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医疗事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585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医疗事业
分类号: R19
页数: 10
页码: 785-794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医疗事业的情况。其中包括医疗单位、队伍、医技、医疗设备、医疗制度、经费管理等。
关键词: 镇海县 医疗事业

内容

第一节 医疗单位
  民间医院、诊所
  公善医院 光绪六年(1880),顾心田、沈履斋、向凤楼、周葆昌、车可陶等在镇海米行街筹立公善堂,设立医局,施医舍药。1915年因火灾迁址静波庙,经董事张懋炽悉心筹划,由向凤楼、周葆昌、樊时勋、盛竹书筹资于旧址建楼5间,更名公善医院。1921年增设西医部。1940年7月因日军侵犯镇海停办。公善医院(堂)设诊60年,义务门诊达40年。其间延聘中西医师有汤馥荪、张懋炽、谢宝书、於之高、包杏耕、王轶庭、王霁园、张子平、谢凤翔、汪友耕、毛鉴青、於云渠、乐方卿、戎鹤龄、程尚宇、邬澍惠、叶策等,当年甬上有“西医数保黎(慈溪),中医数公善”之美誉。
  同义医院 1917年旅沪县人叶雨庵、包雨塘、庄云章、叶子衡倡建于庄市横河堰,1919年9月26日开诊,设病床30张。1925年董杏荪任干事长(后任院长、董事长),中兴医院事业。1929年新建二楼病房1幢,设病床75张,置x光机1台,并敷设专线供电。该院从1917年至1938年共募集捐款36万余元。1947年,扩建三楼楼面一层,增设病房10余间,一度并称镇海县公立医院。1950年9月人民政府接管,归宁波专署管理,为宁波市康宁医院前身。
  同泽医院 1922年,应吟汉医师租赁镇海县房道头楼房5间设诊。1930年,在税关道头建造西式楼房2幢,卫技人员3~4名。1937年迁宁镇小轮船码头附近。1940年日军首次侵犯镇海,医院迁团桥寺后胡,后又迁慈北沈师桥。
  同安医院 1924年,县人李挹芬、陈后周等35人倡捐设办于大碶〓头,贫病者酌收药费,免收诊金。1933年11月,在堰头新建楼房1幢。1949年解放前夕有卫技人员6名,普通病床6张,产科病床3张。1951年,与灵岩公立医院合并称大碶联合医院,1985年改称大碶区中心卫生院。
  灵岩公立医院 1940年林山森、林国瑜、贺至善等募建,设大碶新庙,卫技人员6~7人。1945年7月曾名镇海县卫生院,解放初有卫技人员8名。1951年迁大碶汤家桥,同年与同安医院合并为大碶联合医院。
  大碶联合医院 1951年由同安医院与灵岩公立医院合并组建,院址大碶〓头,负责人贺尔明,有卫技人员16名,病床20张。
  芦江医院 1924年医师胡坤祥设于柴桥镇。有楼房5间,病床7张,卫技人员4~5名。
  蛟西医院 1929年,刘有澍、张白山、刘占坤、余润泉等募资在浮林庙创办蛟西时疫医院。后在贵驷新建院舍,设病床10张,有冰箱等医疗设备。1941年日军入侵停办,1945年抗战胜利后续办。每年夏秋季设诊三月,直至解放。为湾塘区中心卫生院前身。
  济众医院 1932年龙山霍乱流行,范锦荣、黄绍勋、杨维友等聘俞士英医师在范市上塘庵设时疫医院。1933年迁庄黄,改为济众医院。卫技人员5名,病床20张,贫病者免费或半费就诊。1953年8月,与范市灵绪联合诊所合并,仍称济众医院。
  柴桥医院 1938年医师方西畊设立于柴桥汽车站附近,后迁薛家桥。有平房9间,病床6张,卫技人员及学徒8人。1950年与光熙医院合并,成立全县最早的联合医院——柴桥医院。1952年政府接管改为柴桥区卫生所,为柴桥区中心卫生院前身。
  霞浦联合诊所 1944~1945年间,霞浦霍乱流行,张静乐、张兆庆、张继堂、张季言等借址杨亭庙倡建霞浦临时医院。旅沪同乡组织霞浦联谊会先后三次筹集资金33058元,购地6亩,新建楼房5间、平屋5间。1947年落成开诊,名霞浦公益医院,有卫技人员6名。1951年3月,人民政府接办为柴桥区卫生所。1955年改为霞浦联合诊所。
  崇邱医院 1944年地方公立,院址枫林宝镜庵,有卫技人员3名。1945年并入县卫生院。
