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编 文化新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557
颗粒名称: 第二十四编 文化新闻
分类号: G127.55
页数: 33
页码: 749-781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文化新闻的情况,其中包括了群众文化、文学创作、戏曲、曲艺、新闻、广播、影视、图书、档案、文物胜迹等。
关键词: 镇海县 文化新闻

内容

第一章 群众文化
  第一节 机构设施
  民众教育馆 1930年,县立图书馆、通俗讲演团、巡回文库等机构合并,建立县民众教育馆,设图书、推广、讲演、康乐4部,并于1936年开设民众学校。1939年李侠民(中共党员)主持馆务,组建流动施教团、戏剧协社、儿童剧社、音乐研究会,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增设书报阅览点、室200处,战时民校79所。1940年日军陷城,民教馆解体。抗战胜利后,大碶等地曾设临时民众教育馆一年余。
  县文化馆 1950年5月始建于城关仓河头31号。1956年前兼管文化行政工作。1958年10月并入宁波市馆,1963年复建。初设政治宣传、戏曲改革、科学普及、图书管理四职,附设收音广播。后收音广播、科学普及、图书管理分别划归广播站、科委、图书馆,增设文艺创作、文艺活动、美术摄影、农村辅导等组。组建各区文化站,扶植农村俱乐部,开展全县群众文化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被撤(区站同)。1985年馆址分设两处,时有工作人员13人。
  区、乡(镇)文化站 1952年8月建柴桥区文化站,1958年各区站相继建立,1985年底撤销。1973~1985年29个乡镇建文化站。1979年柴桥镇文化站被评为省群众文化先进集体。
  乡、镇文化中心 1982年霞浦乡合文化站、大会堂、电影队、业余学校于一体,组成文化中心。1985年底全县建立乡镇文化中心12个,新建文化大楼10处,投资100余万元,建筑总面积8000余平方米。文化中心多数设图书阅览、文化娱乐、棋类、书场、老年活动等室,开展文学创作、文艺宣传等活动。
  县青少年宫 前身为青少年之家。1964年2月设中山公园内,“文化大革命”时关闭。1981年在鼓楼西路兴建5层大楼,辟活动室12间,1984年6月开放。游乐部分有乒乓、康乐球、溜冰、碰碰车、电子游戏等;培训部分有航模、无线电、象棋、书法、美术、声乐、舞蹈、武术。其中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无线电测向、海陆空航模、文艺演出等项在市、省、全国比赛中屡次获奖。1985年获共青团浙江省委颁发“青少年宫先进集体”称号。1987年在胜利路建新宫,名吴穗梅大楼,面积2100平方米。
  县工人俱乐部 1956年底建于鼓楼西路,1982年翻建为4层大楼,面积1904平方米,1984年开放。设乒乓、美术、图书、棋类、舞厅、排演厅、电视、游艺和职工学校等厅室,组织钓鱼、桥牌、乒乓3个协会。
  农村俱乐部 1960~1966年全县组建农村俱乐部400余个。“文化大革命”期间均自行解体。1976年后少数村设立“民兵之家”、“青年之家”或“青年民兵之家”,活动内容与俱乐部大致相同。
  戏院 1927年县城隍庙改建为民众娱乐场,邀戏班演出,不久停办。1942年县城总浦桥朱家祠堂改建为和平戏院,曾接纳京徽戏、绍兴戏及滩簧戏班演出。解放初改称红旗戏院,1952年关闭。1942年改建县城小南门晏公庙为皇后戏院,解放初改称五星戏院,1953年由县文化馆接管,更名人民剧院,1963年因城建需要拆除。
  人民剧院 1955年建于城关南大街。上海磁丰号姚芳园投资人民币6万元,政府作材料补助,属公私合营,1968年改国营。占地1051平方米,座位894个。1980年座位增至1000余个。1967年安装座机放映电影,曾改名镇海影剧院,1979年复原名。
  百花剧场 1964年镇海曲艺队投资建于城关南大街。面积400平方米,座位500个。1966年后转售与城关镇作会堂。1986年转售与人民剧院辟为舞厅。
  镇海电影院 1978年10月由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建造于城河西路,次年10月使用,面积2349平方米,座位1281个。1982年安装5502X型固定式放映机。1983年安装FJ2-30A冷水机组,开放冷气。1984年起添置放映设备,放映立体电影。1982年和1984年被评为省优胜红旗单位;1983年被评为省放映质量好先进集体。
  第二节 民间文艺形式
  音乐
  器乐 明时民间有业余器乐演奏会社组织,如郭巨东升社、南薰社、平安会、春云社。成员多为农民、小贩或手工业者。清末民初,城关、贵驷有晶鑫社、永香社、明德堂等演奏组织,亦称“吹行”。逢庙会、灯会、节日、婚丧喜庆应邀参加演奏。主要有丝竹乐和吹打乐。曲牌有《梅花三弄》、《细则》、《将军令》、《得胜调》、《仪仗谱》、《九连环》、《凤妆台》等10余首。吹打乐《将军令》,以吹乐唢呐为主,加上锣、钹等打击乐演奏,迎神赛会等较大场合,也加入丝竹乐演奏,为渲染气氛,常用尖号(目莲号)吹出“引子”,以壮声势;丝竹乐《凤妆台》、《细则》,演奏乐器有三弦、琵琶、箫、笛、笙、扬琴、二胡,称“文乐”,逢迎神赛会等场合,增板胡等音量较大乐器烘托气势,也有击打瓷碗、盆、杯等以增柔音色的。
  小调 即俚曲。曲调多由外地流入,有《马灯调》、《无锡景》、《五更调》、《孟姜女》、《怨郎五更调》、《杨柳青》、《醒世曲》、《长工叹》等20余种,唱者多为农民、手工业者、渔民等,在新春佳节跟随各类花灯挨户伴唱。词曲通俗,为群众喜闻乐见。
  舞蹈
  舞龙 又称戏龙灯。龙首、龙尾以竹木为骨架,糊上纸、布,加以彩绘。龙身用长条布幅绘上龙鳞,镶以裙边。每隔4~5尺为一节,撑以竹圈,一般9~13节,每节一人执持,随乐曲节奏盘腾翻滚回舞。
  大头舞 又称大头和尚,多为2或4人扮演。表演者戴面具,穿彩服,摇蒲扇,作姿作态,亦有表演“打城隍”、“柳翠烧香”等简单剧情的。
  铰链相 又称打连厢(莲湘)、打花棍,2或3人表演。舞者手持竹制串铜钿花棍,作“8”字型穿插铰链舞蹈,配乐器或伴唱。
  马灯 又称跑马灯。用竹、布扎马头状挂腹前,另制马尾挂臀后,多由儿童扮演,涂脂化装,可数马并驾,或进或退,表现马的跑跳等动作,伴以乐器,边舞边唱。
  纱船 又称船灯。用竹、木、布、纸扎糊成船形,由儿童扮成古装少女,负船而行,也可由另一人扮渔翁或船夫,持桨同舞,配锣鼓、丝竹,伴唱《荡湖船》等小调。
  车子舞 又称车子灯。制作材料与纱船同,扎成比人高的彩轿,两侧下画车轮状,一人化装在内负“车”行走,或两车并舞,以锣鼓、乐器伴奏。
  跳蚤舞 系大头舞另一形式。表演者扮成济公等形象,表演跳蚤式动作,滑稽风趣。
  跳加官 着古装,模拟京剧“跳加官”动作,挨户送诸如“招财进宝”、“天官赐福”、“福禄寿”等对联或条幅。
  着地盘 又称戏灯、采茶篮,化装演唱《卖花线》、《荡湖船》、《女看相》等广场歌舞小戏。
  故事 民间故事大多为神话、历史传说、人物故事和笑话,富有地方特色,如“招宝山的来历”、“张镒碶,布襕扯大旗”、“丫头羹”、“泥马船”、“乐涵故事”等,总计约1500个以上。1980年县民间文艺研究会曾搜集、整理出版《民间文艺》;1984年大碶区文化站出版民间文学集《灵岩》。其后文化馆选编《招宝山》民间文学集4辑,选刊作品120余篇。1986年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卷》。
  歌谣 主要有劳动歌(田歌、山歌、渔歌、行业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儿歌、历史传说歌及杂歌,以农民田头山歌最为普遍。除劳动歌和儿歌无固定曲谱外,其余大多依附民间小调曲谱,即兴而作进行演唱。
  第三节 大型文化活动
  庙会戏 解放前,县内多数宫、殿、庙在神主诞期演戏祀神祈福。剧目多宣扬忠君扶朝,除邪扶正,因果报应。庙会戏中还愿戏和同行戏亦有演大型木偶戏的。其费用由庙产开支和庙脚弟子负担,还愿戏与同行戏则由还愿者支付和同业公摊或乐助。
  迎神赛会 俗称行会。抗日战争前,宫、殿、庙神主偶像每隔1~3年出阁“巡行”,时令多在夏历二三月农闲期间,亦称青苗会、桃花会,抗战时停行,抗战后偶行数次。城区有四月半会,规模盛大。全县庙会不下20处,有一庙一会的,如澥浦、衙前、横杨桥等地都神会、贵驷浮林庙会、霞浦杨亭庙会等;也有联合数庙组成一会的,如旧东绪乡十庙会,前绪乡十庙会、灵岩、泰邱乡二十四庙半老会、柴桥紫石庙和老芦江庙礼拜会等。行会一般3天,穿插夜会,规模、线路均据神庙统辖界域而定。
