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编 卫生 体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584
颗粒名称: 第二十五编 卫生 体育
分类号: R19;G8
页数: 24
页码: 783-80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卫生、体育的情况。其中包括医疗事业、卫生防疫、妇幼保健、药证管理、体育等。
关键词: 镇海县 卫生 体育

内容

旧时,镇海医疗事业以中医设诊为主。1880年成立的公善堂,为首建之中医院。清末民初,西医传入,1919年成立镇海第一所西医院——庄市同义医院。当时民困医少,霍乱、天花、脑膜炎、麻疹、疟疾、婴儿破伤风等疫病横行,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解放后,医疗卫生事业逐步发展。1979年以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卫生事业发展迅速。1985年县属医疗卫生机构建筑面积由1949年3000平方米增至65501平方米,医疗卫生单位由8个增至110个(包括县境内中央、省、市属单位,下同),卫技人员由162名增至1512名;医院病床数由65张增至912张,每千人口占有病床数由0.02张增至1.90张。1980年来,港(侨)胞捐赠医疗事业款项折合人民币465万元,新建医疗用房12229平方米,增置各类医疗设备45件。改革、开放推动文明医院建设,人口寿命提高,死亡率降低,婴儿死亡率由40年代300‰左右降至12.7‰;人口死亡率由50年代初9‰降至6.4‰,人口平均期望寿命由40年代36岁(系全省测算数)提高到71.84岁。
  全县解放前无专业体育组织。解放后重视增强人民体质,学校体育和少年课余体育训练进展更为明显。1973~1985年为高校、部队、省以上体工队先后输送运动员33名,其中有破亚洲纪录的田径运动员叶佩素、破世界纪录的技巧运动员黄瑞芬和航模运动员陈良等。
  第一章 医疗事业
  第一节 医疗单位
  民间医院、诊所
  公善医院 光绪六年(1880),顾心田、沈履斋、向凤楼、周葆昌、车可陶等在镇海米行街筹立公善堂,设立医局,施医舍药。1915年因火灾迁址静波庙,经董事张懋炽悉心筹划,由向凤楼、周葆昌、樊时勋、盛竹书筹资于旧址建楼5间,更名公善医院。1921年增设西医部。1940年7月因日军侵犯镇海停办。公善医院(堂)设诊60年,义务门诊达40年。其间延聘中西医师有汤馥荪、张懋炽、谢宝书、於之高、包杏耕、王轶庭、王霁园、张子平、谢凤翔、汪友耕、毛鉴青、於云渠、乐方卿、戎鹤龄、程尚宇、邬澍惠、叶策等,当年甬上有“西医数保黎(慈溪),中医数公善”之美誉。
  同义医院 1917年旅沪县人叶雨庵、包雨塘、庄云章、叶子衡倡建于庄市横河堰,1919年9月26日开诊,设病床30张。1925年董杏荪任干事长(后任院长、董事长),中兴医院事业。1929年新建二楼病房1幢,设病床75张,置x光机1台,并敷设专线供电。该院从1917年至1938年共募集捐款36万余元。1947年,扩建三楼楼面一层,增设病房10余间,一度并称镇海县公立医院。1950年9月人民政府接管,归宁波专署管理,为宁波市康宁医院前身。
  同泽医院 1922年,应吟汉医师租赁镇海县房道头楼房5间设诊。1930年,在税关道头建造西式楼房2幢,卫技人员3~4名。1937年迁宁镇小轮船码头附近。1940年日军首次侵犯镇海,医院迁团桥寺后胡,后又迁慈北沈师桥。
  同安医院 1924年,县人李挹芬、陈后周等35人倡捐设办于大碶〓头,贫病者酌收药费,免收诊金。1933年11月,在堰头新建楼房1幢。1949年解放前夕有卫技人员6名,普通病床6张,产科病床3张。1951年,与灵岩公立医院合并称大碶联合医院,1985年改称大碶区中心卫生院。
  灵岩公立医院 1940年林山森、林国瑜、贺至善等募建,设大碶新庙,卫技人员6~7人。1945年7月曾名镇海县卫生院,解放初有卫技人员8名。1951年迁大碶汤家桥,同年与同安医院合并为大碶联合医院。
  大碶联合医院 1951年由同安医院与灵岩公立医院合并组建,院址大碶〓头,负责人贺尔明,有卫技人员16名,病床20张。
  芦江医院 1924年医师胡坤祥设于柴桥镇。有楼房5间,病床7张,卫技人员4~5名。
  蛟西医院 1929年,刘有澍、张白山、刘占坤、余润泉等募资在浮林庙创办蛟西时疫医院。后在贵驷新建院舍,设病床10张,有冰箱等医疗设备。1941年日军入侵停办,1945年抗战胜利后续办。每年夏秋季设诊三月,直至解放。为湾塘区中心卫生院前身。
  济众医院 1932年龙山霍乱流行,范锦荣、黄绍勋、杨维友等聘俞士英医师在范市上塘庵设时疫医院。1933年迁庄黄,改为济众医院。卫技人员5名,病床20张,贫病者免费或半费就诊。1953年8月,与范市灵绪联合诊所合并,仍称济众医院。
  柴桥医院 1938年医师方西畊设立于柴桥汽车站附近,后迁薛家桥。有平房9间,病床6张,卫技人员及学徒8人。1950年与光熙医院合并,成立全县最早的联合医院——柴桥医院。1952年政府接管改为柴桥区卫生所,为柴桥区中心卫生院前身。
  霞浦联合诊所 1944~1945年间,霞浦霍乱流行,张静乐、张兆庆、张继堂、张季言等借址杨亭庙倡建霞浦临时医院。旅沪同乡组织霞浦联谊会先后三次筹集资金33058元,购地6亩,新建楼房5间、平屋5间。1947年落成开诊,名霞浦公益医院,有卫技人员6名。1951年3月,人民政府接办为柴桥区卫生所。1955年改为霞浦联合诊所。
  崇邱医院 1944年地方公立,院址枫林宝镜庵,有卫技人员3名。1945年并入县卫生院。
  光熙医院 1946年医师郑光熙设于柴桥镇薛家桥,有楼房5间,病床3张,卫技人员及学徒6人。1950年与柴桥医院合并。
  骆驼医院 1946年由旅沪同乡盛沛民等集资兴办于骆驼桥汽车站旁,有卫技人员4名。解放前夕停办。
  县级医院
  镇海县卫生院 1945年7月后,大碶灵岩公立医院曾改称镇海县卫生院一年余,抗日战争胜利,接收汪伪镇海中心医院,院址设城关米行街口(今人民路5号)。1946年设病床10张。解放前夕有病床6张,卫技人员9名。1949年6月,县人民政府接管,成立镇海县人民政府卫生院。
  县人民医院 前身为镇海县卫生院,1949年6月人民政府接管后成立镇海县人民政府卫生院,由屠立极任代院长,1952年8月前兼管卫生行政工作。1950年迁渔丰弄14号。1956年9月始称镇海县人民医院,1966年9月迁胜利路现址。