  光熙医院 1946年医师郑光熙设于柴桥镇薛家桥,有楼房5间,病床3张,卫技人员及学徒6人。1950年与柴桥医院合并。
  骆驼医院 1946年由旅沪同乡盛沛民等集资兴办于骆驼桥汽车站旁,有卫技人员4名。解放前夕停办。
  县级医院
  镇海县卫生院 1945年7月后,大碶灵岩公立医院曾改称镇海县卫生院一年余,抗日战争胜利,接收汪伪镇海中心医院,院址设城关米行街口(今人民路5号)。1946年设病床10张。解放前夕有病床6张,卫技人员9名。1949年6月,县人民政府接管,成立镇海县人民政府卫生院。
  县人民医院 前身为镇海县卫生院,1949年6月人民政府接管后成立镇海县人民政府卫生院,由屠立极任代院长,1952年8月前兼管卫生行政工作。1950年迁渔丰弄14号。1956年9月始称镇海县人民医院,1966年9月迁胜利路现址。
  县人民医院初创时设备简陋,科室单一。1949年6月仅5间楼房,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卫技人员8名,床位10张。60年代中期发展较快,1966年在薛家弄建成新院,设病床100张,卫技人员39名。70年代末,建成新门诊楼和放射科、观察室用房。1979年设病床156张,卫技人员128名。80年代,医院发展迅速。1985年港(侨)胞包玉书、李包丽泰、包素菊前后捐资港币500万元和人民币160万元,国家投资和部门资助114万元,兴建住院大楼和门诊大楼。六层住院大楼1986年8月落成,四层门诊大楼1987年9月落成,医院总建筑面积20153平方米。包氏兄妹又捐赠价值日元3900余万元先进医疗仪器和设备,成为一所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先进设施的综合医院。1980、1982年先后由省卫生厅、省人民政府授予先进集体称号。为表彰包氏兄妹秉承其先父母包兆龙、陈赛琴遗志捐资兴办家乡医疗事业义举,1986年11月改名宁波市镇海龙赛医院。医院全民性质和隶属关系不变。1985年有职工276人,其中卫技人员226名,主治(管)医(护)师15名,设5个病区,220张病床。门诊部设18个医技科室,门诊量日均868.17人次,年床位使用率86.45%。
  区级卫生院 区级医疗机构始于1951年3月成立之柴桥区卫生所,其名称迭经变更,1958年前称区卫生所,1959年初称人民公社卫生院,1962年后改称区卫生院(属集体所有制性质的称××区联合卫生院)。1985年全县有7个区中心卫生院(城关镇卫生院以区级对待),其中大碶、城关、湾塘为集体所有制,余均属全民所有制。
  郭巨区中心卫生院 1952年成立,院舍借用郭巨基督教堂,负责人张菡轩,卫技人员6名。1956年迁至郭巨西门外,1979年迁至郭巨石沿。1985年有卫技人员46名,病床40张。
  柴桥区中心卫生院 1951年接管霞浦公益医院改为区卫生所,负责人赵开祥。1952年,柴桥医院全体员工一致通过将医院献给人民,经县府批准,成立柴桥区卫生所(霞浦改称分所),地址柴桥薛家桥,人员7名,床位10张。1953年迁现址。1985年有卫技人员81名,病床50张。
  长山区中心卫生院 1956年成立于下邵,1959年迁小港。1963年精简机构,改为集体所有制。1977年改为长山区卫生院(全民),院址江南红联村,与卫生进修学校合署工作,设简易门诊。1985年有常驻卫技人员7名。
  骆驼区中心卫生院 1955年成立,前身系庄桥卫生所分所,因长石划属镇海而迁骆驼。院长杨雅谷,有卫技人员7名,病床10张。1967年迁骆驼镇中街。1985年有卫技人员82人,病床42张。
  大碶区中心卫生院 前身为大碶联合医院。1985年有卫技人员53名,病床37张。
  庄市区卫生所 1951年始设于贵驷蛟西医院旧址,负责人陈冕清,人员4名,设简易门诊。1952年区卫生所改设庄市,业务负责人郑光熙,人员5名,床位6张,贵驷卫生所改为分所(同年12月撤销)。1963年,区卫生所改为集体所有制。
  湾塘区中心卫生院 1963年在原贵驷联合卫生所基础上建立湾塘区联合卫生院,有卫技人员12名。1985年有卫技人员18名,病床15张。
  城关镇卫生院 始为1953年2月成立的城关区中西联合诊所,负责人张鸿宾,院址三层楼下,1954年迁人民路现址。有卫技人员9名。几次改名,1970年5月改为城关镇卫生院。1985年有卫技人员46名,病床7张(产科)。中医分设内、外、伤(推拿、针灸)、妇科。
