新运动和“三自”爱国会,其中个别人触犯法律,受到法律制裁。
  第四节 天主教
  清道光、咸丰年间,县城设有天主教祈祷所,属宁波教区管辖。太平天国运动时尊奉上帝教,祈祷所被毁,后由清政府拨原滚江弄育婴堂房屋赔偿。抗日战争时期,每逢四大瞻礼日,下邵、岚山、江南、小港、柴桥等地信众约200余人齐集县城参加祈祷,教务坐堂负责人孙誉良。1949年天主教堂全部房屋遭国民党飞机炸毁。此后镇海天主教徒参加宁波江北岸天主教堂活动。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