  县人民医院初创时设备简陋,科室单一。1949年6月仅5间楼房,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卫技人员8名,床位10张。60年代中期发展较快,1966年在薛家弄建成新院,设病床100张,卫技人员39名。70年代末,建成新门诊楼和放射科、观察室用房。1979年设病床156张,卫技人员128名。80年代,医院发展迅速。1985年港(侨)胞包玉书、李包丽泰、包素菊前后捐资港币500万元和人民币160万元,国家投资和部门资助114万元,兴建住院大楼和门诊大楼。六层住院大楼1986年8月落成,四层门诊大楼1987年9月落成,医院总建筑面积20153平方米。包氏兄妹又捐赠价值日元3900余万元先进医疗仪器和设备,成为一所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先进设施的综合医院。1980、1982年先后由省卫生厅、省人民政府授予先进集体称号。为表彰包氏兄妹秉承其先父母包兆龙、陈赛琴遗志捐资兴办家乡医疗事业义举,1986年11月改名宁波市镇海龙赛医院。医院全民性质和隶属关系不变。1985年有职工276人,其中卫技人员226名,主治(管)医(护)师15名,设5个病区,220张病床。门诊部设18个医技科室,门诊量日均868.17人次,年床位使用率86.45%。
  区级卫生院 区级医疗机构始于1951年3月成立之柴桥区卫生所,其名称迭经变更,1958年前称区卫生所,1959年初称人民公社卫生院,1962年后改称区卫生院(属集体所有制性质的称××区联合卫生院)。1985年全县有7个区中心卫生院(城关镇卫生院以区级对待),其中大碶、城关、湾塘为集体所有制,余均属全民所有制。
  郭巨区中心卫生院 1952年成立,院舍借用郭巨基督教堂,负责人张菡轩,卫技人员6名。1956年迁至郭巨西门外,1979年迁至郭巨石沿。1985年有卫技人员46名,病床40张。
  柴桥区中心卫生院 1951年接管霞浦公益医院改为区卫生所,负责人赵开祥。1952年,柴桥医院全体员工一致通过将医院献给人民,经县府批准,成立柴桥区卫生所(霞浦改称分所),地址柴桥薛家桥,人员7名,床位10张。1953年迁现址。1985年有卫技人员81名,病床50张。
  长山区中心卫生院 1956年成立于下邵,1959年迁小港。1963年精简机构,改为集体所有制。1977年改为长山区卫生院(全民),院址江南红联村,与卫生进修学校合署工作,设简易门诊。1985年有常驻卫技人员7名。
  骆驼区中心卫生院 1955年成立,前身系庄桥卫生所分所,因长石划属镇海而迁骆驼。院长杨雅谷,有卫技人员7名,病床10张。1967年迁骆驼镇中街。1985年有卫技人员82人,病床42张。
  大碶区中心卫生院 前身为大碶联合医院。1985年有卫技人员53名,病床37张。
  庄市区卫生所 1951年始设于贵驷蛟西医院旧址,负责人陈冕清,人员4名,设简易门诊。1952年区卫生所改设庄市,业务负责人郑光熙,人员5名,床位6张,贵驷卫生所改为分所(同年12月撤销)。1963年,区卫生所改为集体所有制。
  湾塘区中心卫生院 1963年在原贵驷联合卫生所基础上建立湾塘区联合卫生院,有卫技人员12名。1985年有卫技人员18名,病床15张。
  城关镇卫生院 始为1953年2月成立的城关区中西联合诊所,负责人张鸿宾,院址三层楼下,1954年迁人民路现址。有卫技人员9名。几次改名,1970年5月改为城关镇卫生院。1985年有卫技人员46名,病床7张(产科)。中医分设内、外、伤(推拿、针灸)、妇科。
  乡(镇)卫生院 1952年开始,按照“自愿结合、集体经营、民主管理、政府领导”原则,由个体中西医诊所组成联合诊所,1952年8月,成立镇海第一个联合诊所——骆驼西医联合诊所。以后各乡镇相继组织联合诊所。1952年全县成立中医联合诊所4个(大碶、柴桥、庄市、健康),西医联合诊所3个(灵绪、骆驼、龙场),中西医联合诊所2个(郭巨、大碶),卫技人员共48名。1957年有联合医疗机构15个,分所13个,即城关、江南、小港(长山桥、镇南设分所)永丰、丰产、新碶、三合(海口设分所)、霞浦、大榭(榭南设分所)、白峰(峙头、梅山、上阳设分所)、长骆(东盛设分所)、庄市(团桥、清水浦设分所)、贵驷(万嘉、汉塘设分所)、澥浦(沙河设分所)、大碶联合医院,共有卫技人员137名。1958年以后曾先后改称为乡(镇)医院、卫生站、联合卫生所。1984年改为乡(镇)卫生院。1985年全县有27个乡镇卫生院(含2个经济独立核算的分院),289名卫技人员。
  村卫生机构(组织) 1953年,全县培训农业生产合作社保健员62人。1968年起,逐年培训“赤脚医生”。1968年2月大榭公社胜利大队首建合作医疗站。1972年全县237个大队建立合作医疗站,有赤脚医生779名,卫生员362名。至1975年,有412个合作医疗站,占大队总数91%,有赤脚医生1200名,平均每个大队有2名以上,平均380人中有1名。1978年后,赤脚医生改称为乡村医生。1982年省卫生厅命题统一考试,257名考试合格者获得乡村医生证书。1985年,有乡村医生201名,卫生员360名,村医疗站(室)454个。22个乡镇成立乡村医生协会,县成立乡村医生协会(筹)。
  工厂、学校、机关医疗机构 1950年9月1日,成立镇海工人医院,院址城关小道头,卫技人员6名,病床18张。1954年8月并入久丰纱厂。1985年有县属工厂医务室40个,卫技人员64名,病床10张。40年代镇海县立初中设医务室,1950年辛成初中设医务室,1985年有4个中学医务室(镇海、柴桥、骆驼、大碶),各有卫技人员1名。1952年曾设机关医务室,人员2名。
  个体开业医生 解放前,个体开业医生承担大部分医疗门诊。1949年解放前夕,全县个体开业医生123人,占全县医务人员总数75.9%。1952年后大批个体开业医生参加联合诊所,1958年减少到3人。“文化大革命”期间,限制个体开业行医,只剩个别流动牙医。1982年后重新允许个体开业行医,经登记考核、发证,1985年个体开业医生39人,占医务人员总数2.6%。
  医疗队 50年代起,每年农忙季节或防病救灾时,县、区医疗机构组成医疗队赴山区、海岛、农村。乡(镇)卫生院开展定时、定点、定人巡回医疗。1983年开始,县人民医院在城关建立家庭病床。
  中央、省、市属单位医疗机构 1985年中央、省、市属单位在县境内设置医疗机构有:宁波市康宁医院(前身为同义医院改设的宁波地区疗养院),院址庄市,卫技人员112名,病床260张;镇海石化总厂职工医院,院址俞范,卫技人员167名,病床121张;宁波港务局职工医院,院址新碶,卫技人员37名,病床50张(包括镇海门诊所人员);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第三建设公司职工医院,院址俞范,卫技人员48名,病床50张;镇海发电厂医务所,所址虹桥,卫技人员18名;上海市三航局第四工程公司医务所,所址城关,卫技人员23名;浙江省第二建筑公司医务所,所址城关,卫技人员30名;浙江省海港养护大队医务室,地址城关,卫技人员1名;宁波渔业基地医务室,地址清水浦,卫技人员5名;宁波船厂医务室,地址城关,卫技人员2名;浙江省海港工程队医务室,地址虹桥,卫技人员3名;梅山盐场医务室,地址梅山,卫技人员4名,病床10张;宁波团桥棉毯厂医务所,所址团桥,卫技人员2名;宁波师范学院医务室,地址三官堂,卫技人员10名。市属以上单位合计设医疗机构27个,卫技人员426名,病床491张。
  第二节 队伍医技