  乡(镇)卫生院 1952年开始,按照“自愿结合、集体经营、民主管理、政府领导”原则,由个体中西医诊所组成联合诊所,1952年8月,成立镇海第一个联合诊所——骆驼西医联合诊所。以后各乡镇相继组织联合诊所。1952年全县成立中医联合诊所4个(大碶、柴桥、庄市、健康),西医联合诊所3个(灵绪、骆驼、龙场),中西医联合诊所2个(郭巨、大碶),卫技人员共48名。1957年有联合医疗机构15个,分所13个,即城关、江南、小港(长山桥、镇南设分所)永丰、丰产、新碶、三合(海口设分所)、霞浦、大榭(榭南设分所)、白峰(峙头、梅山、上阳设分所)、长骆(东盛设分所)、庄市(团桥、清水浦设分所)、贵驷(万嘉、汉塘设分所)、澥浦(沙河设分所)、大碶联合医院,共有卫技人员137名。1958年以后曾先后改称为乡(镇)医院、卫生站、联合卫生所。1984年改为乡(镇)卫生院。1985年全县有27个乡镇卫生院(含2个经济独立核算的分院),289名卫技人员。
  村卫生机构(组织) 1953年,全县培训农业生产合作社保健员62人。1968年起,逐年培训“赤脚医生”。1968年2月大榭公社胜利大队首建合作医疗站。1972年全县237个大队建立合作医疗站,有赤脚医生779名,卫生员362名。至1975年,有412个合作医疗站,占大队总数91%,有赤脚医生1200名,平均每个大队有2名以上,平均380人中有1名。1978年后,赤脚医生改称为乡村医生。1982年省卫生厅命题统一考试,257名考试合格者获得乡村医生证书。1985年,有乡村医生201名,卫生员360名,村医疗站(室)454个。22个乡镇成立乡村医生协会,县成立乡村医生协会(筹)。
  工厂、学校、机关医疗机构 1950年9月1日,成立镇海工人医院,院址城关小道头,卫技人员6名,病床18张。1954年8月并入久丰纱厂。1985年有县属工厂医务室40个,卫技人员64名,病床10张。40年代镇海县立初中设医务室,1950年辛成初中设医务室,1985年有4个中学医务室(镇海、柴桥、骆驼、大碶),各有卫技人员1名。1952年曾设机关医务室,人员2名。
  个体开业医生 解放前,个体开业医生承担大部分医疗门诊。1949年解放前夕,全县个体开业医生123人,占全县医务人员总数75.9%。1952年后大批个体开业医生参加联合诊所,1958年减少到3人。“文化大革命”期间,限制个体开业行医,只剩个别流动牙医。1982年后重新允许个体开业行医,经登记考核、发证,1985年个体开业医生39人,占医务人员总数2.6%。
  医疗队 50年代起,每年农忙季节或防病救灾时,县、区医疗机构组成医疗队赴山区、海岛、农村。乡(镇)卫生院开展定时、定点、定人巡回医疗。1983年开始,县人民医院在城关建立家庭病床。
  中央、省、市属单位医疗机构 1985年中央、省、市属单位在县境内设置医疗机构有:宁波市康宁医院(前身为同义医院改设的宁波地区疗养院),院址庄市,卫技人员112名,病床260张;镇海石化总厂职工医院,院址俞范,卫技人员167名,病床121张;宁波港务局职工医院,院址新碶,卫技人员37名,病床50张(包括镇海门诊所人员);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第三建设公司职工医院,院址俞范,卫技人员48名,病床50张;镇海发电厂医务所,所址虹桥,卫技人员18名;上海市三航局第四工程公司医务所,所址城关,卫技人员23名;浙江省第二建筑公司医务所,所址城关,卫技人员30名;浙江省海港养护大队医务室,地址城关,卫技人员1名;宁波渔业基地医务室,地址清水浦,卫技人员5名;宁波船厂医务室,地址城关,卫技人员2名;浙江省海港工程队医务室,地址虹桥,卫技人员3名;梅山盐场医务室,地址梅山,卫技人员4名,病床10张;宁波团桥棉毯厂医务所,所址团桥,卫技人员2名;宁波师范学院医务室,地址三官堂,卫技人员10名。市属以上单位合计设医疗机构27个,卫技人员426名,病床491张。
  第二节 队伍医技