  迎神赛会,相传盛行于明朝,将城隍、东岳大帝等神祗出巡保境与庆祝抗倭胜利游行结合起来。后更趋美化,竞为纷繁。城区四月半会仪容,尚明显保留明时抗倭行列迹象。如会首由“报马”先行,背负黄包,内装顶封文书,飞骑环行大会必经之路,俨若军中探马。其次“路牌”,详载经过地段,似军中向导。然后“号马”成队,马上吹奏古式号筒以壮军威。接着“旗锣”、“金鼓”,似行军作战时闻鼓则进,鸣金收兵。随后为队旗队牌,标明小队标帜,明示序列。旗队后为大纛,乃军中帅旗。还有肩挑炮担和众多手持刀枪剑戟队伍。大型会器有联灯、抬阁和船鼓(也称鼓亭)。联灯模拟作战云梯与号灯,抬阁似将帅指挥之瞭望台,船鼓为三军提督击鼓迎战之鸣器。
  庙会由各会社组成,每会社由各堡弟子承担。大型庙会队列长达2~3华里,所到处各宗祠摆爵献敬神,同时在该处表演节目。神轿前仪仗始是对锣开道,随后清道旗、皂隶4~6名,继为“肃静”、“回避”及神衔等执事牌(俗称硬脚牌),总称神銮。神主封位高者还拥18对斧钺兵器,神轿后随万民伞,前簇后拥。
  庙会内容各处大同小异,大致为:
  鸣器 炮担,用扎彩球弧形扁担挑铁皮箱两只,盛火药、铁炮,每组六七人挑担快行为先导,至爵献处,放礼炮10余响,示会列将到。旗锣,直径2尺余,拴于雕龙木杠,后垂绸绣旌旗,一人担肩而行,锣响一组13下,音响震数里。放铳,铳杆长约1米,三管一束,灌以火药,一般列在会列之首和神轿之前,一组六七人,每到闹地,放铳鸣枪。
  鼓阁 有“船鼓”和“抬阁”。船鼓为2人抬行方柜式鼓架,上置竹片作架,扎彩球花环,配置锣、琴、笛等乐器。亦有黄杨雕刻、用骨嵌镶的大鼓阁,4人抬行,配有管弦乐队,乐曲较高雅。抬阁乃用一口长方形木柜作底盘,8人抬,8人扶,盘上有5~7个儿童固定于三节高铁架上,扮演古装戏《渭水河》、《大闹九江口》等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形象。
  旗伞 旌旗、圆伞。旌旗有大、中、小、长方、正方、三角等形状,五彩缤纷。大纛旗竿高3丈,一人撑竿,两人拉绳,每到大河岸边,表现蹈旗武功,民谚“越大旗”出自此。伞均为圆顶黄罗伞,绣花佩丝穗。
  灯具 有联灯和排灯。联灯分九连、十八连、廿四连等种,用玻璃彩绘灯罩置于木制梯形框架内。廿四连灯高达2丈,重上百斤,由壮汉一人双手握联灯底盘,力举胸前,前后4支长竿支撑,缓步而行。排灯,灯具横排,盏数较少。
  特技 踏高跷,跷木高约1丈左右,人数不定,化装表演《唐僧取经》、《铁公鸡》、《乌龙院》等剧中人物。闪镋叉,每班10人左右,头裹布巾,上身赤裸,摹拟京剧舞台枪花动作。甩火篮,用铜制碗形火篮2只,中拴4~5尺长绳,用双手甩舞,显现各种圆形图像,晚上点燃炭火,呈现各种弧状火带。舞龙,一般10余节,最长有24节,每节由一青壮年支撑,龙头还配1~2人拄持,在爵献前或街上起舞,后发展有珠龙,全身用彩色珠子串成龙鳞,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舞狮,又称狮舞,一般由2人藏身在假狮身内,一舞头,一操尾,在一扮武士执彩球者逗引下,模仿狮子形象动作,如搔痒、舔毛、打滚、抖毛、跳跃、跌扑、翻腾等,配合锣鼓进行舞蹈。也有单人饰舞小狮者。造趺(或作“皂夫”),两人为一对,由10岁左右儿童扮演各种戏剧人物,站于成人肩上,称“天盘”或“上盘”,肩负者称“地盘”或“下盘”,负童而走,随锣鼓节奏,摹拟戏剧动作,上下配合默契,流行于穿山、柴桥一带。
  说唱 由一个或数人组成,边说边唱边演,表达地方风情,俗称三百六十行。常见有《施老爷审堂》、《瞎子算命》、《送信客》等。
  其他 尚有讨“二百”头等。还有“囚犯起解”,饰男女“犯人”者身穿红或青色囚衣囚裤,背枷上铐,扮起解模样,追随于神轿后。另有“肉身灯”,表演者裸露上体,以金属钩钩住臂膀肌肉,下悬香炉或其他祭器,一般重20~30斤。后两类纯属禳灾避祸求神邀福迷信。
  灯会 新春灯会从正月初一到初八,十三到十八,两次上灯落灯,偶有延至二十的。光绪二十四年前后,昆亭圣山庙曾4次举办鳌山灯会,从正月十五到十八,用水冲叶轮和以线牵引各种人物造型活动,轰动沿海乡村。民国初期,县城各同业公会每年举办大型灯会,从正月十五日至十八日在城区巡行。抗战前兴起提灯会。解放后多次举行元宵灯会,1985年3月在城关镇举行元宵灯会,各单位竞扎彩灯,百姿纷呈,多有用彩电闪光装置于机动车上参赛,万人空巷,规模盛大。元宵灯会中,并有各种形式音乐舞蹈特技表演。
  展览 1952~1977年大型展览有:1952年12月文化馆、公安局合办反动会道门罪行巡回展览,会道门骨干现身说法,业余剧团配合演出活报剧;1956年2月,农林局主办农业展览,展出文字、图表、实物和模型,反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发展成就;1958年1月又举行为期7天的农业成就展览,同年10月在县城举办建国10年成就展览;1963年5月地主庄院展览,展出四川地主刘文彩庄院图照和县内地主庄院模型,1964年改为“阶级教育展览”;1966年2月举办农业学大寨展览,展出县内“农业学大寨”先进典型,展期1个月;1967年7月“县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派联合指挥部”举办“三忠于”展览,历时8个月;1970年4月人武部主办打倒“新沙皇”展览;1977年初举办揭露“四人帮”罪行展览;1977年10月举办《周恩来伟大一生》展览。
  第二章 文艺创作
  第一节 文学著译
  民国《镇海县志·艺文卷》载,宋至清代有著述3300余卷,其中文集2000余卷,诗词1200余卷,医学、地舆、数学等著作60余卷。宋代王宗道留有著述9种,诗50余卷;明朝夏时正遗有著述11种、80卷,谢泰宗有各类著述12种、130余卷,诗文100余卷;清代姚燮著述40余种、140余卷,诗词540卷。薛三省《天谷山人文集》、朱泽《平吴凯旋录》、薛俊《日本考略》、陈锡嘏《兼山堂集》、屠粹忠《三才藻异》等为《四库全书》所收录。明、清至民国时期,县内文人友朋之间唱和应酬或抒怀寄慨多有诗文之作,偶亦组织诗社,间或结集自印,遗著部分尚存,现为省、县图书馆和天一阁所收藏。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反映抗日救国、争取民主解放的诗歌、杂文、政论、散文多在油印小报、壁报或县市报刊上发表,自编自演话剧、说唱,曾推动抗日救亡热潮。
  现代和当代著述缺乏全面统计,较有影响的作品有虞和钦《和钦全集》18种、虞辉祖《寒庄文编》、张幼棠《如不及斋诗存》等,又如鲁彦著作出版集子近30种,唐弢出版发行文学论著60余部,李俍民翻译世界名著《牛虻》、《斯巴达克思》、《白奴》等多种,包蕾著作出版童话、儿童剧集、电影文学剧本等10多种,在国内外均有影响,於梨华在国外出版作品集14部(国内已出版单行本9册)。
  1963年3月成立县业余文艺创作组,配合时政宣传,创编《文艺宣传资料》共9期。70年代后期起,业余文学创作活动较活跃,柴桥区成立芦江文学社,县文化馆成立民间文艺研究会,大碶等区文化站成立民间文艺研究小组,印行《引玉》、《芦花》、《灵岩》、《民间文艺》、《招宝山》等集刊。新故事《瞎猜猜》、《蛇保姆》、《兰兰失踪记》、《婴儿的哭声》,民间故事《林龚车》、《镇海口裕谦殉节》、《吴杰炮打法舰》、《望娘湾》等一批有地方特色的作品,发表于省以上报刊或获省、市故事赛创作一等奖。
  创作实践中出现一批新人。如余通化自1975年起先后出版、发表中、短篇小说60余篇(部),累计百余万字。曾获上海首届儿童文学园丁奖优秀作品和作协浙江分会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勇气》被选入《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儿童文学集》。上海曾专题召开“余通化作品讨论会”。王申浩1983~1985年在省市以上文艺刊物发表儿童文学作品20余万字。《父亲与土地》、《树荫下的夏天》入选《全国优秀少年小说选》,《考卷奇案》获全国首届儿童故事作者邀请赛特等奖。戴忠平诗作百余首发表于《萌芽》、《江南》等报刊上。
  第二节 艺术创作
  不少近现代镇海籍人士从事书画、摄影、音乐、表演艺术、设计艺术等创作,其作品在国内外颇有影响。