  中医 清代至民国初期,镇海籍著名中医有钟章元、黄梦鹤、张懋炽、袁峻、邬彬、陈沛鹤、徐沛芬、卢若兰、蒋金镛、林望九、郑莱荪、余岩、王仲生、严海葆、刘泗桥、汤馥荪、庄可法、董元龙、徐仁夫等。1922年,镇海县警察局榜示免考合格中医10人。民国以来至解放前,先后在县内行医约140余人,其间专科擅长较有声望中医有大碶横河於之高内科、郭巨上阳王岱琛妇科、邬隘王荫伯内科、柴桥胡云敖内科、沃朴华痘瘄科、王云贤妇科、镇海张子平外科、虹桥程章钦骨伤科、庄市周之良内科、长山林仲言内科、郭巨顾银生骨科、团桥林一杏内科和李锦华(子李云章)“龚李王小儿科”、通德郑葆懿内科等。
  1929年,民国政府中央卫生委员会通过“废除中医”提案,中医界同仁奋起抗议,迫使民国政府取消此提案。1946年重建“中医师公会”,至1949年,全县中医从业人员84人。
  1953年后,全县先后选送11名中医至省中医进修学校学习,同时开展中医临床经验继承和抢救工作。1954年,县第一次中医代表会议贯彻中央关于中医工作指示,贯彻中西医团结政策,重视发挥中医作用。此后,培养中医学徒33名,进行中医医案和学术论著的整理,老中医童剑琴汇编临床医案8稿、28则,获省优秀论文三等奖。1976~1985年共有42名中医药人员撰写120篇临床经验在《镇海医药卫生》上刊登。60年代兴起新医疗法和中草药治病。1979年全省举行中医选拔考试,镇海录取3人,列入全民编制。解放后从上海、浙江中医学院毕业生中分配19人,从中医学校毕业生中分配22人。1985年评定职称,全县有中医师54人,中医士25人,未评职称的老中医5人,中药师1人,中药士(员)12人(不包括医药商店的药剂人员和药工)。大多数医疗单位设中医门诊和中药房,其中紫石乡卫生院丁良翰外科,白峰卫生院伤科,大碶、骆驼、柴桥、城关镇卫生院中医各科均甚有特色。县人民医院1956年起设中医科,开设内、妇、伤、推拿、针灸等门诊科室,住院部设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病床。
  西医 1916年,周明玉留学英国,获医学博士学位。1918~1922年,徐绪、方善坚、芦和贵、刘绪权、周全翰、周静康、王功敷等人毕业于上海、浙江等地医学专门学校,在外地从事西医工作。1922年镇海县警察局榜示免考合格西医师34人。1936年全县13个医院(诊所)有西医19名,药剂人员6名,护士6名,助产士1名,同年公布12名西医师鉴定合格。1947年前后全县西医从业人员96名,其中西医45名,药剂人员13名,护士9名,助产士13名,牙科、镶牙生16名。解放前名西医有同义医院的冯季图、李炳先、朱传圻、蚁寿全、费昆年、董志章、余名峰,城区的应吟汉、戎鹤龄、谢寿民,大碶的罗世鹤、路念慈、陈秀植、邬衍芬、张嘉仁,柴桥芦江医院的胡堃祥,龙山济众医院的俞士英,范市诊所的陈芝范等。
  解放后西医队伍不断扩大,1949年有西医78人,其中西医师(士)32名,药剂师1名,药剂员6名,护士(护理员)15名,助产士10名。1985年全县(包括大工程企业等在县境内所有医疗机构)西医1413人,总人数比1949年增加17倍,其中西医师(士)508名,增加近15倍,药剂师(士、员)69名,增加8.8倍,护师(士、员)345名,增加22倍,助产士123名,增加11.3倍。县属医疗单位中获主治(管)医(护)师职称18人。
  解放前,一般医院(诊所)科别单一,不成体系,医疗设备简陋,县卫生院只能诊治一般常见病,外科只能作切开排脓、外伤缝合等小手术,妇产科能处理一般难产。解放以来,随着医学科学发展,医疗设备更新,技术队伍结构变化,促进专科技术发展。1979年,31个区、乡、镇卫生院中开展血、尿、便常规检验的有29个单位,肝功能检查5个单位,X光检查22个单位,施行下腹部手术14个单位。柴桥、郭巨、大碶、骆驼区中心卫生院能施行上腹部手术。
  1985年,县人民医院内科能较正确诊断和治疗各种常见呼吸、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神经精神病和传染病,成功抢救数十例农药中毒、呼吸停止垂死病人和7例流行性出血热引起肾破裂病人。其他各科开展主要项目有: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脾肾静脉吻合术、胆总管十二指肠后壁空洞吻合术、颅内血肿清除术、乳癌清扫术、左右半结肠清除术、肾切除、膀胱半切除、直肠癌根治术、各种长骨整复术、子宫全切术、节育四项手术、乳突根治术、颌下腺囊肿摘除术,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断层摄影、血管造影、心电监护、静脉喂养,电解质、血清脂类、血清酶类各项测定和其他生化检验、免疫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等。
  中西医结合 解放后,中西医在各自发展中,取长补短,逐步形成中西医结合治病,1952年县卫生工作者协会成立和中西医联合诊所建立,促进中西医团结。
  1960年始,开展“西医学习中医”活动,多次召开“西医学习中医、中西医结合”会议,从边学边用着手,一病一方入门,发展到系统学习中医理论。1964年后选派14名西医离职去省、市学习中医,1970年乡镇卫生院40名西医参加为期一年中医理论学习班。县人民医院等单位分别对胆石症、胆囊炎、肝炎、胰腺炎、外科急性感染和烫伤等疾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成效。
  医技培训 解放前,以带徒方式传授继承中医药学,民国时期,同义、公善、同泽、芦江、柴桥、光熙等医院也以带徒(实习生)方式培养一批西医药专业人员。
  1958年9月,县人民医院开设镇海卫校,培训妇幼保健员60名,学制2年。1974~1976年,又开办卫校,学员80名,培训中级医士,学制2年。1978年3月至1980年2月开办宁波卫生学校镇海分校护士班,招生30名。学生毕业由国家统一分配至县医院工作。
  1970年8月至1972年4月,卫生局与教育局共同在柴桥中学附设“五·七”工农兵学校举办短期训练班3期共5班,培训赤脚医生186名,中草药师资45名,“西学中”40人。1976年4~10月在邬隘“五·七”大学开办赤脚医生培训班,学员71名。1978年6月,在贵驷举办退休职工顶替子女上岗培训班,时间1年,培训40人。
  1980年初在江南红联村成立县卫生进修学校,与长山中心卫生院合设,专职教师7人,兼职教师12人,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10期,培训在职卫技人员401名,乡村医生(赤脚医生)96名。1985年10月撤县后停办。
  医学科技研究 1968年成立县中草药推广研究小组于城关中山公园内,附设中草药服务部。1971年改称县中草药研究推广小组。1973年刊印《中草药验方汇编》一书。1974年合并于卫生局医药科技情报组。
  1973年成立县卫生局医药科技情报组(亦称镇海县医学科技情报站),与省内外2500个单位建立资料交换关系,收集、积累、提供医学科技资料,先后编印《医药简报》、《中草药通讯》、《新医成就选编》等情报资料和《镇海医药卫生》杂志,收藏4万余册图书资料。1982年被评为省图书情报先进集体。1978年柴桥区卫生院李康䣭、张亚娟发现双清蛋白血症,对揭示人类白蛋白遗传基因位点突变作出贡献。这一成果于1980年在全国首届内科学术会议上发表,为国内首例报道。