  中医 清代至民国初期,镇海籍著名中医有钟章元、黄梦鹤、张懋炽、袁峻、邬彬、陈沛鹤、徐沛芬、卢若兰、蒋金镛、林望九、郑莱荪、余岩、王仲生、严海葆、刘泗桥、汤馥荪、庄可法、董元龙、徐仁夫等。1922年,镇海县警察局榜示免考合格中医10人。民国以来至解放前,先后在县内行医约140余人,其间专科擅长较有声望中医有大碶横河於之高内科、郭巨上阳王岱琛妇科、邬隘王荫伯内科、柴桥胡云敖内科、沃朴华痘瘄科、王云贤妇科、镇海张子平外科、虹桥程章钦骨伤科、庄市周之良内科、长山林仲言内科、郭巨顾银生骨科、团桥林一杏内科和李锦华(子李云章)“龚李王小儿科”、通德郑葆懿内科等。
  1929年,民国政府中央卫生委员会通过“废除中医”提案,中医界同仁奋起抗议,迫使民国政府取消此提案。1946年重建“中医师公会”,至1949年,全县中医从业人员84人。
  1953年后,全县先后选送11名中医至省中医进修学校学习,同时开展中医临床经验继承和抢救工作。1954年,县第一次中医代表会议贯彻中央关于中医工作指示,贯彻中西医团结政策,重视发挥中医作用。此后,培养中医学徒33名,进行中医医案和学术论著的整理,老中医童剑琴汇编临床医案8稿、28则,获省优秀论文三等奖。1976~1985年共有42名中医药人员撰写120篇临床经验在《镇海医药卫生》上刊登。60年代兴起新医疗法和中草药治病。1979年全省举行中医选拔考试,镇海录取3人,列入全民编制。解放后从上海、浙江中医学院毕业生中分配19人,从中医学校毕业生中分配22人。1985年评定职称,全县有中医师54人,中医士25人,未评职称的老中医5人,中药师1人,中药士(员)12人(不包括医药商店的药剂人员和药工)。大多数医疗单位设中医门诊和中药房,其中紫石乡卫生院丁良翰外科,白峰卫生院伤科,大碶、骆驼、柴桥、城关镇卫生院中医各科均甚有特色。县人民医院1956年起设中医科,开设内、妇、伤、推拿、针灸等门诊科室,住院部设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病床。
  西医 1916年,周明玉留学英国,获医学博士学位。1918~1922年,徐绪、方善坚、芦和贵、刘绪权、周全翰、周静康、王功敷等人毕业于上海、浙江等地医学专门学校,在外地从事西医工作。1922年镇海县警察局榜示免考合格西医师34人。1936年全县13个医院(诊所)有西医19名,药剂人员6名,护士6名,助产士1名,同年公布12名西医师鉴定合格。1947年前后全县西医从业人员96名,其中西医45名,药剂人员13名,护士9名,助产士13名,牙科、镶牙生16名。解放前名西医有同义医院的冯季图、李炳先、朱传圻、蚁寿全、费昆年、董志章、余名峰,城区的应吟汉、戎鹤龄、谢寿民,大碶的罗世鹤、路念慈、陈秀植、邬衍芬、张嘉仁,柴桥芦江医院的胡堃祥,龙山济众医院的俞士英,范市诊所的陈芝范等。
  解放后西医队伍不断扩大,1949年有西医78人,其中西医师(士)32名,药剂师1名,药剂员6名,护士(护理员)15名,助产士10名。1985年全县(包括大工程企业等在县境内所有医疗机构)西医1413人,总人数比1949年增加17倍,其中西医师(士)508名,增加近15倍,药剂师(士、员)69名,增加8.8倍,护师(士、员)345名,增加22倍,助产士123名,增加11.3倍。县属医疗单位中获主治(管)医(护)师职称18人。
  解放前,一般医院(诊所)科别单一,不成体系,医疗设备简陋,县卫生院只能诊治一般常见病,外科只能作切开排脓、外伤缝合等小手术,妇产科能处理一般难产。解放以来,随着医学科学发展,医疗设备更新,技术队伍结构变化,促进专科技术发展。1979年,31个区、乡、镇卫生院中开展血、尿、便常规检验的有29个单位,肝功能检查5个单位,X光检查22个单位,施行下腹部手术14个单位。柴桥、郭巨、大碶、骆驼区中心卫生院能施行上腹部手术。
  1985年,县人民医院内科能较正确诊断和治疗各种常见呼吸、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神经精神病和传染病,成功抢救数十例农药中毒、呼吸停止垂死病人和7例流行性出血热引起肾破裂病人。其他各科开展主要项目有: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脾肾静脉吻合术、胆总管十二指肠后壁空洞吻合术、颅内血肿清除术、乳癌清扫术、左右半结肠清除术、肾切除、膀胱半切除、直肠癌根治术、各种长骨整复术、子宫全切术、节育四项手术、乳突根治术、颌下腺囊肿摘除术,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断层摄影、血管造影、心电监护、静脉喂养,电解质、血清脂类、血清酶类各项测定和其他生化检验、免疫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等。
