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教育经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544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教育经费
分类号: G46
页数: 3
页码: 732-734
摘要: 该文总结了镇海县学校教育经费来源的变化历程,包括清宣统年间学堂经费、民国时期公立学校经费以及解放后的教育经费变化情况。
关键词: 镇海县 勤工俭学 国家投资

内容

清宣统年间,学堂经费来源以学生缴纳与乐捐为主,又有产业租入、存款利息、官款拨给、公款提充、派捐、杂项等收入,岁入约5万余银元。
  民国时期,公立学校经费来源有学田田租、学校基金利息、各项迷信会产收入(如灵峰香期的香资收入拨充灵山学校办学经费)、学杂费、省款补助费、捐税补助费。抗战前后还增加田赋附加、教育特捐、验契捐等。1940年推行国民教育后增征学谷捐、置产附捐、店住屋捐、筵席捐。当时的教育经费并未用足。据1940年(民国29年)11月省教育厅长许绍棣在《一年来浙江省教育》的报告中提到,“各县编制教育经费预算,大多数与原有教款之收入相差颇大。如镇海县教育经费收入89200余元,支出69800余元,削减13000元。预决算对照,在27年度有减支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者……如镇海县预算为69968元,决算为53206元,减支16762元。教育经费实受两重减削。”
  抗战胜利后,全县有基金学田计县立初中520余亩,国民教育基金田7234亩。由于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县款拖欠,户捐难收,造成“学校经费东借西欠,吃了中饭愁晚饭,教师家庭没有看见一张红绿纸(按:指钞票),学校的伙食,亦时时断炊”(民国35年11月3日《镇海报》)。1948年,全县安排教育文化费为金圆券19.4亿元,占县财政预算20.4%,乡镇教育经费为86.96亿元(不列入县财政预算及百分比),实际上经费拖欠难以着落。在热心教育人士的支持下,至1948年4月,教育特种基金保管委员会筹存教育基金款近1.65亿元,并整理教育田产1409亩。1949年解放前夕,“教育经费无确定之来源,无适合需要之数量”(《镇海报》),校长辞职,教员改行,因欠薪而怠教等情况时有发生。
  解放初,公办学校经费全部由县府拨给;民办学校(包括部分无校董的私立学校)经费主要由当地乡(镇)政府筹集,不足部分靠学费和勤工俭学收入抵充。1951年小学教育经费和社教经费总数达761421万元,占地方农工商附加总数27.5%。“一五”计划时期,学校全部改为公办。1962年全部民办班与部分公立小学落实到生产大队,经费主要来源为学费收入、乡村负担,国家酌情给予补助。1963年有23所民办小学经费由办学单位负担,142所学校由国家补助解决部分经费。是年,国家补助民办小学经费85653元,其中用于修缮6000元。1971年办学经费改由乡(镇)统筹,按田亩、人口征集,并由乡镇企业负担一部分。
  1983年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农民不负担办学经费,由县府从地方机动财力中补助拨给教育系统。1984年全县共支出教育经费525.2万元,其中财政下拨416.7万元,县从地方机动财政中拨款70万元,乡(镇)自筹38.5万元。自筹数占教育经费总数7.3%。1985年4月起,全县开征教育事业费附加,以增加教育经费。
  随着国民经济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对学校教育经费投资逐年增加。如1980年为306.6万元,1981年为327万元,1982年为385.7万元,1983年为444.8万元,1984年为486.5万元,1985年为658.7万元。6年内国家教育投资2609.3万元。1980年以来,原籍镇海的侨胞、港澳同胞以及国际友人,陆续捐资助学,对改善办学条件起一定作用。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许绍棣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灵山学校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