  1981~1985年,骆驼区卫生院李俊、邱元昌的《最大呼吸——容积曲线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病变中的变化》和骆驼镇卫生院童剑琴的《临床医案8稿》、县防疫站陈惠华的《镇海县结核病防治条例》等获省优秀论文奖。获县优秀科技推广或成果奖的有:《独生子女保健手册》、《家属性双清蛋白血症的发现和初步研究》、《护理技术革新》、《“呋喃丹”农药重度中毒抢救成功》、《巨脾切除、脾肾静脉吻合术》、《慢性支气管炎防治研究》、《抢救肝昏迷104小时伴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病人1例》、《首次开颅、清除脑膜外血肿》、《颈部深静脉射管置管法深静脉高营养疗法》、《病床唤呼器》、《胆道外科手术进展》等。
  第三节 医疗设备
  解放前,同义医院有30毫安x光机1台,显微镜3架,普通手术床1张,高压消毒器2只。县卫生院仅有显微镜1架及简易检验设备。骆驼医院有显微镜、手术床设备。蛟西医院有冰箱1台。此外各医疗单位只有听诊器、体温计、药物天平及简单外(产)科手术器械等一般设备。
  解放后,各级医疗机构逐步扩充医疗设备,80年代县人民医院医疗设备普遍更新,计有:纤维胃镜、裂隙灯显微镜、心脏去颤起搏器、心电遥测示波仪、心脏监护装置、电动洗胃机、心向量度仪、脑电图仪、超声心动图仪、可控胸外心脏按摩器、胎心测定仪和胎心监护仪、胎儿保暖箱、激光治疗机、低温治疗机、气功治疗仪、食道吻合器、直肠吻合器、肛肠吻合器、喷射式呼吸器、高速牙钻、回旋式切片机、火焰光度机、浓度比色机、分光光度机、酶标仪、霉菌培养箱、微机处理光密度机、生化分析仪和B型超声波诊断仪。1985年港(侨)胞包氏兄妹捐赠岛津800毫安电视系列遥控x线诊断机、JF-10型十二指肠纤维内窥镜。1985年,该院主要医疗仪器设备值1000元以上的有58种、86件。
  70年代后期区乡医疗机构普遍装备医疗器械。至1982年各区卫生院放射、检验、消毒等常规仪器设备渐趋完备,三分之二乡镇卫生院有X光机及简易常规检验设备。1985年,全县7个区中心卫生院和27个乡(镇)卫生院,有X光机33台(其中200毫安6台、100毫安1台、50毫安1台、30毫安25台)、显微镜51架、电冰箱44台、电泳仪13架、分光光度机11架、万分之一分析天平7架、心电度计15架、综合手术床17张、综合产床18张等医疗设备,5个区中心卫生院有纤维胃镜。
  1985年,县卫生防疫站有各类显微镜6架、电冰箱7台、万分之一分析天平4台、光度比色计、电泳仪5架、培养(烤、水浴)箱17只等主要仪器设备。县妇幼保健所有比较完善检验设备。
  1972年,县人民医院开始配备救护车,同年开始组织输血员队伍。大碶区卫生院于1976年6月配备救护车。柴桥、大碶、郭巨区卫生院在1980年组织输血员队伍,加强医疗救护。
  1980~1985年,港(侨)胞捐建、捐赠有县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大楼、贵驷中心卫生院、800mA遥控电视系列X光机、MOT-5500手术床等医疗设施,折合人民币243.77万元、港币550万元(详见《侨事》编)。
  第四节 医疗制度
  公费医疗 1952年11月1日,正式实施《关于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的指示》,成立镇海县公费医疗预防实施委员会。享受公费医疗人数2660人,省拨经费每月2817万元(旧人民币),定额月15000元(旧人民币),委托10个医疗单位。1981年3月23日,县公费医疗管理委员会制发《镇海县公费医疗经费定额管理试行办法》。1985年全县享受公费医疗6279人,经费支出年人均113.16元。
  劳保医疗 1951年久丰纱厂等企业首先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1952年县人民政府卫生科与民政科制订《贫病统一减免办法》,对经济困难自费病人,经审批给予减免,后又实行烈军属、退伍军人贫病减免规定。
  合作医疗 1968年始,生产大队逐步建立合作医疗。1975年,农村91%大队实行合作医疗制度,享受者每年缴纳合作医疗基金,由大队(或全社)统筹使用。一般在本队合作医疗站就诊报销60~70%,转院至外地治疗报销30~40%,因公受伤或重病而本人又无法负担者全报,也有少数大队全报医药费。城关、柴桥等镇街道(居委会)也曾实行合作医疗制度。1982年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合作医疗渐行解体,大多数村仍设医疗站,以方便就医。
  第五节 经费管理
  1952~1985年国家发展卫生事业累计投资1488万元。50年代(1952年起)年均投资6.74万元,60年代年均投资20.89万元,70年代年均投资52.85万元,80年代(1980~1985)年均投资116.19万元,其中1985年投资178.62万元,占县财政总支出5.84%。由县卫生行政部门统筹管理。1980年县人民医院实行“五定一奖”(定床位、定人员、定任务、定业务指标、定经费补助,提取增收节支部分40%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奖金)制度。1983年起,大部分乡(镇)卫生院试行工资、奖金浮动制。1984年,90%乡镇卫生院转亏为盈(含国家补助经费),其中不计国家补助经费而收支平衡或略有积余的占30%。
  第二章 卫生防疫
  民国期间,卫生防疫工作由县卫生委员会、警察局和县卫生院兼管。解放初期县人民政府卫生院设卫生警2名,1954年设防疫保健股。1956年建立县卫生防疫站,1981年新建站舍计1200平方米。1985年有卫技人员40名。防疫站实施免疫接种,建立传染病报告和管理制度,实行卫生监督、监测。卫生部门与文化、广播、电影、科委等部门配合,进行全民健康教育,编印卫生宣传资料。1972年起出刊《卫生宣传》小报,至1985年共刊行76期45万余份。
  解放前全县传染病死亡和婴儿死亡比率最高。1974~1976年因病死亡情况调查,3年内死亡8424人,死亡率620/10万,居前10位死因依次排列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与其他心血管疾病、外伤、中毒、意外死亡、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历史上长期居死因首位的传染病降为第7位。因前10位病因死亡共766人,占90.92%。此三年患恶性肿瘤死亡1657人,占总死亡人数196.67/10万,平均每年死亡552.33人,每天死亡1.65人。几种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依次排列为:胃癌42.78/10万,肝癌22.53/10万,肺癌11.71/10万,宫颈癌11.56/10万,食管癌8.62/10万。
  第一节 公共卫生