  中西医结合 解放后,中西医在各自发展中,取长补短,逐步形成中西医结合治病,1952年县卫生工作者协会成立和中西医联合诊所建立,促进中西医团结。
  1960年始,开展“西医学习中医”活动,多次召开“西医学习中医、中西医结合”会议,从边学边用着手,一病一方入门,发展到系统学习中医理论。1964年后选派14名西医离职去省、市学习中医,1970年乡镇卫生院40名西医参加为期一年中医理论学习班。县人民医院等单位分别对胆石症、胆囊炎、肝炎、胰腺炎、外科急性感染和烫伤等疾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成效。
  医技培训 解放前,以带徒方式传授继承中医药学,民国时期,同义、公善、同泽、芦江、柴桥、光熙等医院也以带徒(实习生)方式培养一批西医药专业人员。
  1958年9月,县人民医院开设镇海卫校,培训妇幼保健员60名,学制2年。1974~1976年,又开办卫校,学员80名,培训中级医士,学制2年。1978年3月至1980年2月开办宁波卫生学校镇海分校护士班,招生30名。学生毕业由国家统一分配至县医院工作。
  1970年8月至1972年4月,卫生局与教育局共同在柴桥中学附设“五·七”工农兵学校举办短期训练班3期共5班,培训赤脚医生186名,中草药师资45名,“西学中”40人。1976年4~10月在邬隘“五·七”大学开办赤脚医生培训班,学员71名。1978年6月,在贵驷举办退休职工顶替子女上岗培训班,时间1年,培训40人。
  1980年初在江南红联村成立县卫生进修学校,与长山中心卫生院合设,专职教师7人,兼职教师12人,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10期,培训在职卫技人员401名,乡村医生(赤脚医生)96名。1985年10月撤县后停办。
  医学科技研究 1968年成立县中草药推广研究小组于城关中山公园内,附设中草药服务部。1971年改称县中草药研究推广小组。1973年刊印《中草药验方汇编》一书。1974年合并于卫生局医药科技情报组。
  1973年成立县卫生局医药科技情报组(亦称镇海县医学科技情报站),与省内外2500个单位建立资料交换关系,收集、积累、提供医学科技资料,先后编印《医药简报》、《中草药通讯》、《新医成就选编》等情报资料和《镇海医药卫生》杂志,收藏4万余册图书资料。1982年被评为省图书情报先进集体。1978年柴桥区卫生院李康䣭、张亚娟发现双清蛋白血症,对揭示人类白蛋白遗传基因位点突变作出贡献。这一成果于1980年在全国首届内科学术会议上发表,为国内首例报道。
  1981~1985年,骆驼区卫生院李俊、邱元昌的《最大呼吸——容积曲线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病变中的变化》和骆驼镇卫生院童剑琴的《临床医案8稿》、县防疫站陈惠华的《镇海县结核病防治条例》等获省优秀论文奖。获县优秀科技推广或成果奖的有:《独生子女保健手册》、《家属性双清蛋白血症的发现和初步研究》、《护理技术革新》、《“呋喃丹”农药重度中毒抢救成功》、《巨脾切除、脾肾静脉吻合术》、《慢性支气管炎防治研究》、《抢救肝昏迷104小时伴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病人1例》、《首次开颅、清除脑膜外血肿》、《颈部深静脉射管置管法深静脉高营养疗法》、《病床唤呼器》、《胆道外科手术进展》等。
  第三节 医疗设备
  解放前,同义医院有30毫安x光机1台,显微镜3架,普通手术床1张,高压消毒器2只。县卫生院仅有显微镜1架及简易检验设备。骆驼医院有显微镜、手术床设备。蛟西医院有冰箱1台。此外各医疗单位只有听诊器、体温计、药物天平及简单外(产)科手术器械等一般设备。