  书法 陈脩榆的楷书和擘窠大字,今杭州玉皇山、紫来洞,宁波育王寺、七塔寺,日本函馆关帝庙等名山寺观,尚留有其墨迹石刻。周慧珺的行书字帖被教育部门用作中小学生习字帖。王京盙、林仲兴、乐心龙、沃新华的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获奖。
  美术 姚燮国画“墨梅”市人争购,称大梅先生。李秋君、张雪父、张云聘、顾生岳、李明媚的国画享誉国内外。江敉、邵克萍、俞沙丁、李松石、俞启慧、陈聿强、江碧波、王正均的版画或油画在国内外展出、获奖,并为国家美术馆、博物馆收藏。陈创洛、陈钧德、陈逸飞的油画多次在国内外展出、获奖。贺友直、华三川、童介眉的连环画在国内外展出并多次获奖。
  摄影 罗从周摄《鸡毛信》、《老兵新传》、《天仙配》等影片,在国内外获奖。朱家实主编和著述摄影作6集。李浙东摄影作品曾在国内和香港多次获奖。
  音乐 孙慎《救亡进行曲》在抗战时期极有影响,《我们反对这个》、《民主是哪样》在解放战争时期广泛流行。周大风电影《三打白骨精》(绍剧)乐曲风行全国,《采茶舞曲》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编入参考教材。施咏康交响诗《黄鹤的故事》流传国内外。李名强钢琴演奏,楼乾贵和胡晓平的歌唱、歌剧表演,在国内外多次获奖。
  表演设计艺术 周楚、傅奇长期从事电影表演,参加多部著名影片拍摄。昆剧演员朱国梁、甬剧演员贺显民在昆剧《十五贯》、甬剧《半把剪刀》中对表演艺术的改革和提高作出重要贡献。齐牧冬曾为中央及各省市大剧院大型戏剧演出《家》(话剧)、《白毛女》(歌剧)、《红楼梦》(舞剧)等设计舞台美术。邵建阳的工艺美术设计作品曾2次获全国大奖,5次获全国二、三等奖,7次获华东大奖和银奖,20余次获省级奖。
  第三章 戏剧 曲艺
  第一节 戏剧
  清和民国时期,曾有“聚庆丰”、“新聚庆丰”等戏班来县内演出,其曲调系高腔、昆曲、徽调、京调混糅,故呼乱台班。抗战前后,“的笃班”(后称嵊县越剧女子文戏,简称“绍兴戏”)以及“滩簧”班流入。抗战胜利后,县城已有越剧戏班固定演出。
  镇海越剧团 1950年由旧戏班改建,始名大喜歌剧团,旋改大喜剧团,1954年定名镇海越剧团,人员扩至80余人,设编剧、导演、舞台美术、音响、乐队等建制。多次参加华东及省、地、市会演和调演,《卖夏布》获省演出奖,《康王告状》获市第一届戏剧节优秀创作奖、优秀演出奖。较有影响的演员有张定凤、王斐花、张南琴、筱霞芳等。1959年更名为宁波市越剧二团,同年被评为宁波地区“上山下乡”演出先进单位。1963年复名。“文化大革命”期间,改组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78年恢复剧团建制,1980年招收12名小演员,组成小班培训。1983年剧团赴上海大庆剧场演出,获得好评。青年演员方亚芬被上海越剧院选入“红楼剧团”后多次随团赴港、澳演出。根据镇海民间故事创作的大型剧《康王告状》受到戏剧界关注。1985年撤县并市时剧团撤销,人员另作安排。
  大碶越剧团 1980年建立,为民间职业剧团,成员37名。曾排演古装戏十余出,1985年6月自行解散。
  农村业余剧团 1950年“土改”时,各地组建农村业余剧团,配合土改、抗美援朝、合作化等运动,自编自演小节目。1951年底业余剧团普建到村,后并入农村俱乐部。
  1958年冬,大碶、郭巨、城关、骆驼、柴桥等公社建立半农半艺公社文工团,常赴水利工地、工厂、农村宣传演出。1962年解散。
  县业余艺术团 1984年1月组建,设音乐、歌咏、舞蹈、戏曲等队,团员60余人,多次赴工厂、农村、学校、部队演出和辅导。撤县后解散。
  木偶戏 俗称“杖头人案”、“下弄上”、“小戏文”。清末从定海传入,高塘大同村陈伟鑫父子操此业,组成木偶戏组,加入县曲艺协会。木偶头部如茶杯大小,用木杆作手脚,冠戏帽、套彩服以标志人物角色。舞台宽1~2米,三面围以布幔。演出时将木偶上身伸出布幔,牵动木杆作举、舞、打、斗等动作;演毕插于围架上。操纵木偶需3~5人,后场2人,唱腔以京徽曲调为主,配以锣鼓、丝竹等乐器。旧时多演出于祠堂、渔场,解放后进入会堂及书场。剧目有《火焰山》、《三盗芭蕉扇》、《三打白骨精》、《珍珠塔》、《狸猫换太子》、《宝莲灯》等。另有一类小型木偶戏,舞台不足1米,仅由1人用手指套木偶演唱,脚踩锣鼓,多为灾病者演还愿戏。
  第二节 曲艺
  1946年9月曾组织说书人协会,会员30余名,1949年解体。1950年9月成立镇海县民间艺人研究会,1953年定名镇海曲艺人协会,会址鼓楼,会员60余人,在城关及集镇开设书场,巡回定点演唱。县曲艺队演唱《养猪姑娘王兰青》、《互助合作是方向》曾获1954年省首届曲艺调演一等奖,《抗台英雄贺玲娣》曾获1957年省首届戏曲大会演一等奖。1964年城关队出资建百花剧场。“文化大革命”期间演唱停止,“曲协”解散。1972年建曲艺改革小组,编写《向阳春暖》等曲目。1980年复立县民间艺人管理小组,对艺人重新登记、颁证。时有演唱组42个,艺人上百名。1982年恢复县曲艺协会,重建镇海曲艺队。
  蛟川走书 由单档(一演员)或双档说唱表演,后场有扬琴、二胡等伴奏与和唱,并将四明南词中词调、赋调、平调及一些民间曲调糅为一体,寓以变化,并吸取评话、文书表演艺术,成为宁波地区一种特有曲艺形式。因镇海别称“蛟川”,故名“蛟川走书”。现有曲调30余种,演唱曲目有短、中、长及开篇之分。开篇曰“帽头”,旧多为“讨彩”,后则配合时政宣传。正曲书目多为公案、武侠、言情及历史演义如《玉蜻蜓》、《描金扇》、《包公案》、《大红袍》、《隋唐》、《杨家将》、《七侠五义》、《平阳传》等约数十部。较有影响艺人有朱阿根、谢阿树、舒瑞昌、陆尧林、张亚琴、虞友甫等。
  犁铧文书 雅称莲花文书,又称“阿拉哩调”,起源于余姚,在镇海盛行于江北地区。演唱者执醒木、骨扇,边说唱边表演,配以四弦胡琴伴奏和帮腔。亦有加入三弦、琵琶、月琴等乐器。曲牌有四平调、马头调、五顿、反二簧、赋调、还魂调等十余种。四平调在演唱至三四句末尾时,伴奏人员即接口和唱,唱调较长的可反复吟唱。马头调轻松、幽默、欢快,富有情趣,该两曲牌后为甬剧吸收运用。主要书目有《玉连环》、《双狮球》、《玉蜻蜓》、《薛家将》、《金刀传》等。
  唱新闻 从事者都为盲人或半盲人。始以对新近发生、具有社会影响人和事现编现唱,后渐趋向说唱民间轶事及大书。艺人常于夏夜纳凉场所,手持小鼓小锣,边敲击边演唱。曲调有头调(基本调)、词调、哭调等,唱词以通俗、易懂、上口、连续押韵为特色。常唱的有《三县并审祝玉英》、《顾鼎臣》、《借红灯》、《金生弟》等十余部。
  第四章 新闻 广播 影视
  第一节 报刊
  报纸
  《浃滨旬报》 1925年冬小港李啸琴创办,襄理李仲瑜,几十期后停刊。
  《镇海报》 1929年6月李仲瑜创办。初为间日报,后改日报。职工30余名,自备短波收报机。销500~2000份,1940年夏停刊。1946年5月复刊,副刊先后名《潮音》、《海风》、《招宝山》,职工20余名。1949年5月镇海解放前夕停刊。
  《新闻公报》1930年王菱夫创刊,对开版。1932年12月停刊。
  《镇海商报》 1931年县商会创办,8开版,半年后停办。
  《镇铎日报》1933年创刊,主持人董杏芳,主编庄禹梅。4开三日刊。当局评其“主论带有刺激性,颇受少数人欢迎”。三四月后停办。
  《镇海民报》 1934年创办,主编王漱琅。4开三日刊,一年后停办。
  《镇海日报》 1940年7月创刊于庄市,县政府政工室主办,对开版,销量数百份,1941年4月停办。1945年国民党县党部复办,先为油印,后改铅印。1946年再次停刊。
  《警钟周报》 县城沦陷后郑志荫创办,吹捧日军,宣扬“大东亚共荣圈”。抗战胜利后停刊。郑以文化汉奸被捕入狱。
  《镇海简报》1943年民国县政府迁宁海西门,报社亦设于该地,社长傅剑雄。8版土纸印刷,两日刊,销数约500份,1944年停办。
  《镇海报》 1956年5月1日创刊,中共镇海县委宣传部主办,主编陈惠炳,8开三日刊,设副刊《黄蜂》。1958年改间日刊,期发行2000余份。1958年11月并入《宁波日报》。
  《镇海卫生报》 1971年县防疫站创办,4开不定期刊。印数5000份,后减至300份。现停办。
  《镇海科技报》 1981年6月县科委和科协主办。8开不定期刊。期印5000份。1985年底停办。
  刊物
  《蔷薇》 1930年7月镇海青年俞玲华、徐瑛等创办,半月刊。未几停刊。
  《镇海呼声》 1936年小港蔚斗小学教师编印,油印,主编周鸣宇。宗旨为联系进步教师,反对内战,团结抗日,密寄县内外学校、团体。3期后,因贺灏群等被捕停刊。
  《抗日》 1938年1月县抗日自卫委员会主办。16开旬刊,主编冯白鲁。宣传抗日救国、开展游击战、坚持统一战线,辟“战地文艺”等专栏。期印1000份,多系赠送。4个月后因刊登周鸣宇《镇海县抗日团体巡礼》一文被当局追查而停刊。