  民间历来有除夕“掸尘”、端午节悬艾剑、喷雄黄酒辟邪除虫传统卫生习惯。民国期间,常开展夏令卫生宣传活动。1925年建立河工局,兼管城河水利和环境卫生,建粪池和垃圾堆场,县警察局设清卫班,有清洁工10人。1929年浙江省新政视察员报告内称:“镇海县公共卫生事项,办理较有成功者以城区、庄市及大碶、龙山数处暨江南小港、芦江各村,余未能积极进行,见道路污秽、垃圾堆积、粪缸罗列路旁、沟渠不通、死畜腐物浮沉其间,公安警察视若无见,对于妨碍公共卫生事项绝不过问……”1934年在县城内始建公共厕所,各地乡绅亦多有修路、栽树、办“义冢”、公墓之善举。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政府曾在柴桥一带取缔露天粪缸。
  爱国卫生运动 1952年4月,县成立卫生防疫委员会(次年改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开展爱国防疫群众运动。城乡普遍发动大扫除,订立爱国卫生公约,扑灭“五毒”(鼠、蚊、蝇、虱、臭虫)。1956年提出除“四害”(老鼠、麻雀、蚊子、苍蝇),作为爱国卫生运动中心内容。1958年“大跃进”时期,掀起以除“四害”为中心爱国卫生运动高潮。6月15日,中共镇海县委、县人民委员会发出开展突击除“四害”指示,6月19日起连续3天突击消灭麻雀,每晨3时全县各地同时敲起各种响器,燃放爆竹,轰吓、围剿麻雀。1960年3月,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注意卫生工作有利于生产、工作、学习,标本兼治,突击与经常相结合,同时将“四害”中“麻雀”代以“臭虫”。1965年,农村结合积肥,开展“两管五改”(饮水与粪便管理,改良水源、厕所、畜圈、炉灶和环境)工作,提倡将露天粪缸“小段集中,远离水源,加盖搭棚,定期灭蛆”。十年动乱期间,爱国卫生运动处于低潮。1978年重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治“脏、乱、差”,整治环境卫生为重点,恢复每年元旦、春节、“五一”、国庆节前突击搞卫生和检查制度;全县集镇配有清卫工人129名,建公共厕所287个。1982年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爱国卫生运动与创建文明单位结合起来。同年3月县人大常委会通过《镇海县城镇卫生管理暂行规定》,建立门前“三包”(包卫生、绿化、秩序)等卫生责任制度。城关镇通过3次文明礼貌月活动,清除垃圾瓦砾12310吨,疏通下水道451条,改造“烂水明堂”56个,清除卫生死角1325处,全镇配设19名街道清扫员,镇内400余口水井定期消毒。1985年4月城关镇设市容监察队8人。1984年中国石化第三建筑公司、镇海城关中心小学、镇海电影院被评为省级文明卫生单位。随着改革深入,经济发展,城乡卫生面貌改观较快。
  农村饮水改良 沿海一带人民自古饮用“苦咸水”,山区人民,一遇天旱,即深夜担桶去山坑水潭汲水。平原地区人民多饮用河水、天落水,也有在村庄附近挖塘蓄水,立禁保护。
  60年代开始,推行一村一塘(井)和打灶边井,至1981年全县有各类水井12000余口,饮水塘400余只。1962年城关镇自来水厂建成。1979年开始,采用民办公助办法,开展以建造自来水厂(站)为主要形式的“改水”工作。1980年塔峙乡杨岙村建成全县第一个村级自来水站,同年柴桥镇自来水厂落成。1979~1985年,改水总投资403万元(其中省拨14万元,市拨1万元,县拨67.5万元),共建成水厂(站)46个,受益人口17万,占全县总人口34.84%。改变有的地方过去“春天吃泥水,夏天吃臭水,秋、冬吃脏水”和施用农药季节吃“毒水”(农药污染)状况。1984年镇海被评为宁波市改水工作先进单位。
  食品卫生 解放后,先后制订并执行《镇海县管理有关卫生商业暂行法则》(1952年)、《镇海县饮食行业(摊贩)卫生管理实施细则》(1963年)、《关于加强水产品卫生管理细则》(1972年)、《关于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禁止销售不洁饮食品暂行规定》(1981年)。1983年7月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50年代着重饭店、饮食店卫生管理。60年代开始加强公共食堂、食品生产单位以及小水产品卫生管理。1972年起,规定每年小满至秋分不得销售咸蟹、泥螺。1983年起,个体食品店摊猛增,1985年卫生局制订《饮食行业卫生许可证发放办法》,规定卫生合格才准登记开业。此年对27家食品生产单位进行检查,食品卫生状况平均合格率86.72%,以酱油和消毒牛奶的合格率较差(分别为50%、16.76%)。每年夏秋季节组织食品卫生大检查,平时抽查。1978年,沿海地区发生食用织纹螺中毒117人,死亡2人;1979年又发生中毒22人,死亡1人。为此,政府公告禁食织纹螺。
  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 1951年9月,镇海工人医院负责城关内工厂医疗保健工作,1954年后由县卫生防疫部门承担劳动卫生监测和指导。1974年,对工厂企业劳动卫生状况和职业病进行调查与防治。1983年,634个工厂建立劳动卫生档案,103家工厂、11594名工人建立健康档案。镇海工人接触有毒有害物主要为苯、铬、铅、氰化物、矽尘、水泥尘、石棉尘和高温、噪声等。1979~1984年,对83个工厂848名接触苯的工人定期健康检查,发现有慢性中毒症状105人,占12.38%,其中慢性中毒伴再生障碍性贫血4人,经治疗,1人死亡。1984年对13家印刷、蓄电工厂178名铅作业工人健康检查,发现铅中毒10人,进行驱铅治疗。1974~1983年对52家工厂1996名粉尘作业工人定期健康检查,发现矽肺患者3人。1983年对全县医疗机构的X光机射线漏出量进行测定。通过此类工作,改进防护设备,改善劳动条件。
  学校卫生 解放后,学校卫生工作由卫生、教育、体委等部门共同督促实施。镇海、柴桥、骆驼、大碶4所中学设医务室,其余各中、小学校均有兼职保健老师。学校卫生主要工作为:开设卫生课,进行健康教育;进行学生生长和健康状况调查;防治常见病;进行教室采光照明调查;饮食、饮水和营养卫生指导以及体育锻炼指导等。1981年对20所中、小学校5184名学生视力调查,城镇学生视力不良率为22.2%,农村学生视力不良率为14.89%。1982年制订县中、小学学生生长发育标准,对14所中、小学校7~18岁的4624名学生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调查,均符合省规定标准。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志载北宋熙宁八年(1075),明正统十年(1445)、万历十六年(1588)、崇祯十三年(1640),清道光元年(1821)、四年(1824)、十一年(1831),同治二年(1863)、十三年(1874),镇海均发生大疫,出现“岁谷不登、疫病大作、藉尸郊野”,“患者上吐下泻,不逾时殒命,城乡死者数千人”悲惨情景。1916、1928年,民国政府先后颁发传染病管理法规及《种痘条例》,在民间布种牛痘,预防天花,收到成效,其他各类传染病仍连年发生。民国期间全县霍乱大流行7次(1915、1933、1937、1940、1942、1946、1948)。其中1937年霍乱流行长达3个月,死亡900余人;1942年流行连续2个月,柴桥、郭巨一带死亡600余人。疟疾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伤寒痢疾、肺结核等传染病也曾连年流行。