  解放后,各级医疗机构逐步扩充医疗设备,80年代县人民医院医疗设备普遍更新,计有:纤维胃镜、裂隙灯显微镜、心脏去颤起搏器、心电遥测示波仪、心脏监护装置、电动洗胃机、心向量度仪、脑电图仪、超声心动图仪、可控胸外心脏按摩器、胎心测定仪和胎心监护仪、胎儿保暖箱、激光治疗机、低温治疗机、气功治疗仪、食道吻合器、直肠吻合器、肛肠吻合器、喷射式呼吸器、高速牙钻、回旋式切片机、火焰光度机、浓度比色机、分光光度机、酶标仪、霉菌培养箱、微机处理光密度机、生化分析仪和B型超声波诊断仪。1985年港(侨)胞包氏兄妹捐赠岛津800毫安电视系列遥控x线诊断机、JF-10型十二指肠纤维内窥镜。1985年,该院主要医疗仪器设备值1000元以上的有58种、86件。
  70年代后期区乡医疗机构普遍装备医疗器械。至1982年各区卫生院放射、检验、消毒等常规仪器设备渐趋完备,三分之二乡镇卫生院有X光机及简易常规检验设备。1985年,全县7个区中心卫生院和27个乡(镇)卫生院,有X光机33台(其中200毫安6台、100毫安1台、50毫安1台、30毫安25台)、显微镜51架、电冰箱44台、电泳仪13架、分光光度机11架、万分之一分析天平7架、心电度计15架、综合手术床17张、综合产床18张等医疗设备,5个区中心卫生院有纤维胃镜。
  1985年,县卫生防疫站有各类显微镜6架、电冰箱7台、万分之一分析天平4台、光度比色计、电泳仪5架、培养(烤、水浴)箱17只等主要仪器设备。县妇幼保健所有比较完善检验设备。
  1972年,县人民医院开始配备救护车,同年开始组织输血员队伍。大碶区卫生院于1976年6月配备救护车。柴桥、大碶、郭巨区卫生院在1980年组织输血员队伍,加强医疗救护。
  1980~1985年,港(侨)胞捐建、捐赠有县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大楼、贵驷中心卫生院、800mA遥控电视系列X光机、MOT-5500手术床等医疗设施,折合人民币243.77万元、港币550万元(详见《侨事》编)。
  第四节 医疗制度
  公费医疗 1952年11月1日,正式实施《关于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的指示》,成立镇海县公费医疗预防实施委员会。享受公费医疗人数2660人,省拨经费每月2817万元(旧人民币),定额月15000元(旧人民币),委托10个医疗单位。1981年3月23日,县公费医疗管理委员会制发《镇海县公费医疗经费定额管理试行办法》。1985年全县享受公费医疗6279人,经费支出年人均113.16元。
  劳保医疗 1951年久丰纱厂等企业首先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1952年县人民政府卫生科与民政科制订《贫病统一减免办法》,对经济困难自费病人,经审批给予减免,后又实行烈军属、退伍军人贫病减免规定。
  合作医疗 1968年始,生产大队逐步建立合作医疗。1975年,农村91%大队实行合作医疗制度,享受者每年缴纳合作医疗基金,由大队(或全社)统筹使用。一般在本队合作医疗站就诊报销60~70%,转院至外地治疗报销30~40%,因公受伤或重病而本人又无法负担者全报,也有少数大队全报医药费。城关、柴桥等镇街道(居委会)也曾实行合作医疗制度。1982年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合作医疗渐行解体,大多数村仍设医疗站,以方便就医。
  第五节 经费管理
  1952~1985年国家发展卫生事业累计投资1488万元。50年代(1952年起)年均投资6.74万元,60年代年均投资20.89万元,70年代年均投资52.85万元,80年代(1980~1985)年均投资116.19万元,其中1985年投资178.62万元,占县财政总支出5.84%。由县卫生行政部门统筹管理。1980年县人民医院实行“五定一奖”(定床位、定人员、定任务、定业务指标、定经费补助,提取增收节支部分40%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奖金)制度。1983年起,大部分乡(镇)卫生院试行工资、奖金浮动制。1984年,90%乡镇卫生院转亏为盈(含国家补助经费),其中不计国家补助经费而收支平衡或略有积余的占30%。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