  《群力》 1938年5月创刊,县政工队主办。镇海沦陷后停刊。
  《战时镇海》 1938年12月县战时文化教育事业推进委员会主办,李侠民分管负责,主编陈维章。8开半月刊,期印1000份,免费赠阅。宣传抗日,反对妥协。共出44期。1940年改为16开本,出刊两三期后停刊。
  《乡卫》 1938年创刊,县动员会主办,半月刊。发行人李贤彰,主编陈鱼庭,发行数100份。镇海沦陷后停刊。
  《龙山呼声》 1939年1月于龙山创刊,龙山战时服务团主办,不定期。发行人虞天石,主编先林世堂后虞金迅。宣传抗日,期发行500份,共出4期。镇海沦陷后停刊。
  《镇海儿童》 1940年1月县战时文化教育事业推进委员会主办,旬刊,32开16面本。主编毛元仁,对象为小学中年级以上学生。有抗日前线故事,民兵、游击队、儿童团打游击、锄汉奸故事以及抗日歌曲等,免费赠阅。同年夏停刊。
  《镇海文艺》 1972年县文化馆主办,刊载各类文学、美术、摄影作品及文艺常识。32开本,出刊8期,1975年停刊。
  《招宝山》 1979年县文化馆主办,综合性文艺刊物,初为16开本,年出一期,后改16开活页,年刊3~4期,至1985年共出20期。又有不定期出32开本《招宝山》民间文学专集。
  《灵岩》1984年大碶区文化站及大碶民间文艺研究小组合办,至1985年出刊2期,汇集当地民间故事、民歌、民谚约30万字,印7000册。
  第二节 通讯报道
  民国时期镇海曾办一些通讯社,都半途而废。1936年成立正气通讯社,发行人徐景陵,主编蒋国辅。1938年成立进步通讯社,发行人王锡光,主编罗一鹏。发行宗旨为“阐扬三民主义,宣达政令及报导时事”。1946年成立青苗新闻社,发行人邱建民(即鲁克),曾办《青苗》刊物。上述通讯社均以未获省府批准而夭折。
  县委通讯站1950年中共镇海县委宣传部配置通讯干事1人,负责通讯、报导事宜。1958年成立通讯站,属县委办公室,稿件除供《镇海报》刊发外,还向国内各报刊发送。县市合并时撤。
  县报道组 1969年2月县革委会政工组组建。采写县内新闻,向各新闻单位供稿;同时组建公社级报导队伍。1979年7月每区配置专职报道员1名,1980年改称县委报道组,配专职人员2名,形成全县通讯报道网络。
  小灵通通讯社 成立于1985年2月,镇海中学学生组成,有“小记者”80名。其宗旨是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培养自身的社交能力和新闻写作能力,报道侧重镇海改革和建设。
  第三节 广播
  1928年镇海始装无线电收音机,配备人员收听浙江无线广播电台播音,后收音机损坏停止。1937年11月修复机件再次收音。1940年日军陷城后停办。
  1950年县人民政府设收音站于文化馆内,由省拨交直流收音机1架,收听记录国内外要闻和台风消息,发送党政机关及各部门参阅,组织人员收听重大新闻。
  1955年12月筹建镇海县人民广播站,始设广播喇叭60余只,分布县城及江北一带,翌年2月开播。1957年2月开始自办节目,辟新闻、文艺、农艺讲座等栏目。日播音3次。1958年10月并入宁波市人民广播电台。1963年复建,工作人员7名,设编辑、采访、技术、外线等组。“文化大革命”期间改称东方红人民广播站。1969年备置5千瓦柴油发电机1台,同时自制方水泥杆替换竹、木线路杆。1979年设县广播事业管理局,6月恢复原站名,局、站合署办公。1981年开始承接广告业务。1984年于苗圃路新建三层广播大楼,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内有大小播音室、录音室等技术用房220平方米,置有播音机1台、控制机1台、录音机5台、转播接收机2台、电源配电柜、输出配电柜各1台,发电机计7.5千瓦。1985年全县广播站职工共106人,其中全民36人,乡镇站员70人。
  1958年4月建城关镇人民广播站,区乡亦相继建站,至1972年底共建广播站32个,达乡乡有站。1985年建立300个村广播室,各乡镇站主要设备有扩音机32台,录音机27台,控制机30台。县、乡镇、村三级广播线路2370公里,架设广播喇叭9.6万余只,有99%村通广播,喇叭入户率70%。1984年城关、骆驼、长石、庄市、贵驷、江南、高塘、三山等广播站获省电视厅“网路标准化”证书。
  第四节 影视
  电影 镇海县内电影放映始于20年代。1926年4月4日宁波青年会至镇海放映影片。1934年省教育厅电化巡回队至镇放映9天15场。抗战初期,省电影教育巡回施教队先后在县城、澥浦、庄市、柴桥等地放映《台儿庄大捷》和《抗日必胜》等纪录片。1946年宁波商人假三北公司栈房,售票放映电影。
  解放初期,驻镇部队常放映露天电影。1953年省电影教育工作队在龙山、范市、庄市、大碶等地放映16毫米《白毛女》等影片。1955年4月宁波专区201电影小队进驻镇海,各区乡镇设立放映点,定期巡回放映。1956年由宁波专区电影中队所属3个16毫米电影队析出组建县电影放映队。1962年又扩展2个16毫米和1个35毫米放映队。1963年撤队建立县电影管理站,有放映队4个,其一固定城关,余在骆驼、庄市、贵驷、长山、大碶流动放映。时有16毫米放映机5架,35毫米放映机1架。1966年放映队增至8个。1969年农村16毫米电影队划归公社管理。1970年峙头公社首办8.75毫米电影队,汶溪、大榭、三山等公社和杨岙、溪东等大队也相继创办。至1974年,全县有国营电影放映队11个,公社办电影放映队4个。1978年国营35毫米放映队增至17个,集体办16毫米放映队增至18个,大队办8.75毫米放映队增至9个,放映点遍及各大村。
  1980年建立县电影放映公司,管理全县电影发行、放映事宜。1982年在车站路新建大楼,面积1280平方米,职工18名。是年,全县20个乡(镇)设立室内固定放映点,有人员146人,所属办公用房等5867平方米,固定资产181万元。
  1975年来,镇海石油化工总厂、镇海发电厂、宁波港务局、北仑港区、算山原油码头,中央石化部第三工程公司等大企业单位先后建成6个电影俱乐部。1985年全县有固定放映点51处。
  35毫米映机放映点:镇海电影院、镇棉文化宫电影队、城关大会堂电影队、骆驼电影院、贵驷电影队、大碶电影院、柴桥电影队、郭巨电影队、石化影剧院、建港俱乐部、发电厂剧院、石化三公司影剧院、北仑海员俱乐部、油码头会堂。
  16毫米映机放映点:骆驼、大碶、柴桥、澥浦、河头、长石、汶溪、庄市、俞范、江南、小港、枫林、下邵、高塘、新碶、邬隘、塔峙、霞浦、大榭、紫石、三山、昆亭、白峰、上阳、峙头、梅山、万嘉、永丰、后所、后墩、上王、虾㢀、炮台、杨岙及化肥厂、林场、盐场。
  电视 1982年3月借县青少年宫楼顶建立镇海电视转播台,设10瓦小功率差转台1座,1984年5月开播,首次播出《镇海电视新闻》专辑。同年底,于金鸡山巅新建差转台1座,建筑面积204平方米。铁塔高30米,设50瓦、10瓦差转机各1台。天线结构4层蝙蝠翼,桅高7米,发射频道为七、九2个。1985年置四分之三寸摄录设备1套和5米卫星地面接收站1座。大碶、大榭、仰岛湾三地亦自设10瓦以下差转台各1座。
  1985年县城电视入户率达60%以上,农村也开始普及。
  第五章 图书档案
  第一节 图书发行
  20年代县城南大街曾创办上海世界书局镇海发行所,主售《小说月报》、《新青年》等杂志。1932年县城开设阿拉商店,次年又开设振华书店,主营文具,兼营图书。1942年柴桥开设育新书画社,经营文具图书。1945年澥浦开设韬奋书店,发行鲁迅等著作及其他进步报刊;后因新四军北撤停业。1946年柴桥开设新新书画社,经营文具、图书、报刊。大碶开设晟懋书报社,订购渝、沪等地书报、杂志。县城开设鹤鸣文具商店,兼营图书。1947年新碶开设三碶文具书店,经销进步书刊。
  1953年8月始设新华书店镇海县支点。1958年骆驼、大碶、柴桥、三山等公社设立书店或供销社图书专柜。1963年改称县新华书店门市部,是年全县发行图书、课本594528册。1978年后增设发行网点,加强农村发行,组织流动供应队至部队驻地及各中小学校,并辅导供销社网点。1983年设计划发行组,扩大图书销售。至1985年,图书年发行量从1976年204万册增加到300万册。1982年柴桥书店被评为省农村图书发行先进集体。
  第二节 藏书 阅览
  清至民国,除县立图书馆(部)外,尚有一些文人学士辟建私人藏书馆室。解放后,县、区、乡级单位陆续建图书馆室。
  藏书楼、馆
  花雨楼 清同治九年(1870)张寿荣创建,藏书2万余卷(册)。今不复存。
  清芬书馆 民国初年创建于县城后大街王家祠堂内,由藏书家王书竹收藏各地县志、典籍多册。“文化大革命”中所藏书卷散失。