  法定传染病防治
  1955年7月,中央卫生部公布管理传染病18种,后增至25种。其中霍乱(古典型)解放后已绝迹,天花自1950年以来未曾发生。流脑、麻疹、乙脑、钩体病、疟疾、病毒性肝炎一段时间内曾在全县或局部地区流行。流脑1966年发病率405.37/10万,病死率3.30%,1967年发病率780.46/10万,病死率3.40%。麻疹1955年发病率1580.67/10万,病死率1.89%,1957年发病率1684.43/10万,病死率1.53%,1959年发病率6037.5/10万,病死率2.25%。乙脑1965年发病率51.66/10万,病死率14.85%,1967年发病率104.02/10万,病死率11.85%。钩体病大多发生在农村,1965年发病率为1111.01/10万,病死率0.18%,1966年发病率606.43/10万,病死率0.20%。疟疾流行高峰发生在1954、1963年。1963年,发病率5%以上的有250个村,30%以上有13个村,河头、汶溪、长石3个乡较严重。病毒性肝炎70年代开始流行,1985年发病3057人,发病率620.70/10万,病死率0.07%。政府卫生部门针对各类传染病发生和流行及时防治,尤注重预防接种和儿童计划免疫,效果良好。1950~1985年,施行各类生物制品预防接种2410万人次,全程1674万人次。1983年开始实行儿童计划免疫,并于1984年纳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制订的扩大免疫规划,1985年全县卡介苗、脊灰糖丸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制剂、麻诊疫苗(俗称“四苗”)单苗接种率及覆盖率均在85%以上,提前实现中央卫生部提出目标,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白喉、钩体病自1982年以后,脊髓灰质炎自1984年以后未见发生。1962年以后局部地区传入性副霍乱,及时扑灭,控制蔓延。其他各类传染病除病毒性肝炎以外,发病率均大幅度下降或接近消灭。法定控制传染病发病率由50年代平均2840.53/10万到80年代前5年下降至1340.20/10万,同期相比,死亡率由32.19/10万下降到1.47/10万,病死率由1.13%下降至0.11%。
  其他传染病防治
  性病 40年代初沦陷期间,少数城镇性病多有发生。解放后严禁嫖娼,对性病患者隔离治疗,性病锐减,至60年代初绝迹。80年代初,性病重新传入沿海地区,镇海县至1985年无病例报告。
  肺结核 民国期间,此病流行,死亡率高,解放后患者大为减少。1978年据白峰乡小门村、邬隘乡邬隘村调查,患病率分别为1200/10万和710/10万。峙头乡1984年调查,患病率为150/10万。主要防治措施为:建立防痨网,接种卡介苗,建立疫情报告,正规化疗全程管理和病家访视制度。1984年专门制订《镇海县结核病防治工作条例》。
  麻风病 最早发现为1938年。1973年,全县患者18人(结核样型12人,瘤型6人),镇海籍12人,外籍6人,分别送麻风病院隔离治疗,此后无新病人发现。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
  寄生虫病
  血吸虫病 1949年6月,庄市乡三官堂村民姚永康死于此病,为县内首例患者。该村在1952年发现体内血吸虫卵,1953年发现2例病人,1955年3月在前大河找到钉螺,确定该村为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同年,成立镇海县血防工作组,进一步开展查螺、查病工作,在三官堂村查出钉螺面积8473平方米,全村687人,查出病患62人(男38人,女24人),感染率9.2%。1956年1月,县成立防治血吸虫病五人领导小组,25年内反复防治,累计查螺面积663032平方米,查出钉螺面积19812平方米,灭螺面积26473平方米,查病42065人次,查出病人171人(包括县境内省、市企业职工),除1例巨脾型晚期病人(江苏常熟人,1977年死亡)外,余均经治疗恢复健康。同时在疫区打水井27口,管理粪便,切断传播途径。1957、1964、1970年3次在全县查螺、报病,未发现新疫情。1981年9月,经省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验收,达到国家《消灭血吸虫病试行标准》。1985年12月发证确认镇海县消灭血吸虫病。
  血丝虫病 解放前,县内散发流行,以山区、海岛为多。1950年调查1439例,阳性率(微丝蚴,下同)9.4%。1958~1979年,累计治疗12762人次;同时结合农田建设,推行药物喷洒灭蚊法,改善人民生活居住道路条件,填平污水沟、池,改建畜舍,普遍使用蚊帐,发病率显著下降。1979年阳性率降至0.026%。1984年经省验收基本消灭血丝虫病。
  钩虫病 此病在农村普遍流行,以蔬菜、棉花产区为重。1958年全县普查161260人,阳性率16.2%,以青壮年最高。1973年普查236784人,阳性21279人,阳性率8.99%。通过反复防治及农民生产条件改善,农用化肥增多,使用新鲜人粪和赤脚下地干活者减少,钩虫病患者逐年减少。1979年阳性率降至7.31%。
  肺吸虫病 1978年9月,县内首次在河头公社横溪村发现一例病人,并找到中间宿主川卷螺和溪蟹,在溪蟹中找到肺吸虫囊蚴,在现症病人痰液中检出肺吸虫虫卵。此后,多次对36例患者治疗,病人基本治愈。县内其他山区无病例发现。
  其他疾病 1984年调查,县内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粗脖子、大项颈病)患病率1.39%,地方性氟中毒患病率0.18%,均不属流行区。
  1960~1962年,由于“大跃进”造成失误,因营养不良造成的浮肿病,儿童营养不良症,妇女闭经及肠原性青紫病等在县内普遍发生,患浮肿病约有5000余人,也有死亡。当时采用医疗、营养、休息三结合方法防治,如服用黄豆粉与米糠合成的“营养粉”和青松毛糖浆等中草药制剂。1963年后,随着政策调整、生产恢复发展,人民生活改善,这些疾病随之减少。
  第三章 妇幼保健
  解放前无专设妇幼保健机构,少数医院和私人诊所较有名产科医生有蒋绿芬、王云珍(公善医院)、唐逸君(同安医院)、顾葳(同义医院)、周越仙(县卫生院)、樊欣仙(济众医院)、范曰贞(范市设诊)、杜德明(骆驼医院)、刘美锡(镇海设诊)等,至解放时,全县仅有助产士11名。