  樵斋书室 1937年霞浦张季言为师张樵斋(兆泰)所建,藏书14162册,其中史部4478册,子集丛书9700多册,另有张煌言行书立轴一幅。1957年全部捐赠宁波市天一阁收藏。
  图书馆、室
  县立图书馆 1929年11月创立于城内城隍庙后大殿,为镇海第一个公共图书馆,藏书500余册。1930年并入县立民众教育馆图书部。1938年藏书2000余册,并在柴桥、澥浦等地分设阅览室。1940年停办。抗日胜利后假中山公园平房内辟阅览室。
  镇海县图书馆 1979年由县文化馆图书室扩建。收藏原民教馆残存书刊和解放后出版报刊书籍。1953年在中山公园内辟阅览室。1973年在县文化馆侧建房2间,藏书逾万册,增设外借室。1978年藏书增至5万余册。1984年3月在鼓楼西路与青少年宫合建四层大楼1幢,图书馆专用面积1013平方米。 1985年藏书达81000余册,其中古籍书万册,有报纸29种、期刊149种。阅览室设座位50个,每周开放40个小时。
  科委图书室 1984年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创办,藏工程技术业务书籍9000册。
  工人俱乐部图书室 50年代县总工会开设,1983年重建于俱乐部二楼。1985年藏书1208册,报纸40种,杂志240种。
  人民公园图书室 1972年公园管理处创设,藏书500册,报纸25种。1984年停办。
  区、乡、镇文化站(中心)图书室 1952年柴桥区文化站首办图书室,藏书2500册。至1985年,全县30个乡(镇)普遍建立图书室,共有阅览室870平方米,藏书56850册,报刊494份,工作人员33人。1982年三山乡文化站首创“三级图书流动网”,1983年霞浦乡文化站开设少儿图书室。
  学校图书室 1950年中小学逐步建立图书室、资料室,至1985年,县城12所中小学和职校藏书114789册。其中镇海中学图书室藏书7万余册,内有《四库全书》1套。
  单位图书室 1978年起镇海石化总厂、浙建二公司、宁波港务局、三航四处、镇海棉纺织厂等大单位相继创办图书室,镇海石化总厂图书室藏书达20000册。
  村图书室 1964年全县农村400个俱乐部中有40余个设图书室。1979年县文化馆为充实村级图书室,下发图书箱100余只,各类书籍万余册。80年代以来,部分乡镇企业亦建办图书室,供内部借阅。
  第三节 档案
  1940、1941年日军两次陷城,历代县政权文书档案散失殆尽。解放前夕,部分重要档案被国民党政府有计划携撤或销毁,遗留不多。
  解放初期,各部门档案均由文书兼管。1963年县委建立档案室,置档案员1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档案移至四明山封存,1979年搬回整理。1981年3月建立档案科,1984年6月于县委大院内兴建三层档案馆楼1幢,占地360平方米,有库房14间,面积417平方米。置档案木箱118只,铁箱509只,木质档案排架26只,资料架64只。库内置有去湿机3台、自动控制仪3台及干粉灭火机等。1985年底从公安局接收民国档案532卷,以后陆续接收原县级机关、乡镇政府文书档案10294卷;又向文管会、广播站、个人等方面征集县志、家谱、照片、录像等资料。1985年底共有馆藏文书档案103个全宗、21459卷,排架总长度347.84米。档案起讫为1783~1985年,其中民国档案1个全宗、8个类目、532卷;建国后文书档案93个全宗、16817卷;科技档案1个全宗、12卷;专业档案8个全宗、4098卷(册);声像档案20卷(盒、册);资料1833种,计6586册。同时编制《案卷目录》、《全引目录》和文号对照表、人物卡、文件卡《专题索引目录》、《图书资料目录》,共20种141册。
  1979年始,县级各部门和基层单位先后建立档案工作制度。1983年3月验收88个县级机关和区、乡(镇)单位档案工作,合格75个单位。全县120个企业单位建立科技档案制度,并配设档案员46人。至1985年10月,已有382个行政村整顿和建立档案制度,占村总数的95%。
  第六章 文物 胜迹
  1952年塔峙乡徐圣禅别墅发现古琴8架,城关向凤楼家保存太平天国首王范汝增、戴王黄呈忠致英法军照会原本1件,均转送省博物馆收藏。1971年成立文物清查小组,配人员2名,选聘文物保护通讯员38人。1979年9月建文物管理委员会,设办公室,进行文物普查、鉴定、收藏和保护工作。先后报批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招宝山(包括威远城、圆通宝殿、明清碑碣)、安远炮台、后海塘、戚家山、定海内城建城碑亭、鼓楼、吴公纪功碑亭、小洞岙青瓷窑址。至1985年,库藏文物有:中法战争镇海口战役平夷铁炮2门;古书画323幅,较珍贵的有24幅,其中有明祝枝山《五言绝句草轴》、清任伯年《朱元璋拜石图》;玉石器129件,其中上等级21件,三级25件;陶瓷器335件,其中上等级69件;铜铁器190件,其中上等级11件;古钱币100余种上万枚。小港镇文保员王振彪,20余年来搜藏古玩文物500余件,古今名人书画百余幅,其中有新石器时代石器,原始社会陶器,春秋战国杯、盂,秦钟、汉砖、晋瓷、唐壶、宋瓶、大明宣德炉、帽筒、清祭红瓶、冷枚宫廷宝画等等,部分瓷、陶、石、铁、铜制器皿已献给国家文物部门保存。
  1989年12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镇海口海防遗迹”(含威远城、月城、明清碑碣、安远炮台、金鸡山瞭望台、靖远炮台、平远炮台、宏远炮台、镇远炮台、戚家山营垒旧址、吴公纪功碑亭、吴杰故居、泮池)、镇海后海塘(含建城碑亭)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节 海防遗址
  威远城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都督卢镗与海道副使谭纶为防倭御寇督建于招宝山巅。城呈长方形,周长600余米,高7.4米,有雉堞73个,东北、西南各开一城门。西南城门勒额“威远城”。内门联曰“海不扬波千古定,地无爱宝一山招”,为明时所镌。清与民国官兵曾在此抗击英、法、日等侵略军。1981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1985年重修加固。1989年12月12日作为镇海口海防遗迹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招宝山月城 在招宝山北侧威远城东门外,清光绪九年(1883)中法战争镇海口之役前夕,浙江提督欧阳利见恐威远城孤立难守,乃在山之北腰增建月城。现存城长60米,城门高3.8米,深3.4米。正门上镌“宇海乂安”,城内壁嵌欧阳利见撰《月城碑记》。
  管界巡检司城 在澥浦大岭冈墩南坡,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周长800米。土筑城垣多处已圮,南门在60年代拆除。
  太平岙巡检司城 在上阳太平岙口,明正统十三年(1448)建。今城垣残址轮廓可辨。
  白峰巡检司城 在白峰司前岙,建于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守王俣奏降为海内巡检司。遗址周长301米,占地6825平方米,城底宽约6米,高4~7米不等。残址轮廓可辨。
  霞峙巡检司城 在郭巨霞峙岭巅,建于明初,城周460余米,今泥城尚存。
  海内西寨巡检司城 在峙头司城岙,建于南宋嘉定七年(1214),城周140丈。解放初城垣完整,1964年为建设需要,大部分拆除,依山部分尚存。
  长山岗堠营垒遗迹 在邬隘乡璎珞村南首炮台山上,海拔176.2米,建于明初。四周垒石砌成,周径60米,西首一门,中有一洞通山下,遗址占地300平方米,保存较完整。
  金鸡山瞭望台 在小港西北金鸡山顶,海拔101.4米。明时筑有炮台,光绪十年(1884)扩建为营寨,用乱石砌筑椭园形城垣,中由条石砌建瞭望台,高5.4米,底4.7×4.8米,成宝塔形。东侧植浙江提督欧阳利见所书“督师御敌处”石碑一方。
  戚(七)家山营垒 在小港沙蟹岭南侧,相传明戚继光等抗倭将领曾扎营于此。清光绪七年(1881)总镇杨春和建营垒,欧阳利见曾驻防于此。平面椭圆形,周长600米左右,用块石垒成,高1~2米,墙厚2~2.5米。1981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营营垒 俗呼大粮子,在红联村卢家,建于1881年,为清代和民国驻兵要地。城垣呈方形,周长600余米,东墙存残体高1米,宽3~4米,营房抗战时毁。