  1953年成立县妇幼保健站,业务负责人侯云瑾,各医疗机构相继开设产科,培训农村接生员,逐步形成妇幼保健网。1984年县妇幼站新址落成,建筑面积716平方米,卫技人员7名,床位6张。1985年改称为县妇幼保健所,分设妇女、儿童保健组和计划生育指导门诊。此年全县有妇幼保健卫技人员123名,产科床位165张,农村初级妇幼保健员286名。
  第一节 妇女保健
  新法接生 解放前,分娩由产婆接生,也有自生自接。30~40年代新法接生率不到10%,婴儿死亡率300‰左右,俗谚:“生得多,死得多”,“妇女生小人好比过生死关,一只脚在棺材外,一只脚在棺材内”。1947年镇海县县政概况报告内称:“本县多以稳婆接生,各医院、诊所每月接生仅10余人。”
  1951年推行新法接生,首批训练旧产婆25名,实施“一躺三消毒”操作要求(即躺着生,接生员的手,产妇会阴、产包器械消毒)。1951~1957年,共培训接生员309名,新法接生率65%。1953年推行“无痛分娩法”,因效果不显而停止。1972年,县“五·七”工农兵学校举办一期赤脚医生助产班。70年代始,加强产科管理,普及住院接生,郭巨五大队、河头、岭下、后所、共同、万嘉等大队亦设立产室。1980年全县新法接生率99%,住院接生率91.1%。经省卫生厅验收,属省第一批新法接生合格县。1985年新法接生率99%,住院接生率97.63%。
  孕产妇系统管理 50年代城镇开始孕期检查、产后访视。70年代产前产后保健制度普及至农村。80年代起全面推广优生优育,致力提高人口素质。1983年对孕产妇建立保健卡,实行定期产科检查,减少妊娠各期并发症和难产发生。1985年孕妇建卡率88.70%,产前检查率98.34%,人均4.5次,产后访视率85.5%,产后42天检查率48.16%,没有发生产妇死亡,新生儿死亡率下降至5.93‰,胎位性难产发生率2.8%。
  妇女劳动保护 1953年久丰纱厂推行女工经、孕、产、哺乳期“四期”保护。后在企事业单位推广。1956年开始农村推行妇女经期“三调三不调”(即工种调轻不调重,调干不调湿,调近不调远)劳动保护制度,对保护妇女健康起到良好作用。
  妇女病防治 1960~1961年间,因营养不良和劳累过度,妇女患闭经及子宫脱垂症较多,1963年后减少。至1985年,53例Ⅱ度以上子宫脱垂症治愈41例。1974年起逐年对育龄妇女进行妇科疾患检查,在城关镇进行子宫颈癌普查。上述各项检查达11万余人次,8万余例妇科疾患得到治疗。
  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1956年,县妇幼保健站设避孕指导门诊。1962年后,县卫生部门与计划生育办公室组织技术指导,培训节育手术人员,组织手术队下乡。鼓励育龄夫妇施行节育手术。1963~1985年施行节育手术220381例,安全优质率98%。1978年及1984年对施行手术人员分项鉴定,1985年获得施行各类节育手术合格证书医务人员101人。
  第二节 儿童保健
  50年代重点防治危害儿童健康传染病。60年代重点推行新法育儿知识宣传和幼托组织保健指导。1980年,县妇幼保健站在县渔网厂托儿所试点,贯彻《三岁前儿童保健教养大纲》,逐步推行儿童保健系统管理。1985年医疗单位设儿童保健门诊16处,按儿童生长发育形态及指标(身高、体重、头围、胸围)建立健康档案,进行管理。 1979~1981年检测7岁内儿童共21448人,体重、身长、坐高各项符合生长发展规律,独生子女体格发育较随机儿童为好,常见病发病率以中耳炎(18.62%)、化脓性皮肤病(15.56%)、中度以上砂眼(5.85%)、器质性心脏病(5.85%)、Ⅰ度以上佝偻病(6.37%)较高,病因多与注意卫生不够及偏食有关。每年儿童节前后以幼托机构为重点,对儿童进行健康检查和缺陷矫治,按时对儿童进行各类预防接种。
  第四章 药政管理
  民国期间由县警察局、卫生院协同执行药政管理,解放后县卫生行政部门负责。1959年11月宁波市药品检验所成立,承担镇海县药品检验。1985年县筹建药品检验所,因撤县设区停顿。解放后,药品经营企业由商业部门领导,1959年与1971年曾二次划归卫生部门,实行“医药合一”。其药品质量、开业申请、流动药贩等医药管理均由卫生行政部门负责。1949年全县有西药店8家,中药店81家。其中柴桥养正斋创建于清道光七年(1827)、镇海大生堂创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为全县创办最早2家中药店。1926年镇海城内普济药房为县第一家西药店。1971年县卫生局在大碶镇创办镇海药厂,为县第一家药品生产单位,1988年改为宁波市第三制药厂。
  第一节 药品(检)管理
  1951年,人民政府卫生院通过医务工作者协会成立药业检查委员会,检查全县中药店,查出大量霉变药品。1952~1957年,规定中药铺不售西药,允许销售27种中成药,卫生、商业、供销部门多次会同进行质量检查。1963年贯彻省卫生厅《降低部分药品价格的通知》。“文化大革命”期间,药政管理混乱。1978年7月实行中医处方用公制克、毫克计量,同年贯彻国务院颁发《药品管理条例(试行)》以及《麻醉药品管理条例(试行)》、《毒限剧药管理规定》。1982年9月执行中央卫生部《关于淘汰127种药品的通知》。1985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4月,县设立宣传贯彻《药品管理法》验收发证临时办公室,历时7月,进行药品管理宣传教育、人员培训、复习考试、验收发证、查处伪劣药品。对县医药公司中药批发部两次购入“晋江假药”冲剂14个品种119760盒,总金额达184250元的中成药事件,按《药品管理法》规定,分别处违法者以罚款、没收非法所得和刑律处理。其间也处理销售假人参、假虎骨、假阿胶案件数起。1985年7月,在城关镇大校场当众焚毁“晋江假药”桑菊饮、复方五味子、感冒灵、舒肝宁、枇杷膏等。1985年,全县验收合格经营企业19家。此后规定药品企业登记除由主管部门同意外,均需经卫生行政部门核准,发给《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
  解放后医疗机构药房建立查对制度,加强管理,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县人民医院于1967年建立制剂室,配制中草药制剂和预备制剂。1982年经省验收合格发给灭菌制剂许可证,生产大输液及普通制剂50余种。1983~1985年整顿卫生院制剂,柴桥、骆驼、湾塘区中心卫生院制剂室验收合格,生产普通制剂。60年代大力推广和使用中草药,许多医疗单位及合作医疗站自制中草药制剂。一度大搞卤碱疗法、鸡血疗法,对此类疗法的疗效宣传,言过其实。解放以来在山区、海岛医疗机构设中药房(柜),1982年以后普遍设中药房,开展中药配方,以利病家撮药。
  第二节 麻醉药品管理
  民国政府曾重视肃清烟毒,1931年镇海北乡割除烟苗(罂粟花)100余亩。1942年国民政府行政院颁发《麻醉药品管理条例》,禁止贩卖、吸食毒品,但长期禁而不止。1946年县卫生院附设戒烟所。1948年5月29日,县政府为纪念林则徐虎门禁烟109年,开展禁烟宣传周活动。