  总台山烽堠 在郭巨北门外总台山上,海拔309米,明建烽堠,清升总台。上边7米,下边8米,高3.7米,乱石垒筑,台上建石屋,硬山顶,条石盖铺,高1.82米,面宽2.8米,进深2.5米。
  其他烽堠 多为明初建筑。虾㢀烽堠在上阳虾㢀村南端海拔50米山腰上。面6米,底7米,高3.5米,乱石垒筑,台面中部内凹。梅山烽堠在梅山里岙烟墩冈,海拔148.9米。小门烽堠在白峰乡小门后山冈,海拔128米。东岙山烽堠在三山东岙村山顶。菖蒲山烽堠在昆亭西北炮台冈山,海拔465.8米。穿山烽堠在柴桥穿山村海拔100米山顶上。林大山烽堠在霞浦林大山巅,海拔87.7米。大岙山烽堠在小港青峙大岙山上,海拔100米。张师山烽堠在小港北面炮台山巅,海拔49.5米。竺山烽堠在小港北海拔90米竺山山腰上。澥浦烽堠在澥浦岚山之巅,海拔101米。清溪山烽堠在余严高炮台山北垄,海拔128米,台西南有钢筋混凝土掩蔽室,为日本侵略军于1944年冬所建。上列诸烽堠形制均与虾㢀烽堠相仿。
  靖远炮台 在小港港口沙湾头,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三合土夯筑,平面呈凹形,长45米,宽9米,高4.4米,顶部已毁,设2×2.4米炮洞5孔。各炮室间有隔墙,为当时镇海建制最大的炮台。
  镇远炮台 在小港竺山下小浃江口,面临大海,建于1880年。三合土夯筑,长52.6米,宽9米,面1.2米,底2.7米,高4.8米,原设炮眼5孔,毁坏严重。
  安远炮台 在招宝山南麓,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三合土夯筑,平面呈圆形,占地269平方米,内径14.5米,壁厚2米左右,高6米。台西北开一洞门,门高5米,宽3米,东南开炮眼,今顶已毁。1981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远炮台 在小港金鸡山东北腰部,建于1887年。三合土夯筑,平面呈曲尺形,总长20米,面1.6米,底2.5米,高5.3米。
  宏远炮台 在小港笠山北垄坡顶,面向大海,建于1887年,今尚存三合土断垣残墙。抗战初期,在此重建混凝土浇制的要塞炮位3座,今仅存1座。
  探照灯遗址 在小港青峙清凉山巅,海拔92米。1937年抗战初期宁波防守司令部建,钢筋混凝土浇制,长4.2米,宽3.9米,高4.9米。
  镇远(新)炮台 1936年7月民国政府撤安远、平远、绥远炮台,在青峙钳口门炮台山另建镇远(新)炮台4座,各置克虏伯21厘米口径大炮1门,曾在抗日战争中多次击退日舰,1940年7月日军登陆后被毁。今存钢砼炮台遗址3座。
  第二节 古文化遗址
  横山遗址 属新石器时代,在小港棉花村横山下。1980年4月出土柳叶形石镞多枚和单孔石刀、扁平单孔石铲、长方形石锛、陶纺轮等遗物。
  沙溪遗址 属新石器时代晚期,在柴桥沙溪村蛇山脚下。面积7000平方米,文化层厚2.4米。1987年11月宁波市考古研究所试掘,陶器有夹砂红陶支座、鱼鳍形鼎足、灰红陶罐、陶釜、陶豆等;石器有双孔长方形石刀、石锛、有段石锛、柳形石镞等。
  白峰遗址 属战国时代,在白峰百丈村北侧海边。面积数千平方米,文化层厚1.5~2米。1980年平整土地时出土过罐、碗、鼎、足等陶器,拍印回字纹、方格纹、麻布纹以及单孔石刀、石戈等。
  陈华遗址 属汉代,在霞浦陈华浦。50年代出土过陶井圈、大瓦、木桩等。陶井圈高约25厘米,直径80厘米,厚2厘米,外拍绳纹。
  岙口青瓷窑址 属中唐晚期,在汶溪小洞岙村,保存较完整。堆积层东西长78~85米,南北宽68~75米,厚2米。1979年调查有碗、钵、盅、洗等。胎质灰白或涤灰色,彩釉呈青或青黄色,采用刻划、模印、堆塑、点彩等装饰手法,题材以荷花、秋葵为主,间有龙纹、双鱼纹。窑具有筒形、覆钵形垫座,间隔窑具和匣体。1981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神钟山窑址 属中唐晚期,在汶溪小洞岙口神钟山。堆积层东西长65米,南北宽40米,厚0.8~1.5米。1979年调查,内涵与岙口窑址近似。
  何家园窑址 属中唐晚期,在汶溪小洞岙村何家园。堆积层南北长65米,东西宽30米,厚1米。1979年调查,内涵与岙口窑址近似。
  城关码头遗址 在城关南大街百货大楼基址。1983年12月建楼清基时发掘石塘遗址2处,有沉船3艘,其中1艘残长6.8米,为前半部,最宽处1.4米,存2舱。尚有人头骨、兽颌骨和山羊角等遗物。
  长墩冈墓 在柴桥洪溪村长墩冈上,系春秋晚期土墩墓。出土矛头、断残剑、三角形犁、锚、锛等青铜器。
  长山汉墓群 在小港长山村黄蛇山脚下,1982年3月出土陶耳杯、碗和三足鐎斗等。
  山前西汉古墓群 土坑墓占多,分布在霞浦山前村象头山南麓。1978年4月出土彩釉陶罐,双耳高出口部,上印饕餮纹。
  陈华西汉古墓群 在霞浦陈华村山脚下沿北仑铁路一带,出土水波纹和S形弦纹陶壶。
  黄蛇山三国古墓群 土坑墓占多,分布小港乡兴岙村黄蛇山东南坡。1975年出土铜镜、五铢钱、青瓷灶、井盘、熏炉、鐎斗、四系罐、五管瓶、耳杯、碟等。
  渡家董西晋古墓群 分布下邵渡家董村山坡上。1978年春出土熏炉、盆、罐、水盂、瓷灶等。
  金头湾山东晋古墓群 时为东晋太元年间,砖室墓占多,分布在枫林乡下倪桥金头湾山南坡。1975年清理1座凸字形砖室墓,长4.1米,宽1.68米;通道长1.32米,宽0.97米。卷顶,平铺封门,墓室有壁龛,出土褐色点彩青瓷壶1件,银镯残段1件。
  第三节 古建筑
  后海塘 位县城北部,东起巾子山,西迄俞范嘉燮亭。长4.8公里,塘面宽3米,顶高9.9~10.6米。唐乾宁四年(897)已筑泥塘。宋淳熙十六年(1189)改作单面石塘,宋嘉定十五年曾修葺增筑。明洪武二十年拓建卫城时东段1300米城塘合一,万历元年(1573)增筑内城时加阔塘体。乾隆十三年(1748)重建,历时三载,将塘修筑成顶尖脚阔如勾股状,直高2丈,斜高3.6~3.9丈不等,用厚条石一横一竖埋砌7道,名为龙骨,贯成如带。通塘匀排七带,镶入大石铺砌的六路幔板,以横贯纵,幔土为塘。龙骨与龙骨、龙骨与幔板间凿槽榫相嵌,下加衬板一层,骑缝贴砌,底夯块石兼钉顶桩。塘外束以关石排桩,塘口扣住回浪立石,上下嵌成一片,不使缝水抽土,名为夹层石塘。其垒石排桩,筑基深固,超过前代。1848年、1922年、1957年、1964年多次增筑修葺,塘身现尚完好。1981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12月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成殿 在城关鼓楼东路镇海中学内。始建于北宋雍熙二年(985),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毁,县令丁鸿阳重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重修。1937年邑人捐资落架重修。殿高17米,钢筋混凝土屋柱、枋。1989年镇海中学又重修。
  泮池 在鼓楼东路镇海中学内,原为学宫之内环河,中列拱形泮水桥3座,始建于宋嘉定四年(1211)。1841年中英鸦片战争镇海口之役时,两江总督裕谦曾投此尽节。1990年重修,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砚池 在城关鼓楼东路招宝山宾馆内园。原为学宫一部分,周长97米。东侧原有文笔峰,已毁。
  鼓楼 在城关,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始建。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重建。1987年重修。台基高5.9米,石基占地500平方米,由石阶拾级登台。下为拱形通道,拱顶离地逾5米,宽逾6米,门额南曰“朝宗古迹”,北曰“东南屏翰”。台上楼房5间,建筑面积200平方米,高8米,面宽19.5米,进深6.9米,外有围廊,上悬“镇海楼”匾额。1981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12月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圆通宝殿 建于招宝山巅威远城内,系宝陀禅寺主殿,建筑面积360平方米,高9.4米,面宽19.8米,进深12.3米。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总制胡宗宪从梅岑山紫竹林(即今普陀山)迁此,1981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重修。