  1956年执行中央人民政府发出《关于严禁鸦片烟的通知》和卫生部发布《关于管理麻醉药品条例》,在全县公私医药单位和民间登记麻醉药品,逾期不报者从严惩处。麻醉药品由宁波医药站独家供应,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准种、制、卖。医疗单位使用麻醉药品做到专用处方,专人保管,专柜加锁,专册登记,专用帐册。以后曾在柴桥、城关、梅山盐场查获私自种作观赏的罂粟花300余株,当即毁除。1980年调整麻醉药品经营和使用范围,县医药公司被批准为麻醉药品三级经营单位,大厂矿医务室、边远山村、海岛医疗站可备杜冷丁5支,换发《麻醉药品购用印鉴卡》,全县未发现毒品贩卖或毒品吸食等情况。
  第五章 体育
  第一节 群众体育
  民间传统体育 以习武活动较突出,明代群众为防盗防倭而习武自卫。武术有“闹天堂”、“宋江拷”、“洪拳”、“边城”、“小人十八”、“雨伞十八”、“板凳十八”、“猴拳”等,师徒相传。练武器械有长矛、大刀、青龙偃月刀、乌风棍、大流星、双斧。梅山岛沈氏武术较著名,创始者沈天崇。解放后,梅山武术受到各级体委重视,进行整理和发掘。1974年沈云定、沈光世参加省武术比赛获表演奖。1982年张仁元去西安参加民间传统武术表演,演出“闹天堂”、“乌风棍”获表演奖。1973年城关镇正式建立武术队,多次参加全国和省比赛,至1984年共获金牌15枚、银牌6枚、铜牌11枚;并向上级体育部门输送尹伟、陆灵勇2名优秀运动员,后陆灵勇评为精武级运动员。
  工农体育 解放前无专业体育组织,民间偶有武术表演。解放后,许多乡村设置篮球场,农闲时开展篮球活动。60年代初,霞浦、团桥等乡成立农民篮球队,参加市、县农民篮球比赛,霞浦乡农民篮球队获市赛第三名。1984年5月湾塘乡农民运动员高月球,去绍兴参加全省农民马拉松比赛,以3∶32´57"成绩获全省第一名。1954年后,各机关、单位、工厂广泛推行广播操或工间操。机关、单位经常举办星期日篮球赛,并定期举行篮球、乒乓球等项比赛,多次举办全县工人运动会。1972、1973年7月纪念毛主席“7·16”横渡长江,组织群众约500人横渡甬江。1979年后,体委、总工会、共青团多次联合举办田径、球类、象棋等项比赛。
  第二节 学校体育
  体育教学 民国初期,学校仅施以普通体操和运动游戏。1923年始设体育课。解放后,中小学除开设体育课外,每天安排课外活动,开展晨间或课间广播体操。1954年推行第一套广播体操。1956年镇海中学、柴桥中学、大碶中学、骆驼中学推行“劳卫制”,有2000余学生参加“劳卫制”锻炼,绝大部分学生达到合格要求,获得“劳卫制”证章。“文化大革命”期间,以劳动代替体育,体育工作陷于停滞状态。1976年成立县体育教研大组,1979年县教研室配备体育教研员,着手抓体育教学质量提高,每年暑期举办体育教师学习班,平时加强基层教研活动领导,开展体育教学观摩活动,选送部分体育教师参加省(市)培训,提高师资素质。1979~1984年,开展“两课、两操、两活动”体育教学活动。
  达标活动 1975年国家体委公布《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全县中小学生逐步开展达标活动。1976年有32所中学2万中学生、62所小学4万小学生参加达标活动。1980—1981年度,县属中学平均达标率42.84%,1981—1982年度为42.98%。1982年上半年10所区、社中心小学达标1421人,平均达标率38.1%。1982学年,全县69所学校13796人通过新《标准》达标及格分数线,其中优秀1051人,良好5215人。镇海中学、骆驼中学、大碶区中心学校、邬隘社中心学校,达标率均在80%以上。邬隘社中心获省体委、教育厅“全能奖”和“推行新《体育锻炼标准》达标先进单位”称号。1983年,贵驷乡双斢等11所中、小学达标率在90%以上。双斢学校受到省体委发文表彰。是年,全县中小学生平均达标率85%,1984年为88%,1985年为88.2%。
  课余体育训练 1973年成立镇海少体校,开设田径、排球、篮球、乒乓、羽毛球等课余训练项目。田径、篮球、排球设镇海中学,乒乓球设城关一校,羽毛球设城关三校,由各校推选有培养前途学生80名左右进行课余训练。技巧队单独开设在体委内,招收学生20名,专职教练祝达飞。通过训练先后向省体工队输送黄瑞芬、樊莉莉等6名运动员,其中樊莉莉参加全国少年技巧赛获得1枚金牌,2枚银牌。
  第三节 体育竞赛
  历届运动会 1915年7月,县立甲种商业学校参加浙江省首届中等学校联合运动会。1932年11月在城关大校场召开县中小学及业余民众联合运动会。1935年5月,镇海运动员李价民参加省第四届运动会,获民众组铅球(9.55米)、铁饼(28.38米)、五项全能(837.815分)3项第一名。1944年6月,在岩一乡林头小学举行中小学和民众运动会。项目有田径、篮球等,优胜者以浙江省政府名义奖给锦旗,为镇海沦陷时期在游击区举办的一次非常运动会。1944年6月底,镇海选派由25人组成运动队参加宁波市各县联合运动会,得团体第二名。金辅璟获个人总分第一名,得五项全能第一、十四项全能第二和九项全能第三。1948年,镇海籍(贵驷沙河头)运动员楼文敖参加在上海召开的全国第七届运动会,以16´0"8、32´47"成绩获得5000米、10000米全国冠军,并保持解放前我国田径5000米、10000米最高纪录。
  新中国成立后至1982年,举办过5届全县运动会。第一届1951年5月召开,地点现人民公园内广场,比赛项目有田径、篮球、拔河等。赛后选拔运动员参加宁波地区第一届运动会。镇海男子篮球队和排球队分别获地区比赛冠军。第二届1958年9月举行,比赛项目有田径、篮球、排球、乒乓、自行车、举重等。第三届1964年5月举行,比赛项目有田径、篮球、排球、乒乓。第四届1974年5月举行,进行田径、篮球、乒乓、排球等项目比赛,并选拔部分运动员参加宁波地区运动会。第五届1982年5月举行,比赛项目有田径、篮球、排球、乒乓、航空模型等。第二至四届运动会均在镇海中学田径场举行。
  第四节 队伍设施
  体育师资 解放前,专职体育教师奇缺,许多学校难以配置专职体育教师。50年代后,体育师资数量有所增加,素质也不断提高。至80年代,全县每周任课8节以上专职体育教师有100人左右,其中大学本科毕业11人,专科毕业16人,中专毕业65人。
  裁判员 全县有各类各级体育裁判员55名。
  体育场地设施 解放前,举办较大体育活动多借用人民公园内空地或镇海中学、辛成中学操场等处。抗日战争前,小港唐爱陆发起建造沙湾体育场。场内置有秋千、天桥、木马、篮球场、排球场等设施。
  1977年在县大会堂前建1500座位室外灯光球场,现改作他用。1985年农民集资在城关大西门路新建标准溜冰场1座,后改作他用。
  体育管理 解放初期,体育工作属文教科管理,1956年文教局配备体育专职干部1名。1963年4月成立县体育运动委员会,与县文教局合署办公。1969年7月由人武部“军管”。1973年10月恢复县体育运动委员会,设办公室。1980年1月办公室迁至城关金向任弄6号。1980年7月,郭巨、柴桥、大碶、长山、湾塘、骆驼等区和城关镇先后建立文体领导小组,加强对区、乡文体工作领导。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