  一鉴池 在城关中山路东首,池呈三角形,各边长15.8、26.9、30米,有明代嘉靖丙戌年(1526)所镌“一鉴池”隶书碑一方,今存。
  定海县增筑内城碑亭 在城关后海城塘西角,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兵部尚书张时彻撰文记述增筑定海内城始末。1981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重修。
  乐氏宗祠 在邬隘湖塘村河北岸边,本系唐光化年间(898~900)兵、刑部尚书乐仁规、乐仁厚兄弟故宅,清雍正间改建为乐氏宗祠。内存乐氏宗祠碑一方,屏风16块,记述乐氏家族历史。
  谢宅 在城关鼓楼东路42号,为明谢渭进士第,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左右。原布局为四合院前后两进,现存后厅。
  邵尚书宅 在城关仓河头25号,建于明万历年间,系兵部尚书邵辅忠故宅。原布局为前、中、后三进,大门头进8间,二进8间,三进大厅3间,东有厢房双檐硬山顶楼房8间,前、中大门和马鞍埠头等建筑物犹存。
  父子进士坊 在贵驷牌门头中街,建于明弘治十年(1497)左右,为刘洪、刘光父子俩进士而立。现存亭式,歇山顶,四柱落地,中穿街路,为后人所筑。
  澥浦月洞 在澥浦行门口,原系澥浦闸洞,约建于元、明之间,穿东西向。澥浦在清康熙后渐淤,闸遂废。今洞门高3.45米,宽4.36米,深5.3米。两侧有矮翼墙,拱门东额“海不扬波”,西额“迴澜毓秀”,旁有楹联,保存完好。
  永济桥 俗呼长山桥,建于小港长山村小浃江上,约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89),成化年间(1465~1487)继建石梁。清康熙七年(1668)重建。三孔石拱桥,南北走向,长45米,半圆形拱圈,每孔净跨7.2米,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桥面宽3.8米,条石拦板,莲蓬头望柱,桥南堍永济庵亭,壁上嵌明万历和清嘉庆修桥碑记各一方。
  东冈碶 在枫林东冈碶村北小浃江上,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清康熙二年(1663)重修。全长28米,13孔,以成排方石柱为墩,条石为梁,双重石门,上游方向砌左右翼墙。
  燕(堰)山碶 在小港长山村小浃江上。清嘉庆十二年(1807)建。长26米,宽2.6米,13孔,每孔按闸以三石柱并列为墩,上游方向呈分水形,条石为梁。
  义成碶 在小港北龙头山东麓小浃江上,清道光九年(1829)建。1937、1962年先后加宽。全长32米,宽5.3米,15孔,孔距1.4~1.9米,以石柱并列为墩,以岩为基,上游两岸石砌引堤。碶桥柱上镌联云:三邑通其水,五乡碶、东冈碶、蝘山碶,至此独障狂澜;万灶乐为农,灵岩乡、泰邱乡、清泉乡,惜不共沾美利。
  第四节 古碑刻
  夏夫人墓志铭 唐乾符六年(879)镌,河头乡杜郭村出土。高0.51米,宽0.37米,楷书,22行,满行19字,其仲弟侍御史夏樵撰。
  梓荫山摩崖 在梓荫山东麓石壁上,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刻楷书“惩忿窒慾”4字,每字大1.25×1.25米,系南宋水军统制冯枋所书。下有明嘉靖二十三年周别驾诗,已模糊不清。又山西麓石壁上,有清嘉庆九年(1804)陈士骏等一批文人学士于迎秀亭玩月衔杯题名纪胜石刻32字。
  梵文摩崖 在招宝山南侧山腰壁上,有梵文一行6字,石刻长6米,字高1.2米,译音为“唵嘛呢叭弥哞”,属古印度“兰查体”,此乃佛教密宗语,即“六字真言”。刻于何时无考。
  孔庙碑刻 在孔庙内,共4方,镌于明嘉靖八年(1529),高1.4~1.42米,宽0.92米。刻儒家程颐视、听、言、动箴注,字迹漫漶。
  镇海大将军李诚立墓志铭 邬隘溪东村出土,明万历七年镌。高0.7米,宽0.5米,兵部尚书薛三省撰。
  俞大猷生祠碑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在县东镇远门内为抗倭名将都督俞大猷建生祠,嘉靖三十八年(1559)丰道生撰碑记,镌石立碑4方于镇远门侧,今存3方。
  威远城碑群 在招宝山威远城内,系明清两代名人撰写,共9方,其中以欧阳利见所书《保护宝陀勒石碑记》最为有名,碑群计有:海天清晏碑,明天启二年(1622)夏钦差督抚都御史苏茂相立;撑半壁天碑,明天启五年(1625)仲春镇浙都督何斌臣书;擎天鳌柱碑,明天启七年(1627)孟冬钦差镇守浙江左都督郭钦书;天开图画碑,明崇祯十四年(1641)春两浙总镇杜弘域立;海天雄镇碑,清道光十五年(1835)冬宁绍道台周彦立;招宝山宝陀寺续修碑记,清道光十九年(1839)孟夏县人陈修鼎撰,舒达书;永清四海碑,清光绪十年(1884)仲夏提督军务欧阳利见书;保护宝陀勒石碑记,清光绪十五年(1889)三月欧阳利见立;重修招宝山宝陀寺碑,壬辰(约清初)仲春陈锦堂撰;增修招宝山月城碑记,在招宝山东垄月城内壁上,清光绪九年(1883)立,高0.76米,宽0.86米,欧阳利见撰并书。
  巾子山摩崖 在城关巾子山南壁上,清乾隆十三年(1748)刻“钩金塘”3字,字径0.4米,楷书。
  林则徐手迹石刻 在城关后大街,清光绪间镌刻。碑宽0.75米,高0.31米,小楷;林则徐书《文昌帝君阴骘文》,下题“蛟川王金会敬送”,现藏于文管会。
  “督师御敌处”碑 在小港金鸡山顶,欧阳利见书,清光绪十一年(1885)立。高4米,宽1.31米,每字0.6×0.6米。
  欧阳公防夷碑 在江南道头发现,清光绪十五年(1889)建。高2.45米,宽1.25米,上端削角,郭传璞撰文,宁波合郡士民公立,记述中法战争镇海口战役始末。
  圣旨碑 在紫石瑞岩寺内,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立,高1.42米,宽0.70米,记述保护寺庙的御旨。
  李侯去思碑 在江南道头,咸丰五年(1855)崇邱乡士民为知县李寿榛立。高2.15米,宽1.15米,从侧面反映清咸丰二年(1852)镇海水手响应上海“小刀会”起义遭清政府镇压史实。
  第五节 历史纪念地(物)
  吴杰故居 在城关胜利路与人民路交叉口,清光绪年间建。居宅分左右两院,各有前后两进,面阔三间两弄,重檐硬山顶,保存较完整。1989年12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公纪功碑亭 在城关镇梓荫山西麓,1936年为纪念吴杰诞辰百年建。南面两柱镌刻“威望震欧洲,丰碑留梓荫”。内植“吴公纪功碑”。1981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海烈士陵园 在河头勤山村黄狼山冈。1952年3月建于十字路狮子山北麓,1978年迁现址。总面积29800平方米,分为五坪,第五坪纪念广场,建于高程57米山巅,纪念塔高11.2米,塔后为革命烈士纪念室。
  思源亭 在河头十字路村九龙山南麓,占地542平方米,1989年10月建。中植有“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慈镇县工委遗址”碑一方,背面刻遗址记事碑文。
  涌见岩碑亭 在邬隘溪东乌石岙,1920年建。砖石结构,南启洞门,石壁嵌“涌见岩”大字石碑,下记阿育王寺慧达大师获舍利宝塔事。又乌石岙小育王寺后尚存慧达大师塔亭。
  张世杰纪念碑亭 在城关巾子山巅,1990年建。亭中植碑一方,正面勒“宋太傅越国公张世杰纪念碑”为王京盙书;背面勒“宋太傅越国公张公祠堂碑记”系清鄞县全祖望原撰。
  第六节 名胜景点
  招宝山风景区 位县城东北部,以招宝、巾子两山及其周围16个风景点和历史纪念地组成。招宝山南北长0.6公里,东西宽0.3公里,占地22.6公顷,最高点海拔80.2米,据江控海,形势险要,与金鸡山隔江对峙,相距不足1000米,为潮汐出入咽道,时见“波涛汹涌,惊浪拍天”,古称为候涛山;山巅原有“插天鳌柱塔”,故亦名鳌柱山;后以海舶来往频繁,百珍交集,乃以“招宝”名之。巾子山在招宝山西50米处,山高24.5米,面积约3800平方米,因形如巾帻故名,以宋将张世杰拒降磔元都统卞彪(原为宋将,降元)于此山闻名。古时山上曾建八面楼,明初拓建县城时,城垣绕巾子山巅,并屯兵防守,称“瞭贼嘴”。抗日初期,曾筑海防工事。1987年,复辟为景点,与后海城塘连成一体,于八面楼旧址新建仿明张世杰纪念碑一座,并在古瞭贼嘴处铺石砌平台。
  招宝山自唐宋以来已有文人学士登山游览,赋诗作词,托景抒怀。唐末刑部尚书乐仁厚有咏候涛山诗:“蛰龙浮海出,一苇渡江沙。紫竹迷朝雾,红灯缀晚霞。半轩明月在,满座好风赊。妙法僧参处,琉璃映法华。”宋代楼扶作《沁园春》词,有“开辟以来,便有此山,独当怒涛……”之句。明清时期当地驻军将令、县令、文人墨客多有题字刻石,现存碑碣10余方。曾有寺、庙、庵、祠16所,亭、台、楼、阁17座。有十二景:鳌柱插天、山楼看旭、龙洞出云、钟鸣山寺、千帆破浪、蜃楼现幻、虎蹲涛吼、夕照霞辉、凭阁观澜、梵台秋月、仙洞海天、山城岚翠,现多湮圮。招宝山留有明清以来抗击倭寇和英、法、日本帝国主义等外来侵略的许多慷慨悲壮的英勇史迹,现尚存威远城、月城、安远炮台、抗日碉堡等。近年新建不少景点,并整修山道,分别有中峰古道、南陵云路和西山幽径。
  进入风景区,百步甬道桃柳夹迎,两旁有池,游鱼可数。双狮雄踞,迎客上山,入山亭有柱镌联曰:“明朝有戚(继光),清代有吴(杰),史书已立戚吴传;足下是山,眼前是海,游客重温山海经。”为近人桑文磁撰。三条上山道路在此分途。
  中峰古道由旧盘陀石阶路整修加阔,为上山主道。沿途可观赏第一山碑、半山亭、揽江台、棋子枰、威远城、明清碑碣、宝陀禅寺等景点。南陵云路在亭右,沿南山腰环山濒江,路面由鹅卵石或条石拼镶图案,路平坡缓。沿途有摩崖石刻、紫竹林、吴公纪功碑亭(仿建)、古炮、孝子牌坊、月城等景点,可观赏安远炮台、甬江激流与港埠景色。亭左折西为西山幽径,东倚山西临壑,直至后山观音阁、月城,与南陵云路相接,沿路有铁栏扶手,绿荫深深,鸟语花香。从月城转西,拾级而上可见抗日碉堡,进威远城东门,宝陀禅寺钟磬可闻。寺后山顶平台,广可数亩,可俯瞰镇海港口和小港开发区景色,远眺则金塘岛、七里屿隐约可见;近观城区高楼栉比、街路纵横。当旭日初升或夕阳衔山时登台,则有“碧天秋波拥山楼,碎金万顷一时收”之趣。
  清光绪年间,招宝山有威远、定远、安远3炮台,分别建于后山北麓、山腰和前山南麓。1885年抗击法舰入侵,吴杰炮伤法舰司令孤拔,就有威远炮台功绩。1975年拓建镇海港时,劈山填海,围塘造地,后山及威远、定远炮台已无存。
  招宝山上海防遗迹除威远城、月城、安远炮台(均见前载)外,尚有:
  吴公纪功碑亭(仿建) 原亭建于梓荫山麓,1986年仿建于威远城东南山腰。亭中植石碑一方,镌刻抗法将令吴杰生平事迹。亭下置古炮2尊;系光绪二十一年(1895)省官匠所铸。一重1500斤,另一重2000斤。
  抗日碉堡 一建威远城东门口,一在安远炮台上方。另有8碉堡,分别建于山右及观音阁下和巾子山接连后海石塘处和塘中、塘西城角。1940年7月抗击日军第一次侵犯镇海时,曾发挥过威力。
  名胜景点除宝陀禅寺见《宗教》编、明清碑碣与张世杰纪念碑亭见前载外尚有:
  观音阁 古名夕照庵。建于山西北半山腰。后倚青壁千仞,旁有泉。1985年重建佛殿三楹,供奉观音。“夕照霞辉”为招宝山十二景之一,明周西《题夕照庵》诗有“夕照知名久,斜晖满院明”之句。
  第一山碑 植于中峰古道道口南侧,旧名百步街上。碑文“第一山”3字,直排行书,笔锋刚健。系明代庐陵萧天荫书。
  半山亭 位于中峰古道半山腰,庙殿式四方亭。1981年重建于古浩然亭旧址。
  揽江台 位于半山亭之右,洞门、粉壁、黛瓦、翠竹掩映。台建于悬崖峭壁之上,登台可观赏甬江口景色。额篆“览江”、“步云”。
  棋子枰 位于半山亭与威远城间山道侧,倚山而建。山壁植石碑,上书“棋子枰”,系清乾隆乙卯年(1795)所镌原碑。原有亭,道光间改为魁星阁,后圮。1982年重建时增置棋桌。民间相传曾有仙人在此奕棋。枰侧山石上镌近人桑文磁诗:“岂是仙人下棋难,千年棋局未收摊。风清月白三更夜,偶有丁丁响海滩。”
  摩崖石刻 据旧志载,招宝山崖壁石刻甚多,有宋代楼扶《沁园春·招宝山》词,有明朝卢镗勒于仙人洞石壁左右之“六国来王处,平倭第一关”10个大字等,现均无存。1984年清理山景时,在南陵云路南侧山腰壁上发现梵文一行6字(见《古碑刻》载)。
  紫竹林 位于南陵云路中段。旧有紫竹林在后山,其地已辟为港区煤码头。现景系近年新建,筑有仿古长廊,座山面江。
  孝子牌坊 在南陵云路,位于紫竹林、月城之间,坊额正面书“上天竺——回头是岸”,背面书“上天竺——登云路”,坊柱有劝世联,宣扬封建伦理纲常与处世哲学。民国16年夏月初建。
  薛山人书剑冢 在西山幽径侧,民国14年(1925)筑。山人名居滨,学名长庚,字蕊书,城区薛家人。生于清同治六年(1867)正月,卒于1931年。曾为清府学增贡生,候选训导。辛亥革命后念念不忘清皇朝,留发辫,衣旧饰,称辛亥革命为“国难”,“郁郁不自得”,因号辠(即“罪”)庶。在筑生圹后又筑发冢和书剑冢,以抒恋旧嫉新之情。
  梓荫山 在镇海中学操场北部,面积约3300平方米,海拔12米。山名梓荫,取“梓材荫泽,荫庇学子,源远流长”之意。宋雍熙二年(984)县主簿在梓荫山麓始建学宫,嘉定十三年(1220)统制冯枋在山顶筑屏山堂,并勒石铭文。明、清、民国历代县令、总兵、教谕、士绅先后在山上山麓建迎秀亭、文昌祠、纯阳阁和蛟川书院。山巅建筑抗战时俱毁。解放初,学宫和蛟川书院仅留破屋数间。1988年后,古建筑逐渐修复,山巅新建梓荫阁,双檐歇山顶,建筑面积99平方米,阁院面积400平方米,阁右侧建六角迎秀亭一座,1990年竣工。
  人民公园 在县城中心。辟东南二门,西北临仓河、濠河、环境幽静,总面积2.3公顷。园址旧为县署所在地,民国24年开放县署后花园,定名中山公园。抗日战争初期,县署被炸为废墟。解放后作体育活动场所。1959年由城关镇筹建小型苗圃,1964年由园林站接管,1968年更名人民公园。内建有“九转花廊”、“曲径通幽”、“山桥引客”、“沧浪垂钓”等景点。1975年辟园一角3460平方米为儿童公园。
  向辰园 在镇海西门新村。北沿大西门路,南临中大河。面积9000余平方米。园内花木扶疏,绿树掩映,回廊小亭,错落有致。
  九龙湖 位于河头乡长胜村,地处九龙山麓,距县城20公里。原系十字路水库,始建于1977年10月。湖方圆20华里,水容逾2000万立方米,群山怀抱,层峦叠翠,水势浩淼,碧波荡漾,湖光山色,相互辉映。湖东侧新建九龙山庄,西侧万丈山有北雪龙瀑布,东侧达蓬山巅,有传说东晋时留下的“佛迹”。湖东南即镇海烈士陵园和大同公墓陵园,北有思源亭。
  瑞岩寺森林公园 位紫石乡西南瑞岩山,面积5925亩。旧有瑞岩寺,始建于唐会昌年间(841~846),为甬东名刹。1951年建林场,现有乔木林4790亩,其中常绿阔叶林1118亩,针叶林3380亩;经济林600亩。1991年经林业部批准,辟为国家森林公园。公园植物资源丰富,群落结构完整,初步勘查有种子植物114科、328属、683种,其中珍贵树种有银杏、三尖杉、青钱柳、糙叶树、刺榆、南酸枣、拟赤槝、枫香等。山坡树龄多在二三十年以上,山麓留有古树群百余亩,树冠参天,松涛澎湃,其天然阔叶林丛为东南沿海诸地罕见。园内有獐、麂、岩羊、松鼠、穿山甲、鹰、鸦、鹊等野生动物栖息和出没。公园东麓为瑞岩水库,面积30公顷。
  灵峰山 位于县南12公里,最高点海拔389.6米。古称灵鹫、灵山,又名瓶壶山(《灵峰山志》)。巅曰灵峰,俗呼老鹰嘴。下有寺,名灵峰禅寺。前身为普定禅师精舍,建于东汉永平十六年(73),其地称佛国道场。相传葛仙翁曾到此炼丹,神异传说甚多,吸引大批信徒,寺由是兴。山有岩,名佛国、七佛、善财,斗状大字镌于山壁,苍劲老逸,皆名手所书(李昌裔《山寺形胜记》)。七佛岩下有丹池,也称丹井,传即三国吴方士葛玄(俗呼葛仙翁)炼丹处。池下有壑,水声潺潺。壑旁有山径,左折右曲,竹木交翠。至壑口镇以日月两山,俨如堂室之门户。寺后有方竹,民间传说为葛玄与寺僧道安共饭时,插箸成竹,遂成灵峰一景。山北数里老鹰山下有演法堂,供奉葛玄遗像,相传为其修炼之处。凤凰嘴下有茅洋寺,祠女神,传为葛玄之母。善男信女上山礼佛时,去灵峰后必到茅洋,俗语“灵峰转茅洋,谢银一千两”。
  正笔峰下旧有永福庵,山腰有保福庵,山麓有云麓庵、林头庙。寺南侧有灵峰岭,东起林头方,由山麓曲折上山到达山顶寺前,沿途尚有古风亭、灵峰下院(又名山庄)、会仙亭、仙灵桥、四望亭等处。
  据《灵峰山志》载,山有十二景,即溪庄绿雪、九曲扪萝、西山爽气、仙翁箸竹、孤峰卓笔、松坪晚照、丹井流香、横门玉案、巨壑喷珠、石髓甘泉、禅关夜月、寺后蜃潭。由于年代久远,胜迹均多湮圮,现存佛国道场旧址和丹井。惟有关葛仙翁传说,至今不绝,每年逢夏历四月初八、五月初五上山礼佛者仍众。1990年有侨胞在山麓建“灵峰亭”,近年来有关部门正积极筹建佛殿,恢复寺院。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